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吃「泡麵+碳酸飲料」易脹氣 專家:不科學

2020-12-04 搜狐網

  信息時報訊 (記者 黃芳芳) 日前,在一些微信公眾號上,又在傳播「泡麵與碳酸飲料混著吃容易胃脹氣,並有生命危險」,還轉發了一個方便麵和可樂在密封袋發生反應的視頻。很多網友認為,密封塑膠袋和人體消化器官沒有可比性,這種實驗方式不科學。記者向多位專業人士求證,他們認為胃脹氣是因為碳酸飲料本身含有氣體,並不是兩者產生化學反應。

  網傳不能將泡麵和汽水混著吃

  有報導稱,杭州餘杭有個小夥子臨睡前吃了兩碗泡麵、一些土豆、兩瓶汽水。結果得了胃脹氣,差點要了命。於是有人做了一個實驗,把泡好的方便麵放進密封袋裡,加入300毫升的汽水,馬上把袋子封好,並錄下視頻,很快袋子膨脹得鼓鼓的。有專家表示,方便麵表面有很多小孔,遇到含有二氧化碳的碳酸飲料時,就會產生一個強大的吸附作用,把二氧化碳從飲料裡加快的排出來,肚子就會脹氣。也有人認為是,方便麵裡面的食用膠能使二氧化碳釋放量增多,導致肚子脹氣。

  專家稱碳酸飲料本身會釋放氣體

  廣東省食品學會專家範瑞則告訴記者,方便麵本身不會和碳酸飲料發生化學反應,視頻中的現象和方便麵關係不大,因為碳酸飲料本身含有大量氣體,「碳酸飲料是一定條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氣體製成的,一瓶碳酸飲料打開後會釋放其兩倍體積的二氧化碳氣體,當環境壓力小了時就會釋放出氣體,所以密封的袋子會鼓脹。」關於方便麵食用膠促使二氧化碳釋放增多的觀點,他表示,方便麵黃原膠添加劑量很低,還不足以產生這種影響。

  廣東省人民醫院中醫科醫學博士林舉擇告訴記者,兩者一起吃並不會如視頻展現的後果那麼嚴重。碳酸飲料、含氣飲料喝了都容易胃脹氣,特別是胃腸道動力減弱的人士。

  實驗:密封塑膠袋裝方便麵和碳酸飲料會脹氣

  《法制晚報》此前做過的類似實驗:將泡麵煮熟後放在密封袋當中,隨後往裡面倒入可樂,使得可樂沒過麵條,然後將袋中的空氣擠出並封好袋子。十幾秒後袋子鼓了起來,用手摁上去明顯感覺到袋中有氣體。而只倒入和上次實驗等量的可樂,沒有出現密封袋鼓脹的現象。

  說法:密封塑膠袋和人體消化器官沒有可比性

  雖然在實驗中方便麵和可樂會產生反應,令塑膠袋發脹,但網友認為,這與人體消化器官沒有可比性。

  首先,碳酸飲料本身含有氣體,吃下去自然會覺得胃脹氣;其次,人的胃並不是一個密封的空間,人是會通過打嗝來釋放氣體的。

news.sohu.com false 信息時報 http://epaper.xxsb.com/showNews/2016-03-24/299065.html report 1250 信息時報訊(記者黃芳芳)日前,在一些微信公眾號上,又在傳播「泡麵與碳酸飲料混著吃容易胃脹氣,並有生命危險」,還轉發了一個方便麵和可樂在密封袋發生反應的視頻。很多

