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餅用油不衛生
反覆用油不健康
防腐劑超高
桶裝泡麵內壁打蠟
添加劑太多
吃多了容易胖
營養不均衡
等等等等
用一句耳熟能詳的話講就是:吃一包泡麵的毒,需要28天才能代謝。
這些恐怕是大家聽到的最多的扣在泡麵頭上的帽子,但我要告訴你,除了最後兩條是對的,其餘的不是瞎猜就是臆想、或者是不良自媒體的歪曲解讀。
因為證據就在我們身邊,拿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舉例,它們2018年的年營業額92億美元,而對於一名律師來講,收入的最大頭就是幫人成立公司,和幫人搞垮競爭對手的公司,但康師傅仍然健在,這就說明在最講證據的律師眼裡,都找不到任何有害健康的證據。
針對上面說的每一條,我都會深挖,用數據告訴你泡麵的安全性有多高。
第一,麵餅用油不衛生?
這應該是誤解最多的一個點,實際上大家在配料表裡就能發現,大多數泡麵的用油都是精煉棕櫚油,這是一種飽和度高,熱穩定性好的油,油炸時產生的油煙少和致癌物相對較少,換句話說,如果不能吃方便麵,那豈不是連鍋貼餃、油條、春卷、饊子、麻球,什麼都不能吃了?
但最主要的是,這種油價格非常低,算上調料,一桶泡麵油含量大概22克,按照棕櫚油5元/千克的市場價,每桶泡麵用油的成本只有1.1毛錢。
有價格便宜,性能穩定德棕櫚油,正規廠商犯不著用地溝油。
第二,反覆用油不健康?
「酸價」——它是現代科學用來評價一種油是否發生變質的指標,這是一種在食用油在工業處理的時候會產生的物質,酸價越小,說明油的新鮮度和精煉程度越好,酸價越高說明用油品質較低,或者是油的循環使用次數過多。
在GB 17400-2015中,規定了方便麵油炸麵餅的酸價安全上限:1.8 mg/g。
我們對比了市面上暢銷的10款泡麵:
均檢測合格,所以,在檢測數據面前,大家真的就沒必要擔心商家用垃圾油,商家這樣做既沒有必要,又要承擔極大的法律風險。
但我還要提醒大家的是,油炸麵餅的酸價會隨時間緩慢上升,所以,過期了就不要覺得可惜,丟掉才是明智之舉。
第三,防腐劑超高?
絕大多數人的對泡麵能長久存放的第一反應就是,添加了超高劑量的防腐劑,但這真的只是種錯覺。
對於方便麵來講,主要由麵餅和料包組成,麵餅經過油炸或乾燥,細菌幾乎全部殺滅,其本身水分含量很低的特性也不利於細菌的生存,所以,一家企業沒有必要也絕對會主動避免加入防腐劑,畢竟,成本是企業的命根子。
再說回料包,料包主要分為:醬包、粉包、脫水菜/肉包、溼菜包,其中脫水菜/肉包和粉包水分含量也很低,且一般會使用輻照殺菌技術處理,所以也不需再加防腐劑,這麼看,最有可能添加防腐劑的,就是醬包和溼菜包了。
但是我想說,即使加入防腐劑又能如何?還是那句話,只要是還是在國標要求範圍之內就完全不用擔心。實際上市面上主流的泡麵,在是醬包和溼菜包中都沒有添加防腐劑。
第四,桶裝泡麵內壁打蠟?
我想說這真是就是來搞笑的,桶內壁的材質基本上為聚乙烯(PE)或者是聚丙烯(PP);而蓋子內側的材質為聚乙烯(PE)、聚丙烯(PP)或者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而它們都不是蠟,在高溫下的熱穩定性也十分優秀,不會出現滲透進人體這種聳人聽聞的現象。實際上,你在超市買到的所有食物,基本都是用這些材料包裝的,為什麼到了方便麵身上就不健康了?
我們還是用數據說話,按照GB 31604.1—2015做檢測,市場上主流的12款泡麵檢測結果均是合格。
大家或許都會覺得,食品配料表上密密麻麻的添加劑讓你感覺不是很安心,我想說,這也是一種錯覺,這類現象在我們生活中很常見,比如紅酒,現在檢測出的成分有:27種有機酸,23種醇類物質,80種醛類和脂類物質,16中糖類物質,還有維生素,礦物質,甚至還有砷、鉛這類有害物質。
那如果把它們都標在配料表中,你還會覺得紅酒安全嗎?你還會害怕紅酒嗎?你以後就不會喝紅酒了嗎?所以,成分多不要怕,只要符合國家標準,不超標,那就是安全的。
第五,吃多了容易胖?
對,那油炸泡麵舉例,一桶泡麵大概核算熱量是1500大卡,一個成年男性,每天需要消耗2200大卡,女性1800大卡,所以如果你是正在控制飲食減肥或者運動減肥的男女同胞,飲食和宵夜的選擇就得掂量掂量。
第六,營養不均衡?
沒錯,這才是我們都應該注意的點,泡麵本質上和米飯、麵條沒什麼區別,都是補充碳水化合物的來源,但實際上我們也不能只吃一種食物就補充所有營養元素,比如方便麵中就缺少蛋白質,並且泡麵的鈉含量,也就是鹽分和脂肪含量比較高,一般一通泡麵中鈉含量在2300毫克左右,也就是2.3克,脂肪含量22克,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提倡每人每日攝入食鹽量應少於6克,攝入油含量在25——30克,也就是說一包泡麵,每日攝入油含量就到達上限了,2包方便麵,每日攝入鹽分含量也到達的上限了。
但話又說回來,在一些比較重口味的省份,其人均每日攝入鹽分就已經超過10克,所以,你要是擔心泡麵中的鹽,還不如提前調整自己的飲食口味。
總的來講,你聽到的任何有關泡麵的聳人聽聞的消息都是未經證實的謠言,泡麵中唯二能引起你關注的點就是其中的鈉含量和脂肪含量,每天一桶,到達每日脂肪攝入上限,兩桶到達每日鹽攝入上限,並且多吃容易長胖,和有毒沒毒真的沒有任何關係。
但如果說方便麵的企業都算老實本分的話,糖業就可謂是罪過不小,下期節目咱們說說糖業的罪過和我們都應該注意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