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 | 植物界大熊貓——貴州金花茶,「貴」在哪兒?

2020-11-24 騰訊網

貴在「珍稀」

玻璃杯裡,金瓣玉蕊在沸水的衝泡下徐徐舒展,令人賞心悅目,琥珀色的茶湯散發出清馨的芬香,喝一口味道醇厚、濃鬱可口。這是貴州金花茶,作為一種古老的野生植物,由於其分布極其狹窄,僅在廣西、貴州等地稀少分布,因此被譽為「植物界的大熊貓」、享有「茶族皇后」的美譽,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6 月 13 日,記者在羅甸縣羅悃鎮幹村品嘗到的這一珍稀名貴茶品,是所有金花茶組中唯一越過北緯 25° 的最北緣種,僅分布於羅甸境內,對於研究金花茶組植物的演化和地理分布具有重要意義。

早在 1958 年,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就在貴州省冊亨縣山區海拔 750 米的地方,採到了一種開黃色花朵的山茶科植物標本;1960 年又在羅甸縣的山區採到了開黃色花朵的山茶科植物標本。金花茶的發現,填補了茶科家族沒有金黃色花朵的空白,這兩張標本在 1976 年便被定為中越山茶。直到1992 年,有關學者查閱和研究了該植物標本和該屬的模式標本後,才發現,這種植物並不是中越山茶,而是山茶屬的一個新種,繼而命名為貴州金花茶。

全世界 90% 的野生金花茶分布於廣西防城港市十萬大山的蘭山支脈一帶。貴州金花茶生長在羅甸紅水河支流附近的山谷、溝邊和近溝邊的斜坡地帶,有時也生長在巖石縫裡,是一種喜蔭、趨肥的植物,分布極其狹窄,是世界上稀有的珍貴植物。

貴在「價值」

「貴州金花茶盛開在冬季,它傲寒怒放,金黃色杯狀的花朵仿佛塗有一層蠟,晶瑩而油潤,花期與春節相近,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貴州省林科院園林植物研究所所長鄧倫秀說,除此以外,金花茶還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是一種稀有、名貴的新資源食品原料。

科學研究證實,金花茶含有 400 多種營養物質,內含豐富的微量元素、人體必需的胺基酸,以及黃酮、多糖、茶多酚等有益於人體健康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藥用價值和經濟利用價值。

對金花茶花朵有機鍺的檢測結果表明,金花茶所含鍺均為有機鍺化學形態,而有機鍺是一種具有抗癌作用的微量元素,具有熱穩定性,可直接參與體內代謝。同時,金花茶葉中含有的兒茶素是天然的油脂抗氧化劑,能夠清除人體自由基,以保護細胞膜,延緩老化進程。

花可入藥,也可作食用染料;葉除泡茶外,也有藥用價值。金花茶在民間一直被用於提神醒腦、清肝火、解熱毒、養元氣。現代研究還發現,金花茶可通過延緩衰老調節血脂異常,抵抗脂肪肝的發生,從而降低動脈粥樣硬化患病的風險。金花茶所具有的抗癌作用為開發癌症防治藥物或預防性保健品提供了醫學研究的理論依據。所具有的抗氧化性能為開發抗衰老、抗癌以及保護心腦血管的藥品和保健品提供了科學依據。

研究貴州金花茶多年的鄧倫秀表示,鑑於金花茶的營養成分和衛生安全性已經得到科學證實,國家亦鼓勵對新資源食品的科學研究和開發,貴州金花茶產業具有特色資源的開發潛力,只要其資源能夠得到合理利用,其市場前景將十分廣闊。

貴在「技術」

如此珍貴的金花茶並不「嬌氣」。

「貴州金花茶喜歡生長在林灌地下,喜陰溼,種植金花茶不佔土地、不用新開土地、也不挑土地,是不錯的林下經濟開發的鄉土資源,適宜推廣。」鄧倫秀說,在技術成熟後還能進行高枝換冠,經濟效益較差的油茶也能變身金花茶,是貴州特有的物種和名片,是產學研一體化的潛力產業。

