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端午節插艾草講究「插早不插晚,掛長不掛短」,是什麼意思?

2020-12-05 農夫也瘋狂

農村端午節插艾草講究「插早不插晚,掛長不掛短」,是什麼意思?

文/農夫也瘋狂

端午節就要到了,今天逢5正是我們趕集的日子,發現不少外地打工的人也返回來了。在去集市的路上,看到裡很多外地牌照的車輛,由於路窄車多,居然大清早還發生了堵車。因為就要到端午節了,這也是過節前最後一次趕集了,所以集市上的人也比較多,賣東西的和買東西的都一大堆。今天去趕集,主要是想幫媽媽賣一些粽葉,這也是大清早她冒著露水去採摘的。由於量有點多,加上媽媽年紀也大了,所以就幫她把粽葉挑到集市上去了。在端午節的時候,我們這裡包粽子的還是挺多的,所以粽葉也比較好賣,一會功夫就賣光了。後來旁邊來了一個老大爺,他賣的是一把把的艾草。畢竟在端午節的時候有插艾草的習俗,後來閒著無事就和大爺交談起來了。其中就聊到了端午節插艾草的習俗,老大爺就說到了插艾草的講究是很多的。老大爺告訴我說,端午節插艾草講究「插早不插晚,掛長不掛短」,是什麼意思呢?當時我也是一臉懵逼。

大爺見我一臉的疑惑樣子,就知道我肯定沒聽過這在說法,於是就給我耐心講解了。他說「插早不插晚」的意思是說,懸掛艾草要儘量早一點,哪怕是端午節還沒有到來,也是可以插的,儘量不要到了端午節之後才插。在過去民間有著「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扒」的農諺,意思是說在初四的早上是插艾草的最好時間。而後來就多數是在初五插艾草了。但是在端午當天插艾草,也要儘量趕早。一般都是在四、五點多鐘還有露水的時候就要起床去割艾草了,是必須要在太陽出來之前就把艾草割回來,然後把它們懸掛在大門及窗戶的兩邊。

而後半句「掛長不掛短」的意思是說,所懸掛的艾草儘量長一點,不要懸掛植株過於矮小的艾草。其實這個也是兩方面的考慮,一個是為了圖個吉利。本來懸掛艾草這個習俗主要是有驅邪、招福,並且驅趕蚊蟲的寓意,自然植株高大一些的這樣更加吉利一些,就像是包紅包了要紅包大一點更加吉利。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美觀性考慮。試想一下大門是人進出的地方,本來就很高大的,如果懸掛的艾草非常的矮小,那看起來就會影響美觀性的,同時植株過於矮小,那驅蚊蟲、淨化空氣的效果也不太明顯。試想一下高大的大門邊,掛著幾棵小草,多麼影響美感啊!

聽了這個老頭的話,讓我對端午節插艾草的習俗又加深了了解。確實在過去,老輩人對於端午節插艾草是很講究的。還記得以前爺爺都是在端午當天,天沒亮就起床了,先去井邊打水洗臉刷牙,然後就出去割艾草了,等到回來之後,就用紅繩子把艾草懸掛起來。對於他們來說,這也應該是生活的一種儀式感吧!

