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溪老大橋橋墩發現鐵蜈蚣 專家:印證一民間傳說

2021-01-15 鳳凰網

11月20日,工人在黃山市中心城區屯溪老大橋殘餘橋墩處搭設腳手架,將對橋墩逐一拆除,拆除中會進行影像記錄,並注重尋找有價值的歷史構件物等。同時,在已經打撈的石料構件中,專家發現了古橋橋墩石料中有一隻鐵蜈蚣,印證了民間相關傳說。

記者得知,工人在對屯溪老大橋(鎮海橋)石料構件歸類整理時,發現一塊石料中嵌了一隻蜈蚣造型的鐵器,覺得很稀奇。老大橋修繕單位對此非常重視,已將該石料存放在醒目之處。後期,會妥善存放、利用。據知,鐵蜈蚣是在屯溪老街往黎陽方向的第三個橋墩發現的。或許,在隨後的橋墩拆除中,還可能有新發現。

屯溪老大橋修繕工程技術負責人姚順淶告訴記者,屯溪老大橋水毀後,就有老人說橋墩會有鐵蜈蚣等鎮邪之類的器物。此次發現的鐵蜈蚣,印證了民間傳說。該鐵蜈蚣模樣的鐵器造型栩栩如生,被緊緊地嵌在石塊內,石頭頂部也就是蜈蚣嘴巴處還留了小孔。姚順淶稱,小孔是為了給鐵蜈蚣透氣,以前造橋人賦予了鐵蜈蚣的生命意義,把它當作活物看待的。

據知,前人在建造橋梁、住宅等建築時,有在牆體、橋體設置鎮守靈物和輔助物的習俗,靈物主要包括龍、鳳、龜、麟,還有貔貅、葫蘆、文昌塔、金蟾、大象、獅子、石敢當等。石頭是運用較多的靈物。古人還有使用鐵器、錢幣等鎮邪的習俗。網上,外地也有鐵蜈蚣的發現。姚順淶認為,橋墩內鑲嵌鐵蜈蚣,是一種民間行為,反映了古人乞求安好,希望大橋抗衡山洪長期堅固的良好願望。

老大橋構件打撈以來,不斷有新奇發現,比如很多石料上有漢字,有的像人的姓,有的字如「又」等,不知代表什麼意思;發現了雕刻精美、畫面栩栩如生的佛像柱,發現莊重大氣的禁漁碑刻,禁漁碑反映了徽州人民自古以來尊重生態的文明思想,發現了明代古橋上的質樸厚重的望柱石......。 雕琢精美、紋路漂亮、造型獨特的分水尖、拱券等古石料構件,讓人驚嘆古代工匠的耐心與技藝,將一件件石料打造成了工藝品,橋墩裡的填充石裡也有成規模的平整石條,其對橋墩穩定性起到什麼樣作用,有待進一步研究。

屯溪老大橋像一本厚書,有太多現代人不知道的知識與神秘。姚順淶稱,現代人對古橋大多是靠書本或口口相傳來了解,橋內有太多未解之謎,這次,需要仔細研究橋梁結構、橋體構造、橋墩和基礎類的物料等,這也是研究徽州建築文化的重要過程。

