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城三步「生態棋」激活「綠」經濟

2020-11-30 廣西新聞網

2014年08月25日 06:50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盧彬彬 藍豔青 藍春青 編輯:利雪娟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盧彬彬  通訊員 藍豔青 藍春青

「今日重回故鄉,喜見白鷺成行。」初秋時節,3年未回家的大學生藍曉臻回到闊別已久的忻城縣馬泗鄉時驚奇發現:原本荒蕪的山坡種滿了果樹,清澈溪水邊,一群白鷺悠閒歇息;家裡新種的10多畝金銀花,成了「綠色銀行」。 

「國家級貧困縣」「石漠化山區」曾是忻城的代名詞。忻城縣縣長李朝暉告訴記者,如今,通過下好「綠色」「清潔」「旅遊」三步棋,忻城摸索出了一條扶貧攻堅與環境治理相結合的「綠色」發展之路,許多像藍曉臻家一樣的農民正用「綠色經濟」覆蓋「石漠沙漠」走出貧困。

第一步棋,推進「綠滿忻城」工程。金銀花根系發達,耐旱、耐鹽鹼、耐瘠,是石漠化地區理想的經濟作物。忻城通過生態農業補償機制,推廣金銀花種植,僅去年生態效益補償金就超過1200多萬元。為了延長金銀花產業鏈,縣裡引進金銀花加工廠,技術帶動、政策驅動、獎勵催動,讓群眾從「綠」中挖掘更多的「真金白銀」。目前,全縣金銀花面積14萬畝,桑園面積2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1.5%.

第二步棋,推進「清潔工程」。先後拆除惡灘舊電廠兩臺機組,關閉縣鐵合金廠、紙板廠、氮肥廠等一批高汙染、高排放、高耗能企業,有選擇地引進項目,堅決不要破壞生態環境的汙染項目。 

有了「綠色」與「清潔」的基礎,忻城開始謀劃另一步富民強縣的「旅遊布局」。重點圍繞壯族土司文化,主動對接融入桂林、柳州旅遊圈,打造廣西特色旅遊名縣。按照這個思路,忻城以3A標準建設神秘湖景區,以4A標準建設土司衙署和薰衣草莊園,以5A級標準建設紅水河七彩畫廊生態旅遊景區。今年「五一」以來,全縣遊客達13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225%。僅薰衣草莊園旅遊項目就帶動鄉村食宿、農業觀光等40多個農村「小微」項目發展,增加就業人數500多人。

 