相關焦點

  • 晚上吃泡麵會胖嗎 吃泡麵竟有這些危害
    對於泡麵相信很多人都有過吃泡麵的經歷,泡麵的口味繁多,方便食用直接加熱水泡開就可以吃到,不過泡麵作為垃圾食品,我們一般還是少吃的好,那麼,晚上吃泡麵會胖嗎?下面來看一下本文吧。  晚上吃泡麵會胖嗎很多的人在飲食方面因為工作加班的緣故,經常性的在晚上吃泡麵。一般來說晚飯後睡覺前加餐吃泡麵是會長胖的。建議吃泡麵不要放過多的方便麵料,裡面含太多的色素味精等,對人體損傷較大。
  • 網傳雪碧腐蝕鋁罐 專家稱有塗層隔絕對人體無害
    近日,網傳雪碧能將鋁罐腐蝕出肉眼看不見的小孔。網友紛紛質疑能腐蝕金屬的飲料是否還能飲用。對此,專家回應稱,雪碧中的碳酸對鋁罐的化學作用極微弱,對人體亦無害。  有媒體報導,有12罐包裝完好的雪碧放在儲藏間內3個月後竟都變成了空罐。
  • 30元一碗的泡麵,你吃過嗎網友懟真心吃不起!
    如今網絡非常發達,連帶著網絡上宣傳的很火的食物,在大家的現實生活中也越來越快的見到了最早火起來的髒包包,小編是隔了一個月左右才見到的實物,再後來火起來的髒狗髒茶,更快的看到了實物,最快的還要屬泡麵小飯館這個網紅店鋪了。三十塊一碗的泡麵,你吃過沒?網民懟:真的吃不起!
  • 餐桌上常見的飲料,有些不能多喝!這些危害你一定要知道!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北京早知道,ID:ibeijinger】,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來源:CCTV回家吃飯(ID:cctvhjcf)飲料是家家戶戶飯桌上都少不了的東西,比如果汁、碳酸飲料、奶茶、各種酒水等,尤其是逢年過節親友聚餐的時候,幾乎每個人都要喝下兩三杯
  • 一碗泡麵竟要30塊?傳說中的網紅泡麵?網友:太坑了,不會再吃了
    導語:如今的年代離不開網絡兩個字,而且我們也經常吃一些網紅小吃,但是有一些網紅小吃真是太坑人了,導致現在無人問津。火爆全國的網紅泡麵,30塊錢一碗,如今店內空無一人!現在的時代是一個網絡覆蓋的時代,人們的生活中離不開網絡,我們的衣食住行全部都存在網絡的影子,就像我們現在吃的美食,有很多是網紅美食,被一些網紅所帶起來的,當一個網紅去一家店裡吃這個食物,第二天就會被帶火起來,但是這些東西卻經不住時間的考驗,有些網紅食品一夜之間火了起來,但是過一段時間就會消失了,因為被人們發現了太多的缺點,而且主要就是不是現在人們所追求的經濟實惠
  • 農夫山泉碳仌咖啡上市,飲品界的新流量是碳酸咖啡?
    夏季飲料旺季將至,農夫山泉乘機推出了自己的碳酸咖啡「碳仌(bing 第一聲)」,據相關負責人介紹,之所以叫「碳仌」是因為冰鎮後的這款碳酸咖啡,可以使消費者技能享受咖啡的香醇又可以感受碳酸氣泡的刺激口感。
  • 網傳「6」號塑料杯遇熱有毒 專家稱熱飲可放心喝
    邊走邊喝,當然不會拿走杯蓋,使用蓋子上的飲用口,不僅方便,而且飲料也不會灑出來。  但是正在看文章的你,應該也跟我街頭採訪的幾位小夥伴差不多,不太留意杯蓋上的這個數字吧。  「你注意過杯蓋上的三角形標誌嗎?」我問一位年輕小哥。  「注意過,它就在開口的邊上,拿起來喝就看到了,但不知道什麼意思,一直想知道,一直不知道。」小哥說。
  • 肚子脹氣怎麼辦,這幾個方法快速排氣很輕鬆!
    如果腸道裡產生的氣體太多,或者是通道不那麼順暢,排氣的次數太少或沒有排氣,就會形成脹氣。但對於一些人來說,腹脹並不僅僅是一時的不舒服,而是一種長期的感受。腹脹也是腸易激症候群患者的一個主要症狀。精神狀態、飲食結構以及天氣的寒冷均可使其復發和加重。在治療方面,首先可以調整患者飲食結構,避免攝入敏感食物,減少產氣食物,適當攝入高纖維素食物。其次調整情緒也很重要,若伴有失眠、焦慮等心理問題,可適當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給予鎮靜藥物。當然也可給予一些胃腸道動力藥物、腸道益生菌等等。
  • 專家:網傳鋰電池"劇毒短命易爆炸"觀點太片面
    專家:網傳鋰電池"劇毒短命易爆炸"觀點太片面 原標題:   廣為流傳的網文對鋰電池的質疑還包括:鋰電池劇毒、短命、易爆炸,使用條件苛刻;無法回收利用,造成巨大環保壓力……果真如此嗎?人民日報「求證」欄目繼續採訪多位業內專家,探尋真相。
