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吃蜈蚣抗癌 福州博醫匯專家陳乃傑稱盲目嘗試不科學

2021-01-13 網易

2020-12-09 14:47:32 來源: 健康匯生活

舉報

  
「抗癌」這樣的字眼,對於很多人,尤其是癌症患者及其親友來說,有著非常大的吸引力,網上和民間流傳的一些「抗癌神方」,更是備受追捧。

  福州一位67歲的依伯聽說了「蜈蚣抗癌」的偏方後,每天吃30克蜈蚣抗癌,最後「以毒攻毒」沒成功,還吃成了消化道大出血,險些喪命。

  

  據介紹,67歲的林依伯,春節前被查出患食管癌,現在正進行放療。拿到診斷報告後,家人在醫院外面見到了很多治療癌症的小廣告,試著諮詢了幾個,其中一個「醫生」說,有一個偏方是「以毒攻毒,用蜈蚣、蠍子治癌症的毒」。

  林依伯家屬告訴記者,諮詢這名「醫生」時,旁邊不少人說吃了這個有效果,於是就買了蜈蚣,每天用幹蜈蚣30克煎藥給林依伯喝,結果沒吃幾天,依伯就出現胃不舒服,吐血。全家人嚇壞了,趕緊送到醫院搶救。

  福州博醫匯中醫館陳乃傑醫生介紹,林依伯患有食管癌,腫瘤位置的血管非常豐富,大量蜈蚣服用到身體內,會刺激腫瘤,出現消化道大出血。不光如此,患者還出現腎功能衰竭等症狀,一度有生命危險。

  

  陳主任說,蜈蚣、蠍子等毒蟲,屬於苦寒類中藥,蜈蚣確實具有敗毒抗癌、息風解痙、退炎治瘡等藥效,「但林依伯一下吃這麼多的蜈蚣,盲目加量,身體承受不了」。

  蜈蚣與蛇、蠍、壁虎、蟾蜍並稱「五毒」,並位居五毒首位。蜈蚣咬人後,其毒腺會分泌出大量毒液,順顎牙的毒腺口注人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

  這樣一種毒物,在中醫學裡常用來「以毒攻毒」。其藥性是辛溫的,歸屬肝、脾、肺經,有敗毒抗癌、息風解痙、退炎治瘡的作用。

  

  陳乃傑專家說,早在古代,人們就懂得將蜈蚣研為細末,每次服2~3克,1天4次,治療蛇咬傷;用蜈蚣加鹽浸油,取油擦小兒禿瘡(即癩頭瘡);以蜈蚣加茶葉同敷患處,可治瘰癧(即淋巴結結核)。這些,都說明蜈蚣雖然是有毒之品,但卻有非常顯著的解毒功效。

  蜈蚣抗癌有一定作用

  蜈蚣抗癌的作用,在近代醫學家張錫純的《醫學衷中參西錄》中已有記載:「有一噎膈患者,服藥無效,偶思飲酒,飲盡一壺而病癒,後視壺中有大蜈蚣一條,方悟蜈蚣有神奇的療效。」專家解釋說,「噎膈」即現代醫學所說的胃癌,那時,蜈蚣已經開始逐漸應用於一些臨床的疑難病症。

  而到了醫學發展越來越快,病種變化也越來越豐富的今天,蜈蚣更是廣泛應用於食道癌、乳腺癌、皮膚癌、鼻咽癌、結腸癌、宮頸癌、肝癌等疾病的治療,均取得一定療效。

  

  癌症患者不宜盲目嘗試生吃

  專家建議,雖然有一些未經證實的「成功」案例,但是盲目吃蜈蚣是很不科學的一件事,廣大癌症患者不能盲目嘗試。

  對於不同的癌症,蜈蚣需要搭配不同的中藥進行治療,比如乳腺癌要用一些消腫祛瘀養肝的藥,白血病要配合一些補脾養血的藥,而肺癌要用滋陰補肺的藥物。因此,陳乃傑專家說,治療癌症是一個綜合治療的過程,手術、藥物、化療等,都是癌症的治療手段,即使想嘗試偏方,也最好先到醫院諮詢醫生。