其實關於端午節的習俗還有很多的,其中插艾草的講究也很多。在有些地方端午節還有「吃五紅」,或者是「吃五黃」的習俗。正所謂「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在各地的風俗習慣是不一樣的,在你的家鄉,端午節插艾草,還有哪些說法呢?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喜歡文章的朋友們,記得點讚、分享和關注哦,農夫每天都會為大家免費分享一些農村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謝謝大家(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端午節,艾草應該掛啥地方?掛艾草有何講究
    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我在街上散步,就看到街上有人在擺攤賣艾草,一小把約五六棵賣5元錢,一些人正圍在那裡購買。端午節的當天早上,我上街買菜,看到街邊賣艾草的人更多了,賣的艾草也比較新鮮,看樣子是早上才割得,不時地有人在那裡購買。
  • 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端午節掛的艾草啥時候取下來呢?
    端午節插艾草有什麼講究?端午節掛的艾草什麼時候取下呢?文/農夫也瘋狂這周五,就將要迎來五月初五端午節了。在民間一直有著「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說法,這也是不少地區依然保留的傳統習俗。這句農諺的字面意思是說在清明節當天,會在大門的兩邊插上柳枝,而到了端午節的時候又會在門窗處插上一把艾草。這個習俗由來已久了,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端午節掛的艾草啥時候取下來呢?在民間的說法是端午節插艾,這樣不僅有招福驅邪的用途,而且還有防病驅蚊的效果,當然了重點在於後者了。
  • 農村俗語:艾草掛早不掛晚,啥意思?有啥講究?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在很多地方的農村都有懸掛艾草的習俗,關於什麼時候掛艾草那可是有講究的,老人們經常說「艾草掛早不掛晚」,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這樣規定掛艾草的時間呢?說到端午節的艾草,它有著一種特殊的香味,有闢邪驅蟲的的作用,但是農村掛艾草的講究很多,比如說掛艾草的時間,在我們這裡艾草一般是會在端午節當天出太陽之前掛好,勤快的人們一般會在端午節當天起個大早,去山上割一些還帶有露水的艾草,這個時候的艾草是香味最濃的時候,將新鮮的艾草割回家以後,用紅繩子將幾株艾草下面系好,然後分別掛在門前和窗戶上,即便是過幾天以後,還可以隱隱約約問到艾草的香味
  • 農村端午節要插艾草,艾草應該掛在哪?掛艾草有何講究?
    端午節家門上要插艾草,這是一直以來的習俗,不過具體掛在哪裡,這個不同的房子肯定也是不一樣的,住農房一般是掛在大街門上,住樓房真沒地方放,大多數就是直接放在門口了。今日端午節,打眼一看,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掛了艾草,端午節掛艾草可以驅害闢邪,而且我們當地的習俗是把艾草和折來的桃枝一起掛在門上,住在農村的一般家門口都會有一個橫梁,放艾草的時候就把它一起放在橫梁上就可以了,或者掛在門環上。再說住樓房的,住樓房簡單了,門口都是平滑的防盜門,沒有門環也沒有門框,那怎麼辦,只能直接捆起一把放在門角了。
  • 端午時候插艾葉什麼意思 端午節插艾草的傳說
    端午節端午節插艾草的傳說:插艾草是流傳了很久的傳統習俗,在民間流傳的範圍也很廣,將艾草掛在門前能消疾病、驅鬼邪、避晦氣,能帶來好運。那麼,本期的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端午節插艾草的傳說。「五月初五插艾子」是民間普遍流行的一種風俗。那麼,端午節門頭插艾的來歷如何呢?
  • 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怎麼掛艾草,有哪些講究呢?
    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怎麼掛艾草,有哪些講究呢?文/農夫也瘋狂馬上就要到端午節了,這是一個自古以來就很受重視的傳統節日,在過去無論是官方,還是在民間都很受重視。除此以外還有一個流傳甚廣的習俗,那就是端午節門前插艾草。在民間還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農諺,每年到了端午節,很多地區的老百姓都會把艾草和菖蒲捆綁在一起,然後懸掛在大門兩邊。那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怎麼掛艾草,有哪些講究呢?今天我們就來簡單了解一下這個習俗。①端午節為什麼有掛艾草的習俗?
  • 端午節掛艾草切勿3長2短,掛艾草要掛在什麼地方?答案來了
    端午節掛艾草切勿3長2短,老人說不吉利,掛艾草的老習俗,你懂嗎端午佳節,眼瞅著已經過去一半,但是你會發現很多地方老的傳統老的習俗卻都沒有了。早些年在農村,尤其是逢年過節的時候,規矩特別多,小孩子一哭,二鬧的就要挨打因此懂的規矩也多。
  • 端午節到了,很多人家門口都會掛艾草,老農說掛艾草也有講究
    有的地方是掛菖蒲,有的地方還會掛大蒜,一般是為了驅蟲闢邪。因此,這個習俗帶有人們美好的祝願,人們希望藉此行動,保佑一家人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不過老農常說,其實掛艾草也有講究的,很多講究在老一輩的心中早已約定俗成,而年輕人們卻可能不知道。
  • 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講究,農人大爺:說兩不掛,你知道嗎?
    端午節馬上就要來臨,大家都在為端午節的一些習俗忙碌,其中艾草是端午節必備的!端午插艾草,有身體健康,延年益壽的寓意,艾草防病又防蟲,為人們的健康安全做保障。插艾草看似簡單,但是也有許多講究。講究一:見過太陽的艾草不能掛其實這一點,我還是深有感受的。小時候,總是很在意每個節日,端午節印象最深的就是插艾草和綁五色繩。
