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禪寺方丈┃ 萬行大和尚
禪修班開示
01
人為什麼會迷失
這個時代的生活節奏很快,每個人都忙得不亦樂乎。
無論你從事什麼職業,是什麼身份,見了面都說忙。
好像你不說忙就顯得你沒本事,越忙就越顯得你有本事一樣。
這種想法對不對呢?或許在一定的時空範圍內有它的道理。
但是,如果你與道融為一體了,你就不會忙了。
因為在道裡面,一切都是有序的,是一步一步進行的,不會讓你忙得丟失了自己,迷失了方向。
人只有脫離了道,才會盲目地亂抓,似乎每時每刻都在忙,但又不知在忙些什麼。
古時候有個詞語叫「文以載道」。
既然文能載道,為什麼茶不能載道,武不能載道,樂不能載道,商不能載道,政不能載道呢?
其實,只要你會用,什麼都可以載道,物與道是一體的。
天下永遠只有一樣東西,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個完整、統一的有機體。
反之,你若不會用,道,依舊是道,物,依舊是物,天下就變成兩樣東西了。
為什麼我們人類會生病呢?
因為我們身上有兩種力量、三種力量甚至四種力量,在二元對立、三元對立、四元對立,彼此互相抗衡。
而健康長壽的人,身上永遠只有一股統一的力量。
當一個人身上只有一股力量時,就處於萬物同一體的狀態。
因為萬物是共融互存的,和諧的,所以長壽。
如果你能從茶中品出道,那麼你也可以從你的專業、你的本職工作中品出道。
02
頭腦是「元兇」
大家進了禪堂後,就要全面止語,不能說話。
甚至連頭腦都必須停止活動,不允許思考,一切行動聽鍾板的號令。
如果到了禪堂,你真的能放下一切,讓頭腦休息,不思維、不計劃、不準備,一切聽鍾板的招呼:
鍾板一響,你就起床;鍾板一響,你就進禪堂;鍾板一響,你就打坐;鍾板一響,你就下座;鍾板一響,你就吃飯……
那麼你離道就不遠了,開悟成佛就有希望了。
我們在世間做事都是有計劃、有步驟的。
但是佛法恰恰相反,到了寺廟,你在世間上的那套行事系統就用不上了。
要讓它暫休七天,只用寺廟的鐘板這套系統。
或者說讓你的頭腦死去七天,我們給你重新輸入一套鍾板的系統。
我知道這對大家來說是很難的。
在這七天當中,你們可能還要給家裡、單位打電話,但是手機是不能帶進禪堂的。
如果你們帶著手機進禪堂,那就不是你一個人進來打坐了,可能是帶著一群人來打坐。
過去有個徒弟去向師父求法,師父說:「你一個人進來。」
徒弟說:「就我一個人啊。」
說著就進了門。
師父說:「出去!只允許你一個人進來,你幹嘛帶那麼多人進來?」
徒弟聽了莫名其妙:我沒有帶人來啊,只有我一個人,師父是不是看花眼了?還是我身邊跟著什麼精靈鬼怪?
結果,師父就是不讓他進門。
徒弟在門口站了好久,摸著腦袋怎麼也想不通。
後來,老和尚的侍者向徒弟解釋道:
師父是讓你的頭腦不要帶著七大姑八大姨、家庭、事業、理想等等進去,而是讓你帶著一顆空心進去。
這樣他給你講法,你才聽得進去,才能受用。
你現在帶著這麼多疑問、想法、計劃去見師父是沒有用的,要身空、心空才行。
這個徒弟恍然大悟,明白了師父的意思。
於是在門口靜心十分鐘,摒棄心中所有的疑問、想法,然後空著心走進門內。
老和尚一看,徒弟的腦袋空了,便給他講法。
講到對機處,師徒瞬間就相應了,融為了一體,這時候師父才把法傳給了徒弟。
過去,凡是明師都有慧眼。
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有天眼通:看這個人身上的光,如果是五顏六色,說明他的妄念多;如果沒有妄念,身心俱空,就只有一種顏色的光——白光。
如果這個禪七,大家也能像這個徒弟一樣,不說百分之百,能把身心空掉百分之六七十,那麼你們在禪堂裡就會受大益。
其實我們人真的很難讓自己的身心都空掉。
每天都必須抓住一些東西,否則就會覺得心裡空蕩蕩的,沒有著落,很空虛。
其實這只是我們長久以來養成的習慣。
如果你學會什麼都不抓,讓心保持空靈的狀態,不做計劃,事情來了就面對,事情走了,心也隨之空掉,你就會發現事情做得比你計劃的、預設的還要完美。
可是我們都習慣於世間法的方式,做什麼都要來個一二三四五六七。
而佛法只講當下,你只要有準備、有計劃,就與道衝撞,你就不可能獲得最好的結果。
因為形而上的東西是不經過頭腦的,而是信手拈來,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憑直覺、憑靈感。
而一旦頭腦啟用,開始思維,就是形而下的東西了。
就有了二元對立,就產生了門和鎖的關係,煩惱與菩提的關係。
03
坐禪只是一種方法
禪是靠坐的嗎?不是靠坐的;禪是靠修的嗎?也不是靠修的。
那麼,為什麼自古以來修禪的人都要坐、要修呢?
