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長假第二天,你是否正在旅行的路上呢?
如果說夏天的命是空調給的,那每逢長假,大多數人「肚子的幸福」都是以泡麵為代表的方便食品給的。
可是「相親相愛一家人」群裡,長輩分享的都是:「泡麵32小時都不能被消化」「泡麵是垃圾食品,沒有任何營養!」「當心!泡麵碗裡那層蠟!」……
這究竟是不是真的呢?
吃下去的泡麵,
32小時都不消化?
這個說法完全是空穴來風。
麵餅的主要成分是澱粉,跟饅頭、花卷和手擀麵是一樣的,所以吃完一包,正常只需要4-6個小時就可以完全消化了,根本沒有傳言中那麼可怕。
泡麵沒有營養!
吃的都是垃圾食品?
"我都吃泡麵了,還計較營養幹嘛?"這話說得好有道理竟無語反駁……
但你知道麼,泡麵裡的營養,你可能都想像不到……
泡麵中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和水。
一個麵餅提供的熱量基本符合一頓飯的所需熱量,大概在每日所需總熱量的30%左右。但油炸麵餅的脂肪含量已經佔到每日脂肪推薦攝入量的20%-30%了。非油炸麵餅脂肪含量相對比較低,在5%左右。
如果真的要說麵餅的缺點,大概就是出在油身上。因為需要油炸,所以麵餅中的含油量較高,吃多了會導致肥胖。
調料包則是油脂和鹽分的聚集地。因此食用後會有較高的鈉含量,簡單來說,煮麵時放一整包的調料,基本上這一天的鹽分攝入量就夠了。
那防腐劑呢?
泡麵中的麵餅基本上是不含防腐劑的。正是因為高溫油炸的原因,導致了往麵餅裡放防腐劑……沒必要啊!
高溫、乾燥,都讓微生物無法生存。既然無法生存,還防腐就沒有必要了。畢竟,這也是成本。
那素材包和調料包呢?符合食品安全規定的食品添加劑,是可以在食品中按要求加入以改善口感或延長保質期的。
蔬菜包、調料包有可能添加防腐劑,不過只要是正規生產的方便麵,添加的防腐劑都是符合國家標準的,正常食用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所以,不需要過度焦慮,可以放心食用。
動圖來自SOOGIF
那層泡麵桶上的蠟哦,開水衝了吃下去會死人的!
盒裝的泡麵為了能夠使用高溫開水進行浸泡,都會在紙盒內部鍍上一層膜,看上去亮晶晶的,有人認為這是石蠟。
這……你用過蠟燭嗎?只要火苗稍稍靠近,石蠟就會開始融化。
如果泡麵桶內壁上掛的是石蠟,那就會發生泡麵「邊吃邊漏」的情況。可似乎,這樣的情況並沒有發生,這是為什麼?因為根本不是石蠟啊!
其實,泡麵桶內壁上那層光滑的膜,通常是聚乙烯,它隔水,耐高溫,一般都在100℃以上。而我們泡泡麵的水溫一般在90℃左右,才不用擔心它會被溶解。
說完泡麵,
那「二當家」速凍水餃呢?
現在速凍餃子種類繁多。生活中,還有許多人習慣在家中把餃子包完,然後凍起來,成為自製的「速凍餃子」。
動圖來自SOOGIF
速凍餃子也是常見方便食品中營養保留得比較好的了。只是和普通自製水餃比,速凍水餃的鹽和油脂稍微高一點。煮出來的餃子湯上的那層浮油,有印象不?
在購買時只要選擇正規廠家的,生產日期最近且包裝完整、外觀質地均勻的,沒有明顯開裂和黏連的速凍水餃,一般都沒有安全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從冰箱拿出餃子後,應迅速取出需要的量,及時將剩下的放回冷凍,避免反覆解凍。
宅在家,
怎麼吃方便食品比較好呢?
非油炸這並不是廠家的噱頭,而是真的可以減少油脂的攝入。風乾工藝的麵餅也可以做到防腐效果,並不會影響泡麵質量。
多「泡」一次
可以先將泡麵中的油脂「泡出來」倒掉,再加水衝泡泡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油脂攝入,同時麵條更軟,更易消化。
動圖來自SOOGIF
加個「新鮮小菜」
在食用速凍食品時,可以搭配一些新鮮蔬菜和水果、肉類,雖然速凍食品本身已經含有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但是並不足以支撐日常消耗,所以另加一些「新鮮小菜」,會更好。
少放一點調料
泡麵料包、濃湯寶等食物會為了強調口感而將醬料調製的有些「重口味」。高油、高鹽難免不健康,所以可以少放一些醬料,以減少它們的攝入。
動圖來自SOOGIF
方便食品的精髓,就是方便!所以如果真的為了方便食用,其實可以不必過度焦慮。如果你和小編一樣只是想念它的味道,那就按上面的方法,吃的儘量健康一些。只要方法到位,方便食品就不會變成垃圾食品。
來源:健康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