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著力攻克重大關鍵核心技術難題

2021-01-09 天地格調

2020年12月28日,中國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簡稱工程院)承擔的技術示範井瀘203H57-2井順利完鑽,創四川頁巖氣公司瀘203區塊四開鑽井周期最短紀錄。工程院堅決扛起科技「支撐當前、引領未來」重任,砥礪奮進,企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雙提升」。

「著力攻克重大關鍵核心技術難題,勇當油氣勘探開發和工程技術創新的主力軍和排頭兵。」工程技術研究院書記、執行董事、院長馮豔成在日前召開的中心組專題學習研討會上強調。

構建「大科研」格局,科技創新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顯著提升。工程院深入貫徹落實五中全會公報「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部署,始終將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和核心戰略,堅持科技創新與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促進多元資源合理配置,著力構建現代科技型企業治理體系,打造世界一流科技創新型企業。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全可溶橋塞國際領先,長壽命螺杆鑽具國際先進,建成年產1萬個橋塞的產業能力。

深挖「大數據」價值,數位化轉型智能化發展步伐加快。工程院完成智能鑽完井技術發展規劃頂層設計和規劃編制;軟體模型方法研究等有突破性進展;EISC全年預警上千井次,規避百餘次重大鑽井事故,支撐寧209H71-3井刷新3100米國內頁巖氣井水平段紀錄。

樹立「大攻堅」思維,體制機制改革有序推進,發布《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確立6項改革目標,實施五大重點舉措,形成3年實施路線圖,完成63項任務分解。所屬北石公司入選國務院「科改示範行動」企業名單,提前完成首年任務。全面構建「四項機制」,穩步推進科技創新創效激勵試點。

設定「大發展」目標,「十四五」規劃超前布局發展。工程院堅持「瞄準一個目標、扛起兩項責任、實施四大戰略、提升五大能力、創建六個一流」新發展思路,高質量編制「十四五」發展規劃。落實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部署,推動實施「三個階段」20項措施,「率先建成世界一流研究院」踏上新徵程。(中國石油網 記者耿莉)

