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本質

2020-11-04 未來記2025

問:我的問題是,你這個周末有幾次提到「時間」。

巴夏:是的。

問:我想問的問題與頻率有關,頻率是時間的一個函數。

巴夏:是的。

問:我想了解更多細節。

巴夏:好的。

問:約三十年來,我已經知道了我們對物質實相的體驗是一系列不同宇宙的意識聚焦,不知我理解的對不對?

巴夏:在某種程度上,是對的。

問:類似於由一系列靜止幀組成的電影動畫。

巴夏:當然這只是個比喻,但它的確能代表三維時空矩陣,沒錯。

問:我所特指的是物質實相。

巴夏:是的,我知道。

問:也就是說,在這個背景下,即存在無窮個不同的宇宙、實相、維度,當我們運動,我們實際上經驗到的是從一個物理實相,一個維度瞬間移到另一個結構上極其相似的(實相),穿過一系列的幀而得到運動的畫面。

巴夏:正確。

問:實際是運動的錯覺。

巴夏:是的。

問:運動是時間的幻覺。

巴夏:是的。

問:因為我們通常轉換的相當頻繁。

巴夏:是的。

問:我們用時鐘來測量,時鐘的運動確定了時間標準。

巴夏:是的。

問:所以,我修正我的理解,這些物質實相的每一幀本質上是靜止的。

巴夏:是的。

問:這又回到了我們早先討論的變與不變的問題上。

巴夏:是的。

問:一切都在變,但又什麼都沒變。

巴夏:正確。

問:所以,每一幀物質實相都是靜止的。

巴夏:是的。

問:下面我們談談頻率。

巴夏:好的。

問:頻率是一個時間單元內的震動次數。

巴夏:是的。

問:但是時間是運動造成的錯覺,而運動是從一個維度轉換到另一個維度,我就想知道頻率如何與這維度轉變聯繫起來?

巴夏:在你們創造出時間的幻覺時,決定你看見哪一幀從而帶給你連續感的正是你們所說的頻率,明白了嗎?

問:我不是十分明白⋯⋯

巴夏:好的,你們所說的「時間」的幻覺,通過創造「頻率」這個概念,在這過程中,「頻率」決定了你體驗一系列靜止平行實相中的哪一幀繼而得到連續運動,再說一次,儘管我知道用三維語言來表達這些存在不足。

--比方說你選擇在某個意識頻率上運作,通過選擇該頻率,通過選擇該時間和頻率的幻覺,你或許會選擇每三幀,每兩幀,或是每五幀,作為你空間轉換的表達,所以你運作的頻率決定了你如何體驗「連續運動」,從而使眾多幀得以表現。

問:所以更高的頻率就是跳過更多的幀。

巴夏:是的。

問:但實際上,並非跳過幀。

巴夏:對,實際不是。

問:那些你「跳過」的幀就是你所經歷的運動畫面的一部分。

巴夏:正確。

問:下面我們談談非物質存在體的頻率。

巴夏:好的。

問:因為我知道它們也體驗或是表達著某個頻率。

巴夏:某種程度上是的。

問:但如果它們沒有體驗或專注於物質實相上。

巴夏:沒錯。

問:但我們談到頻率是專注於物質實相的幀上⋯⋯

巴夏:是的。

問:那有沒有⋯⋯

巴夏:也有非物質實相的幀

問:好的,那麼⋯⋯

巴夏:它們只是擁有不同的屬性

問:不同的屬性⋯⋯我們如何區別它們的幀與我們的幀的屬性?

巴夏:或許類似這個比喻:在每一幀上有雙重曝光,因此你得以專注於任何一幀的一個或另一個上,(非物質幀)沒那麼結構化,不那麼受限制。

問:好的,我們再來談談另一個技術比喻,我們的運動畫面是按照某個次序連在一起的一系列幀,但你可以分割它們。

巴夏:是的。

問:但我們通過編輯軟體可以得到非線性的結果,我們可以將任何幀拼在一起。

巴夏:是的,這也是非物質實相幀的一個屬性。

問:這正是我在想的,聽起來像是一個非線性編輯。

巴夏:是的,你可以說物質實相是比較線性的,非物質實相則是比較非線性的,儘管二者都是幀。

問:回到頻率上面,物質和非物質都體驗和表達了頻率。

巴夏:是的。

問:高頻率的非物質,是不是說它們以更快的速度體驗著幀?