  • 端午節到來,艾草應該掛在什麼地方?有什麼講究?
    但是端午節除了包粽子以外,人們還比較習慣掛艾草,那麼對於掛艾草有何講究?艾草本身有一股刺激性氣味,而且艾草散發出來的氣味可以起到很好的殺菌消毒作用。特別是在目前炎熱夏季,同時三伏天氣又即將來臨,空氣環境中比較溼熱。因此端午節人們還有一個掛艾草的習俗,除了它本身可以殺菌消毒以外,人們認為掛艾草可以起到趨利避害的作用。
  • 端午節,艾草該掛什麼地方,掛上去有什麼講究
    在迎接端午節的時刻,在陰曆五月初一早上開始,一直到五月初五早上,這四天都是掛艾草的日子,我是在五月初一那天早上買的艾草,那天我到市場上溜達,看到很多人拿到艾草,我就問今天是什麼日子,賣艾草的人說,今天是陰曆五月初一,今天正式掛艾草的日子開始,我就花五毛錢買一小把艾草,買回來後把艾草插在我家門上邊
  • 端午節是懸掛艾草的日子,為啥農村老人說艾草有兩不掛,為啥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端午節也是艾草的節日,這時候排上用場最大,使用最多的,莫過於是家家戶戶門口懸掛的艾草,關於門口懸掛艾草的民間傳說可謂是多多,大都是關於以下瘟神、以及五毒、邪氣等等具有很好的驅除作用,艾草味道清香,具有多的作用,一直是作為一種傳統的藥物被廣泛使用,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懸掛艾草,那麼為啥有的農村老人愛說:艾草有兩不掛呢,這有是啥意思呢?
  • 「清明插柳,端午掛艾」,但端午艾草有「兩不掛」,啥講究?
    不過俗話說「好飯不怕晚」,從明天端午節當天起,為期3天的端午小長假就要開始了。端午節和春節、清明、中秋一樣,都是我們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每到端午佳節,人們都會進行很多紀念活動,像是吃粽子、划龍舟等等。 除了這些,過端午節還有一種獨特的方式,那就是懸掛艾草,俗語「清明插柳,端午掛艾」,即為此意。
  • 「清明插楊柳,端午掛艾草」,古人留下來的民俗智慧,都有受用
    俗話說得好「清明插楊柳,端午掛艾草」,不管你家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裡,掛艾草這一個事情是必須要做的,而且有些家庭都是非常的重視。掛艾草流傳下來就成了一種在端午節這一天必須要做的事情,簡單的講可以說是一個固定性質的工作了。
  • 為啥端午節家裡門前要掛艾草與菖蒲?一說你就明白了,古人真講究
    五月五端午節又要到了,記得小時候家長都會提前一天在門前掛上艾草和菖蒲,可這究竟有什麼講究呢?我們來一起看看~為啥端午節家裡門前要掛艾草與菖蒲?一說你就明白了,古人真講究。"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其實從古詩句中就可以清楚了解到,端午五月五,正是天氣越來越熱的時候,在古代因為條件有限,人們很容易受溼氣侵蝕影響而感染疾病。
  • 農村俗語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導語:農村俗語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大家好,歡迎大家關注「三農常識絮語」,絮語是一個專注於三農知識與三農政策的達人,一直關心著關於農村的那些事,天天為大家呈現與農村農民生活有關的話題!本文由百家號「三農常識絮語」原創,維權必究!
  • 端午節來臨,家裡掛艾草與菖蒲,那你知道為什麼有掛艾草習俗嗎?
    掛艾草也是端午節的一個習俗,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嗎?端午是入夏後第一個節日,氣溫上升,正是疾病多發的時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們往往會在家門口掛幾株艾草,由於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闢邪。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草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
  • 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和菖蒲 端午節掛艾草和菖蒲的寓意
    除了端午食粽和扒龍舟這兩個禮俗之外,端午掛艾草和菖蒲也是重要的習俗之一。那麼,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和菖蒲?  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和菖蒲  端午節之所以要掛艾草和菖蒲,是為了驅病、防蚊、闢邪。掛艾葉菖蒲是中國民間節日習俗,在端午節以艾葉懸於堂中,剪艾力虎形或剪彩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戴之,以僻邪驅瘴。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  在端午節布置種種可驅邪祛病的花草,來源亦久。
  • 端午家門口掛的艾草菖蒲賣瘋了 醫生說它甚至能救命
    這些綠植便是艾草菖蒲,物業公司的李經理介紹,因為懸掛艾草菖蒲是中國人端午節的習俗,所以小區物業統一採購了一批,發放給業主;如果業主不在家裡,他們也會把它送到業主家門口,並綁在業主的大門上。  「主要是營造一種過節的氣氛。」李經理告訴記者。
  • 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
    端午節就要來了,滿城都在吆喝,送艾草就是送愛心!端午節為什麼要送艾草呢?原來送艾草,掛艾草是有講究的。艾草可以幹什麼呢?聰明的先賢們經過探索,發現艾草對驅蚊有著神奇的功效。所謂大自然,一物降一物,家門口上,掛上艾草,不僅會散發出奇特的香味,而且還可以讓蚊避而遠之。今天,科學研究已經發現,艾草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所以會產生奇特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