相關焦點

  • 提出問題是取得科技突破的關鍵一步——解讀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光明日報記者 詹媛「提出重大科學問題工程技術難題並判別其優先順序,是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的出發點和動力源,是解決問題、難題,取得科技突破的關鍵一步。」在8月15日舉辦的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年會閉幕式上,中國科協發布了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 提出問題是取得科技突破的關鍵一步 ——解讀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提出重大科學問題工程技術難題並判別其優先順序,是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的出發點和動力源,是解決問題、難題,取得科技突破的關鍵一步。」在8月15日舉辦的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年會閉幕式上,中國科協發布了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 2020年度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背景按照《中國科協辦公廳關於徵集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的通知》(科協辦函學字〔2020〕18號)的要求,中華中醫藥學會組織開展了 2020年度中醫藥重大科學問題及工程技術難題遴選工作。3月24日發出 《關於徵集2020中醫藥重大科學問題及工程技術難題的通知》,並組建專家推薦委員會,由張伯禮院士擔任主任委員。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聚焦油氣智能鑽井變革性技術
    據了解,2019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超過70%,油氣供應安全形勢嚴峻。鑽井工程是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的關鍵工程技術,勘探、發現和開採油氣均離不開鑽井。當前我國油氣勘探開發的重點是低滲透、非常規、深水和深層超深層等複雜領域,普遍存在資源品質差、開發對象複雜、自然環境惡劣等客觀難題,鑽井工程在高效、經濟、優質、安全等方面面臨重大挑戰,亟需發展變革性的鑽井新技術。
  • 邊戰疫邊創新 中央企業攻下這些關鍵核心技術!
    通過對MEMS結構釋放背腔刻蝕、雷射劃片等工藝路徑開展專項技術攻關,對核心工藝設備進行優化升級改造 ,經過多次試驗,工藝技術攻關取得重大突破,最終實現了熱電堆紅外溫度傳感器晶片產能大幅提高。  2  核心技術,攻克!
  • 「十三五」期間我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
    國新辦21日舉行發布會,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在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全國科技界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加強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過去5年,我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從1.42萬億元增長到2.21萬億元,研發投入強度從2.06%增長到2.23%。基礎研究經費增長近一倍。技術市場合同成交額翻一番。
  • 中國科協發布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經過網絡初評投票、覆審評議和終審評議,8月15日,中國科協在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閉幕式上發布了10個對科學發展具有導向作用的科學問題和10個對技術和產業具有關鍵作用的工程難題。10個前沿科學問題為:冠狀病毒跨種傳播的生態學機制是什麼?引力波將如何揭示宇宙奧秘?地球物質是如何演化與循環的?
  • 西南石油工程氮氣鑽井技術解鎖儲層傷害難題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今年以來,西南石油工程公司鑽井工程研究院堅持以技術立企興企強企,精準對接勘探開發和市場需求,搭建產學研用平臺,大力發展「產層氮氣鑽井技術」,在川西現場施工新8-2井、大邑105井,連續兩口大斜度深井氮氣鑽井取得重大油氣成果,為「零傷害」解放難動用儲量探索實踐了一條新路徑。    自主創新,高端引領。
  • 深海天然氣工程亟待突破核心技術
    ■高德利中國海洋石油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但其大多數都埋藏於深水區,相應的油氣勘探開發工作面臨著「入地、下海」許多難題和工程技術挑戰。中國南海油氣資源豐富,但其中的70%以上都埋藏於深水區,相應的油氣勘探開發及其工程作業因而面臨著許多技術難題和挑戰。歷經10多年的探索和實踐,我國海洋油氣鑽探的最大水深已超過2600米,實現了從淺水到超深水的跨越,同時也發現了豐富的深海天然氣及其水合物資源,亟待進行安全高效開發利用,需要通過創新驅動積極探索相適應的安全高效開發模式,不斷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與裝備的重大突破。
  • 他攻克技術難關,打破國外壟斷,創造這一關鍵領域「中國製造」的新紀元!
    ,現任中國建材國際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中國洛陽浮法玻璃集團董事長、法定代表人,浮法玻璃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兼任國際玻璃協會主席。報到當天,一位老專家對他說:「我國玻璃生產技術還比較落後,尤其是世界先進的浮法玻璃技術中的許多難題還沒有攻克,這個重任就落在你們這代人身上。」那夜,他開始思考如何為中國玻璃工業技術貢獻力量。1991年,被調往蚌埠院深圳分院工作的彭壽提出,中國玻璃行業要走自己的路,必須堅持自主創新。
  • 中國科協發布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今天下午,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順利閉幕。閉幕式上發布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10個前沿科學問題為:冠狀病毒跨種傳播的生態學機制是什麼?引力波將如何揭示宇宙奧秘?如何建立虛擬孿生理論和技術基礎並開展示範應用?10個工程技術難題為:如何開發新型免疫細胞在腫瘤治療中的新途徑與新技術?水平起降組合動力運載器一體化設計為何成為空天技術新焦點?如何實現農業重大入侵生物的前瞻性風險預警和實時控制?信息化條件下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如何防範重大電磁威脅?
  • 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工程技術難題●問題1:如何開發新型免疫細胞在腫瘤治療中的新途徑與新技術?免疫細胞技術是人類徹底治癒腫瘤的希望,是全球前沿醫學和資本追捧的熱點領域之一。水平起降組合動力運載器一體化設計技術是支撐未來航天運輸系統發展與應用的核心技術之一,是未來先進航天運輸系統的重要支撐技術之一。●問題3:如何實現農業重大入侵生物的前瞻性風險預警和即時控制?
  • 中國科協發布2020年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8月15日,中國科協在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閉幕式上發布了 10個對科學發展具有導向作用的科學問題和10個對技術和產業具有關鍵作用的工程難題。10個工程技術難題為:如何開發新型免疫細胞在腫瘤治療中的新途徑與新技術?
  • 中國科協發布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10個對科學發展具有導向作用的科學問題和10個對技術和產業具有關鍵作用的工程難題。如何建立虛擬孿生理論和技術基礎並開展示範應用?10個工程技術難題為:如何開發新型免疫細胞在腫瘤治療中的新途徑與新技術?水平起降組合動力運載器一體化設計為何成為空天技術新焦點?如何實現農業重大入侵生物的前瞻性風險預警和實時控制?信息化條件下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如何防範重大電磁威脅?
  • 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如何實現製造物理世界與信息世界的交互與共融,是當前國內外實踐智能製造理念和目標所共同面臨的核心瓶頸之一。工程技術難題●問題1:如何開發新型免疫細胞在腫瘤治療中的新途徑與新技術?因此,站在國際化、全球化視角,從科學研究和專業技術層面,開展農業入侵生物跨境傳播預警及防減技術合作的協同攻關,將有力解決入侵生物疫情的源頭治理和聯防聯控關鍵技術難題,保障社會穩定與公共安全。●問題4:信息化條件下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如何防範重大電磁威脅?
  • 中國科協發布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為研判未來科技發展趨勢,抓住科技創新突破口,前瞻謀劃和布局前沿科技領域與方向,經過網絡初評投票、覆審評議和終審評議,8月15日,中國科協在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閉幕式上發布了 10個對科學發展具有導向作用的科學問題和10個對技術和產業具有關鍵作用的工程難題。
  • 發布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在15日舉辦的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閉幕式上,中國科協發布了10個對科學發展具有導向作用的科學問題10個對技術和產業具有關鍵作用的工程難題。從「冠狀病毒跨種傳播的生態學機制是什麼」到「引力波將如何揭示宇宙奧秘」,從「如何開發新型免疫細胞在腫瘤治療中的新途徑與新技術」到「無人車如何實現在衛星不可用條件下的高精度智能導航
  • 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發布
    據新華社青島8月15日電 (記者溫競華、張旭東)在15日舉辦的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閉幕式上,中國科協發布了10個對科學發展具有導向作用的科學問題和10個對技術和產業具有關鍵作用的工程難題。從「冠狀病毒跨種傳播的生態學機制是什麼」到「引力波將如何揭示宇宙奧秘」,從「如何開發新型免疫細胞在腫瘤治療中的新途徑與新技術」到「無人車如何實現在衛星不可用條件下的高精度智能導航
  • 邊戰疫邊創新 央企攻下這些關鍵核心技術|中央企業|華東光電集成...
    通過對MEMS結構釋放背腔刻蝕、雷射劃片等工藝路徑開展專項技術攻關,對核心工藝設備進行優化升級改造,經過多次試驗,工藝技術攻關取得重大突破,最終實現了熱電堆紅外溫度傳感器晶片產能大幅提高。2核心技術,攻克!
  • 高德利院士:深海天然氣工程亟待突破核心技術
    作者 |高德利中國海洋石油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但其大多數都埋藏於深水區,相應的油氣勘探開發工作面臨著「入地、下海」許多難題和工程技術挑戰。中國南海油氣資源豐富,但其中的70%以上都埋藏於深水區,相應的油氣勘探開發及其工程作業因而面臨著許多技術難題和挑戰。歷經10多年的探索和實踐,我國海洋油氣鑽探的最大水深已超過2600米,實現了從淺水到超深水的跨越,同時也發現了豐富的深海天然氣及其水合物資源,亟待進行安全高效開發利用,需要通過創新驅動積極探索相適應的安全高效開發模式,不斷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與裝備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