據了解,貴州省林科院自從發現金花茶以來,就一直致力於擴繁研究,不少創新性的技術填補了省內外空白,為金花茶產業開發奠定了雄厚的技術基礎。由於資源的獨佔性,國外關於金花茶的研究極少,我國佔有完全的資源優勢,在國內,《金花茶資源之生物學特性研究》《金花茶快速育種繁殖研究》等研究成果相繼出爐,為金花茶的繁殖培育提供了重要的科學支撐。

目前,扦插苗繁種成套技術已經獲得廣泛應用,組織培養繁殖技術已經進入研究領域,解決規模性繁殖育種難題不在話下。

但是,「在衛生和保健品類,金花茶專利數量少,缺少應用現代醫學生物技術研發的新一代產品專利。」鄧倫秀說,現有的貴州金花茶也尚不能滿足市場規模的需求,因此,必需打通第一個環節,建設優質的貴州金花茶原料基地。值得一提的是,羅甸縣通過與省農科院、省茶科所等科研機構開展技術服務合作,建立了貴州省野生金花茶種源保護繁育技術開發推廣科研基地和種質資源庫,使傳統貴州金花茶育苗成活率由40%提高到80%,為獲得「貴州金花茶原產地標識保護」認證奠定了基礎。

貴在「開發」

貴州省茶科所的檔案資料顯示,貴州金花茶在羅甸縣大亭社區有著上億年的生長歷史,在其他地區基本已經絕跡。長期以來,由於缺乏對這一珍稀物種的關注和認知,野生母樹越來越少,資源匱乏。

近年來,羅甸縣開始著手保護、培育貴州金花茶,於 2015 年鼓勵並支持羅甸縣五湖生態農業旅遊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對茂井鎮大亭社區 800 多株老金花茶樹實施定點保護,實施選育繁育項目,成功培育新苗 5 萬餘株。

三年來,羅甸五湖公司致力於貴州金花茶的物種保護和開發利用,通過採取保護性移栽、回購樹種、引進等方式,在紅水河沿岸購置了 600 餘株老茶樹,總共對近 2000 株金花茶母本採取了集中保護,奠定了打造最大貴州金花茶種植基地的基礎。

目前,該公司在羅甸縣建立兩個金花茶基地,全縣金花茶種植面積達 1000 餘畝,帶動農戶 1280 人,其中貧困戶 386人。其中一個基地是與省茶科所合作建立的茂井鎮大亭社區野生貴州金花茶種質資源基地,主要用於科研、資源保護及品種改良;另一個是羅悃鎮幹村金花茶基地,主要進行育苗,解決產業發展中的苗木資源。

在幹村金花茶基地一個個緊挨著的苗圃裡,有的新苗還像一根小柴棍插在土裡,不經介紹很難被注意到,一些生長良好的已經抽發新芽;還有些移栽在花盆裡的苗長勢繁茂,年齡有兩三歲。

今年,幹村金花茶基地和省林科院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擁有金花茶成熟繁殖技術的鄧倫秀博士多次來到基地,指導扦插培育,進一步擴大苗木資源的規模。

「金花茶母本資源有限,扦插育苗有整地、鋪心土、澆水、扦插、土壤消毒、搭棚、遮陽、苗期管理等一系列複雜的程序。」鄧倫秀說,但是扦插苗的可利用時間有限,最好的培育方式還是要留一些優選株採果,利用茶果育苗。為此,今年羅甸五湖公司將少量摘取金花茶,大量保留茶果作後期育苗用。

鄧秀倫說:「羅甸是貴州最早進行金花茶市場化發展的地方,金花茶資源的稀缺性、本身的價值性都決定了它一定擁有不錯的市場前景。」五湖公司總經理馬江也表示,目前品質好的金花茶市場價在八千到一萬元一斤乾花,畝產乾花大約 15斤,並且還供不應求。金花茶的育苗、種植流程複雜、工序較多,撿拾金花茶落葉、花朵採摘等等都需要大量人工,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公司最多的時候勞務用工量在70人左右,每人每天工資 120 元。公司還向農戶提供種植技術指導,採取保底價收購乾花、老茶葉片等,帶動群眾脫貧致富。

