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行大和尚開示:讓頭腦「死去」,保持空靈之心才不會迷失

2020-12-04 東華禪寺

東華禪寺方丈萬行大和尚

禪修班開示

01

人為什麼會迷失

這個時代的生活節奏很快,每個人都忙得不亦樂乎。

無論你從事什麼職業,是什麼身份,見了面都說忙。

好像你不說忙就顯得你沒本事,越忙就越顯得你有本事一樣。

這種想法對不對呢?或許在一定的時空範圍內有它的道理。

但是,如果你與道融為一體了,你就不會忙了。

因為在道裡面,一切都是有序的,是一步一步進行的,不會讓你忙得丟失了自己,迷失了方向。

人只有脫離了道,才會盲目地亂抓,似乎每時每刻都在忙,但又不知在忙些什麼。

古時候有個詞語叫「文以載道」。

既然文能載道,為什麼茶不能載道,武不能載道,樂不能載道,商不能載道,政不能載道呢?

其實,只要你會用,什麼都可以載道,物與道是一體的。

天下永遠只有一樣東西,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個完整、統一的有機體。

反之,你若不會用,道,依舊是道,物,依舊是物,天下就變成兩樣東西了。

為什麼我們人類會生病呢?

因為我們身上有兩種力量、三種力量甚至四種力量,在二元對立、三元對立、四元對立,彼此互相抗衡。

而健康長壽的人,身上永遠只有一股統一的力量。

當一個人身上只有一股力量時,就處於萬物同一體的狀態。

因為萬物是共融互存的,和諧的,所以長壽。

如果你能從茶中品出道,那麼你也可以從你的專業、你的本職工作中品出道。

02

頭腦是「元兇」

大家進了禪堂後,就要全面止語,不能說話。

甚至連頭腦都必須停止活動,不允許思考,一切行動聽鍾板的號令。

如果到了禪堂,你真的能放下一切,讓頭腦休息,不思維、不計劃、不準備,一切聽鍾板的招呼:

鍾板一響,你就起床;鍾板一響,你就進禪堂;鍾板一響,你就打坐;鍾板一響,你就下座;鍾板一響,你就吃飯……

那麼你離道就不遠了,開悟成佛就有希望了。

我們在世間做事都是有計劃、有步驟的。

但是佛法恰恰相反,到了寺廟,你在世間上的那套行事系統就用不上了。

要讓它暫休七天,只用寺廟的鐘板這套系統。

或者說讓你的頭腦死去七天,我們給你重新輸入一套鍾板的系統。

我知道這對大家來說是很難的。

在這七天當中,你們可能還要給家裡、單位打電話,但是手機是不能帶進禪堂的。

如果你們帶著手機進禪堂,那就不是你一個人進來打坐了,可能是帶著一群人來打坐。

過去有個徒弟去向師父求法,師父說:「你一個人進來。」

徒弟說:「就我一個人啊。

說著就進了門。

師父說:「出去!只允許你一個人進來,你幹嘛帶那麼多人進來?

徒弟聽了莫名其妙:我沒有帶人來啊,只有我一個人,師父是不是看花眼了?還是我身邊跟著什麼精靈鬼怪?

結果,師父就是不讓他進門。

徒弟在門口站了好久,摸著腦袋怎麼也想不通。

後來,老和尚的侍者向徒弟解釋道:

師父是讓你的頭腦不要帶著七大姑八大姨、家庭、事業、理想等等進去,而是讓你帶著一顆空心進去。

這樣他給你講法,你才聽得進去,才能受用。

你現在帶著這麼多疑問、想法、計劃去見師父是沒有用的,要身空、心空才行。

這個徒弟恍然大悟,明白了師父的意思。

於是在門口靜心十分鐘,摒棄心中所有的疑問、想法,然後空著心走進門內。

老和尚一看,徒弟的腦袋空了,便給他講法。

講到對機處,師徒瞬間就相應了,融為了一體,這時候師父才把法傳給了徒弟。

過去,凡是明師都有慧眼。

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有天眼通:看這個人身上的光,如果是五顏六色,說明他的妄念多;如果沒有妄念,身心俱空,就只有一種顏色的光——白光。