  

  最後,陳乃傑主任提醒,毒蟲類藥物在治療癌症上有一定效果,但用量上要控制得很準確,再配合其他中藥減少它對身體造成的毒副作用。癌症患者要在正規醫療機構進行治療,千萬不能病急亂投醫,聽信遊醫的偏方。

  名醫介紹

  

  陳乃傑

  主任醫師

  【擅長治療】專業從事各類惡性腫瘤尤其擅長肺部腫瘤、消化系統、頭頸部、乳腺及婦科腫瘤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在西醫治療的基礎上全程配合中藥起到增效減毒的作用;對良性腫瘤,如甲狀腺腺瘤、甲狀腺結節、肺部結節、乳腺增生、乳腺纖維瘤、子宮肌瘤卵巢囊腫、肝硬化、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化等癌前病變也有豐富經驗。

  【坐診時間】周日上午9:30-11:30

  【坐診醫院】福州博醫匯中醫館

  【醫館地址】福州市鼓樓區華林路116號屏東城1號樓博醫匯國醫館(屏東公交站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男子直播吃蜈蚣、壁虎送命!「五毒」真不是想吃就能吃
    點擊查看 ○文 / 趙亞楠 編 / 幹玎竹NEWS近日,一則「主播直播吃蜈蚣、壁虎身亡」的消息震驚了很多人。據《人民日報》報導,有人報警稱一男子在屋內發生異常,警方到現場發現該男子倒在房間,已無生命體徵。
  • 患者用蟾蜍全蠍抗癌 專家稱食用不當危害大
    喝蠍子湯、吃癩蛤蟆、煲龜肉……不少腫瘤患者會尋求各種稀奇古怪的食療方法對抗腫瘤。廣州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中西醫結合科副主任醫師蘇旭春說,道聽途說,盲目使用「土方法」,尤其是食用未經炮製的「中藥材」, 如全蠍、蟾蜍、蛇莓等,很有可能對肝腎、造血功能造成損害,治腫瘤沒見效,反而加重病情。
  • 專家:海蜈蚣系沙蠶無毒
    ﹃海蜈蚣﹄系無毒沙蠶N本報記者 蔡學偉 文/圖本報訊 本報14日曾報導一名家住莆田西天尾的張先生,從一罐「肖大媽」油香丁香魚罐頭中吃出了一條長約三四釐米的「蜈蚣」,隨後,廠方表示該「蜈蚣」是「海蜈蚣昨日,記者將消費者張先生確認過的與罐頭中發現的「海蜈蚣」一樣的該物種樣本照片,送往集美大學水產學院進行專家鑑定。該校兩名博士鑑定後認為,這就是俗稱「海蜈蚣」的沙蠶,這種生物沒有任何毒性,而且還富含營養。
  • 被蜈蚣咬傷還是有一定風險的,醫生建議這樣處理
    福州的夏季,不少市民家中陽臺的陰涼處,常常會看到長著上百隻腳的蟲子在「散步」。有的是帶毒的蜈蚣,有的卻是吃素不咬人的馬陸,還有長著細長腳的蚰蜒(yóu yán)。絕大多數市民都會被它們的醜陋長相嚇到。今天的《談天說地》,就來聊聊這些百足蟲。
  • 成群「蜈蚣」入侵福州上街民宅(圖)
    >網友的家人用開水滅蟲  前日下午2時許,東快網友「愛哭的魚」發帖求助,她家3層高的樓房外牆上面爬滿了「蜈蚣」,非常恐怖,不知道怎麼處理?  「愛哭的魚」說,她家住在福州上街浦口村。當日上午一起來,她一家人發現樓房外牆一下子冒出無數隻小蟲子,約2釐米長,長得很像蜈蚣。這種蟲子到處爬,陽臺上也有,她擔心爬到床鋪上,如果人被咬到,可能有危險。  經過一番搜尋,「愛哭的魚」一家人發現蟲子的窩在後院,趕緊用開水滅蟲。
