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看過美國電影《蟲蟲總動員》嗎?
講述的是一群小螞蟻如何團結起來,
奮起反抗以「霸王」為首的強大蝗蟲軍團,
最後奪取勝利的故事。
在廣西陸川縣,有一位弱女子也上演了一場現實版的「蟲蟲總動員」,她調動了成千上萬的蟲蟲,與「敵人」展開了十多年的搏鬥!不過她的「戰士」都是蠍子、蜈蚣這樣的毒蟲,而她的敵人就是「貧窮」。她,就是陸川縣海蘭養殖專業合作社社長劉海蘭。
第一眼就「愛」上了它
劉海蘭與大部分農村姑娘一樣,早早就結婚了。婚後與愛人到廣東打工,賺了點錢。一次到廣東朋友家玩,無意中看到對方養蠍子、蜈蚣。經過大量調查了解,劉海蘭認為在家養蠍子、蜈蚣不失為發家致富的路子,比外出打工要好,因此回來後決心和愛人養殖這種讓人驚恐的毒蟲。
「說實話,也不是一點都不害怕,但是相對於貧窮而言,感覺貧窮比毒蟲更恐怖。」劉海蘭表示,窮了就想嘗試一下,即使失敗了,也可以從頭再來。」
2006年,劉海蘭把打工掙來的7000多元全部買了種苗,利用自家的舊瓦房養殖蜈蚣、蠍子、金邊土元、大麥蟲等。
也許是一念成畿,剛開始的時候,劉海蘭養的蠍子、蜈蚣經常會無緣無故的死掉。而有些蜈蚣和蠍子卻在出生不久被母蜈蚣吃掉。這讓劉海蘭非常的焦急。
但是她沒有洩氣,而是到處取經,此外,只要聽到那裡有人養殖蠍子、蜈蚣的,路再遠她也會去請教。經過不斷的拜師和實踐,劉海蘭自己也積累了豐富的養殖經驗。「蜈蚣是胎生動物,母蜈蚣產仔的時候都是盤著身子的,當看到生產的母蜈蚣重新伸直腰時,表明小蜈蚣馬上就會出來了,等小蜈蚣完全出來的時候就馬上將其與母蜈蚣分離,否則就會出現大吃小的情況。」
「有一年蠍子養得特別不錯,本來過了冬天就可以賣個好價錢的,沒想到一夜之間卻無緣無故的不見了很多蠍子。」窩棚旁邊,發現了老鼠的蹤跡。原來,在寒冷的冬天,蠍子處於冬眠和蛻皮期,沒有吃東西,沒力氣,而且抵抗力、免疫力低。一個老鼠就能幹掉很多蠍子蜈蚣或者土元。但若是夏天,一個老鼠闖進窩棚,一個蠍子的毒就能導致其斃命。「老鼠喜歡吃蜈蚣成蟲、幼體和卵等,如果沒做好防範工作,很容易受到損失。」
劉海蘭發現,螞蟻是蜈蚣蛻皮和孵化期間危害最大的敵人。「由於蜈蚣在蛻皮時無反抗能力,新皮鮮嫩,易招大群螞蟻叮咬。同時,蜈蚣在抱卵孵化中呈半睡眠狀態,行動遲緩,螞蟻會趁機咬死蜈蚣,或聚集吃食蜈蚣的卵粒。一旦螞蟻進入飼養池會對蛻皮或抱卵的蜈蚣群起而攻之,使這些蜈蚣活活被咬死,或使抱卵孵化中的雌蜈蚣棄卵逃離。」
劉海蘭的財富隨著養殖經驗的增長而快速增長。如今年產值已達500多萬元,靠養殖毒蟲讓自己走上了致富路。
陸川縣縣長介紹在《脫貧攻堅我來說》節目中分享劉海蘭的財富 經驗
帶動600「毒粉」挖掉窮根
在海蘭合作社,記者看到,用紗網隔開的白色透明的格子間裡,整齊的碼放著一摞摞瓦片、一排排雞蛋託,這些都是蠍子、蜈蚣和金邊土元的「獨棟別墅」,隨便抽開一片瓦,就可以看到很多皮膚透亮、剛蛻皮不久的冬眠狀態的蠍子。也有個別被挑釁後,馬上翹起了尾部,準備隨時戰鬥。
劉海蘭的養殖大棚
「你們知道什麼叫蛇頭蠍尾嗎?毒蛇就怕頭部即嘴巴部位噴射毒素,蠍子咬人卻不是靠牙齒,而是靠尾巴,毒素全在尾巴上,只要它翹起尾巴了,就要小心了。」劉海蘭回憶,剛開始養殖的時候,她也不知道蠍子翹起尾巴就是要螫人的意思,為此經歷了幾次慘痛體驗。「被蠍子螫後,就一個字:痛!那種痛即使是生孩子也比不上。」但是痛過後的劉海蘭有一個重大發現,就是原來因為生孩子落下的腳痛症狀居然一夜之間消失了。