相關焦點

  • 忻城:巧抓特色重塑大石山區
    該縣縣委書記謝大研、縣長李朝暉介紹,忻城縣通過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開創了扶貧攻堅工作新局面;依託豐富的石材資源「點石成金」,增強經濟活力;挖掘土司文化內涵,結合生態資源大興特色旅遊;賦予城市建設以壯族文化特色,促使城鎮建設大步向前;結合民族文化,加強公共文化服務,群眾文體活動蓬勃發展。
  • 廣西來賓市發布《來賓市忻城土司文化遺產保護條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2日訊 記者從來賓日報獲悉,《來賓市忻城土司文化遺產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近日發布。《條例》明確指出,忻城土司文化遺產,包括忻城土司文物和忻城土司非物質文化遺產。忻城土司文物是指現今遺存的,體現忻城土司制度實施時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生產、生活等活動,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文物。忻城土司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歷史上形成的,與忻城土司文化相關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 忻城縣被命名為自治區級生態縣|土司古城·浪漫忻城
    2020年11月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發布《關於命名2020年自治區級生態縣的通告》桂環通告〔2020〕7 號,授予忻城縣自治區級生態縣稱號。 近年來,忻城縣嚴格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準入負面清單,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斷提高環境保護工作常態化、制度化、科學化、法制化水平。
  • 組圖:忻城「冰雪香草音樂節」開幕
    廣西新聞網忻城12月31日訊(記者 蒙靈)2016年12月30日—2017年1月1日,忻城「冰雪香草音樂節」在忻城薰衣草莊園舉行。豐富多彩的活動能讓遊客感受到忻城不一樣的美,不一樣的情。在薰衣草莊園內的冰河世紀滑雪場內,主辦方設有冰雕展,以及趣味性很強的活動:冰雪保齡球、冰雪滑道表演、堆雪人、滑雪橇、創意DIY等。薰衣草莊園內的滑雪場整體建築由滑雪區、冰雕區及服務區三個部分組成,是全天候的室內滑雪場。滑雪區中滑道總長170米,寬30米,落差15米,佔地2500平方米,整個滑雪場可同時容納1000人。
  • 忻城:九大舉措扭轉嚴峻局面
    2015年06月02日 06:45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盧彬彬 莫增純 編輯:鄧達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忻城訊
  • 去忻城旅遊,這幾個地方一定不要錯過!
    這裡有生態秀美的自然風光,有亞洲保存最完整的莫土司衙署,有如詩如畫的薰衣草莊園,有「小三峽」之稱的紅水河生態景區,有來無影去無蹤的神秘湖……去忻城旅遊,這幾個地方一定不要錯過。1、忻城薰衣草莊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忻城薰衣草莊園位於城關鎮範團村同良屯,是集農業旅遊觀光、婚紗攝影基地、影視拍攝基地和薰衣草特色產品深加工基地為一體的綜合性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 2018忻城三月三廟會舉辦時間是什麼時候?今年有什麼活動
    4月17日,忻城縣在東門廣場舉行民俗、民間文藝展演活動,拉開2018年忻城縣「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第三屆廟會系列活動的序幕,吸引了眾多遊客和群眾到現場觀看。  「今天,我們相約在這美麗的壯鄉故宮——忻城,歡聚在這歷史悠久的土司寶地——忻城,共同迎接201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壯族傳統節日『三月三』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六十周年大慶的到來。」
  • 衡水:十萬畝生態林海染綠衡水湖
    然而,以前的衡水湖還不是這個樣子,周邊到處是散種的莊稼,人與鳥「爭食」的現象時有發生,加上周邊村莊圍欄養魚,直接威脅到衡水湖的生態安全。對此,衡水提出「生態崛起、綠色發展」的口號,打造衡水湖大綠化格局,以創建5A級風景區為目標,在衡水湖周邊大力度建設生態林帶,建設森林公園、生態休閒林、經濟示範林、觀光採摘林等林業園區。
  • 土司古城「三月三」 別樣忻城等你來
    傳承和弘揚優秀民族文化,活躍節日氣氛,忻城縣將開展2017年「土司古城三月三·別樣忻城等你來」系列節慶活動,讓全縣各族人民度過一個喜慶、歡樂、祥和的傳統節日,激勵全縣各族人民團結和諧、奮力拼搏,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 忻城遂意神秘湖真相
    作者:老鼠皇帝和首席村婦 2013-4-25 廣西忻城 紅水河在忻城這段河段水源豐富落差大,是興建水力發電站的理想所在。1981年,國家在紅渡鎮境內的鵝灘興建了一座裝機容量僅6萬千瓦時的發電站,2003年又投資40億元人民幣擴建,新建了攔河壩和廠房,裝機容量為60萬千瓦時,現已更名為樂灘水電站。 關於更名,還有個典故。
  • 人大代表、忻城縣長李朝暉接受人民網專訪
    人大代表、忻城縣長李朝暉接受本網專訪    2014年廣西「兩會」期間,人民網記者在南寧對人大代表、忻城縣長李朝暉進行了專訪。    李朝暉表示,2014年忻城縣將繼續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繼續深入實施「五大戰略」,圍繞「4322」(四大特色、三大突破、兩大倍增、兩大改善)工作思路,大力推進特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和旅遊產業化發展,加快實現「項目建設、扶貧攻堅、招商引資」三個領域新突破,深入推進城鎮居民收入和農民收入兩項「收入倍增計劃」,推動生態環境和社會民生持續改善
  • 【決勝脫貧攻堅】忻城脫貧攻堅和重大項目觀摩會:是騾子是馬拉出來...
    忻城旅遊再一次被引爆,人流如潮,賓館爆滿。廣西電視臺旅遊頻道等媒體記者也紛紛前來宣傳報導。在觀摩考察的這些重大項目裡,忻城薰衣草莊園項目顯得比較特殊,這個建設了多年的項目為何要出現在此次觀摩活動中,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李振品給出了答案,就是為了發出一個明確信號:忻城文化旅遊產業大有可為,不能任由我縣唯一一個國家AAAA級景區建設長期停滯、「爛尾」下去。
  • 土司古城·浪漫忻城
    土司古城·浪漫忻城,近年來忻城縣黨校在這裡成立了現場教學基地,基地主要由都宜忻遊擊隊紀念館、忻城縣廉政警示教育基地、黨建長廊、法制長廊以及都宜忻革命山道等組成,是集教育培訓、生態、文化為一體的綜合性基地。
  • 龍舟競渡 文旅生輝:廣西忻城武宣端午活動拉動旅遊側記
    忻城、武宣兩縣成為慶祝自治區成立60周年·廣西龍舟系列賽的舉辦地,離不開兩縣對文化資源的大力挖掘,對旅遊市場的長期培育。  在兩縣「文旅融合」的帶動下,來賓市今年端午節假期共接待遊客37.88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消費2.57億元。  如何讓傳統的龍舟賽事常辦常新,讓傳統的體育文化活動魅力迸發?兩縣都在不斷探索。今年兩縣舉辦的龍舟賽,有繼承又有創新。
  • 教你三步激活電池!
    如果你的掃地機器人因為放太久充不進電的話,不要緊張,不用維修或更換新的掃地機器人,其實有很簡單的方法來激活電池,讓你省一大筆錢!只需要簡單三步,就可以激活電池,讓你的掃地機器人重新煥發動力,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怎麼激活電池吧。
  • 廣西忻城:新羅瀑布 小家碧玉也很美
    廣西忻城:新羅瀑布 小家碧玉也很美 2020-09-23 20: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忻城加快農村公路發展紀實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蒙進煌 藍豔青 編輯:陸權香 喜看「玉帶」穿山過——忻城加快農村公路發展紀實
  • 室內色彩搭配三步到位
    但是您完全不用懼怕色彩,既然它是大自然對人類最豐厚的饋贈,說明它是可以被我們學習的,今天我們的學習主題就是:三步到位的室內色彩搭配。窗簾主色圖:主色- 黃-綠色,次色-深藍-綠,點綴色-淺藍。第二步 搭建配色方案色輪是一個很好的室內配色指引工具,因為它很直觀的列舉出色彩的關係。
  • 溫鐵軍:激活數百萬億元生態資源價值
    激活數百萬億元生態資源價值——疫後時代鄉村振興戰略與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銜接溫鐵軍要高質量地實現鄉村全面振興,不僅需要對標「十六字」方針總要求,還應當著力做好兩個高質量銜接,即:在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戰略下實現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的有效銜接。在疫後時代做好國家戰略的高位銜接,具有服務於「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調整方針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