  • 網傳吃「泡麵+碳酸飲料」易脹氣 專家:不科學
    信息時報訊 (記者 黃芳芳) 日前,在一些微信公眾號上,又在傳播「泡麵與碳酸飲料混著吃容易胃脹氣,並有生命危險」,還轉發了一個方便麵和可樂在密封袋發生反應的視頻。很多網友認為,密封塑膠袋和人體消化器官沒有可比性,這種實驗方式不科學。
  • 雷峰塔考古發掘,專家笑稱:沒有白蛇,只有白色蜈蚣
    當時,杭州民間流傳說,雷峰塔地下宮殿打開時,「一條白蛇跑了出來。這是白娘娘的化身」這是民間流傳的謠言。據考古學家稱,沒有發現白蛇,而是發現了白色的蜈蚣幼蟲。幾天後消失了。雷峰塔出土了60多件佛教文物。其中,最大的一個是帶有鍍金鎏金銀阿育王塔。
  • 得了肺癌,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就用抗癌食品和保健品可以嗎
    ##肺癌病友能吃什麼?不能吃什麼?這個問題是病友和家屬最喜歡問的一個問題。得了肺癌,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就用抗癌食品和保健品可以嗎?幾種錯誤的觀點:1、腫瘤細胞需要營養,什麼都不吃就可以活活地餓死腫瘤細胞了。
  • 網紅主播離奇死亡,生前疑似直播活吃壁虎蜈蚣,這些毒物別瞎吃!
    7月20日早上,合肥市經開區銅冠花園小區有人報警稱一男子在屋內發生異常。事發後,轄區民警和120迅速趕往現場,進去一看驚呆了!警方來到一處房間後,一男子倒在房間內不省人事,經檢查男子已無生命體徵。而此時房間內,電腦正處於直播界面,桌上放有白酒、啤酒以及活體蜈蚣、麵包蟲、壁虎等。
  • 專家稱螢火蟲被盲目放飛死亡率達100%
    番禺一景區舉辦螢火蟲展遭質疑  ■番禺蓮花水鄉放飛數萬隻螢火蟲,遭環保組織抵制  ■專家告誡:盲目放飛,螢火蟲死亡率高達100%  9月4日,位於廣州市番禺區的蓮花水鄉舉辦了一場為期三天的螢火蟲文化節,據主辦方稱,放飛的螢火蟲達數萬隻
  • 靠吃抗癌食物就能防癌?專家列出五大抗癌謠言
    靠吃抗癌食物就能防癌?專家列出五大抗癌謠言 2020-11-29 19: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曲藝人陳曉嵐:鄉音最美系鄉愁_文教_福州新聞_新聞頻道_福州新聞網
    從事福州評話、福州伬藝的創作、研究、管理三十餘年,成功主持申報福州評話、福州伬藝兩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系福州伬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福州市首批「文藝名家」工作室獲得者,多次擔任文化部、文化旅遊部非遺專家及福建省、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評審專家。
  • 農村老話「大公雞吃了蜈蚣會啄人」,有沒有道理
    為何農村會有老說法「大公雞吃了蜈蚣會啄人」,有道理嗎?農村老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按照民間說法,大公雞是純陽之物,而蜈蚣是至陰之物。而從相生相剋來說,陽克陰。因此大公雞吃了蜈蚣之後心裡當然很煩躁,就會變得兇猛,當有陌生人挑釁它的時候,它就會共計人的。具體怎麼道理,我會詳細的說一下:先講一個真實的事情在去年,我家裡養著不少土雞,其中有一隻土公雞是雙冠子,在雞群裡特別兇猛,成天好鬥,漸漸的它在雞群裡坐穩了老大的位置。當有陌生的人來我家玩時候,特別是女人。