巴夏:並非總是如此,但它們的確能夠做到,更貼切的說法是你們所謂的「高解析度」,它們能從每一幀獲得更多的信息。

問:我猜測它們或許可以同時看到許多幀。

巴夏:沒錯,亦即「雙重曝光」,或「多重曝光」的幀,從它們的觀點來講。

問:這讓我想到了電視臺的多個波段。

巴夏:你用任何比喻都行。

問:好的,似乎這仍然隱含了次序的觀念在裡面。

巴夏:是的。

問:這似乎依然暗示了「時間」的基本觀念在裡面⋯⋯

巴夏: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問:是不是時間對非物質不嚴格,但物質實相比較嚴格⋯⋯

巴夏:是的,記住這個:任何與「一」分離的東西,都必然體驗到某種程度的「次序」,否則就不可能感受到與「一」的分離。

問:謝謝,這徹底解決了我的糾葛。

巴夏: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

問:所以物質實相和非物質實相,在時間這點上,我們的時間是高度結構化和標準化,除了那些能飄入(其它維度)的人⋯⋯

巴夏:提升你的頻率正式開始存在於類似的實相層面,轉變到那些每一幀給你更多信息的維度。

問:談談你在你們實相的體驗,我知道你可以從宇宙飛船的控制椅走到過道上,所以你們也體驗得到時間⋯⋯

巴夏:某種程度上是的,但我們擁有的某些特質使得時間感更加靈活。

問:我明白,但如果你從椅子走向門口,這就是對時間的體驗。

巴夏:是的。

問:此外,你還可以降落在你們星球上。

巴夏:是的。

問:之後還可以再飛起來。

巴夏:是的。

問:存在著某種時間感,有運動就可以觀察到運動,可以看到人們在星球上走路⋯⋯

巴夏:我們的時間感足夠讓我們明白你們的時間感,我們自己,至少在某個程度上,也經歷了一個演化過程,我們的演化早期擁有比現在更結構化的時間。

問:你們有如我們一樣的結構化的或是標準化的時間體驗嗎?

