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載人航天傳來壞消息,首次飛行任務將推遲,網友:好藉口

2020-09-03 娛樂橙寶

航天事業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所以世界上各國都在發展航天上下了血本,眼看著我國的載人航天計劃獲得成功,還將探索火星、登陸月球,隔壁的印度坐不住了,已經多次發出自己的載人航天計劃。就在不久前印度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合作,印度的航天員將赴俄羅斯訓練,最終執行太空任務。

印度的載人航天項目名為「加甘揚」,按照計劃將在2020年12月和2021年6月進行兩次無人發射任務,最終在2021年12月實施載人航天任務。這個計劃一經發布就受到網友懷疑,因為按照印度的實力,這麼短時間內就上天有點誇張,畢竟我國的載人航天就經歷了多年的發展,最終才得以成功。

不過這並不妨礙印度國人為此事歡呼雀躍,不過被寄予厚望的「加甘揚」計劃今日卻傳出壞消息,雖然太空人訓練如期進行,但由於國內愈演愈烈的新冠疫情,首次無人發射任務可能會推遲。以後的計劃都將被打亂,很難保證明年年底載人任務會如期發射,看來想成為航天大國不是那麼容易。

而這則消息發出後,很多網友表示疫情給了印度很好的藉口,即使完不成「加甘揚」計劃也不會愧對民眾。其實從印度的目標就可以看出痴人說夢的感覺,就是打算送3名太空人上天,持續工作5-7天,首次飛行就設定這麼大目標,在世界上都是罕見的,所以很多人才不看好。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印度載人航天計劃受挫,首次無人飛行任務被迫推遲
    「加甘揚」(Gaganyaan)載人航天項目卻是傳出了一個不好的消息。計劃在正式實施載人飛行之前,將分別於2020年12月以及2021年6月進行兩次無人發射任務,以測試「加甘揚」載人飛船的可靠性。年12月執行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
  • 美國宇航局宣布推遲首次商業載人航天任務
    中新社休斯敦8月14日電 美國宇航局(NASA)14日宣布推遲商業載人航天任務(Crew-1),計劃將不早於10月23日執行發射任務。NASA當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項商業載人航天任務原計劃於2020年9月執行。
  • 火箭發動機異常,SpaceX首次商業載人飛行發射推遲
    來源:網易科技10月11日,美國宇航局(NASA)周六證實,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載人龍飛船的首次商業載人飛行任務已經從原定的10月31日,推遲到「不早於11月初或11月中旬」發射。圖1:美國宇航局執行SpaceX載人龍飛船首次商業載人飛行任務的四名太空人正接受培訓
  • SpaceX龍飛船首次商業載人航天任務因天氣原因推遲
    11月14日消息,因天氣原因,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原計劃14日執行的「龍」飛船首次商業載人航天任務,被推遲到15日晚在甘迺迪航天中心進行。此次任務計劃使用獵鷹9火箭,搭載3名美國太空人和1名日本太空人,預計8小時後抵達國際空間站,停留6個月。
  • SpaceX 首次正式載人航天任務被推遲至11月
    品玩10月13日訊,據 space.com 報導,NASA 近日宣布,SpaceX 的首次正式載人航天發射任務 Crew-1 將被推遲至11月份。據 NASA 聲明,此次任務推遲是為了給 SpaceX 提供更多的硬體測試和數據審查時間,因為在最近的一次發射任務中,獵鷹9號火箭的第一級發動機氣體發生器發生異常。
  • 印度載人飛船亮相!網友:和中美俄飛船比較,印度這是「猴版」呀
    目前世界上可以執行載人航天任務的國家只有三個,就是中國、美國、俄羅斯,但是印度也有一個航天大國夢,看到我國在載人航天方面成績斐然,所以也要搞載人航天活動,不過該國的載人航天計劃從2009年啟動以來,至今還沒有太空人飛上太空。
  • 載人航天裡程碑時刻!SpaceX首次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成功發射
    這也是首次經批准的正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標誌著商業載人航天的重要裡程碑。「這是首次有4名太空人,並且通過商業太空飛行器前往國際空間站,這也是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首次批准前往軌道的商業載人太空飛行器,」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Jim Bridenstine)表示,「此次飛行有著眾多『第一』,4位太空人也將在未來半年內取得更多驚奇的發現。」
  • 但不是明天執行載人航天任務的那艘~
    物聯網智庫 整理髮布轉載請註明來源和出處導 讀剛剛,馬斯克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研製的用於星際飛行的今年第三艘「星際飛船」(Starship)原型機在德克薩斯州的測試中發生爆炸。幾個小時前,一個不幸的消息傳來。馬斯克的飛船,炸了!
  • 看到中國嫦娥五號發射,印度宣布一項太空計劃:2021年實現載人航天
    嫦娥五號就在12月8日,印度媒體宣布一個重磅的消息,印度首次載人空間飛行任務定於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官員表示,該載人太空飛行項目的目標是展示印度的太空能力,火箭會將三名乘員送入低地軌道,然後在任務結束後安全的回收他們。總部設在班加羅爾的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上個月表示,其重型運載火箭GSLV MK-III已被確定用於該載人項目,該火箭的拼接工作正在進行中。
