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業大學研發新技術讓N95口罩生產提質增效

2020-12-05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周偉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N95口罩的關鍵技術在於其緻密、能有效隔離病毒的的濾芯層。用1噸我們研製的材料,利用我們的技術可以為20萬隻N95口罩提供濾芯層,或者是80萬隻同樣可用於防疫的普通醫用口罩。我們的技術可以讓口罩的濾芯層更為緻密,無毒低阻、舒適性佳、防護效果更好。」南京工業大學的李晴博士說。李晴所說的技術,是其導師陳蘇教授課題組的研究成果:熔噴無紡布材料和微流體氣噴紡絲技術。

「我們團隊前期一直致力於新型紡絲技術和無紡布材料的開發,研究出了微流體氣噴紡絲技術,可以實現超細纖維的製備,平均直徑65納米,是目前紡絲技術中生產纖維最細的,過濾隔離病毒的效果也就更好。」陳蘇介紹,傳統的紡絲技術生產出的纖維,一般直徑在幾百納米,而氣噴紡絲技術所製備的纖維直徑僅幾十納米,可以更好的隔離病毒,將氣噴紡絲的纖維膜負載在傳統的無紡布上,就實現了更優效果的N95口罩濾芯層的製備。

近年來,南京工業大學陳蘇教授團隊近年來一直致力於微流體紡絲和微流體氣噴紡絲工作的研究,前期通過紡絲參數的優化、紡絲體系的探索製備了一系列功能纖維材料,其成果日前在國際材料重要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先進材料)上發表。基於前期的研究基礎,陳蘇教授掌握了紡絲關鍵技術、紡絲設備開發技術和功能纖維原理,為其產業化奠定了基礎。