相關焦點

  • 鐵蜈蚣藏在屯溪老大橋哪裡?現場發現答案!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自從黃山市中心城區屯溪老大橋(鎮海橋)修繕工程實施以來,已經相繼在石料構件存放場發現了兩個鐵蜈蚣。根據石料存放的編號信息,可以知道這兩個嵌有鐵蜈蚣的大石塊,分別是在老大橋2號、6號橋墩發現的,其是古人建橋時為了表達鎮邪之類願望,工匠按照民間傳說採用的厭勝之術,也印證了民間關於鎮海橋有鐵蜈蚣的代代相傳的典故。 但是,雖然知道鐵蜈蚣應該是在橋墩分水尖位置,可是具體在哪個部位,需要實物印證。
  • 驚現300年前「鎮橋神物」,印證「蛟龍怕蜈蚣」傳說!
    11月23日,陰冷逢雨,施工人員正在黃山市屯溪老大橋下的橋墩處搭設腳手架,為即將拆除橋墩做好準備。當天,經項目修繕單位徽州古建的人員指點,老大橋修繕工程相關人員在花溪飯店石料存放場又看到一塊石構件鑲嵌了鐵蜈蚣。
  • 橋墩的周凱故事
    《蒼南縣水利志》也記載:「建國前,橫陽支江與鰲江直通,東海潮汐到達橋墩平水溪口,從鰲江候潮乘船可直達靈溪。」  橋墩民間傳說:新村潭邊被掩埋在砂礫下的巖壁上刻有「玉沙潮落客停舟」的詩句;橋墩水庫擴建加固時開挖水平面至河床巖基的溝槽,最大深度47.03米;當今的南岙、柳莊、黃壇口等村田間,開挖到水平面以下1至2米時便都是塗泥(俗稱江泥)。
  • 白蛇的故事最初起源於民間發現巨蟒的傳說
    《白蛇傳》是我國民間四大傳說之一,故事情節是藥店學徒許仙與感恩圖報的蛇仙白素貞之間的一段感人至深的愛情悲劇。不過,這段流傳了上千年的故事,在歷史上並沒有原型可依,而是通過一步步演變而來的。白蛇的故事最初起源於民間發現巨蟒的傳說。早在唐朝,就有傳奇故事中描寫有關白蛇的故事,後來被收入明朝陸楫編集的《古今說海》中,題為《白蛇記》。
  • 民間傳說六大神秘生物 雞冠蛇真的存在嗎?龍排第二
    、殭屍、內蒙古巨人遺骸、蒙古死亡之蟲,民間傳說六大神秘生物到底是怎樣的呢?民間相傳看見它時,對付它的辦法就是趕緊脫下一隻鞋,往高空一拋,雞冠蛇見此情景,就會趕緊掉頭離去。民間傳說六大神秘生物:龍一個月後在遼河入海口的蘆葦叢發現了一具屍體與龍十分相似,這與最初發現的墜龍是同一條。民間傳說六大神秘生物:神農架野人
  • 春節民間貼「福」始於此事?倒貼福有兩傳說,專家不認同
    春節期間貼「福」字,無論現在還是過去,都寄託著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祝願,但你知道春節民間貼「福」始於什麼時候?倒貼福又有什麼傳說嗎?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方面的知識。而在書中記載民間春節貼福字是在宋朝,南宋的吳自牧著有《夢粱錄》中提到:「歲旦在邇,席鋪百貨,畫門神桃符。。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貼春牌,拜祭祖宗。。。文中的」貼春牌「就是在紅紙上寫著」福「字。
  • 民間傳說與歷史事實之間的關係
    民間傳說和歷史事實是兩個不同的話語系統,是不能完全等同的。所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也都是經過主觀的篩選出來的歷史,並不是真正歷史事實,而傳說故事更是由人們通過自己的智慧構造出來的。這種群體構建的傳說故事是非常必要的,絕非是畫蛇添足或為了譁眾取寵。
  • 民間傳說:中國傳說生物之鮫人
    鮫人,又名泉客,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魚尾人身的神秘生物,與西方神話中的美人魚相似。早在幹寶的《搜神記》中就有記載,南海郊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能出珠。傳說中鮫人善於紡織,可以制出入水不溼的龍綃,她們哭泣的時候眼淚會化為珍珠。
  • 在民間傳說中的十大神仙
