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現300年前「鎮橋神物」,印證「蛟龍怕蜈蚣」傳說!

2020-12-04 這裡是安徽

11月23日,陰冷逢雨,施工人員正在黃山市屯溪老大橋下的橋墩處搭設腳手架,為即將拆除橋墩做好準備。

當天,經項目修繕單位徽州古建的人員指點,老大橋修繕工程相關人員在花溪飯店石料存放場又看到一塊石構件鑲嵌了鐵蜈蚣。

這是今天經工人所說看到的

據知,這塊有鐵蜈蚣的石構件與前幾天發現的鐵蜈蚣石構件,都是前不久從橋墩上打撈的。

修繕施工單位徽州古建項目部技術負責人姚順淶分析稱,結合老大橋修繕資料,上次看到的鐵蜈蚣石構件是在第六號橋墩(從花溪飯店往屯溪老街方向數,包括橋護岸)發現的,應該是清代光緒年間修橋時放入橋墩的,鐵蜈蚣的形態比較大。

這次看到的鐵蜈蚣,是在第二號橋墩(花溪飯店往屯溪老街方向,包括橋護岸)發現的,應該是清代康熙38年修橋時放入橋墩的,鐵蜈蚣的形態相比光緒年間放入的要小一些,形制也不一樣,蜈蚣身形是彎曲的。

這是今天經工人所說看到的

也就是說,這個鐵蜈蚣,已在橋墩裡默默看守了老大橋300多年。日前,有文物專家也稱,古時候有「蛟龍怕蜈蚣」的說法,在橋墩埋設鐵蜈蚣,其目的是希望通過蜈蚣能震懾咆哮山洪,維護古橋長久平安,因此其堪稱「鎮橋神物」。

雖然用鐵蜈蚣鎮橋,只是古人的一個良好願望,但是兩隻鐵蜈蚣畢竟在橋墩裡默默看護著古橋,傳遞著歷代修橋者對老大橋平平安安的善良美好的願望,僅此,就值得我們敬重。

這是前兩天看到的鐵蜈蚣,應是清代光緒年間的鎮橋物

在這兩個橋墩先後發現的鐵蜈蚣,表明了古人修橋時確實具有一些獨特的地方習俗,這也是我國傳統建橋文化的一種發現。

後期,在對老大橋多個橋墩及基礎進行開挖、石構件分揀以及橋墩基礎勘查時,還會有哪些神奇發現,值得期待。

黃山市有關部門和施工單位還需搶抓枯水期,抓緊施工,讓屯溪老大橋基礎部分明年能安然度汛!

