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射水魚「嘴疾眼快」 武裝捕獵新技能

2021-01-16 人民網

原標題:「嘴疾眼快」射水魚

  射水魚是水生世界的羅賓漢——它們很少會錯失自己的目標。然而,不同於羅賓漢,射水魚在分享戰利品時並沒有那麼熱心。

  射水魚通過向獵物射出水柱捕食。它們和數量更多的、被稱為箴魚的魚類共享水域。箴魚捕捉的獵物和射水魚相同,通常是蠐螬、蟋蟀或甲蟲,並且如果有機會的話,會搶奪射水魚擊落的昆蟲。

  為了生存,射水魚不得不進化出更加敏捷的捕獵新技能,比如「預先啟動」。獵物仍在降落時,它們就會啟動,撲向獵物將要擊中的水面。不過,儘管這幫助射水魚在白天打敗了箴魚,但它們不得不在箴魚大顯身手的夜晚放棄狩獵。

  這種射水魚和箴魚之間的「軍備競賽」是通過分析在泰國紅樹林棲息地和實驗室裡對行動中的射水魚進行的上百次高速攝影記錄後發現的。

  「在每個地方,射水魚都被發現和其他在水面覓食的魚類生活在一起。通常,這些競爭對手不僅在數量上超過射水魚,還以相同的獵物為食。」來自德國拜羅伊特大學的Stefan Schuster表示,因此對射水魚來說,保護好它們的獵物變得愈發具有挑戰性。

  Schuster及其同事在試驗中發現了這一點。他們故意把食物丟到水中,然後拍下搶奪的視頻。「在幾乎所有情形下,射水魚都能快速注意到正在降落獵物的初始速度和方向,並徑直撲向其要降落的地點,從而極其高效地捕捉到食物。」Schuster介紹說。平均而言,射水魚只用了90毫秒便到達食物處,而箴魚用了253毫秒。

  「我們的研究顯示,同其他物種的競爭能扮演重要角色,迫使動物進入只有通過認知能力上的投資才能獲得的新市場。」Schuster表示。(閆潔)