  • 網傳加醋可驗奶茶裡是否有奶 專家:不準確
    網傳加醋可驗奶茶裡是否有奶 專家:不準確   奶茶裡有奶嗎 試著讓它「吃吃醋」   網傳:牛奶加醋會產生絮狀物   專家:這方法雖有一定道理,但不準確
  • 真相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真相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關於碳酸水,大家了解多少呢?有些人聲稱,碳酸化會增加骨骼中的鈣流失,導致蛀牙和腸易激綜合症(IBS),而且即使沒有普通汽水中所含的卡路裡、糖和味道,也會使體重增加。這些說法是真的嗎?一起來圍觀吧。
  • 碳酸飲料不要和這些食物同食,否則就是自找苦吃,不要折騰自己
    現在的飲料真的是種類豐富,還五顏六色,吸引著大批的青少年兒童購買,飲料糖分多,有的色素多,二氧化碳多,這些我不用說你就知道,長期喝對健康有損你也知道,但是現在的人啥都知道,就是改不了。碳酸飲料的主流就是可樂和雪碧,其中的可樂還被稱為「快樂肥皂水」,有的人,除了宅,就沒什麼愛好了,來罐可樂就很快樂。
  • 健力寶推出的這款新品只快樂不肥宅,碳酸飲料也可以喝出健康
    來吧,碳酸飲料,幫你短暫性遺忘燥熱的天氣和煩悶的心情,瞬間恢復食慾和活力。這種快樂幾人能感同身受?「」我減肥,但不能不喝可樂。「肥宅快樂水可能是二十一世紀人類最不能放下的一種生活方式。各種誘人的飲料,你抵擋得了嗎?
  • 女性在哺乳期間,這些食物最好要少吃,不然可能會導致寶寶脹氣
    很多寶媽可能不清楚,寶寶在剛出生時容易脹氣,甚至是腸胃痛。所以寶寶剛出生時尤其要注意脹氣,寶媽更要注意飲食。那麼,女性在哺乳期間,這些食物最好要少吃,不然可能會導致寶寶脹氣。脹氣的因素有很多,所以各方面都要注意。尤其是在哺乳時,寶寶吸奶時如果吸入了了大量的空氣就會導致脹氣。如果寶寶是吃奶粉,那裝奶粉的奶瓶不能用孔太大的奶嘴。
  • 腸胃老是脹氣,感覺不消化怎麼辦?
    腸胃脹氣、感覺不消化?其實都與我們的生活飲食有關係。可能是飲食不規律,吃了太涼太硬的東西,吃了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吃了油膩食物,還有吸菸喝酒都有可能導致腸胃不舒服,胃脹、打嗝、咯氣、消化不良等現象的出現。
  • 泡麵桶裡有石蠟?
    網上一直流傳著關於方便麵裡含石蠟的說法,稱桶裝泡麵用的桶上附有一層蠟,由於我們腸胃無法消化蠟,石蠟會附著在胃壁上,一個常吃桶裝方便麵的顧客被開刀檢查出胃裡面有一層蠟膜。
  • 專家:飲料成分較複雜
    專家:飲料成分較複雜 2017-09-09 05:44:17來源:北京青年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忠會 2017年09月09日 05:44 來源:北京青年報
  • 科學家不捨得採來做標本的寶貝,卻被吃播網紅拔了泡麵?
    物種的多樣性一直以來都是整個地球賴以生存的基礎,一個物種的滅絕不僅僅是代表人類永遠無法見到他們的,時,它們的消失對整個食物鏈來說有多麼大的影響其實也是科學家所無法估量的,前段時間就有一位吃播網紅引起了眾怒。
  • 泡麵真的是垃圾食品,不能吃麼,很多中老年都對它誤解很深
    實際上,關於泡麵,大家想要了解的傳言還有很多,比如有人說泡麵是地溝油做的,而且含有許多防腐劑,吃了非常不健康,屬於垃圾食品;還有人說桶裝的泡麵,內側塗有石蠟,吃多了可能得癌症… …這些是真的嗎?泡麵真的是垃圾食品,不能吃嗎?
  • 吃一碗泡麵,要32天才能解毒?常吃泡麵容易中毒?有沒有道理
    泡麵的便捷性、快速性一直都在吸引著別人,與此同時,關於吃泡麵的弊端也會凸顯出來,例如吃泡麵後需要32天才能解毒,經常吃泡麵的話,會導致身體「中毒」,或許關於這樣的言論,你也經常聽到,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關於吃完泡麵後需要32天解毒,這樣的說法沒有任何科學理論依據,完全是一種謬論,不要被騙了,更多的屬於一種博人眼球的說辭罷了,不能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