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懸掛艾草的日子,為啥農村老人說艾草有兩不掛,為啥

2020-12-05 棒奔霸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

端午節也是艾草的節日,這時候排上用場最大,使用最多的,莫過於是家家戶戶門口懸掛的艾草,關於門口懸掛艾草的民間傳說可謂是多多,大都是關於以下瘟神、以及五毒、邪氣等等具有很好的驅除作用,艾草味道清香,具有多的作用,一直是作為一種傳統的藥物被廣泛使用,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懸掛艾草,那麼為啥有的農村老人愛說:艾草有兩不掛呢,這有是啥意思呢?其實民間有的地方還真的有這也的說法。

紅繩作為我們獨特的使用方法,在很多的物品上面均有紅繩的身影,像挖人參需要使用紅繩捆綁,艾葉香包也是紅繩,我們脖子裡面佩戴的飾品、玉器也統統的要使用紅繩,紅繩這種貌不起眼的物品,在很多時候起到著很關鍵的作用,甚至我們對於很多的器物的認為,就應該使用紅繩,使用其他的就不行的感覺。

去年端午節時候,村裡的老李家,也開始懸掛艾草,這一天老李沒有親自上場,老李早早的去鎮上去採購中午的食材,懸掛艾草是上大學的小李在家完成,老李從鎮上買菜回來,到家裡大門口一看,是又可笑又想發火,原來自己不在家,上大學的兒子,艾草是給掛上了,但使用的卻不是紅繩,而是用的前幾天給黃瓜搭架子捆綁使用的塑料繩,塑料繩倒也罷了,你倒是使用個紅顏色的啊,小李使的是一根綠瑩瑩的繩子給捆了捆就給掛上了。

老李趕緊給解下來,去家裡找出了紅繩,更換之後在重新掛上,然後告訴上大學的兒子,記得以後掛艾草要用紅繩,只有紅繩捆上艾草掛上去,才能起到作用,使用別的顏色的繩子,哪些邪門歪道的不怕。

端午節懸掛艾草,出來使用紅繩之外,在有的農村還要早早的起來,在太陽沒有出來的時候去收割艾草,老人還經常讓孩子使用艾草上面的露水擦眼,說在這一天使用艾草露水擦眼睛,眼睛就會明亮,也不會生眼疾,而且沒有出太陽之前採集的艾草,老人認為是作用最大的。

早晨收割沒見過太陽的艾草,老人認為是威力最足,作用自然也就最大,而經過太陽暴曬之後的艾草,懸掛起來的效果就沒有那麼好,所以農村老人說的兩部掛,除了沒有紅繩的不能掛,還又一個就是曬過太陽的艾草不能掛。