相關焦點

  • 【論文故事】射水魚:這是特別的噴水技巧!
    射水魚射水的慢動作特寫。Schmid, Stefan Schuster (2006) Current Biology經過對「水彈」路徑的研究,舒斯特發現射水魚會針對不同高度的目標靈活地調節射擊力度,來保證射出的水流在擊中目標前完成聚集,變為一顆「水彈」,增強了其衝擊力,使得射水魚的射擊效率最大化。
  • 射水魚
    射水魚:是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射水魚科七種魚的統稱,以其能從口中射出水滴,射獵水面懸垂植物上的昆蟲為食而聞名世界。發現於1766年。射水魚體長約20釐米左右,體形接近卵形,頭平吻尖,身體側扁,眼大。體色銀白鮮豔,有的呈淡黃色,略帶綠色。長著一對水泡眼,眼白上有一條條不斷轉動的豎紋,在水面遊動時,不僅能看到水面的東西,也能察覺空中的物體。
  • 神奇射水魚竟懂「物理」 會計算折射率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獵奇網站「odditycentral.com」12月5日報導,義大利米蘭大學的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射水魚能夠巧妙地使用物理學原理噴射水柱,擊中水面上的昆蟲獵物。射水魚愛吃陸地上的昆蟲,一旦有捕食對象,便偷偷遊近目標,先行瞄準,然後從口中噴出一股水柱,將昆蟲打落水中。
  • 我們仍未知道那條射水魚為什麼射水
    這種會「開槍」的小魚,叫做射水魚。查達射水魚(Toxotes chatareus)射落水面以上高處的蟲子。圖片:SciNews / youtube來自熱帶的「高射炮」射水魚是鱸形目射水魚科(Toxotidae)動物的通稱。查達射水魚(Toxotes chatareus,也叫七星射水魚)據說可以長到40釐米長,是這個家族中的大塊頭。
  • 我們仍未知道那條射水魚為什麼射水
    圖片:SciNews / youtube來自熱帶的「高射炮」射水魚是鱸形目射水魚科(Toxotidae)動物的通稱。查達射水魚(Toxotes chatareus,也叫七星射水魚)據說可以長到40釐米長,是這個家族中的大塊頭。
  • 神奇的動物捕獵技能
    也有一些小動物,身材弱小,速度又慢,咬合力也不行,卻依靠自己奇特的技能生存下來。第一種,活板門蜘蛛,技能:陷阱。活板門蜘蛛並不通過織網捕食,而是會挖一個洞把自己藏起來。然後在洞口處用土壤與絲線築一個活動式的「門」蓋住洞口,在附近地面上布置幾條蛛絲作為感應器。當有獵物經過「陷阱」邊時,活板門蜘蛛就會打開洞門,迅速把獵物拖入洞中吃掉。挖個洞,裝個門。
  • 打擊「武裝獵殺」藏羚羊
    打擊「武裝獵殺」藏羚羊[ 2008-01-25 14:02 ]藏羚羊是生活在我國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一種珍稀的野生動物,由於常年受到武裝盜獵人員的偷獵,數量逐年減少。可喜的是,2007年可可西裡保護區藏羚羊遠離了槍聲,沒有發生武裝盜獵藏羚羊案件。
  • 新研究武裝巨噬細胞!反轉癌細胞發射信號!
    新研究武裝巨噬細胞!反轉癌細胞發射信號!研究人員表示,這有利於建立一種新型方法編輯免疫細胞,從而抵抗癌症和傳染病。該團隊在活細胞培養系統中成功測試了該方法。這項工作由生物工程教授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Peter Yingxiao Wang,Shu Chien與Victor Nizet, Xiangdong Xu以及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的研究人員一起合作。
  • 《中世紀王朝》動物捕獵攻略 中世紀王朝怎麼狩獵
    遊戲中可以獵殺的動物種類不多,為了便於大家更好的體驗遊戲,這裡給大家帶來了中世紀王朝動物捕獵方法介紹,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世紀王朝動物捕獵方法介紹 在樹的中... 中世紀王朝怎麼狩獵?
  • 機器人的新技能:從修復身體到感覺疼痛
    當然,機器人現在還不具備這樣的能力,不過在2016年,它們確實學會了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新技能,包括捕獵和感知疼痛。研究者正在研究給它裝上傳感器。世界上第一例由機器人完成的外科手術,儘管只是處理一段豬的腸道,但這個名為STAR的機器人在縫合技術上甚至比經驗豐富的人類外科醫生還出色一些。
  • 《敢達爭鋒對決》新限定今日上線 命運女神武裝壓制
    【強悍武裝 多模組切換能力】在《敢達爭鋒對決》中,報喪女妖·命運女神定位為中距離機體,戰術選擇相當靈活,遊戲也為機體提供了大量的武裝模組,讓命運女神的戰鬥方式異常豐富。命運女神的單個技能槽內含有兩個模組,當前模組彈藥總量消耗完畢後會切換模組,各模組彈藥的回覆時間相互獨立。
  • 6000萬年前腳爪異於現今 古老貓頭鷹或有不同捕獵方式
    德國法蘭克福森肯伯格研究所和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傑拉爾德·梅爾博士和同事對30年前發現的一塊距今約6000萬年的最古老貓頭鷹化石進行研究後發現,古老貓頭鷹的每個腳爪大小不同,這些特徵與現代貓頭鷹完全不同。相關研究發表在《脊椎動物古生物學期刊》上。  這隻貓頭鷹化石跟現代雪貓頭鷹體型相當,除了頭骨,其他主要骨骼都完整保存了下來,是以前未知的大型貓頭鷹物種。
  • 與電影《侏羅紀公園》中呈現的不同 研究稱猛禽恐龍不會成群捕獵
    威斯康星大學奧什科什分校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這部電影(和它所依據的書)所呈現的一些內容很可能是純屬虛構。在《侏羅紀公園》故事中,猛禽成群捕獵的概念是一個很大的部分,但新的證據並不支持這個想法。在影片中,猛禽恐龍總是成群結隊,由一個佔主導地位的 "首領 "指揮,類似於狼群的等級制度。
  • 腦袋充氣只為捕獵—新聞—科學網
    現在,研究人員對鵜鶘鰻魚進行了首次直接觀察,他們認為這是第一個鵜鶘鰻魚捕獵行為的錄像。研究人員在距葡萄牙海岸約1500公裡的亞速爾群島附近的大西洋海域駕駛潛艇潛入1000米深的海底。 研究小組發現,這種魚不僅會使頭部充氣,形成一個用來捕食的小袋,還會積極捕獵和遊向小魚。
  • 攝影師捕捉北極熊教幼崽捕獵全過程[組圖]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16日報導,近日,來自以色列特拉維夫的攝影師羅伊·高利茨(Roie Galitz)在位於挪威和北極之間的斯瓦爾巴特群島(Svalbard)等待數日,終於拍攝到了北極熊母親教幼崽捕獵的全過程
  • 鬱志榮:在專屬經濟區武裝執法不可取
    專屬經濟區制度是隨著《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出臺新誕生的制度,它既不屬於領海性質又不屬於公海性質,或者說是兩者兼有之的一個獨立的嶄新制度。專屬經濟區制度中有一條重要的原則是「和平利用」。所謂「專屬」是指在某一個特定的領域或海域行使有限的權利,在行使權利時還必須顧及他國享有的權利,不能影響和妨礙法律賦予他國的權利和義務。這與沿海國行使領海內的主權是完全不同性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