    第一位 閻羅王 閻羅王又稱閻王 他是陰曹地府的冥王,黑白無常牛頭馬面為其左膀右臂,傳說人死之後都要去陰間去報到,接受閻王的審判。生前生前行善者可上天堂享受富貴,生前作惡的人會受懲罰下地獄。在民間傳說中包拯成為了公正的化身,有的人認為他死後成為了閻羅王,繼續審理陰間的案件。在民間就被人們口口相傳為最可怕的死亡之神。
  • 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牛郎織女
    丨本文章由角落裡的玫瑰花原創獨家發布,歡迎眾多讀者前來領略~~要說起來中國民間四大愛情傳說的話是指在中國民間以口頭,文稿等形式,流傳的最為廣泛,影響最大的四個神話傳說。它們和其他的民間傳說故事是構成中國民間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至於廣大民眾的生活有著深刻的影響。
  • 春節的傳說40字50字簡短版 10個春節的民間傳說神話故事
    春節對於中國人民來說是一個特殊的節日,春節也有很多民間傳說,那麼春節有哪些傳說故事呢?小編整理了春節相關的神話故事,感興趣的往下看吧。很多人受其侵害,人們一到每年這個時候都非常的害怕!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後來發現年怕爆竹爆炸時的聲音,所以每到它要出來的時候人們就放爆竹嚇它,叫它不敢下山害人。所以,人們就可以平安的度過這段時間了.而且由此就把這段時間叫做「過年」。  春節的傳說簡短版本二:春節一到,人們最喜歡放鞭炮。關於鞭炮,也有一個有趣的傳說,很早以前有個叫「年」的妖怪,每到冬末春初,它都要出來傷害人和家畜。
  • 英國民間傳說中最恐怖的10個故事
    英國的民間傳說特別豐富,幾個世紀以來,凱爾特人、羅馬人、撒克遜人和諾曼人等不同民族的殖民地,繼承了一種文化上的烏煙瘴氣,產生了一套極其複雜的故事。然而,世代相傳這些故事的農民的生活卻極為悽涼,許多保存下來的故事令人深感不安和恐怖。開著燈:這裡有十個英國民間傳說中最恐怖的故事。
  • 中國民間傳說中的生物之「殭屍」
    一,中國民間傳說中的「殭屍」殭屍:顧名思義,僵硬的屍體。殭屍屬於中國古代民間傳說的鬼怪,源於明清時代。與殭屍相似存在的外國怪物,有吸血鬼、喪屍等。在西方多被戲稱為:「會跳躍的吸血鬼(Hopping Vampire)」。
  • 桂林發現睡美人,就在七星公園,民間傳說是壯家歌仙劉三姐的化身
    民間傳說是壯家歌仙劉三姐的化身。壯家歌仙劉三姐,在七星公園裡,一人獨佔七座山峰,偌大一尊睡美人,這是桂林的一大新景觀!你在灕江邊,極目遠眺,只見七星公園裡,睡美人栩栩如生:瞧!她的頭部,就佔據四座山,頭髮、綹海、眉毛、睫毛、眼睛、顴骨和下巴,輪廓分明;尤其是那雙顴骨,一看便知,這是壯族人典型的特徵。還有山頂上的納晾亭,不正是她那小巧的鼻子嗎?
  • 甘肅慶陽:民間傳說老鼠是開天闢地的子神
    民間童話和民間藝術中老鼠的形象,其實有著許多的特殊含意。在民間傳說中,老鼠之所以受人們歡迎,主要原因是老鼠有一項很大的功勞——是它咬開了混沌的天地,它的功勞等同於盤古。甘肅省隴東地區是世界最大的黃土塬,也是溝壑縱橫的地方,巨大的溝壑,隔斷人們聯繫,但也保存了大量的古老民俗。
  • 鳥類民間神話傳說,你偏愛哪一個
    喜鵲喜鵲與傳說中國民間將喜鵲作為吉祥的象徵。關於它有很多優美的神話傳說。傳說喜鵲能報喜。在傳說中,只有每年七月初七這一天,喜鵲才不見蹤影,都飛上天河搭橋去了,讓牛郎織女相會。 畫鵲兆喜的風俗在中國民間大為流行,品種也有多樣:如兩隻鵲兒面對面叫「喜相逢」;雙鵲中加一枚古錢叫「喜在眼前」;一隻獾和一隻鵲在樹上樹下對望叫「歡天喜地」。流傳最廣的,則是鵲登梅枝報喜圖,又叫「喜上眉梢」。
  • 因道路全封閉施工,屯溪現代實驗學校放學門前擁堵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黃山市屯溪區的屯溪現代實驗學校孩子放學,是由班級值日老師有計劃錯開後,逐次送到校門口人行道排隊集中,家長接走。日前,學校大門前戴震路改造提升工程正式實施,道路全封閉,放學時給學生及家長帶來極大影響,校門前道路秩序擁堵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