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2021-03-01 地理微課堂

      

還記得中學地理課本的第一節講的什麼嗎?當你行走在平直的道路上,奔跑在寬闊的操場上,或抬頭看見漫天的星鬥時,你會想到腳下大地的形狀嗎?

人們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歷了漫長的過程。

       古時候,由於人們活動的範圍很小,只看到自己生活地區的一小塊地方,因此單憑直覺,就產生了種種有關「天圓地方」的說法。例如,我國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周代,就有"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棋盤)"的蓋天說。

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和各種知識的積累,人們逐漸認識到,大地在大範圍內不可能是平坦的,而應該是彎曲呈弧形的。因為在海邊看離岸的船,先是船身隱沒,然後才是桅帆。在陸地上旅行的人,如果向北走去,一些星星就會在南方的地平線上消失,另外一些星星卻在北方的地平線上出現。如果向南走去,情況就相反。這些現象,只有大地是弧形的才好解釋。

古希臘著名的科學家、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第一次對大地是球形作出了論證。他觀察天象,從月食時地球在月球上的投影等現象中,推斷大地的形狀為球形。

15、16世紀的地理大發現,特別是1519——1522年,麥哲倫率領的一支船隊,環繞地球航行一周成功,這為大地是球形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隨著測量技術的不斷進步,特別是人造地球衛星的利用,從太空中獲取的地球影像中清楚的顯示出地球是一個球體。

現在人們對地球的形狀已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地球並不是一個正球體,而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地球赤道半徑約為6378千米,極半徑約為6356千米,平均半徑約為6371千米,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

如果我們把這個龐大的地球,縮小製成一個直徑1米的地球儀,赤道半徑只比極半徑長1毫米多,這點微小差別,在地球儀上是表示不出來的,所以我們使用的地球儀都還是正圓形的。