巴夏:不,我們在一開始被創造出來的時候,就擁有不那麼嚴格的時間。

問:明白了,我想你徹底解答了我的問題。


巴夏經由達裡爾•安卡傳送

相關焦點

  • 認識時間、空間的本質
    如果一定要保留「場」的概念,那麼場的本質只是空間而已,而決非什麼特殊的物質。人們應當把目光從地球和月球之間轉移到他們之間的空間上,人們應當搞清楚什麼叫空間,空間就是這麼空空如也嗎?它應當有些什麼樣的物理特徵?與空間相聯繫的還有時間。人們只有從分析時間、空間的本質入手,才能搞清楚引力的本質,任何饒過時間、空間的本質問題去解釋引力的企圖最終都是徒勞的。
  • 科普:時間有開端嗎?時間本質是什麼?
    因為他解釋不清楚時間到底是什麼,最後他讓女兒跑去煩她媽媽去了。「時間」確實不好去定義,它是一個抽象的,人造的概念。它是物質的運動,變化的持續性和順序性的一個表現。「愛因斯坦」就在相對論中說過,不能把時間、空間、物質三者分開來解釋。就像「時空」這個詞一樣,它本身就是一體的,因此時間不能脫離參照物而單獨存在,這就是時間的本質。在聊完時間的本質後,咱們再來聊聊時間是否有開端的問題。
  • 時間是不是「物質」?現代科學關於時間本質的定義是什麼?
    「時間」這個物理量可以說是現代物理學中最常見,卻最難理解的物理量。關於時間是不是物質是不是這個問題,問題的本質並不是時間,而是我們對物質的定義究竟是什麼?「物質」概念其實就是一種人為的定義與假想。可是顏色的本質不過是頻率不同的電磁波而已,相同頻率的電磁波在不同物種的眼裡是不同顏色的,所謂的三原色也不過是人為的定義,只適用於人類。而電磁作用也只是微觀上的相互作用,是微觀粒子之間的相關左右。那麼有人就要說了,那微觀粒子總是物質了吧,很遺憾,微觀粒子本身不一定是物質。
  • 時間的本質是什麼?時間能不能靜止下來?
    首先,時間的本質是什麼?雖然沒有誰能準確定義,反正我們基本上都有一個共識,時間就是事物的變化以及不停的運動!   從這點上來講,時間是不會停止的,因為時間的定義就決定了變化和運動時它的一大特點,時間一到停止,就意味著不會有變化和運動
  • 「時間」真的存在嗎?如果「時間」真的存在,那它的本質是什麼?
    以及如果「時間」真的存在,那它的本質是什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時間」真的存在嗎說「時間」是否真的存在,其實是有的。但因為人類的某些原因導致「時間」看不到,也觸摸不到。而且人們對於「時間」的認識也只是規律性的。其實大家可以這麼想:人是被「時間」所控制;也可以想成:「時間」在為人服務。
  • 「時間」到底存不存在?一段話讓你明白時間的本質!
    這兩種說法都沒錯,只不過是他們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所以得到的結論就不一樣,那麼時間真的不存在嗎?如果時間是存在的,那它的本質是什麼?下面一起了解下吧! 時間真的不存在嗎? 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它看不見,摸不到,沒有實在感。
  • 時間本質究竟是什麼?普朗克時間:最短時間間隔究竟意味著什麼?
    大家好,歡迎收看量子科普第125期,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關於萬有引力本質的問題關於時間的問題,不論是哲學家、數學家,還是物理學家,始終都沒有辦法弄清楚它的本質,那麼時間的本質究竟是怎麼呢>探索時間的本質,如果從概念上來理解的話:時間是用來記錄物質的運動與能量的傳遞,換句話說:如果世界上的所有物質運動與能量傳遞都消失的話,那麼時間也就是失去了存在的意義,給大家舉這樣一個例子:假設整個宇宙中只存在一個電子,這個電子處於絕對零度的極端環境下,絕對零度會讓所有的微觀粒子運動停止,所以整個宇宙都不存在物質運動與能量傳遞,那麼對於這個單一的電子
  • 時間的本質是什麼丨人擇原理
    網上看到一個問題:時間真實存在嗎?時間的本質是什麼?這個問題估計是人類從古至今上萬年都在思考的問題。自從我們小時候知道有個愛因斯坦發明了相對論以後,更是縈繞著我們長大的問題。「時間真實存在嗎?時間的本質是什麼?」這個問題的核心其實是沒有弄明白:我們通常以為的科學是擺脫於人、獨立於人的存在於宇宙之間的。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唯物主義」,其實這種認知很可能本身是唯心的。
  • 時間的本質是什麼丨人擇原理
    網上看到一個問題:時間真實存在嗎?時間的本質是什麼?這個問題估計是人類從古至今上萬年都在思考的問題。自從我們小時候知道有個愛因斯坦發明了相對論以後,更是縈繞著我們長大的問題。看到另一個回答者說到:一個新的理論,這個理論不是解決了問題,而是澄清了問題。這個說的很形象。
