對於國家而言,科技實力非常重要,科技的先進與否,直接決定了一國的經濟水平和軍事實力,正因此,科技實力全球第一的美國,也是目前綜合國力最強的國家,也是全球唯一一個超級大國,近年來我國逐漸崛起,我國科技的發展突飛猛進,很多人認為,我國的科技水平和美國已經相差無幾,真的是這樣嗎?
科技有很多領域,但是代表最高精尖的當屬航天科技,在一定程度上講,航天水平可以衡量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接下來我們就從航天領域看一看,我國和美國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首先是大型運載火箭,運載火箭是發展航天的基礎,沒有大型運載火箭,對太空的探索將會受到很大的制約,美國最大的運載火箭是1967年首飛的土星五號,其近地運載能力高達140噸,發射成功率達到驚人的100%。而我國最大的運載火箭是2016年首飛的長徵五號,運載能力25噸,發射成功率50%,和美國的差距顯而易見。
第二個是載人航天技術,美國早在1961年就將首位太空人送上太空,進度僅次於蘇聯,根據數據,目前共有536個美國航天員進入太空,而我國在2003年首次實現載人航天,楊利偉成為全中國的英雄,截止到現在,共11個中國人進入太空,和美國依舊差距巨大。
第三個是空間站,美國在1973年開始建設空間站,如今的國際空間站,就是由美國主導建設的,而我國2011年開始對空間站技術進行實踐探索,如今雖然天宮號空間站已經逐步完成,距離發射升天不再遙遠,但是和美國的差距還是要正視的。
第四個是月球探索技術,美國是全世界唯一一個進行過載人登月的國家,阿波羅計劃震古爍今,堪稱全人類的財富,從1959年開始,美國共發射100多個探測器進入月球,還有12人次登月,而我國對月球的探索始於2007年,共發射3個探測器,載人登月還在計劃當中。
最後一個則是深空探索,所謂深空,就是除了地球和月球之外的宇宙空間,美國已經對太陽、水星、金星等七大行星、太陽系內的各大行星衛星、彗星等天體行星探索,而我國在此領域的差距更大,僅僅對一個小行星進行飛掠。
我國和美國在科技方面的差距固然非常大,但我國近百年的發展非常坎坷,能在現在有如此成就已經非常不容易,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國還將繼續高速發展,差距不可怕,我國終將趕超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