「公司開發了金花茶乾花、金花茶茶葉、金花茶酒等系列產品,加工方法也比較傳統。」馬江說,目前,貴州金花茶規模小,產量低,社會認知度、認同感不高,大部分是通過朋友圈口口相傳來購買,並且由於這個產品珍稀價高,成為高檔的奢侈品,目標消費人群主要是中高收入群體,導致產品難以走進尋常百姓家。

鄧倫秀認為,資源的稀缺性嚴重製約了產品的研發,貴州金花茶產品的開發離不開各專業領域的研究介入,其根本出路在於,引入現代醫學、生物科學、工業技術等,堅持走精深加工途徑,開發新型的食品、保健食品、化妝品等。同時,要利用這一獨特資源優勢創建自有優良品牌,拓展產品的市場渠道。

針對這個有前景有市場的特色資源,今年年初,羅甸縣專題研究了貴州金花茶產業的發展,對貴州金花茶的栽培管理技術、產品市場、發展布局等進行了具體的調研,提出了「合理開發利用」的要求,發掘其藥用和經濟價值,發揮其帶動脫貧和保護生態疊加效應,提高其市場認可度、佔有率和產品附加值,力爭差異化發展,做強貴州金花茶品牌。為此,羅甸縣成立了由10餘名專業人員組成的技術服務團隊,與企業一道,共同破解金花茶產業發展中的各項技術難題。

據了解,羅甸貴州金花茶產業已納入全州十三五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到2020年,全縣貴州金花茶種植面積將達 5000 畝以上。羅甸五湖公司也計劃三年內投資 7000 多萬元,完成剩餘 2000 多畝基地全產業鏈建設。