如果這個禪七,大家也能像這個徒弟一樣,不說百分之百,能把身心空掉百分之六七十,那麼你們在禪堂裡就會受大益

其實我們人真的很難讓自己的身心都空掉。

每天都必須抓住一些東西,否則就會覺得心裡空蕩蕩的,沒有著落,很空虛。

其實這只是我們長久以來養成的習慣。

如果你學會什麼都不抓,讓心保持空靈的狀態,不做計劃,事情來了就面對,事情走了,心也隨之空掉,你就會發現事情做得比你計劃的、預設的還要完美。

可是我們都習慣於世間法的方式,做什麼都要來個一二三四五六七。

而佛法只講當下,你只要有準備、有計劃,就與道衝撞,你就不可能獲得最好的結果。

因為形而上的東西是不經過頭腦的,而是信手拈來,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憑直覺、憑靈感

而一旦頭腦啟用,開始思維,就是形而下的東西了。

就有了二元對立,就產生了門和鎖的關係,煩惱與菩提的關係。

03

坐禪只是一種方法

禪是靠坐的嗎?不是靠坐的;禪是靠修的嗎?也不是靠修的。

那麼,為什麼自古以來修禪的人都要坐、要修呢?

那是因為大家連最基本的要求都達不到,離得太遠了,所以只能採用這種方式。

無論坐也好,修也好,其實都只是為禪做準備,也就是讓你的身心和諧統一。

如果你的身心已經和諧統一了,當下就是禪,你根本不需要來坐禪,來修禪。

如果禪是修的,是人為地坐出來的,那就說明有來有去,有生有滅。

但是禪是無來無去,沒有生滅的。

大家都知道坐禪都是把腿盤起來。

其實盤腿與我們能不能開悟得道並沒有絕對的關係,但它與我們身體的轉化卻有絕對的關係。

我們都知道有肉身菩薩,也就是過去的祖師們圓寂之後,留下的金剛不壞之身。

為什麼常人死了之後,肉身就腐壞掉了呢?

因為他們生前沒有對身心進行修煉,身體沒有轉化。

如果生前你在身心上下了功夫,進行了修煉,讓肉身轉化了,肉身看上去雖然還是肉身,但實際上已經不是單純的肉身了。

他已經與自然界的磁場,或者說氣場、能量場融為一體了,他就是這個能量場的載體了。

所以死了之後,肉身才會像金剛一樣不壞。

大家可能還聽說過有些修行很高的藏傳佛教的喇嘛、活佛修成了虹化身。

臨終時,他們一百多斤的身體砰的一下,像閃電一般瞬間消失了,只留下一束頭髮或幾片指甲證明佛法的真實不虛。

無論是留下金剛不壞身,還是修成虹化身,往往都是因為生前沒有弘揚佛法,所以在臨終時以此證明佛法的真實不虛,以此來弘揚佛法,度化眾生。

大家能在百忙之中讓自己的身心安靜下來,這非常難得。

我經常和身邊的朋友談到一個觀點,無論你有事業還是沒有事業,每年最少都要抽出一個月的時間來靜修、靜養

否則,身體長期超負荷,就會以生病的方式向你提出抗議。

這時候再來靜修、靜養,恐怕已經來不及了。

身體之所以會以生病的方式反抗你,是因為你忽略了它,導致身心不和諧統一。

前段時間我去工地幹活,腰扭了,躺在床上七天不能動。

因為那段時間很忙,沒有休息好,身體很疲勞。

這樣持續一段時間後,身體受不了,就開始抗議,提意見了:

你忽略我,不讓我休息,我就想辦法讓你閃了腰,不能動彈,強迫你休息

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忽略了身體。

每年都要抽出一段時間,無論在家裡還是到寺廟,或者到山上的農莊去放鬆身心,讓身心得到徹底的放鬆和調整

04

其實天下只有一個法門

至於修行的方法,其實無論用什麼方法,最後都必須歸到心上。

我們佛教說有八萬四千個法門,那是因為有八萬四千種不同根基和類型的眾生,祖師們出於慈悲,為了方便善巧地度眾生,才設計了八萬四千個法門。

等到你的身心協調統一了,你會發現,天下只有一個眾生,只有一個法門,乃至只有一種宗教,或者說根本就沒有宗教。

人類原本是沒有宗教的。

人需要修煉,需要成長,需要完善,但是修煉、成長、完善需要環境,需要氛圍,需要方法,需要指導。

於是就產生了不同的宗教,以及與之相應的不同的形式、環境、載體、方法等等。

儘管幾千年過去了,人類的身心並沒有改變。

無論古人、今人還是未來人,身心都不會變化。

可能古人的體格比我們現在的人稍大一些。

但是,人體的結構、組織、器官並沒有改變,生理的運行規律也沒有改變。

所以我們要相信自己與古人沒有區別,乃至與佛祖也沒有區別。

此身同,此心亦同,古人與佛祖能開悟得道,我們也能開悟得道。

過去的祖師們開悟了,證明這個法好;我們現在的人要開悟,也要用這個方法。

只要我們用他們的方法,讓身心的頻率降下來,我們就能感受到道,就能驗證古人所說的一切。

東華禪寺方丈萬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在踐行佛法、體證生命本源的智者。

15歲信佛、18歲出家、29歲證得生命本源,30歲復建東華禪寺、4年佛學專業、7年閉關、18年建寺安僧、1萬多場開示演講、千萬言著述、13部著作出版多國語言……

2000年創立東華家風:信教先愛國,學佛先做人,修道先發心;2008年倡行每月1次升國旗;2016年創立中國首座佛教愛國館;2000年至今,東華禪寺18年間向社會捐款捐物數千萬元,並多次榮獲省市「模範和諧寺觀教堂」稱譽。

從童真入道、閉關證悟,到建寺安僧、講經說法,歷經三十餘年,總結出一條能讓人類證悟本源的解脫之道——《東華禪》

本著普度眾生的使命,萬行大和尚將《東華禪》修行法門無私奉獻,殷切期望天下眾生通過學修《東華禪》融通人生四大關係:我與家庭的關係,我與社會的關係,我與國家的關係,我與自然的關係,從而獲得幸福圓滿的人生。