相關焦點

  • 屯溪老大橋橋墩發現鐵蜈蚣 專家:印證一民間傳說
    同時,在已經打撈的石料構件中,專家發現了古橋橋墩石料中有一隻鐵蜈蚣,印證了民間相關傳說。記者得知,工人在對屯溪老大橋(鎮海橋)石料構件歸類整理時,發現一塊石料中嵌了一隻蜈蚣造型的鐵器,覺得很稀奇。老大橋修繕單位對此非常重視,已將該石料存放在醒目之處。後期,會妥善存放、利用。據知,鐵蜈蚣是在屯溪老街往黎陽方向的第三個橋墩發現的。或許,在隨後的橋墩拆除中,還可能有新發現。
  • 新化發現260餘年清代石拱橋 橋上石雕蜈蚣為湘中最大
    溪水咆哮流瀉,人站在橋上看橋下,是藤荊動還是古橋動?是水流動還是巖石動?一動一靜,古石橋更顯威武雄壯。  在村民的幫助下,記者仔細丈量了一下橋上最大的一塊石頭,長為3.17米,高為95釐米,寬為61釐米。  石雕蜈蚣長為1.72米,寬為61釐米。蜈蚣為陽刻,搖頭擺尾,有21隻腳。「如果有人要冒充自己是本地人,不知道蜈蚣刻了21隻腳,就不是吉慶的人。」
  • [婁底]一清代石拱橋現最大的「蜈蚣」(圖)
    溪水咆哮流瀉,人站在橋上看橋下,是藤荊動還是古橋動?是水流動還是巖石動?一動一靜,古石橋更顯威武雄壯。  在村民的幫助下,記者仔細丈量了一下:橋上最大的一塊石頭:長為3.17米;高為95釐米;寬為61釐米。  石雕蜈蚣長為1.72米,寬為61釐米。蜈蚣為陽刻,搖頭擺尾,有21隻腳。「如果有人要冒充自己是本地人,不知道蜈蚣刻了21隻腳,就不是吉慶的人。」
  • 金西大地如此奇妙 一口井一座橋都有故事
    湯溪的龍涎井  傳說與一條大蛇有關  古老仙舟充滿神秘,而龍涎井的傳說給這片土地更增添了一份神奇。  據傳,遠古時期,仙舟地處仙霞嶺九峰山山麓,靠近東海。在林深谷幽、鬱鬱蔥蔥的原始森林中,時有飛禽鳥獸出沒,危害人畜。  其中,最可怕的是一條大蛇。
  • 古人常說的蛟龍原型竟然就是鱷魚?真相被忽視太久了
    令人遺憾的是,這一神物長期以來被很多人所忽視,它就是——蛟。蛟是古代中國傳說中能發水的廣義龍類而有時稱蛟龍,但並非龍(猶如貓科動物裡的獅子並非貓),由於蛟龍常被人們目擊,而廣為人知,蛟棲息在湖淵等聚水處,也會悄悄地隱居在離民家很遠的池塘或河流的水底。隱棲在池塘與河川的蛟龍,一般會被稱作「潛蛟」。
  • 關於十二生肖中龍的來歷和傳說故事
    臨行時,龍想到自己雖然高大,卻不及老虎威風,怕玉帝小看自己,當不上獸王也排不上屬相.這時,龍的小弟蜈蚣出主意:「公雞有一對漂亮的角,不防借來戴上,這一定會給龍大哥添幾分威風.」龍聽大喜,便同蜈蚣來找公雞借角.公雞聽說龍要借它的角,死活不肯,龍一見急了,對天發誓道:「如果我不還你的角,回陸地就死.」蜈蚣也在一帝擔任保道.
  • 俄羅斯驚現750條腿新型蜈蚣如果被蜈蚣咬傷如何救治?
    俄羅斯驚現新型蜈蚣,這蜈蚣長得著實嚇人,因為它們竟然長有多達750條的腿,真是要刷新吉尼斯紀錄了,因為一般的蜈蚣只有幾十對足,據外媒報導,該種新型蜈蚣由阿爾泰生物保護區科學研究員米洛斯拉夫·薩赫涅維奇首次發現,並命名為Sibiriulusbaigazanensis。此種蜈蚣身長几毫米到20釐米不等,其代表性特徵就是多足,甚至可擁有多達750條腿。
  • 蜈蚣怕什麼東西?
    、掠食性的陸生節肢動物,別稱叫天龍、百腳蟲、少棘蜈蚣、吳公、蝍蛆等,常見的有紅頭、青頭、黑頭三種,多出沒於潮溼的牆角、磚塊下、爛樹葉下、破舊潮溼的房屋中等,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蜈蚣怕什麼東西吧!蜈蚣怕什麼動物?
  • 俄羅斯驚現新型蜈蚣 750條腿刷新記錄驚呆網友(一)
    俄羅斯驚現新型蜈蚣 750條腿刷新記錄驚呆網友都知道蜈蚣也叫多腳蟲,蜈蚣腳多不算稀奇,但是多達750條腿不是稀奇也算稀奇了。據俄羅斯OANE新聞網11月7日消息,俄羅斯阿爾泰地區阿爾泰生物保護區發現一種新型蜈蚣。此種蜈蚣的代表性特徵就是多足,甚至可擁有多達750條腿。
  • 農村俗語「蜈蚣雞母蛇」是什麼意思?為何有些蛇會怕蜈蚣?
    就拿蜈蚣,雞,蛇,三種動物來說吧。它們三種動物遇到一起時,既不會湊在一起愉快地鬥地主,也不會一遇到就三國亂戰地打起來。因為他們相互克制,遇到後,一般來說都會相安無事的,誰也不管先動手。雞克制蜈蚣,蜈蚣可以克制蛇,而蛇又可以克制雞。就像我們猜拳時,石頭剪刀布相互克制一樣。1:雞克制蜈蚣。在十二生肖裡,有一個傳說是,因為蜈蚣借了雞的雙角去給了龍。
  • 《怒晴湘西》怒晴雞有什麼傳說 怒晴雞為什麼是蜈蚣的剋星