相關焦點

  • 七年級地理複習: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速記清單】1.地球的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 學霸必會:地球形狀、大小、地球儀
    2.地球的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略扁,赤道部位略鼓的不規則球體。4.證明地球是球體的證據:1. 麥哲倫船隊的環球航行,首次證明地球是個球體;2.1.概念: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比例把地球縮小,製作的地球的模型。2.地球儀上的點和線
  • 我們如何知道宇宙的形狀和大小?
    它的空間曲率是怎樣的(形狀)?未來我們能否觀察到更廣闊的宇宙?我們今天就來說下著幾個問題。雖然這些問題比較寬泛,但每一個問題我們今天都會找到答案。為了幫助我們更好地解決以上幾個問題,讓我們先轉向我們最熟悉的地球,先看一下我們是如何測量地球的大小的?
  • 知識清單 II 主題: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地球儀?
    內容包括地球和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和陝西鄉土地理四部分。將按主題考點發送,敬請關注每一期專題和主題,在使用過程中有任何好的意見、建議請留言。專題一《地球與地圖》知識構架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那麼,重點來了……知識點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 公元前3世紀的天文學家如何判斷地球的大小和形狀?
    人類自古以來討論最多的就是大地的形狀問題,因為畢竟我們就生活在地球上,要想了解天空的奧秘,人類的起源,我們至少先得知道自己生活的世界是什麼形狀,對吧!其實有很多自然現象已經為我們揭示了大地的形狀,但人們也為此苦惱了幾千年!今天我們就說下公元前3世紀古希臘的一位天文學家時如何證實大地的形狀?以及他如何開創性地在人類歷史上首次測量地球的大小?
  • 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地球的形狀與大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地球的形狀與大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地球的形狀與大小   (1)表面積:5.1億Km2,其中海洋佔71%,陸地佔29%;赤道周長:4萬Km;平均半徑:6371Km   (2)形狀:兩極部位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 (科學)地球的形狀
    教學目標: 1.能夠收集有關地球的資料並提出關於地球形狀的一些問題能夠通過計算對地球的大小做出解釋
  • 地球的形狀究竟是什麼樣的?
    質量和引力是決定地球形狀的兩個特徵。實際上,這些特徵是相互關聯的。質量吸引其他質量,從而產生我們稱之為引力的力。較小的物體,如汽車或房屋,具有微小的引力。整個地球的質量是巨大的,而且確實是不斷增加的。科學家推測在大約46億年前,太陽系是一團塵埃和氣體。
  • 人類處在銀河系內,如何知道銀河系的大小、形狀和結構?
    ——蘇軾但是想知道銀河系的形狀,跟看一座山還是稍微有點區別的!因為山需要俯視,而銀河系就在我們頭頂,我們只需要仰望它,或者仰望其他星系。在地球上我們只需要完全黑暗的夜空和一雙敏銳的眼睛,就能看到橫跨天空的整條銀河系暗帶,這至少說明了銀河系不是球形的。那麼我們為什麼很難獲取銀河系樣貌的信息想要了解銀河系的大小和規模,確實很困難!
  • 蟲卵的大小和形狀由什麼決定?產卵地點能最準確地指示蟲卵形狀
    研究團隊表示,產卵地點能最準確地指示蟲卵的形狀。尤其是產在土壤和落葉層中的蟲卵體型較大;而同樣是體型較小的蟲卵,產在水中的往往較圓,而寄生於其它動物體內的蟲卵經常具有不對稱的特徵。
  • 一個扁扁的球體-地球為什麼是這種形狀的?
    軌道可以描述衛星或其他天體的在受到引力或其他作用力下,圍繞著地球或其他天體運行的路徑或軌跡。儘管自然的力量在根本上決定了人造衛星軌道的形狀及大小,但是人類的智慧與想像力將軌道的細節描繪得無比確切。地球的形狀是決定人造衛星近地軌道的重要因素。到了19世紀50年代,人們才知道兩極與地心的距離比赤道大約要近21千米。太空時代為我們帶來了新精度、新觀察。
  • 地球的形狀——「球」還是「梨」?
    由於物質密度分布上的差異、彈、塑性變形及自轉的影響,地球更為準確的表面形態略似於一個「梨形」(嚴格地說高度應大於寬度)。據人造衛星軌道參數分析,地球北極比標淮的旋轉橢球體要凸出約10m,南極則凹進約30m;北半球的中緯度區稍稍凹進,在南半球則稍稍凸出。據此可有兩點推論:1)地球非嚴格的旋轉橢球體;2)這一不規則的形態表明地球內部物質在分布上具有顯著不均勻性。
  • 空間的形狀大小與比例尺度的關係
    建築的室內空間,因不同的形狀或方、或圓、或是多角形,給人的感覺是不同的。是高而長,還是低而寬敞,這些問題用建築的術語來說,就是建築空間的形狀、比例和尺度的問題。  一般公共建築室內空間的形狀,概括起來有兩種:一種是規整的幾何形;另一種是不規整的線形。
  • 煙花的物理學原理,它的大小、形狀和顏色是怎麼來的?
    為什麼煙花會產生不同的形狀?為什麼煙花有五顏六色的顏色? 所以我們今天要說的是:煙花是如何工作的?它都包含哪些物理學原理。 想要製作一個好的煙花需要考慮四大要素:高度、大小、形狀和顏色。爆炸的火藥只是後三種情況的催化劑,是一個煙花的開始。 在這四個要素中高度最容易理解。
  • 地球的形狀
    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知經過了許久的歲月,大體上可以分為5個階段:1首先人們認為地球是方形的天是圓的,天如一口鍋蓋這地;2、人們觀察天上的星星月亮發現始終在我的周圍認為地球是宇社會的發展進步宙的中心;3、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類的活動範圍變大,發現地球似乎永遠 走不到盡頭這是就有人猜測地球肯定是個圓的;4由於有人猜測地球為圓形那麼就有人去實踐,1519年葡萄牙的著名航海家
  • 地球的形狀是盤狀的嗎?科學家:這樣的地球是無法想像的
    地球從誕生到現在已經經過了46億年,在這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我們人類只能算是很渺小的存在,但是人類慢慢進化成了高等的生命,對於地球的認識也是越來越深刻。不過雖然現在人類已經有能力去探索宇宙太空,但是對於地球的認識卻還是非常的有限,可以說地球依舊充滿著太多的未解之謎,就像是地球的形狀問題。
  • 古希臘學者提出地球的形狀是圓盤形、圓柱形,但他卻有不同見解
    著名數學家和天文學家畢達哥拉斯認為天體的運動是和諧的,行星的運動甚至有著音樂般的韻律,各行星所處的天球其大小和運動速度彼此之間存在著簡單的數比關係。同時,畢氏認為宇宙是完美的,所有的天體都應該是球形的,天體的運動軌道是圓形的,其運動則是勻速的,即天體的運動是勻速圓周運動。公元前5世紀,畢達哥拉斯在希臘移民城邦義大利的克羅託內創立了畢達哥拉斯學派。
  • 空間有哪些形狀大小與比例尺度的關係?
    建築的室內空間,因不同的形狀或方、或圓、或是多角形,給人的感覺是不同的。是高而長,還是低而寬敞,這些問題用建築的術語來說,就是建築空間的形狀、比例和尺度的問題。一般公共建築室內空間的形狀,概括起來有兩種:一種是規整的幾何形;另一種是不規整的線形。
  • 精確控制每一個納米粒子形狀、大小和元素組成?
    納米技術的主要挑戰之一是精確控制每一個納米顆粒的形狀、大小和元素組成。物理方法能夠產生不受表面汙染的均勻納米粒子。然而,它們提供了有限的機會來控制納米對象的形狀和具體組成時。赫爾辛基大學(University of Helsinki)和衝繩理工學院(Okinaw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IST)研究生院進行的一項合作顯示,混合金/鐵納米顆粒可以通過單步製造的方法在空前複雜的結構中生長。
  • 我們無法看到地球的真實形狀,但是,人造衛星卻可以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關於對地球的新認識。通過各種太空飛行器的太空探測,人類不但對地球及其周圍環境有了更清楚的了解,而且還發現了諸如輻射帶、磁尾等在地面上很難知曉的新現象。地球是梨形。正如一個人看不到自己的容顏一樣,我們生活在地球上也無法看到地球的真實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