黔南日報福泉記者站: 牟泗亭

全媒體中心編輯:盧益欣

審 核:秦祥祥

聯繫方式

相關焦點

  • 植物界的大熊貓——金花茶
    金花茶(學名:Camellia nitidissima C. W. Chi),山茶科山茶屬植物,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之一[1],被譽為「植物界大熊貓」、「茶族皇后」。金花茶嫩枝無毛,葉革質,長圓形或披針形,或倒披針形,先端尾狀漸尖,基部楔形,無毛,下面淺綠色,無毛,有黑腺點,邊緣有細鋸齒,無毛,性喜溫暖溼潤氣候,喜歡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其主要分布於中國廣西防城港市十萬大山的蘭山支脈一帶。
  • 南寧的一個仙境公園,培育著 「植物界的大熊貓」,卻異常冷冷清清
    南寧的公園很多,特別是自從南寧打造了」百裡邕江」項目之後,沿著邕江岸的公園就多達十幾個,加上原來老城區裡大大小小的公園,不愧是「綠城南寧」但公園雖多但也有一些公園,也有些公園雖然在市區內,卻非常冷清,像位於青秀區的金花茶公園,一個培育著號稱是「植物界大熊貓」的金茶花,就很少遊客。
  • 是「植物界的大熊貓」,開花時耀眼奪目,象徵著謙虛的自然美
    那麼金花茶開放的意義是什麼?金花茶開花有多美,大家一起來看看吧!金花茶山茶科山茶屬植物是中國一級保護植物之一,被譽為「植物界大熊貓世界上90%的野生金花茶只分布在中國,廣西,防城港市和十萬大山的蘭山地區,例如,金花茶仍然分布在防城縣大王江附近的沿海丘陵臺地,例如,在高山上仍然可以看到少量的茶樹,它們是世界上稀有珍貴的植物。
  • 廣西金花茶價值發現與產業發展的趣聞奇事
    2017年04月28日 08:50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謝彩文 張 雷 編輯:陳麗婕 雄起,「植物大熊貓
  • 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亮相央視
    貴陽網訊 由省委宣傳部、貴州廣播電視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教節目中心聯合製作的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於12月28日、29日21:20在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播出。該片採取故事化表達方式,講述了貴州省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全省幹部群眾團結奮進、苦幹實幹,推動貴州大地發生千年巨變、徹底撕掉千百年來絕對貧困標籤、書寫減貧奇蹟精彩篇章的生動實踐和取得的偉大成就。
  • 高貴而謙遜的茶族皇后——金花茶
    金花茶,山茶科山茶屬,與茶、山茶、南山茶、油茶、茶梅等為孿生姐妹,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之一。金花茶的花金黃色,耀眼奪目,仿佛塗著一層蠟,晶瑩而油潤,似有半透明之感。金花茶單生於葉腋,花開時有杯狀的、壺狀的或碗狀的,嬌豔多姿,秀麗雅致。以前,人們沒有見到過花色金黃的種類。金花茶由中國植物學家左景烈於1933年7月29日在廣西防城縣大菉鄉阿洩隘第一次發現,1948年被我國植物學家戚經文正式命名為「Camellia nitidissima C.W.Chi」。國外稱之為神奇的東方魔茶,被譽為「植物界大熊貓」、「茶族皇后」。
  • 被稱為「植物界大熊貓」,屬於瀕危物種,一株價值數萬元
    於是,科技工作者們便饒有興趣地對這種植物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通過研究,科技工作者們才知道這種植物就是我國歷史上非常有名但近乎滅絕的金花茶。金花茶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植物,這種植物在世界上分布的區域不多。根據歷史記載,世界上90%的野生金花茶僅分布於中國廣西防城港市十萬大山的蘭山支脈一帶,但由於自然或人為的原因,自唐朝開始就很少有人能夠在該地區看到金花茶的身影了。
  • 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在央視科教頻道播出
    本報訊 (記者 趙相康)12月26日,記者從省委宣傳部獲悉,由省委宣傳部、貴州廣播電視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教節目中心聯合製作的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於12月28日、29日21:20在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播出。
  • ...農民日報》看貴州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
    1月7日,農民日報刊髮長篇深度報導《只把終點當起點——看貴州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文章全文3000多字,報導了伴隨著脫貧攻堅目標的實現,貴州的發展戰略定位也發生轉變。在中共貴州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上,「鄉村振興」取代了過去的「大扶貧」,位列貴州三大發展戰略(鄉村振興、大數據、大生態)之首。一詞之變體現了貴州翻天覆地的變化和發展重心的轉移。
  • 一種古老的植物,極為罕見的金花茶
    因其營養價值極高、古老罕見,又被譽為「植物界大熊貓」; 1984年,金花茶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與人參、銀杉、珙桐、望天樹、水杉、禿杉、桫欏一同入選; 1986年,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將金花茶保護點建為廣西防城上嶽金花茶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
