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泡麵包裝上的食用方法總是建議用水煮,或是以熱水衝泡,只要3分鐘即可食用。講真的,等泡麵的3分鐘是最漫長的。那麼問題來了,泡麵為什麼一定要泡3分鐘呢?2分鐘或者4分鐘不行嗎?
其實,所謂的「3分鐘」,是發明泡麵的創始人確定的。
1958年,日籍臺灣人安藤百福在大阪府池田市發明了方便麵。他在之後不斷試驗產品推銷產品的過程裡,建立了3分鐘的行業尺度。
3分鐘是一個心理學技巧。人在面對食物的時候,等上3分鐘,面的香味刺激加上等待,會讓人胃口變好,吃起來更加快樂,覺得很美味。
為什麼泡麵一定要泡3分鐘?原來我們一直都被騙了!
如果超過了3分鐘,等上5分鐘呢?人就有點兒失去了耐心,期盼心減弱,那種將要得到的心理愉悅感就會下降,瞬間覺得沒那麼好吃了。
而食物氣息對鼻腔的刺激也開始有點習慣了,就會感覺有點麻木了。
所以,安藤百福使用的是一種全世界的人共通的心理,就是人在面對食物的時候等上3分鐘,這時的心裡期望值是最高的。
實際上,關於泡麵,大家想要了解的傳言還有很多,比如有人說泡麵是地溝油做的,而且含有許多防腐劑,吃了非常不健康,屬於垃圾食品;還有人說桶裝的泡麵,內側塗有石蠟,吃多了可能得癌症… …這些是真的嗎?泡麵真的是垃圾食品,不能吃嗎?
泡麵是用地溝油做的?
相信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吃方便麵吧,而說到方便麵,康師傅品牌也算是消費者比較喜歡的一種了吧。然而,在今年年初,臺灣康師傅解散的事情,讓大家又想起了幾年前康師傅地溝油的黑歷史了。說起康師傅地溝油,很多消費者都表示聽到這個消息後,簡直就是「聽到了心碎的聲音」。
其實康師傅在食品這一方面一向的口碑都是不錯的,像康師傅方便麵跟飲料等就很受消費者歡迎,但這樣一個有著好口碑的飲食品牌,卻跟大家最不想提的地溝油聯繫到了一起,這實在是讓很多消費者都難以接受的事。
其實,泡麵雖然是油炸食品,但用的不是地溝油,地溝油是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使用地溝油無法滿足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的規定,更不會進入市場。泡麵中含有人體所需的6大營養要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和水,有一定的營養價值,所以不是垃圾食品。但是泡麵需要適量食用,因為油炸麵餅的油脂含量是相對較高的,過量食用可能會導致肥胖。
泡麵裡全是防腐劑?
首先,很多人認為凡是添加了防腐劑的食品都對人體有害,這個認知本身就是錯的。
不是全部的方便麵都是放了防腐劑的,因為成品的方便麵(和料包)是絕對乾燥的,所以細菌無法生長。並且調味包裡面全是鹽,鹽可以殺菌,真空密封。但是,添加劑是絕對有的,像醬油啊,難道你不調味嗎?但是某些不知名或者盜版的方便麵肯定是為了方便而下防腐劑的,所以鄭重提醒你:小心細選方便麵,但不是所有方便麵都含防腐劑,那只不過是一些沒有科學常識的人亂說的。不久之前CCTV的某個節目也證明過。
泡麵桶上有石蠟,吃了會得胃病?
碗面的蠟會在胃裡形成一層蠟膜?至少10年前的網絡上已經在流傳這個謠言,也算是謠言中的老資格了。然而,碗面的碗所用的材質一般是聚苯乙烯(Styrofoam),這種材質本身已經足夠耐熱防水,何況在高溫下融化的蠟很可能會影響泡麵的口感。權衡利弊,沒有碗麵廠家願意在碗面的碗內加一層蠟。
退一步,即使真的存在蠟,大部分食用者也不會因為吃下蠟而帶來健康問題。其實,有些糖果外就會包裹一層棕櫚蠟(carnauba)。除了嬰兒或者消化系統有嚴重問題的人,大部分健康的成年人攝入蠟後並沒有任何不良後果,當然也不存在「蠟附在消化系統內」這種情形。 吃下去的蠟很快會隨著其他不能消化的食物殘渣一起排出體外。
吃一包泡麵,三個月也無法消化?
這不科學,沒有哪種食物是三個月也消化不完的。就算泡麵是油炸的,它的麵餅本質也還是小麥粉,而穀物類在人類體內消化的時間較短,一般僅有1.5-3個小時。
吃泡麵要注意什麼?客觀來說,泡麵確實不夠健康。泡麵中油脂含量較高,鹽含量也很高,而且營養物質比較匱乏。那麼我們吃泡麵的時候都要注意些什麼呢?
1、選擇非油炸泡麵:因為非油炸泡麵的加工工藝是採用熱風乾燥,並沒有使用到油,麵餅中的油脂含量大大降低,所以非油炸泡麵相對而言會比較健康。
2、先泡再煮相結合:先將麵餅簡單過一下水,可以減少麵餅中已有的油脂和食鹽含量,然後再把泡麵放進鍋裡煮。水煮比單純泡過的麵條更柔軟,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3、搭配肉類、蔬菜食用:通常情況下泡麵中的膳食纖維和蛋白質含量是不足以支撐人體的日常消耗。大家都說吃泡麵對身體不好,主要是因為泡麵的營養比較單一,只有一種油炸的面,所以我們吃泡麵的時候,可以適當加點蔬菜,增加泡麵的營養,而且蔬菜中的植物纖維更有利於身體的消化吸收,所以吃泡麵適當加點蔬菜更健康。
4、料包醬包放入一半即可:平時吃泡麵的時候,裡面的調味包能不放就不放,尤其是油料包,因為油料包裡面含有大量的油脂和鹽分,經常吃容易加重身體負擔,不利於胃部消化和機體的新陳代謝,是在想吃泡麵,調料儘量少放點,適當放點香油、食鹽即可。。
5、少喝泡麵湯:泡麵煮過或泡過之後,食鹽和油脂更多的集中在湯裡,所以少喝泡麵湯為妙。血脂比較高的人,平時要儘量遠離油炸食品,泡麵就是其中一種,因為泡麵是經過油炸後保存的,裡面含有大量的油脂,不僅如此,其中的調味包也含有大量的鹽分和未經,容易加重血管負擔,導致血管壁上有沉積物,所以要儘量少吃。
我們看待問題,應該帶著比較客觀的眼光,泡麵雖然營養單一,但也不至於淪落到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地步,不要經常吃,偶爾吃一次也沒太大事,吃泡麵時注意少吃桶裝面、儘量少放調料、適當加點蔬菜、高油脂人群少吃、先用熱水衝一遍,記住這5個建議,增加泡麵的營養,就算窮的只能吃泡麵,也要健康的吃,注意養生。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精彩的評論,我會置頂鼓勵,讓更多人看見你精彩評論!關注作者,轉發點評點讚收藏有價值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