  • 首次!SpaceX「龍」飛船執行常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
    創下多個「第一」 作為NASA商業飛行計劃的一部分,「Crew-1」任務是NASA和SpaceX將執行的第一個載人任務,後續還將執行更多飛行任務。 NASA官網稱,此次任務創下多個「第一」:是NASA認證的、為運輸機組人員設計的商業系統的首次飛行,意味著商業載人航天任務從研發階段轉向常規飛行階段;首次在美國商業宇宙飛船上搭載四名國際太空人;空間站長時間探險人員規模首次從六名增加到七名,這將增加可供研究的時間;這是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首次批准人類軌道太空飛行發射。
  • 颶風影響仍未消退 NASA、SpaceX宣布首次商業載人正式任務推遲至周日
    財聯社(上海,編輯 史正丞)訊,當地時間周五,美國航空航天局與馬斯克麾下的SpaceX宣布,受天氣因素影響,原定於周六進行的龍飛船載人航天任務推遲24小時進行(來源:NASA官網)據悉,受到颶風埃塔殘留影響,佛羅裡達州目前仍時有陣風天氣,將增加回收獵鷹9號運載火箭過程中的困難程度,因此將發射任務的時間推遲至美國東部時間周日晚間
  • NASA將SpaceX首次載人龍飛船任務推遲到11月
    三言財經 10月12日消息,據外媒消息,NASA日前宣布,將SpaceX首次載人龍飛船的發射任務推遲到11月初到11月中旬。NASA官員在一篇聲明中寫道,此次推遲將為SpaceX公司提供更多時間來完成硬體測試和數據審查,因為SpaceX公司在最近一次非NASA任務發射中,獵鷹9號第一級發動機氣體發生器發生異常。
  • 人類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來了!
    這是自2011年以來美國首次使用國產火箭和飛船從本土將太空人送往空間站。此次飛行任務系人類歷史上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視頻來源:澎湃新聞49歲的太空人羅伯特·本肯和53歲的道格拉斯·赫爾利將在SpaceX的巨龍號載人太空艙內待上大約19個小時,跟隨著太空艙慢慢向國際空間站移動。他們將與空間站的其他太空人共同進行一系列實驗和研究任務。
  • 印度載人航天計劃雄心勃勃,動口不動手沒用
    印度的許多研發項目存在不少的問題,先進軍備項目往往屢次推遲,但是在高科技領域的研發工作,印度依然是不可低估的存在,尤其是在航天技術領域,目前印度也算是航天領域的大國了,如今也顯得是信心十足,在航天領域欲與「天宮」比高下!
  • 美國執行首次商業載人飛行任務 飛船成功入軌
    這是該公司為美國宇航局(NASA)執行的首次商業載人飛行任務(Crew-1)。美聯社消息,美東時間晚7時27分,「獵鷹9」號火箭從位於佛羅裡達州的甘迺迪航天中心39號發射臺發射升空,它將載著4名太空人的載人「龍」飛船送入軌道。火箭發射約9分鐘後,其一級助推器返回地球,並在位於大西洋的名為「請閱讀說明」(JRTI)的回收甲板上著陸。預計SpaceX公司將在第二次商業載人飛行任務中使用該火箭助推器。
  • NASA:執行SpaceX首次載人航天任務的「龍」飛船已入軌
    原標題:NASA:執行SpaceX首次載人航天任務的「龍」飛船已入軌   北京時間11月16日上午,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社交網絡上發布的帖文顯示,執行
  • SpaceX首次正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圓滿成功
    正式展開商業運營的載人航天任務,也是一個新的突破,標誌著美國的載人航天向著常規化發射邁出第一步。剛剛發射的、載有4名太空人的龍飛船,不僅意味著美國和NASA再次恢復載人航天能力,也標誌著商業航天走向了新時代。
  • 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中國人來到了太空(改革開放40年·40個「第一...
    「10、9、8……」當指揮員倒計時口令傳來時,楊利偉情不自禁地舉起了右手,向祖國和人民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9時整,在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中,火箭拔地而起,載著楊利偉飛向太空。火箭速度越來越快,逃逸塔分離,助推器分離,一、二級火箭分離,整流罩分離……就在一瞬間,楊利偉突然感覺到自己的身體似乎飄起來了,他意識到,飛船已經脫離地球引力,來到了太空。
  • 載人「龍」迎來首次正式載人飛行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4日報導,按計劃,當地時間15日,4名航天員將乘坐SpaceX公司的載人「龍」飛船進入軌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希望這將是SpaceX公司保證國際空間站人員天地往返飛行的良好開始。
  • 好消息傳來!SpaceX完成航天創舉,火星或才是它的最終目的地
    據澎湃新聞8月5日報導,SpaceX剛剛完成航天創舉。當地時間8月4日,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州,SpaceX正在研發的下一代星際飛船星艦全尺寸原型機SN5首次圓滿完成飛行測試。飛船原型機上升至預定的150米高空後,緩緩下降並著陸,全程約一分鐘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