據介紹,目前,課題組的研究成果已經投入量產,一天可以生產8噸材料。如今市場上口罩特別是N95口罩嚴重緊缺的局面將有望得到緩解。

相關焦點

  • 南工大新技術讓N95口罩生產提質增效—新聞—科學網
    「N95口罩的關鍵技術在於其緻密用1噸我們研製的材料,可以為20萬隻N95口罩提供濾芯層,或者是80萬隻同樣可用於防疫的普通醫用口罩。而且,我們的技術可以讓口罩的濾芯層更為緻密,無毒低阻、舒適性佳、防護效果更好。」參與開發技術的南京工業大學博士李晴說。
  • 瑞麗市工業園區:提質增效 促產能聚集逐步成型
    瑞麗市工業園區:提質增效 促產能聚集逐步成型 2020-12-03 18: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興鋁業:創新陽極澆鑄技術助力企業提質增效
    今年以來,酒鋼東興鋁業公司積極落實集團公司「拓存創增」工作方案,以促進科研成果轉化應用為切入點,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目前,該公司高碳低矽低磷技術科研成果在嘉峪關陽極組裝一作業區進一步轉化應用,探索走出陽極澆鑄低成本高效益之路。
  • 口罩復用技術助力全球抗疫
    在新冠疫情暴發期間,浙江閏土集團利用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建峰團隊提出的口罩荷電再生重複使用技術,不僅大大降低了公司的口罩使用量,還確保了防疫工作的正常開展。「我們對多種品牌的口罩實驗,都驗證了技術的有效性。
  • 南京工業大學召開國際化工作研討會
    近日,南京工業大學在圖書館五樓報告廳召開國際化工作研討會,會議由牛生傑副校長主持。江蘇省教育廳對外合作與交流處副處長施蘊玉、我校相關職能部門和各二級學術單位相關負責人及有關人員參加會議。施蘊玉副處長以《江蘇教育對外開放的實踐與展望》為題作報告,詳細介紹了「十三五」期間全省教育對外開放取得的成績、江蘇教育對外開放面臨的新形勢和新要求、加快和擴大教育對外開放的重點舉措等,並對我校國際化事業發展提出針對性建議,鼓勵我校「發現機遇、尋求突破、激發活力」,進一步對標引鑑國外先進教育理念、加大國際參與和國際合作、促進中外合作辦學提質增效、加大國際化人才培養
  • 科友環保侯丹:上善若水—-科技引領城鎮汙水處理提質增效
    隨著水環境治理的縱深化,汙水處理提質增效正成為一個代表性的綜合話題和行業熱點。在6月12日~13日舉辦的「2020(第十八屆)水業戰略論壇」上,湖南科友環保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侯丹就城鎮汙水提質增效話題與參會嘉賓一同分享湖南科友環保在城鎮汙水處理提質增效方面的探索與成果。
  • ​南工大研發出可用水洗、酒精消毒、多次使用的KN95口罩
    作為口罩過濾環節的關鍵材料,纖維直徑只有頭髮絲三十分之一的熔噴布堪稱醫用外科口罩和KN95口罩的「心臟」,供應十分緊張,市場價格翻了十幾倍,可以說是「一布難求」。為了緩解當前市場熔噴布供不應求的緊張局面,南京工業大學膜科學技術研究所充分發揮專業優勢,開發了一種新型過濾材料——納米蛛網仿生膜,並應用到高性能膜法口罩的生產中,用膜技術成果扛起戰「疫」使命擔當。
  • 西安工程大學邢建偉教授科研團隊新技術獲日本媒體報導
    近日,西安工程大學「產學研」合作單位江蘇申洲毛紡有限公司採用該校邢建偉教授科研團隊發明並命名的「原位礦化染色新技術」生產加工的西服面料,被日本著名的西服貿易公司——青山商事規模化採購,日本知名紡織媒體《纖維綜合日報》對該項新技術及加工產品進行了報導。
  • 中國棉花生產發展研討會在新疆舉行 良種研發成升級關鍵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盧子)中國棉花生產發展研討會8月21日在新疆輪臺舉行。會議以「提高質量,節本增效」為主題,聚焦棉花生產問題,共謀持續發展道路。與會專家指出,新形勢下,中國棉花生產面臨品種改良、機械化、精準化、標準化的挑戰,其中良種研發是下一步中國棉花生產升級的關鍵。
  • 多行業工業廢水處理生化系統增效新技術
    【中國環保在線 技術前沿】工業廢水治理必須從源頭控制、清潔生產、工藝更新、綠色低碳開始,之後才進入固液分離、生化反應、投加藥劑、物化措施等各類技術,有增效潛力的應該是在生化系統做文章,通過生化系統增效,減輕其他技術的壓力,會比直接選藥劑上膜技術更有效。
  • 南京工業大學校長喬旭來寧波石化開發區考察交流
    11月27日,南京工業大學校長喬旭一行來到寧波石化開發區進行考察交流時,對園區在推動石化產業綠色發展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高度讚賞。會議交流在座談交流中,寧波市政協副主席、鎮海區委書記、寧波石化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林雅蓮向喬旭校長一行來園區考察交流表示歡迎,並表示園區目前仍處於加快發展時期,廣大企業在融合發展、轉型發展和協同發展中亟需廣大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術的支持,希望南京工業大學能與園區在新材料、新技術轉化應用,園區企業工藝提升和高新技術改造,高層次人才合作以及產業發展規劃等方面開展戰略合作和交流對接,
  • 做大做強「都市型工業」新業態 5個高層工業樓宇項目在西海岸新區...
    大眾報業·半島記者 劉笑笑5月27日,總投資41億元的5個高層工業樓宇項目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集中開工,涵蓋新型電子元器件、石油化工、低碳智能汽車、人工智慧等領域,將推進區域產業提檔升級和提質增效,做大做強「都市型工業」新業態。
  • N95型口罩核心技術發明人蔡秉燚:求知若渴,博士班狂修500個學分
    新冠疫情讓口罩成為全球戰備物資,尤其N95口罩更是各國醫護人員保命關鍵。
  • 救命的N95,口罩巨頭3M的中國往事
    美國總統川普與 3M 公司在本周一達成和解,一場因口罩而起的爭執得以平息。此前,川普批評 3M 公司沒有生產更多 N95 口罩,一度要援引《國防生產法》,迫使 3M 公司按需生產 N95 口罩,還宣布將禁止緊缺醫療物資的出口,其中包括口罩等資源。
  • 直面口罩垃圾,我國研發出可生物降解民用口罩!
    近日,北京化工大學先進彈性體材料研究中心和生物醫用材料北京實驗室聯手彤程新材料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彤程新材)、北京銅牛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北京銅牛)和北京聯合康力醫療防護用品有限公司(簡稱北京聯合康力),以及北京工商大學、北京化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和中原工學院,從可生物降解阻隔層材料的設計與合成、阻隔層超細纖維紡絲,到可降解口罩內外層材料的選擇與優化,再到全生物降解口罩的製造與性能評價
  • 《南京化學工業園區—南京工業大學綠色化工技術平臺項目》環境...
    南京工業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接受南京託普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委託,編制「南京化學工業園區—南京工業大學綠色化工技術平臺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經多方努力,已編制完成了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初稿)。
  • 顧祥林:基礎研究提質增效,從優化學術生態開始—新聞—科學網
    雙一流高校唯海外背景論讓本土人才傷心
  • 南京工業大學與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近日,南京工業大學與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戰略合作籤字儀式在弘毅樓三樓會議室舉行,中科院蘇州醫工所所長唐玉國、南京工業大學黨委書記楊洪波,校黨委書記芮鴻巖、校長喬旭出席籤字儀式。籤約儀式由副校長李世收主持。喬旭校長介紹了南京工業大學基本情況。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南京玻纖院與高校企業共建國家平臺
    本報訊(通訊員 俞曉 融媒體記者 徐寧) 為突破測試評價瓶頸,解決我國新材料產業「有材不好用,好材不敢用」的問題,在昨天上午舉行的國家新材料測試評價平臺複合材料行業中心共建暨南京玻纖院發展大會上,南京玻纖院與六家高校、上下遊企業籤約五項合作共建協議,共同打造一流的國家級行業服務平臺。
  • 無錫城鎮汙水處理提質增效和精準攻堅「333」行動已全面啟動
    昨天,全省城鎮汙水處理提質增效工作現場推進會在無錫市舉行,圍繞相關工作通報省市情況、開展工作交流、專題輔導和現場考察。副市長張明康參加會議。會上獲悉,我市城鎮汙水處理提質增效和精準攻堅「333」行動已全面啟動,力爭實現城鎮汙水「進水高濃度、出水高標準、運行低水位」的總體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