  • 一種古老的植物,極為罕見的金花茶
    金花茶大事記1590年,《本草綱目》面世,金花茶首次進入國人視野;1933年,植物學家左景列在中國廣西的十萬大山首次發現金黃色的山茶花;1948年,植物學家戚經文正式命名因其營養價值極高、古老罕見,又被譽為「植物界大熊貓」;1984年,金花茶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與人參、銀杉、珙桐、望天樹、水杉、禿杉、桫欏一同入選;1986年,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將金花茶保護點建為廣西防城上嶽金花茶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
  • 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助力脫貧攻堅 貴州科學院與水城縣通力構建山地...
    導語日前,貴州省脫貧攻堅「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動員大會召開,吹響了衝刺90天、奮戰3個月的衝鋒號。貴州科學院迅速響應省委號召,整合全院力量,同時間賽跑,與貧困較量,積極組建科技攻堅團隊,著眼水城特色農業產業開展科技攻關、成果轉化,組織科技隊伍重點推進、建立督促機制,以科技創新助力脫貧攻堅。
  • 植物界的大熊貓
    那年,聽說這種樹苗很貴,特意的花了三百塊錢買了兩棵,如今,只成活了一棵。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此首詩的意思大概就是說這種樹很難種活吧!紅豆杉分南方紅豆杉,北方的紅豆杉,還有亞曼地紅豆杉,日本紅豆杉等等。紅豆杉是植物界的大熊貓啊,它珍貴著呢。它既有關賞價值和藥用價值。它是四季長青樹。未完待續……
  • 植物界中的「國寶」,這些珍稀植物你知道哪些?
    要說起國寶級的珍稀物種,大家肯定會想到大熊貓。
  • [新春走基層]探訪廣西獨有珍稀資源:"國寶"金花茶
    金花茶裡綻「金花」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趙 超 邱宜鋼 黃興忠2月9日,採訪團在那梭金花茶育苗基地向工作人員了解苗木培育情況。2月9-10日,廣西日報傳媒集團融媒體採訪團一行來到防城港市,深入田間地頭、生產車間,探訪廣西獨有珍稀資源——「國寶」金花茶的產業化之路。金花茶頭頂多項光環:因其外形高貴典雅,被譽為「茶族皇后」;因其歷史悠久,源自一億七千萬年前,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被譽為「植物界的大熊貓」;因其營養、藥用價值高,被國外稱之為「神奇的東方魔茶」「幻想中的黃色山茶」。
  • 野外植株不過千「極危種」杜鵑紅山茶「植物界大熊貓」悄現森林公園
    杜鵑紅山茶有「植物界大熊貓」的稱號,現存野外植株不及千株,該種已被《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極危種(CR)。盛開的杜鵑紅山茶朵朵紅豔豔的花朵簇擁枝頭,甚是壯觀,為炙熱的夏日增添了有一抹熱烈的色彩。其原生種群曾由於野蠻盜挖差點滅絕,該品種是我國繼「金花茶」後的又一種一級保護植物,有著「植物界大熊貓」之稱。近些年,經過多方的引種、培育馴化,杜鵑紅山茶從死亡線上掙脫出來,並攜更多優良品質進入人們的視野,各地花卉市場也將其作為熱銷盆栽植物。
  • 【識花】金花茶
    【金花茶】學名:Camellia nitidissima C. W.金花茶,為山茶科、山茶屬、金花茶組、金花茶系植物。其花梗下垂,形態美觀。金花茶金瓣玉蕊,蠟質金黃,晶瑩光潔,鮮麗俏豔,風姿綽約,美豔怡人,高貴雅致。
  • 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亮相央視 在平塘引起熱烈反響
    12月28日至29日,貴州省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在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播出後,平塘縣廣大幹部群眾積極收看,反響熱烈。該片採取故事化表達方式,講述了貴州省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全省幹部群眾團結奮進、苦幹實幹,推動貴州大地發生千年巨變、徹底撕掉千百年來絕對貧困標籤、書寫減貧奇蹟精彩篇章的生動實踐和取得的偉大成就。
  • 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12月28日、29日21:20於央視科教...
    由省委宣傳部、貴州廣播電視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教節目中心聯合製作的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於12月28日、29日21:20在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播出。該片採取故事化表達方式,講述了我省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全省幹部群眾團結奮進、苦幹實幹,推動貴州大地發生千年巨變、徹底撕掉千百年來絕對貧困標籤、書寫減貧奇蹟精彩篇章的生動實踐和取得的偉大成就。
  • 厚街一農民6年苦心種植金花茶 終嘗甜頭
    / 巧遇 /一次旅行,砸20萬引進金花茶6年前,戴玉生也曾是一個龍眼荔枝種植專業戶,但因為一次旅遊卻讓其改變了種植「軌跡」。2011年初,戴玉生和家人去廣西南寧旅遊,參觀了當地有名的金花茶公園並了解到金花茶的多種功效與經濟價值後,讓戴玉生萌生了自己也來經營金花茶園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