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 (記者 黃芳芳) 日前,在一些微信公眾號上,又在傳播「泡麵與碳酸飲料混著吃容易胃脹氣,並有生命危險」,還轉發了一個方便麵和可樂在密封袋發生反應的視頻。很多網友認為,密封塑膠袋和人體消化器官沒有可比性,這種實驗方式不科學。記者向多位專業人士求證,他們認為胃脹氣是因為碳酸飲料本身含有氣體,並不是兩者產生化學反應。
網傳不能將泡麵和汽水混著吃
有報導稱,杭州餘杭有個小夥子臨睡前吃了兩碗泡麵、一些土豆、兩瓶汽水。結果得了胃脹氣,差點要了命。於是有人做了一個實驗,把泡好的方便麵放進密封袋裡,加入300毫升的汽水,馬上把袋子封好,並錄下視頻,很快袋子膨脹得鼓鼓的。有專家表示,方便麵表面有很多小孔,遇到含有二氧化碳的碳酸飲料時,就會產生一個強大的吸附作用,把二氧化碳從飲料裡加快的排出來,肚子就會脹氣。也有人認為是,方便麵裡面的食用膠能使二氧化碳釋放量增多,導致肚子脹氣。
專家稱碳酸飲料本身會釋放氣體
廣東省食品學會專家範瑞則告訴記者,方便麵本身不會和碳酸飲料發生化學反應,視頻中的現象和方便麵關係不大,因為碳酸飲料本身含有大量氣體,「碳酸飲料是一定條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氣體製成的,一瓶碳酸飲料打開後會釋放其兩倍體積的二氧化碳氣體,當環境壓力小了時就會釋放出氣體,所以密封的袋子會鼓脹。」關於方便麵食用膠促使二氧化碳釋放增多的觀點,他表示,方便麵黃原膠添加劑量很低,還不足以產生這種影響。
廣東省人民醫院中醫科醫學博士林舉擇告訴記者,兩者一起吃並不會如視頻展現的後果那麼嚴重。碳酸飲料、含氣飲料喝了都容易胃脹氣,特別是胃腸道動力減弱的人士。
實驗:密封塑膠袋裝方便麵和碳酸飲料會脹氣
《法制晚報》此前做過的類似實驗:將泡麵煮熟後放在密封袋當中,隨後往裡面倒入可樂,使得可樂沒過麵條,然後將袋中的空氣擠出並封好袋子。十幾秒後袋子鼓了起來,用手摁上去明顯感覺到袋中有氣體。而只倒入和上次實驗等量的可樂,沒有出現密封袋鼓脹的現象。
說法:密封塑膠袋和人體消化器官沒有可比性
雖然在實驗中方便麵和可樂會產生反應,令塑膠袋發脹,但網友認為,這與人體消化器官沒有可比性。
首先,碳酸飲料本身含有氣體,吃下去自然會覺得胃脹氣;其次,人的胃並不是一個密封的空間,人是會通過打嗝來釋放氣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