    《怒晴湘西》這部劇正在熱播,在劇情裡怒晴雞沒了我心裡一涼,怕是千年黑琵琶也沒有戲份了…… 原以為花靈能苟住,沒想到看了預告氣得半死,果然還是魔改了! 打粽子變打軍閥! 我們堂堂的湘西屍王竟就這樣沒了姓名!那麼在《怒晴湘西》劇情裡怒晴雞為什麼是墓中蠍子、毒蟲蜈蚣的剋星?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 順水行蛟,危害四方,走蛟的傳說
    「走蛟」並不是蛟龍作祟,而是蛇,魚蝦龜鱉這類,「走蛟」是他們化為蛟龍的最後一步。蛟順著河水,流向大海化身為蛟龍,而這一步異常艱難,成功化為蛟龍者,鳳毛麟角。古代書籍《異述籍》中記載過走蛟,一條蛇化為蛟要修煉500年,入海為蛟龍,再修煉1000年為龍,這時候才是真正能上天入地的龍,龍再次修煉1000年化為應龍,應龍可以不受生死的循環,算是成仙得道,這時候才是修成正果。
  • 當年發掘雷峰塔地宮,據說金盒中有隻白色蜈蚣,此事是否屬實
    這次考古發掘一共出土了近百件珍貴的歷史文物,這些珍貴歷史文物一方面,印證了一個關於佛祖釋迦牟尼的古老傳說,另一方面,也向世人展現了我們國家歷史上曾出現的繁榮的社會文化,活躍的對外文化交流狀況。不過在這次考古發掘活動接近尾聲的時候,一些奇奇怪怪的傳說卻是越演越烈。其中,傳播最大,最玄乎的一個傳言是這樣說的:人們說,有位考古專家在接受的媒體採訪時候表示,在雷峰塔地宮的考古發掘現場,發現了金色的盒子裡裝有一隻白色的蜈蚣。
  • 傳說中的十大神物,據說都有先天靈性,甚至長生不老
    傳說中的十大神物,據說都有先天靈性,甚至長生不老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有很多新奇的植物跟動物給我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植物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擺件,讓我們賞心悅目,而今天小編要說的是傳說時期的植物,也是十大神物,被稱為「十大靈根」,因為傳說它們都有先天靈性。
  • 郭靖喝寶血,楊過吃蛇膽,段譽吃朱蛤,張無忌吃的兩種神物更逆天
    《射鵰英雄傳》裡,郭靖是偶然之下喝了寶蛇血,得以百毒不侵;《神鵰俠侶》裡,楊過是吃了數十枚怪蛇膽,得以內力大增;《天龍八部》裡,段譽和遊坦之一個吃了莽牯朱蛤,一個吸了崑崙冰蠶,全部蟲蛇不近,練出怪異神功;而金庸筆下第一男主張無忌,更是吃了兩種世所罕見的神物,獲得了以上所有技能!而且張無忌吃的這兩種神物,跟前幾位奇遇之下吃得,有一點大大的不同,想必這幾位主角知道,都會十分羨慕!
  • 農村老人說蜈蚣是蛇的天敵,蜈蚣和蛇到底誰厲害呢
    太極兩儀環環相扣,也相互制約,動物界也存在很多天敵的現象,按照農村老話說叫做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有的是真的因為習性相互想成的存在天敵現象,而也有很多是流傳很久,口口相傳杜撰而成,也有的是民間神話傳說而來,有的說法根本就很難成立,也沒有人見過,但卻能夠很好的流傳下來,這也是有其中的原因的,其中就包括蜈蚣是蛇的天敵這一說法。
  • 農村俗話說「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有什麼習俗講究?
    二月二同都在二十節氣「驚蟄」的前後,天氣逐漸變暖,各種冬眠的獸類如蠍子,蜈蚣,蚯蚓,蛇等逐漸的開始復甦,好像是被春天的陽光和春雷驚醒了一樣才有了「驚蟄」的說法。而傳說的「龍」自然也不是存在,只是前人加工想像而來,在人們心裡有著極高的地位,希望「龍」能夠鎮住以前有害的毒蟲,當年能有一個好的收成。
  • 揭秘古代傳說中的「走蛟」
    在古代民間傳說中,大江大河發洪水時,百姓們往往會認為是有蛟龍作祟,歷史上不乏有諸多離奇的異聞,比如原本平緩的水流,忽然間就水流湍急,掀起驚濤駭浪,再比如好好的河堤大壩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從底部摧毀,洪水肆虐,千頃良田被淹沒。這些離奇的事件,古代百姓們,統統稱之為「走蛟」。
  • King鼓起勇氣的三次,分別為挑釁蜈蚣長老,鎮住六隻龍級與講真話
    King雖然比常人還要膽小,但是也有三次鼓足勇氣,一次挑釁了蜈蚣長老,一次鎮住了六隻龍級怪人,一次講出真話,接下來由漫村進行分別說明。其一:挑釁蜈蚣長老。蜈蚣長老是龍級怪人,為了逼出曾經將自己打敗的爆破才與怪人協會聯手,蜈蚣長老是只體型巨大的蜈蚣,擁有堅硬的外殼與超強的再生能力,生前為了掩護餓狼與邦古兄弟以及傑諾斯展開了交戰,並且佔據上風,幸好King及時出現才救下了傑諾斯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