相關焦點

  • 萬行大和尚開示:入定、住定、出定的秘訣
    沒有雜念,心內靈靈明明,身心高度放鬆。但不到1分鐘,5秒鐘一過,又有了雜念。但是你可以在這5秒之內進入初禪。一個人入定,一定是在吸氣時,而不是在呼氣時。念頭是在呼氣時才產生。有的人通過多年死坐,也能進入三禪。但不知道是怎麼進去的,所以也不知道怎麼出來。同樣,住在定中,也不知自己是在定中。坐了幾個小時,出定後不知道這幾個小時是怎麼過去的。
  • 《挪威的森林》:愛與欲的糾結,身與心的迷失和救贖
    導演陳英雄在120分鐘左右的電影裡呈現出了渡邊和直子、綠子之間愛與欲的糾結,身與心的迷失和救贖,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文學表達與影像呈現上,似乎永遠有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這部電影不光是講述青春期的三人尋找愛情答案的故事,也有青春時的孤獨,陷入一種自我封閉的狀態,還有青春期的迷失和救贖。
  • 對於在災難與瘟疫當中死去的人,淨空法師: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當人類遇到災難時,為什麼有很多人不幸在災難中死去,但也很多人能夠倖免呢。這是不是傳說中「命大」這個說法呢,淨空法師對於災難中死去和生還的人是這麼解釋的。對於禽流感和各種瘟疫的蔓延,佛教淨空大師是這樣開示的:中國諺語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 佛教:念佛也是有講究的,如何念佛才是最穩當的,印光大師開示
    佛教:念佛也是有講究的,如何念佛才是最穩當的,印光大師開示。阿彌陀佛是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中開示,並勸我們要念佛「阿彌陀佛」的。念阿彌陀佛,具足信願,可以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生成佛。就是心不執著五欲六塵,一心念佛。就是念佛時,不起分別妄想。就是《大勢至念佛圓通章》中的淨念相繼,《阿彌陀經》所說的一心不亂。實相念佛又名法身觀佛,乃觀自身及一切萬法的真實自性的念佛觀。一切法本無自性,故此觀超越生、滅、空、有、能、所等觀念,並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等相,而專念真實自性本淨的真佛。此不以眼見色身,也不以心觀相好,而是觀佛身自無所有故,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念佛法,即為實相念佛。
  • 頭腦、心和靈魂三者到底是什麼關係?很多人沒弄明白...
    、心和靈魂的關係你講了一些反對頭腦的話,你說我們應該拋棄它,應該叫它停止,它在追尋真理的道上是不需要的,那麼要頭腦做什麼?  頭腦是生命裡面最重要的東西之一,但唯有當它作為一個僕人而不是作為一個主人的時候才好。頭腦一變成主人,問題就產生了,那麼它就取代了你的心、取代了你的靈魂,而完全佔有了你。這樣的話,它就不是在遵循你的命令,而是開始在命令你。  我並不是說要摧毀頭腦,它是存在裡面最進化的現象。我是在說要小心,不要讓僕人變成主人。
  • 面對愛情,依舊能夠保持清醒理智的星座女,不會被蒙蔽雙眼
    主筆:老妖我們總說愛情讓人盲目,因為身邊這樣的例子太多,尤其是女生,總是容易迷失在別人的甜言蜜語和糖衣炮彈之下,隨便幾句話就被哄得團團轉。但這幾個星座的女生卻是其中的例外,無論你有多麼高超的撩人技巧,多麼深的套路。她們都能夠很快識破。即便是面對愛情,也能夠保持清醒和理智。
  • 《野外迷失生存手冊》
    小編今天就為大家講講怎樣在戶外迷失後盡最大可能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約定聯絡,記錄地點在戶外活動中每離開一地應該或者說必須向友人(他人)告之去向,同時必須約定好聯絡方式和聯絡時間。在出發前必須利用指南針等物品準確的測定好出發地的方位並將數據記錄下來,以便迷途中確定放位。在途中需要改變線路時,應及時利用一些物體做好標誌,以便搜救人員辨明。
  • 死去的心還會再破碎一次嗎
    始終沒有對他們說,等我有一天累了,不想再走了,我會停留在某個地方,找個最平凡的人嫁了,也許我們之前不會有愛情,可我要的只是一個避風的港口,能夠讓我疲憊的時候依靠,在我感覺寒冷的時候能夠給我一個溫暖的懷抱。或許,或許根本就沒人知道我在說什麼,誰在乎呢。
  • 弘新開示:造福眾生實際做法
    在別人遇到這種危難的時候你能夠說一句很公正的話,能夠盡己之力幫助別人,這就是造福眾生。你要想造福眾生從哪裡開始啊,從你個人的這種心態,從個人自心的純淨開始。造福眾生並不是說只是高僧大德的事,是與每個人都有關,天下的這種興亡,說是匹夫有責,是說人人都有責。社會上的這些純淨不是靠某一個人,還有某一個特殊的群體,就像佛教的這種傳播也是好的,它叫傳燈,在禪宗那一塊叫傳燈。