認識劉海蘭的人,都喜歡稱呼她的生意為「毒門」生意。然而,她的生意並不「孤獨」,而是在全國掀起了養殖熱潮,目前海蘭養殖專業合作社已經帶動全國各地600多養殖戶合作養殖。並探索出了一條「基地牽頭、大戶示範、群眾發展」的特種養殖的新路子、新模式,為養殖戶提供種蟲和技術支持以及養殖產品回收包銷模式,年銷售種蟲以及回收銷售商品成蟲產值達500多萬元,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如龍州縣武德鄉志敢養殖專業合作社何志敢,2013年6月投資21000元從海蘭合作社引種金邊土元30斤,經過半年養殖獲利後繼續擴大養殖規模,經過四年多的不斷滾動發展,目前養殖規模400多平方,年產值150多萬元,發展周邊農戶40多戶,年獲利達30多萬元。
採訪之際,劉海蘭被電話打斷,原來是上海以及廣東的客戶準備賣蟲了。關於如何回收的問題,劉海蘭介紹道,到了蟲子出貨期時,養殖戶直接拿開水把蟲子燙死,然後曬乾,打包發貨過來即可。
「蜈蚣是論條數和長度收購的,越長的蜈蚣越值錢。」劉海蘭透露,蜈蚣並不是養的時間越久就越長,任何物種都有其青春發育期和生長期,蜈蚣的生長期為1年半時間,過了這個時間,再怎麼養,也不會長了。
「近年來,蜈蚣蠍子的價格一路飆升,2006年我們剛開始養的時候,蠍子幹品是800多元1公斤,到現在2000多元1公斤。」
「搞特色養殖技術很重要,2017年參加廣西青年農場主培訓主培訓後,我感覺收穫特別大。以前只懂得給蟲子餵木薯葉、桑葉、芒草等。參加了學習之後,才知道構樹的營養價值很高。培訓結束後,我馬上給蟲子餵構樹,發現這些小東西都很喜歡吃構樹葉子,而且這些小東西都長得比原來又快又好。」
打造毒蟲文化產業
「蛇蠍為心、蛇蠍心腸、 蝎蝎螫螫、剔蠍撩蜂、撩蜂剔蠍……」似乎只要跟蠍子沾邊,就非毒即壞。
「世界上的蠍子有800餘種,我國的蠍子有30 餘種,常用以入藥的為東亞鉗蠍,亦稱馬氏鉗蠍,就是目前我們養的品種。蠍子對人類而言用途很大,尤其是婦女調經的良藥。另外用蠍子泡的酒,對經絡堵塞、風溼腳痛效果很好。蠍子是有溫度的,不是冰冷的,我們今後要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識蠍子,從而懂得使用蠍子。」劉海蘭準備打造一個毒蟲文化基地,讓更多的人認識毒蟲,利用毒蟲,研究毒蟲。
時下,農產品做成工藝品很值錢,網上就曾經有人用紅豆、綠豆做成星星形狀賣出了大價錢。蠍子外形張揚,容易造型。因此劉海蘭也用蠍子加工成了鑰匙扣,尤其是頭頂觸角的兩顆紅豆,更成為點睛之筆,顯得特別漂亮,一面市就深受消費者喜愛。很多人通過鑰匙扣可以近距離認識蠍子的特點。
在所有文化環節中,飲食文化應該是最直觀的。因此劉海蘭與當地的酒店廚師聯手打造了一些蠍子招牌菜譜,如:炸蠍子、蠍子土伏苓湯、紅蘿蔔蠍子湯、蠍子燉龜湯、蠍子燉赤小豆昆布湯、蟲草花蠍子湯、金邊水蛇蠍子湯,這些湯均具有舒經活絡、清熱、祛溼、美容、養顏的功效。她希望用文化手段去更多的人去了解毒蟲,讓毒蟲為人所用。
劉海蘭被南寧示範大學農村發展與研究培訓中心聘為創業導師
蠍子、蜈蚣都是讓人特別是女人望而生畏的動物,劉海蘭一個嬌小、瘦弱的女子偏偏與之結緣,不僅用勇氣和智慧掌握了養殖的技巧,也眼界大開地開發出許多與之相關的產品。倘若如她所言,一開始是貧窮逼她走上這條路,那麼也恰恰印證了貧困並不可怕,只要有堅持下去的勇氣,就有可能戰勝一切。
想了解更多信息,與劉海蘭做朋友嗎?
趕緊聯繫她吧:
QQ: 1727113927
聯繫電話: 18778520409
掃一掃二維碼添加微信和關注微信公眾號:
劉海蘭個人微信號
海蘭蠍子蜈蚣金邊土元養殖微信公眾號
——廣告推廣——
業務員: h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