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8日,中國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簡稱工程院)承擔的技術示範井瀘203H57-2井順利完鑽,創四川頁巖氣公司瀘203區塊四開鑽井周期最短紀錄。工程院堅決扛起科技「支撐當前、引領未來」重任,砥礪奮進,企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雙提升」。
「著力攻克重大關鍵核心技術難題,勇當油氣勘探開發和工程技術創新的主力軍和排頭兵。」工程技術研究院書記、執行董事、院長馮豔成在日前召開的中心組專題學習研討會上強調。
構建「大科研」格局,科技創新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顯著提升。工程院深入貫徹落實五中全會公報「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部署,始終將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和核心戰略,堅持科技創新與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促進多元資源合理配置,著力構建現代科技型企業治理體系,打造世界一流科技創新型企業。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全可溶橋塞國際領先,長壽命螺杆鑽具國際先進,建成年產1萬個橋塞的產業能力。
深挖「大數據」價值,數位化轉型智能化發展步伐加快。工程院完成智能鑽完井技術發展規劃頂層設計和規劃編制;軟體模型方法研究等有突破性進展;EISC全年預警上千井次,規避百餘次重大鑽井事故,支撐寧209H71-3井刷新3100米國內頁巖氣井水平段紀錄。
樹立「大攻堅」思維,體制機制改革有序推進,發布《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確立6項改革目標,實施五大重點舉措,形成3年實施路線圖,完成63項任務分解。所屬北石公司入選國務院「科改示範行動」企業名單,提前完成首年任務。全面構建「四項機制」,穩步推進科技創新創效激勵試點。
設定「大發展」目標,「十四五」規劃超前布局發展。工程院堅持「瞄準一個目標、扛起兩項責任、實施四大戰略、提升五大能力、創建六個一流」新發展思路,高質量編制「十四五」發展規劃。落實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部署,推動實施「三個階段」20項措施,「率先建成世界一流研究院」踏上新徵程。(中國石油網 記者耿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