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大國醫》正在熱播。您不必為劇中的高明醫術而驚訝,要知道,在江蘇就有3位「國醫」。他們的名字,對很多人來說可能已經十分熟悉了,他們就是:南京中醫藥大學的周仲瑛、江蘇省中醫院的徐景藩、南通市中醫院的朱良春。
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近日,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作出表彰決定,授予全國30位同志「國醫大師」榮譽稱號,江蘇是入選人數最多的省份。
江蘇的這三位堪稱「國寶」級的名醫中,年紀最大的已經92歲,卻依然在接診病人。他們有何看病的絕招?他們是憑藉著什麼當選為「國醫大師」的?
西醫看不見的腫瘤
一年後被他治沒了
人物簡介:周仲瑛,男,生於1928年,江蘇如東人,從事中醫內科臨床工作50餘年,對中醫內科的各種常見病,尤其是急難病症(如心、肺、腦血管病,肝膽、脾胃疾病,免疫性疾病及腫瘤等)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擅長發揮中醫辨證論治優勢,具有良好的療效。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晚上6點,81歲高齡的周仲瑛,剛給一名腫瘤病人會診結束回到家。老人的聲音帶著疲憊,但仍欣然接受記者的採訪。他說:「感謝你們對中醫的支持!」
「國家把我們評為國醫大師,我很高興,這說明我們還能為社會做點事呢!」周仲瑛告訴記者,作為一名醫生,最開心的無外乎治好病人的病,而他最開心的就是用中醫的方法治好了西醫治不好的毛病。
「我這兩年就碰到過一個奇怪的病人,他的腫瘤標誌物CA50的指標大於150,按西醫的理論,應該說已經有腫瘤存在,可問題是他做了所有的檢查,就是查不出病因,醫生也搞不清這腫瘤到底在哪裡,西醫束手無策。」周仲瑛說,這名病人後來找到了他,他發現病人有風溼的毛病,氣血不調,有些虧,「於是我採用中醫辨證的治療方法,從中醫的角度給他開了藥方,重點在於調養,而不是治病。」
有意思的是,這名病人按照周仲瑛的方子服用了1年多,指標從150直線下降,現在已經恢復到正常以下的水平,所謂的「腫瘤」不治而愈了!周仲瑛說,「我這種治療法,西醫可能是無法理解的,也無法接受的,他們會問『這看不見的腫瘤究竟在哪裡?又到哪裡去了?』」
中醫確實有很多是西醫無法理解的,周仲瑛回憶起曾給一名美籍女華人看病,那名女病人第一胎生產之後,總是習慣性流產,一懷孕兩個月就流產了,前後大概有七八次,在美國看了很多醫院都沒有用。她不遠萬裡回國後找到了周仲瑛,仔細診斷之後,周仲瑛給她開了一個補腎的方子,不多久就「懷上了」,周仲瑛又連忙換上補胎的方子,後來病人順利產下一個女兒!
