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中文名:先天性高免疫球蛋白 E綜合症
疾病英文名:Congenital Hyper IgE syndrome
患病率: <1 / 1 000 000
遺傳方式:常染色體隱性/常染色體顯性
病因
目前對致病原因尚未完全了解,由於復發性感染為此病的特色,研究焦點集中於對基本免疫缺陷的確認。IgE大量的升高促使朝向IgE調節方面的研究。過多的IgE產生與細胞激素的不正常有關,因Th1細胞與Th2細胞功能不平衡造成幹擾素-γ與細胞間白素-4產生異常。幹擾素-γ與細胞間白素-4彼此間有負回饋路徑存在。細胞間白素-12因具調高干擾素-γ反應以應付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念珠菌菌種的病原體感染。
症狀
通常自嬰兒時期即出現症狀,但往往直到幼年時期才被確診。
皮膚特徵
˙異位性皮膚炎:幾乎所有患者小時候皆有搔癢、丘疹的病史。
˙間歇性葡萄球菌膿瘍:因不會出現紅、熱、痛特徵故稱冷性膿瘍。
˙慢性念珠菌的黏膜皮膚感染、灰指甲。
全身性特徵
˙復發性支氣管炎:復發性帶痰液的咳嗽,金黃色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通常與肺囊腫的發展有關。
˙其他感染:如細菌性關節炎、骨折處的葡萄球菌骨髓炎。
˙乳齒滯留:發生在某些患者,影響永久齒生長。
˙骨骼關節問題:容易骨折,常因外傷引起。許多患者在十多歲時發生脊椎側彎。
˙臉部特徵:粗糙的面容、突出的額頭、深陷的眼睛、寬闊的鼻梁。
診斷
實驗室診斷
˙血清免疫球蛋白IgE濃度增高:正常範圍約在100 IU/mL以內,極大多數患者可高達2000IU/mL以上。
˙血清嗜酸性白血球過多:從全血球分類計數得知。
˙嗜中性白血球趨化性缺陷:部分患者的嗜中性白血球趨化性降低,藉缺陷嗜中性白血球趨化性測試得知。
影像診斷
˙肺部影像檢查:藉由X光攝影、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復發性肺部感染、肺囊腫。
˙牙齒X光攝影:顯示牙齒發育狀況。
治療
藥物治療的主要目的在於除去感染、減少發病率、預防合併症。使用藥物包括:抗生素、抗黴菌劑、抗病毒劑。有時皮膚感染需行手術切除引流膿瘍,並投予抗生素靜脈輸注治療。患者通常對治療效果的反應較為緩慢,復原時間比常人做相同治療的時間還要長。嚴重感染時,予免疫球蛋白靜脈輸注,有助於建立短暫的免疫防衛系統。
預防
平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預防性投予抗生素,清楚明了與辨識早期感染的特徵,以及早期治療,避免長期的合併症。由於一般正常發炎所引起的反應不見得會發生在患者身上,故輕微的局部疼痛需考慮受感染的可能性。患者比常人容易有脊椎側彎的傾向,定期檢測脊椎側彎傾向以便早期非侵入性治療的介入,避免脊椎側彎的持續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