那是因為大家連最基本的要求都達不到,離得太遠了,所以只能採用這種方式。
無論坐也好,修也好,其實都只是為禪做準備,也就是讓你的身心和諧統一。
如果你的身心已經和諧統一了,當下就是禪,你根本不需要來坐禪,來修禪。
如果禪是修的,是人為地坐出來的,那就說明有來有去,有生有滅。
但是禪是無來無去,沒有生滅的。
大家都知道坐禪都是把腿盤起來。
其實盤腿與我們能不能開悟得道並沒有絕對的關係,但它與我們身體的轉化卻有絕對的關係。
我們都知道有肉身菩薩,也就是過去的祖師們圓寂之後,留下的金剛不壞之身。
為什麼常人死了之後,肉身就腐壞掉了呢?
因為他們生前沒有對身心進行修煉,身體沒有轉化。
如果生前你在身心上下了功夫,進行了修煉,讓肉身轉化了,肉身看上去雖然還是肉身,但實際上已經不是單純的肉身了。
他已經與自然界的磁場,或者說氣場、能量場融為一體了,他就是這個能量場的載體了。
所以死了之後,肉身才會像金剛一樣不壞。
大家可能還聽說過有些修行很高的藏傳佛教的喇嘛、活佛修成了虹化身。
臨終時,他們一百多斤的身體砰的一下,像閃電一般瞬間消失了,只留下一束頭髮或幾片指甲證明佛法的真實不虛。
無論是留下金剛不壞身,還是修成虹化身,往往都是因為生前沒有弘揚佛法,所以在臨終時以此證明佛法的真實不虛,以此來弘揚佛法,度化眾生。
大家能在百忙之中讓自己的身心安靜下來,這非常難得。
我經常和身邊的朋友談到一個觀點,無論你有事業還是沒有事業,每年最少都要抽出一個月的時間來靜修、靜養。
否則,身體長期超負荷,就會以生病的方式向你提出抗議。
這時候再來靜修、靜養,恐怕已經來不及了。
身體之所以會以生病的方式反抗你,是因為你忽略了它,導致身心不和諧統一。
前段時間我去工地幹活,腰扭了,躺在床上七天不能動。
因為那段時間很忙,沒有休息好,身體很疲勞。
這樣持續一段時間後,身體受不了,就開始抗議,提意見了:
你忽略我,不讓我休息,我就想辦法讓你閃了腰,不能動彈,強迫你休息!
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忽略了身體。
每年都要抽出一段時間,無論在家裡還是到寺廟,或者到山上的農莊去放鬆身心,讓身心得到徹底的放鬆和調整。
04
其實天下只有一個法門
至於修行的方法,其實無論用什麼方法,最後都必須歸到心上。
我們佛教說有八萬四千個法門,那是因為有八萬四千種不同根基和類型的眾生,祖師們出於慈悲,為了方便善巧地度眾生,才設計了八萬四千個法門。
等到你的身心協調統一了,你會發現,天下只有一個眾生,只有一個法門,乃至只有一種宗教,或者說根本就沒有宗教。
人類原本是沒有宗教的。
人需要修煉,需要成長,需要完善,但是修煉、成長、完善需要環境,需要氛圍,需要方法,需要指導。
於是就產生了不同的宗教,以及與之相應的不同的形式、環境、載體、方法等等。
儘管幾千年過去了,人類的身心並沒有改變。
無論古人、今人還是未來人,身心都不會變化。
可能古人的體格比我們現在的人稍大一些。
但是,人體的結構、組織、器官並沒有改變,生理的運行規律也沒有改變。
所以我們要相信自己與古人沒有區別,乃至與佛祖也沒有區別。
此身同,此心亦同,古人與佛祖能開悟得道,我們也能開悟得道。
過去的祖師們開悟了,證明這個法好;我們現在的人要開悟,也要用這個方法。
只要我們用他們的方法,讓身心的頻率降下來,我們就能感受到道,就能驗證古人所說的一切。
東華禪寺方丈萬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在踐行佛法、體證生命本源的智者。
15歲信佛、18歲出家、29歲證得生命本源,30歲復建東華禪寺、4年佛學專業、7年閉關、18年建寺安僧、1萬多場開示演講、千萬言著述、13部著作出版多國語言……
2000年創立東華家風:信教先愛國,學佛先做人,修道先發心;2008年倡行每月1次升國旗;2016年創立中國首座佛教愛國館;2000年至今,東華禪寺18年間向社會捐款捐物數千萬元,並多次榮獲省市「模範和諧寺觀教堂」稱譽。
從童真入道、閉關證悟,到建寺安僧、講經說法,歷經三十餘年,總結出一條能讓人類證悟本源的解脫之道——《東華禪》
本著普度眾生的使命,萬行大和尚將《東華禪》修行法門無私奉獻,殷切期望天下眾生通過學修《東華禪》融通人生四大關係:我與家庭的關係,我與社會的關係,我與國家的關係,我與自然的關係,從而獲得幸福圓滿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