周仲瑛還曾依靠診脈,斷定過一名月經剛過四五天的病人已經懷孕。「這名病人當時是來看『閉經』的,我還記得她是名教師,當時閉經很長時間了,到我這裡來求治,我給她開了藥,過了一段時間,她又來,說是來月經了,我給她診脈,診來診去,發現是妊娠脈,她還不太相信,一周後檢查,果然懷孕了!」周仲瑛說,後來這名老師生了個健康的男孩,「她高興,我也高興啊!」周仲瑛說。
藥水無法留在食管
用臥服法就可以了
人物簡介:徐景藩,男,生於1927年12月,江蘇省吳江市人。出身中醫世家,13歲從師學醫。從事中醫臨床教學40餘年,擅長脾胃病的診療工作。對中醫理論、江蘇歷代名醫診療脾胃病的經驗、脾胃病古今文獻以及慢性胃炎,上消化道出血、肝病、慢性結腸炎、食管病等疾病的研究從未中斷,並取得較好的成果。
「徐老不僅名氣大,他帶出來的徒弟也都非常有名,像單兆偉教授,就是徐老的高徒。」一說起徐景藩,江蘇省中醫院的工作人員立馬說,這真是名師出高徒。
徐景藩在看病方面的不少「絕招」,更是讓病人甚至是醫生同行嘆服。「在用中藥治療食管病時,醫生都為藥水無法留在食管的部位頭疼,徐老創了一個方法,把這個難題解決了。」他創了「藕粉糊劑方」臥位服藥法,把原來的湯藥變成了糊狀的中藥,這樣服用後,糊狀的中藥就能附著在食管上了。徐景藩還創了不少藥物,「連脂清腸湯」、「菖榆煎」保留灌腸法、「殘胃飲」都是他的創舉。
更讓人感到神奇的是,他在看消化系統疾病時,常常配合針刺治療,比如,對於胃脘疼痛者,他選用中脘、足三裡等穴位針刺,或結合耳針治療。但在分工較細的現在,內科醫生中掌握針灸技術的人越來越少,失去了一個非常簡便實用的治療手段。
「五毒醫生」用蟲治病
絕症病人起死回生
人物簡介:朱良春,男,生於1917年,江蘇丹徒人,中醫內科專家。早年拜孟河御醫世家馬惠卿先生為師,1938年畢業於上海中國醫學院,師事章次公先生,深得其傳。1945年創辦南通中醫專科學校並任副校長。建國後,歷任南通市中醫院院長、主任醫師,中華全國中醫學會第二屆理事,江蘇省中醫學會副會長,農工黨第九屆中央委員。
「這位中醫太神了,他開的『毒』蟲竟然能把病看好!」吳先生告訴記者,他的朋友李先生就是朱良春用「以毒攻毒」的方法給治好的。40多歲的李先生得的是肝癌,已經出現了腹水,在上海看了好多家醫院,都沒有效果,而且病情不斷加重。醫生跟他說,再也沒有好的辦法了,只能回家等著了。飽受病痛折磨的李先生非常絕望。有個朋友告訴他,南通有個老中醫,要不去試試看。李先生就抱著「死馬當成活馬醫」的想法,趕到了南通。
讓他吃驚的是,朱良春給他開的藥方中,竟然有不少蜈蚣、蠍子等毒蟲。「這能吃嗎?吃下去沒有病死也被毒死了。」李先生起初非常猶豫,不敢吃這些「毒」蟲。但看到病情仍然不斷發展,他一狠心,把「毒」蟲吞了下去。神奇的是,連續服用了一段時間後,他的腹水減輕,其他的症狀也在好轉。欣喜之餘,他連續服了一年半,最後到醫院一檢查,身體基本恢復了正常。
記者聯繫上朱良春時,這位九旬老人剛剛吃過晚飯。在電話裡頭,根本感覺不出來他的年齡,語音清楚,邏輯縝密。「蠍子、蜈蚣這些蟲,具有一定的毒性,不是有功底的醫生是不敢亂用的。中醫早有五藥之說,指草、木、谷、蟲、石這五類藥物。在古代,中醫就使用蟲類藥來治病。但很多醫生不敢用或者不敢多用。我開的藥方中,這些蟲子用的量比較大,根據不同的病情用的量也不同,有的疾病治療中,我開的藥方裡,這些蟲子的量就佔到了三分之一。」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朱良春還有「五毒醫生」的雅號。也正是善於用蟲類藥,朱良春很擅長治疑難雜症,像類風溼、強直性脊柱炎、癌症等頗為棘手的病症。他創製的益腎蠲痺丸20味藥中,有7味是蟲類藥。
雖然已經92歲,朱良春仍然身體硬朗,堅持出診,每周要上三次門診。現在除了出診,他大量的時間都用於接電話、寫信和整理文稿。談及長壽和健康的經驗,老人說:「主要是知足常樂,心態要平衡。」
更多精彩新聞 點擊此處進入鳳凰網社會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