對於這個艾草兩不掛,你的農村老家有什麼說法嗎?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

相關焦點

  • 為啥端午節家裡門前要掛艾草與菖蒲?一說你就明白了,古人真講究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五月五端午節又要到了,記得小時候家長都會提前一天在門前掛上艾草和菖蒲,可這究竟有什麼講究呢?我們來一起看看~為啥端午節家裡門前要掛艾草與菖蒲?一說你就明白了,古人真講究。"而艾草是可以治病的藥草,在家裡擺放些可以起到消除病毒和驅除蚊蟲的作用,發展到後來,端午節在門前掛艾草就有了祈求家人身體健康的美好寓意了。至於菖蒲,其葉子形似劍,除了自身自帶殺蟲滅菌效果,古人將它掛在門前也是想起到驅邪避害的用處。甚至還有更講究的,還會把菖蒲直接剪成寶劍形狀,是不是很有意思?Q:如何懸掛?
  • 端午節掛艾草切勿3長2短,掛艾草要掛在什麼地方?答案來了
    端午節掛艾草切勿3長2短,老人說不吉利,掛艾草的老習俗,你懂嗎端午佳節,眼瞅著已經過去一半,但是你會發現很多地方老的傳統老的習俗卻都沒有了。早些年在農村,尤其是逢年過節的時候,規矩特別多,小孩子一哭,二鬧的就要挨打因此懂的規矩也多。
  • 農村俗語:艾草掛早不掛晚,啥意思?有啥講究?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在很多地方的農村都有懸掛艾草的習俗,關於什麼時候掛艾草那可是有講究的,老人們經常說「艾草掛早不掛晚」,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這樣規定掛艾草的時間呢?說到端午節的艾草,它有著一種特殊的香味,有闢邪驅蟲的的作用,但是農村掛艾草的講究很多,比如說掛艾草的時間,在我們這裡艾草一般是會在端午節當天出太陽之前掛好,勤快的人們一般會在端午節當天起個大早,去山上割一些還帶有露水的艾草,這個時候的艾草是香味最濃的時候,將新鮮的艾草割回家以後,用紅繩子將幾株艾草下面系好,然後分別掛在門前和窗戶上,即便是過幾天以後,還可以隱隱約約問到艾草的香味
  • 農村端午節要插艾草,艾草應該掛在哪?掛艾草有何講究?
    端午節家門上要插艾草,這是一直以來的習俗,不過具體掛在哪裡,這個不同的房子肯定也是不一樣的,住農房一般是掛在大街門上,住樓房真沒地方放,大多數就是直接放在門口了。今日端午節,打眼一看,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掛了艾草,端午節掛艾草可以驅害闢邪,而且我們當地的習俗是把艾草和折來的桃枝一起掛在門上,住在農村的一般家門口都會有一個橫梁,放艾草的時候就把它一起放在橫梁上就可以了,或者掛在門環上。再說住樓房的,住樓房簡單了,門口都是平滑的防盜門,沒有門環也沒有門框,那怎麼辦,只能直接捆起一把放在門角了。
  • 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端午節掛的艾草啥時候取下來呢?
    這句農諺的字面意思是說在清明節當天,會在大門的兩邊插上柳枝,而到了端午節的時候又會在門窗處插上一把艾草。這個習俗由來已久了,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端午節掛的艾草啥時候取下來呢?在民間的說法是端午節插艾,這樣不僅有招福驅邪的用途,而且還有防病驅蚊的效果,當然了重點在於後者了。
  • 端午節到了,很多人家門口都會掛艾草,老農說掛艾草也有講究
    有的地方是掛菖蒲,有的地方還會掛大蒜,一般是為了驅蟲闢邪。因此,這個習俗帶有人們美好的祝願,人們希望藉此行動,保佑一家人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不過老農常說,其實掛艾草也有講究的,很多講究在老一輩的心中早已約定俗成,而年輕人們卻可能不知道。
  • 端午節,艾草該掛什麼地方,掛上去有什麼講究
    在迎接端午節的時刻,在陰曆五月初一早上開始,一直到五月初五早上,這四天都是掛艾草的日子,我是在五月初一那天早上買的艾草,那天我到市場上溜達,看到很多人拿到艾草,我就問今天是什麼日子,賣艾草的人說,今天是陰曆五月初一,今天正式掛艾草的日子開始,我就花五毛錢買一小把艾草,買回來後把艾草插在我家門上邊
  • 端午節到來,艾草應該掛在什麼地方?有什麼講究?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了,端午節是我國歷史比較悠久的一個節日。在端午節當天,人們都提前早早準備包粽子,用糯米、豆、板慄、豬肉等等一起製成美味又可口的粽子,以此紀念端午節的到來。但是端午節除了包粽子以外,人們還比較習慣掛艾草,那麼對於掛艾草有何講究?
  • 農村端午節插艾草講究「插早不插晚,掛長不掛短」,是什麼意思?
    農村端午節插艾草講究「插早不插晚,掛長不掛短」,是什麼意思?文/農夫也瘋狂端午節就要到了,今天逢5正是我們趕集的日子,發現不少外地打工的人也返回來了。畢竟在端午節的時候有插艾草的習俗,後來閒著無事就和大爺交談起來了。其中就聊到了端午節插艾草的習俗,老大爺就說到了插艾草的講究是很多的。老大爺告訴我說,端午節插艾草講究「插早不插晚,掛長不掛短」,是什麼意思呢?當時我也是一臉懵逼。大爺見我一臉的疑惑樣子,就知道我肯定沒聽過這在說法,於是就給我耐心講解了。
  • 端午節,艾草應該掛啥地方?掛艾草有何講究
    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我在街上散步,就看到街上有人在擺攤賣艾草,一小把約五六棵賣5元錢,一些人正圍在那裡購買。端午節的當天早上,我上街買菜,看到街邊賣艾草的人更多了,賣的艾草也比較新鮮,看樣子是早上才割得,不時地有人在那裡購買。
  • 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怎麼掛艾草,有哪些講究呢?