  • 專家推薦的9種抗癌水果
    2.獼猴桃 含豐富的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的含量之高是橘子的4-12倍,是蘋果的30倍、葡萄的60倍。通過近年的研究證實,獼猴桃中含有一種具有阻斷人體內治癌的「亞硝胺」生成的活性物質,因而具有良好的抗癌作用。
  • 「酸鹼體質理論」科學還是謊言?專家稱體質無酸鹼之別
    「酸鹼體質理論」是科學還是謊言?  「酸鹼體質理論大師」在美被判賠1億美金 國內有商家借「酸鹼」撈金 專家稱體質無酸鹼之別  近日,一則美國「酸鹼體質理論大師」羅伯特·楊被判賠1.05億美元、當庭承認騙局的文章在網上熱傳。
  • 福州南江濱公園沙灘上「蜈蚣」橫行!嚇哭許多小朋友...
    「滑梯下面都是『蜈蚣』!問了公園的工作人員,說是從周圍的草叢裡爬出來的!好多腳,太嚇人了!」,習慣待在陰暗潮溼的地方,尤其是一些縫隙裡,專吃落葉、腐殖質。在南江濱成群出沒,可能和福州最近天氣變化有關。」閩江公園管理處分管南江濱公園的林主任告訴987記者,百足蟲對人無害,沒有口器,也不會咬人,就是外形有點嚇人。「如果群眾反映嚇到了小朋友,我們近期會安排進行防治。」
  • 屯溪老大橋橋墩發現鐵蜈蚣 專家:印證一民間傳說
    同時,在已經打撈的石料構件中,專家發現了古橋橋墩石料中有一隻鐵蜈蚣,印證了民間相關傳說。記者得知,工人在對屯溪老大橋(鎮海橋)石料構件歸類整理時,發現一塊石料中嵌了一隻蜈蚣造型的鐵器,覺得很稀奇。老大橋修繕單位對此非常重視,已將該石料存放在醒目之處。後期,會妥善存放、利用。據知,鐵蜈蚣是在屯溪老街往黎陽方向的第三個橋墩發現的。或許,在隨後的橋墩拆除中,還可能有新發現。
  • 帶魚鱗含有抗癌成分 冬季吃帶魚最好不去鱗
    入冬後,帶魚開始為越冬做準備,體內積蓄了脂肪,而到此時,肉厚油潤,味道特別好,福州話管這個時節的帶魚叫做「冬帶」。 昨日,記者走訪市場發現,肥美的鮮帶魚很受歡迎,可也有市民對帶魚身上的「銀鱗」產生了困惑——帶魚鱗又小又黏,刮鱗的時候很難處理。對此,國家二級營養師穆亞敏說,帶魚鱗含有抗癌成分,吃帶魚最好不去鱗。 「本洋的鮮帶魚,大的每斤45元,小的每斤35元。」
  • 福州印象匯招商發布會落幕 印力集團首個福州輕資產項目亮相
    2019年1月8日,以」 印領海西 匯鉅繁華「為主題的福州印象匯招商發布會在福州西湖賓館舉行。國內外知名品牌租戶高層代表、媒體、投資界代表及各界嘉賓們蒞臨參加,共同見證了福州印象匯的榮耀發布和印力集團首個福州輕資產項目的正式亮相。
  • 天價冬蟲夏草不抗癌?專家:是否抗癌與蟲草素無關
    2014年,知名打假人王海就曾舉報,自己購買著名冬蟲夏草含片產品「極草」後,檢測發現不含蟲草素。  學術研究,也並未給這種「假設」提供依據。  不含蟲草素就不抗癌嗎  「冬蟲夏草不含蟲草素,或蟲草素含量很低,是學術界已經公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