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食品的塑料包裝很是常見
    桶裝方便麵、琳琅滿目的瓶裝飲料
    大大小小的塑膠袋……
    這些包裝在便利大家生活的同時
    偶爾也會帶來一些對塑料包裝的擔憂
    泡麵桶打了蠟?
    飲料瓶可以反覆使用?
    如何辨別塑膠袋的原料?
    今天,小質來一一回答大家心中的疑問!
    泡麵桶打了蠟?
    其實是聚乙烯塗層
    網上有傳言稱, 泡麵桶的內壁是打了蠟的,「你摸摸桶裝的泡麵的內壁,會感覺滑滑的。」其實吃過桶裝泡麵的人大概都會發現, 泡麵桶的內壁的確像打了蠟一樣的光滑。
    難道真的打了蠟嗎?
    其實,不是打蠟,而是聚乙烯塗層。
    泡麵桶的原材料是食品用紙板,眾所周知,紙板本身是不防漏的,為了能承載泡方便麵的熱水,泡麵桶的內壁就需要淋膜一層聚乙烯的塗層。那麼在開水的「刺激」下, 含有聚乙烯的塗層是否會析出有害物質呢?
    具有優良安全性能的聚乙烯手感似蠟, 而且無臭,無毒, 並且化學穩定性好,能耐大多數酸鹼的侵蝕,如此看來,目前廣泛用於食品包裝中的聚乙烯是相對最安全的。
    飲料瓶可以反覆用?
    使用不當留隱患
    很多小夥伴們覺得
    平時常見的飲料瓶是比較安全的
    從節約的角度出發
    喝完飲料或者礦泉水後
    會將飲料瓶留著反覆使用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想法,那就錯了!
    現在瓶裝飲料、礦泉水的瓶子一般採用的材料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也就是我們在瓶底常見的「PET」, 在常溫下這些塑料瓶的確是安全的,但如果長時間重複使用,則有可能會釋放出有害物質。
    所以喝完飲料, 順手也把瓶子丟進垃圾桶吧。同樣的道理,除了不要用飲料瓶裝開水,在高溫天氣也儘量不要把礦泉水長期存放在露天或車輛的後備箱裡。
    早點袋隨便用?
    建議還是分門別類好
    除了瓶裝飲料、桶裝方便麵
    我們平時接觸塑膠袋的機會也很多
    尤其對於買早點的「上班族」來說
    這些裝早點的塑膠袋安全與否尤為重要
    到菜場買菜,
    我們常常見到五顏六色的非透明塑膠袋
    因為只是常溫接觸肉類、蔬菜等食物
    而且回家後還會清洗
    所以使用這樣的塑膠袋問題並不太大
    但要注意的是:這些塑膠袋是不能存放直接入口的食品的,比如裝早點的袋子, 這時候就需要安全性能更高的塑膠袋, 平時買早點的時候您可得留點心。
    真空包裝、充氣包裝
    兩種包裝方式孰優孰劣?
    真空包裝
    充氣包裝
    真空包裝 的原理是排除氧氣,減少或避免脂肪氧化,並抑制黴菌和其他好氧微生物的繁殖。
    充氣包裝 採用的方法則是先用真空泵抽出容器中的空氣,然後導入惰性氣體並立即密封,填充惰性氣體後的食品可以適當防止油脂氧化。
    雖然真空包裝與充氣包裝看起來截然相反, 但目的卻是一樣的:延長食品的保存期限,從這一點來說, 兩種包裝方式並沒有優劣之分。
    至於採用何種包裝方式,主要取決於產品本身,比如糕點為了防止碎裂就不能選用真空包裝, 而肉製品採用真空包裝依然是首選。
    塑膠袋如何選擇?
    如何辨別塑膠袋的原料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塑料包裝就莫過於塑膠袋了, 但塑膠袋也有「三六九等」。
    常見的食品包裝材料化學名稱為聚乙烯(PE)或聚丙烯等;而常用在雨衣、臺布、拖鞋、農用薄膜等產品的聚氯乙烯(PVC),則因為加入了較多增塑劑、穩定劑等輔助材料, 如果用於存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塑膠袋, 則可能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危害。
    那麼作為普通消費者
    我們用什麼方法
    來辨別塑膠袋的原料究竟是
    PE還是PVC 呢?
    首先是目測 ,PE 的塑膠袋一般為乳白色、半透明體,撫摸塑膠袋的表面,PE 的手感潤滑而且質地硬挺有韌性, 發粘發澀的則是PVC 塑膠袋;其次可以用手使勁抖動塑膠袋 , 發出清脆響聲的為PE,聲音小而悶的則為PVC。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還可用燃燒 的辦法來鑑別,火焰呈藍色,上端顯黃色,燃燒時發出石蠟氣味的為PE;極難燃燒, 火焰呈黃色, 上端顯綠色, 發出鹽酸的刺激氣味的則為PVC。
    小質特別提醒大家
    許多食品包裝袋上印有五顏六色的精美圖案
    越是精美,所用油墨就越多
    所含苯類物質也更多
    苯的殘留量如果超標將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
    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哦
    消費者選購食品的時候,別忘了看看外包裝,包裝越簡單越好。辨別食品的塑料包裝還可「眼看鼻聞」,除了看包裝標識和色澤是否正常,還可以聞聞是否有異味,如果有的話,最好不要選購使用此類包裝的食品。
    出品 | 湖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
    來源 | 江蘇質監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