  • 產品獲客本質:用戶時間和注意力
    本文為我們總結了產品獲客的本質——時間、注意力、用戶心理。我們需要知道事物的本質,任何事物不能只是簡單看到表面現象,我們需要知道背後的本質是什麼,就像人為什麼吃飯,本質是怕死,如果不是死亡,那麼就不需要吃飯了
  • 弦理論黑洞帶來的時間空間本質疑問
    引力能使空間彎曲,空間就像一道道弦一樣,真的很像無窮無盡的蜘蛛網,那空間的本質是什麼?在整個宇宙之外,是連空間都沒有的絕對真空,那宇宙在加速膨脹就是在不停地製造空間,製造這些空間要消耗什麼?這些類似於蜘蛛絲的空間有沒有能量和質量,它們怎樣證明它們的存在,或許它們就是暗能量,它們的名字應該還是叫以太。
  • 時間的本質是什麼?時間能倒流嗎?時間為何永遠測不準?深度思考
    當人類發現身邊的一切都在變化,自身也好像被無形的力量拉著不得不往前走的時候,人類開始意識到世間存在著一種神奇的,難以描述的東西,那就是時間。而人類對時間的思考和探索從來沒有停止過,也許永遠也不會停止,因為人類可能永遠都無法知曉時間的本質是什麼。
  • 空間的性質~時間是什麼~慣性本質
    確定《絕對空間》有很多好處,可以對我們探索未知現象提供一個新的角度,可以從新的方面對理論進行驗證,可以在探索新事物上做出更直觀的辨別,可以對已知,未知規則最本質的分析,討論:空間本身應該還有其他的性質,我們要根據現有已證實的理論逆向推理。如果暗物質和空間一體的觀點是正確的,我們的物理就要好多地方要修正。
  • 對於時間本質的理解整個哲學界與科學界的大多數人都錯了
    人類對於時間的研究從古至今從未停止過,對於時間的探討與研究關乎著我們人類對於世界的本質的了解與理解。什麼是時間在當下的科學界與哲學界對於時間都是怎樣講的呢?以上是主流科學與哲學對時間是什麼所做的解釋,但是本文認為他們對時間的本質其實還是沒有沒有講明白,因為他們只講了時間的現象並對於這種現象進行了某種定義。然而並沒有對時間進行更深入的理解,也就是對於時間的本質的理解。本文經過研究對於時間是什麼?以及時間的本質是什麼?
  • 時間的本質到底是什麼?愛因斯坦用自己的理論道出了真相
    這個時候,我們更是能夠真正感受到時間的存在,既然時間是真實存在的東西,那麼它的本質到底是什麼?事實上,直到現在,也沒有一個人能夠真正完全破解時間的奧秘。每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其實對於時間的研究探索都是非常嚮往的,不管是牛頓還是愛因斯坦對於時間都有過自己的研究,也對時間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
  • 科學解讀:什麼是時間?什麼是空間?它們的本質是什麼?
    本文將從相對論和量子論的角度,去解讀時間和空間的本質所在。時間的本質最簡單的理解,時間是用來描述變化的計量,沒有變化就沒有時間了。試想,如果人類不再衰老,季節不再更迭,地球不再公轉自轉,那麼時間還會存在嗎?我們還能感知到時間嗎?時間還有意義嗎?那時,你手錶上轉動的指針和跳動的字符,到底是在記錄什麼呢?
  • 《時間的本質(六、量子力學中的時間)》(論文)
    六、量子力學中的時間時間並非宇宙屬性,是意識邏輯思維的屬性,歸屬於生命世界中能動性的主觀領域,時間本質上是主觀大於客觀性的,其中客觀性是生命必須獲取到自身功利成功率,不得低於維持生命生存的精度;低於此精度的生命種類不是被淘汰了,就是必須有其它方面能力彌補。
  • 《時間的本質(二、宇宙當下瞬態真實性)》(論文)
    但人們知道在過程中各意識狀態所存在方式是:只允許一瞬間一個狀態真實或假設時間一瞬間一個真實狀態存在!但在思維中這樣以時間為軸承載的意識排列的邏輯好象最完整,而不組成這樣邏輯的意識在時間上象碎片一樣;但大師級學者就是將時間碎片對接成一件精美瓷器被冠以的稱呼!這就是人類意識邏輯思維的領域,認知形成的記憶呈現的意識世界信息,對應著經歷的真實世界,兩者仿佛是一個複雜數理邏輯公式的變換保持對應關係。
  • 時間本質是什麼?為什麼科學高度發展的現代還依然沒有標準答案?
    時間的本質到底是什麼?為什麼科學高度發達的現代依然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我們人類從意識到時間的存在以來、經過了長時間的發展至今我們對時間的本質的認識變得逐漸模糊,甚至是錯誤的。時間是什麼?關於這個問題今天本文就來講講本文的觀點。
  • 從事物本質的一面入手來認識時間
    事物的變化只有快慢,不會靜止不變,所以時間不會停止,即使是絕對真空環境中處於絕對零度的物體,只能說時間對其自身來說沒有意義,因為縱使時間會很長,隨著外部環境的改變,其自身也終會發生改變,當然這只是我個人觀點,也只是順便一提,對我們來說可能並沒有多少研究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