    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怎麼掛艾草,有哪些講究呢?文/農夫也瘋狂馬上就要到端午節了,這是一個自古以來就很受重視的傳統節日,在過去無論是官方,還是在民間都很受重視。而在端午節也會有很多習俗,其中之一就是划龍船、包粽子。除此以外還有一個流傳甚廣的習俗,那就是端午節門前插艾草。在民間還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農諺,每年到了端午節,很多地區的老百姓都會把艾草和菖蒲捆綁在一起,然後懸掛在大門兩邊。那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怎麼掛艾草,有哪些講究呢?今天我們就來簡單了解一下這個習俗。①端午節為什麼有掛艾草的習俗?
  • 端午節為什麼要在門口懸掛艾草和菖蒲?有何作用?原來是這樣的
    在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每個節日都有著獨特的民俗習慣,也許有些民俗現在看來好像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實際上它往往有著深刻的道理,這更是廣大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期待和珍惜。傳統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了,說到端午節大家肯定首先會想到吃粽子,划龍舟,飲雄黃酒等等。
  • 泡艾草、掛菖蒲 專屬端午節的草藥飄香
    原標題:[我們的節日·端午]泡艾草、掛菖蒲 專屬端午節的草藥飄香   還有幾天才到端午節,敘永縣兩河鎮天生橋村的李成蓮已在後院田壩裡採摘起艾草,準備送給兄弟家掛上。不一會功夫,一根一米多高的艾草就被她連根拔起,一股濃鬱的藥草香瞬間在風中散開。
  • 端午節來臨,家裡掛艾草與菖蒲,那你知道為什麼有掛艾草習俗嗎?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 自古以來端午節便有划龍舟及食粽等節日活動!掛艾草也是端午節的一個習俗,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嗎?端午是入夏後第一個節日,氣溫上升,正是疾病多發的時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們往往會在家門口掛幾株艾草,由於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闢邪。
  • 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講究,農人大爺:說兩不掛,你知道嗎?
    端午節馬上就要來臨,大家都在為端午節的一些習俗忙碌,其中艾草是端午節必備的!端午插艾草,有身體健康,延年益壽的寓意,艾草防病又防蟲,為人們的健康安全做保障。插艾草看似簡單,但是也有許多講究。講究一:見過太陽的艾草不能掛其實這一點,我還是深有感受的。小時候,總是很在意每個節日,端午節印象最深的就是插艾草和綁五色繩。
  • 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和菖蒲 端午節掛艾草和菖蒲的寓意
    在端午節到來之前,各大商場和超市已經開始做起了端午節的促銷活動,市面上也出現了各式各樣的粽子,大家是喜歡甜粽子還是肉粽子呢?除了端午食粽和扒龍舟這兩個禮俗之外,端午掛艾草和菖蒲也是重要的習俗之一。那麼,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和菖蒲?
  • 老人說收割艾草分前三後四,以及功效作用
    艾草又稱艾蒿,是我國南方普遍都有的一種植物,在廣西經常在農村路邊都生長有,艾草可以驅蚊蟲,艾葉更是可用包米飯來做著吃的。那麼艾草收割怎麼個前三後四呢?下面簡單了解下:其實前三後四並不是收割艾葉時間,而是過端午節前農村古老人常用艾草掛在門前和屋後的,艾草有驅除蚊蠅作用。艾草的生長狀況比較適合在南方氣候,跟其他農作物幾乎一樣,在農村老人的說法叫做季節不等人,收割過早,艾葉過嫩,作為食材食用是適合的。收割過遲可作為中草藥使用。
  • 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
    端午節就要來了,滿城都在吆喝,送艾草就是送愛心!端午節為什麼要送艾草呢?原來送艾草,掛艾草是有講究的。夏天,簡直就可以說是一個災難性的季節。艾草可以幹什麼呢?聰明的先賢們經過探索,發現艾草對驅蚊有著神奇的功效。所謂大自然,一物降一物,家門口上,掛上艾草,不僅會散發出奇特的香味,而且還可以讓蚊避而遠之。今天,科學研究已經發現,艾草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所以會產生奇特芳香。
  • 「清明插柳,端午掛艾」,但端午艾草有「兩不掛」,啥講究?
    一看到賣艾草的多了起來,不用看日曆,就知道端午節要到了,因為平時很少有人買艾草,只有需要用艾灸的人才會買,而端午節不同,很多人都習慣在端午節期間懸掛艾草。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掛艾草跟粽子、龍舟一起,成為端午節的一個民俗。為什麼端午節要掛艾草呢?
  • 端午節也是「古代衛生節」 你家懸掛艾草和菖蒲了嗎?
    說到端午節大家肯定首先會想到吃粽子、划龍舟、飲雄黃酒等等。在南京的很多老人都知道每到端午節還有一個重要的活動就是掛艾草和菖蒲,有句俗語「清明插柳枝,端午插艾蒲」,在這天家家戶戶的門口都會懸掛艾草和菖蒲。   這幾天荔枝新聞網友在街頭看到已經有艾草和菖蒲賣了。據攤主介紹,艾草以前可是到處都有的,菖蒲只有水邊才有,現在已經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