  • 一首空靈的英文歌曲《Astronomical》,給人餘音繞梁的感覺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首《Astronomica》,聲音空靈,猶如天籟之音,城市的深夜裡獨自聽著這首歌,黑暗與寂寞如同海浪般淹沒了異地的旅人,深海與陸地,自由與孤獨,我們沉浮於塵世之間。閉上眼,我們漂遊在水面,在令人暈眩的空靈中徘徊掙扎。睜開眼,晨曦微亮,在生與死的邊境線,皓與玄都被揉碎了交織於天際。一起來聽聽吧!戴上耳機效果更佳哦。完整歌詞▼
  • 【大德開示】宣化上人開示:法身的衣食睡 人人皆能開悟,有小悟...
    有忍力,功夫就日有進步,得相應分,才證二果。初果聖人走路時腳離地一條頭髮許,不沾泥土。二果聖人功夫又高一點,像馬尾巴粗,來無聲,去無音,走路如風,徐徐而行,但很快,所以證果皆有證據,不能冒充。開悟,人人皆能開悟,有小悟、大悟之別。小悟突然明白一點,非完全明白;開大悟,則明白生從何來?死從何去?如何生?如何死?
  • 一句佛號成佛有餘,念佛方法很多哪種方法最適合,印光大師開示
    此不以眼見色身,也不以心觀相好,而是觀佛身自無所有故,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念佛法,即為實相念佛。所以實相念佛,是最難的。印光大師開示:觀想一法,非理路明白,觀境熟悉,無躁妄欲速之心,有鎮定不移之志者,修之則損多益少。至於實相念佛,乃一代時教,一切法門,通途妙行。如臺宗止觀,禪宗參究向上等皆是。所謂念自性天真之佛也。
  • 印祖:六道輪迴隨業升沉,天獄迭遷人畜互變之理讓剛強難度者折伏
    印光大師:六道輪迴隨業升沉,天獄迭遷人畜互變之理讓剛強難度者折伏【印光大師開示】今之世,去堯舜禹湯文武三四千年,其世道人心,遠不能與古相比。然由知六道輪迴,隨業升沉,天獄迭遷,人畜互變之故。雖剛強難化、了無信心之巨惡元兇,其心亦被此法折伏。縱草菅人命,心猶隱伏一懼因畏果影子,遂不至十分暴惡。如列國諸侯,以所愛之臣妾,及與百姓,殺而殉葬,動至數十數百而不以為非,反以為榮者,不猶此善於彼乎?
  • 死亡並不是真正的離去,被忘記才是真正的死去...
    繼《飛屋環遊記》《玩具總動員2》《頭腦特工隊》後,皮克斯與迪士尼聯手合作,又一部精品電影《尋夢環遊記》誕生。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夢想成為音樂家的小男孩米格爾和魅力十足的落魄樂手艾克託在五彩斑斕的神秘世界開啟了一段奇妙非凡的冒險旅程。死亡不是離開,只是去了另一個世界,在愛的記憶消失前,請記住我。豆瓣得分9.0分,也被無數人推薦。無疑,這是一部製作十分走心的電影。
  • 印光大師開示:念佛之法,重在信願,一定要看,這把往生的條件說透了!
    禪家說淨土,仍歸於禪宗,去信願說,果能依之而做,亦可開悟。而未斷惑業,欲了生死,則夢也夢不著。以凡夫往生,由信願感佛,故能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今既不生信願,又將佛一一說歸自心,何由感佛。感應不符,則生自生,佛自佛,以橫超法,作豎出用,其得益淺而受損深,不可不知。得益者,依彼所說,亦能開悟,受損者,既去信願,則無由仗佛慈力。
  • 頭腦是人工,心靈是全自動化!
    所以我們要有正確的見地,才不會努力白費,才會對社會、對他人帶來有益的貢獻!「德行天下,厚德載物」,德為人在世間的做事之本,也是被他人、被社會接受的必然條件。房屋很豪華,但是一旦成了兇宅,就是倒貼你錢,你也不願意去住的。因為房子被貼上了晦氣的標籤,人何嘗不是如此!三、成功往往就在最後的幾秒鐘!成功是滴水石穿的堅持!
  • 【大德開示】宣化上人答問錄 奉勸世人.除自私心
    父母生下子女卻不以子女為重,只為了貪歡縱慾,只會生不會教。結了婚,不喜歡,動不動就離婚,造成子女沒有父、沒有母。像美國的法院判決父母離婚後,子女一星期三天跟父親住,四天則跟母親住。跟父親住時,父親就數落其母親不好之處。跟母親住,母親就說做父親的壞。造成子女心想:父母親都壞,他也就跟著壞;反正也沒人關心他,於是他就去吸毒,去做壞事。
  • 佛教:佛陀四句開示,解開無數人心結,萬物陰陽交替,有常必無常
    01開篇序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總會有生之欣喜,死之忍傷,隨緣是一種進取,是智者的行為,生死輪迴,順其自然,面對生,不狂喜,不忘形;面對死,不憂愁、不強求、不慌亂才是面對生死的隨順自然。>相傳昔日釋牟尼佛住在祗樹給孤獨園時,當地有一位婆羅門,他非常疼愛自己的女兒,他女兒才十五歲,生得端正、聰明又有口才,在國內可可謂是無人可及。
  • GEMINI簡迷離《最初 1ST Second 》空靈上線 「量子情歌」闡明真愛...
    當人們還沉浸在《hi未來》中感受「愛與時間、瞬間即永恆」的奇妙之旅中,GEMINI簡迷離再一次以新歌《最初 1ST Second 》從物理學說「量子糾纏」理論闡明愛情,在蘇娜SUNA、加百利GABRYL的默契演繹的「量子情歌」,傳達「真愛可能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的一種愛情精神理念。物理學與真愛定律 《最初 1ST Second 》闡明真愛作用定律何為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