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號宇宙飛船創紀錄,3小時零3分對接空間站,俄羅斯又成標杆

2020-10-16 全球防務觀察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的衣缽,其中就包括航天探索的技術。如今的俄羅斯的航天科技都是在蘇聯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其中就包括聯盟號宇宙飛船系統。在10月14日俄羅斯使用聯盟-2.1A運載火箭,從哈薩克斯坦的俄羅斯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發射了聯盟MS-17號宇宙飛船,這次將2名俄羅斯太空人和1名美國太空人送入了國際空間站。如今俄羅斯已經在著手為這次的航天發射申請金氏世界紀錄,因為聯盟MS-17號宇宙飛船僅用了3小時零3分就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聯盟號宇宙飛船是世界上最為成熟的航天發射工具,這是俄羅斯航天探索的招牌,從2011年以來美國的太空人進入國際空間站和返回地球就是通過俄羅斯的聯盟號宇宙飛船來實現。聯盟號宇宙飛船系統由多個艙段組成,包括推進艙和軌道艙,通過聯盟-2.1A運載火箭的推動,聯盟號宇宙飛船可以輕鬆進入太空。MS-17與以往的發射不同,在10月14日採用了3小時的高速方式,傳統的宇宙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需要2天的時間。

這次俄羅斯的聯盟號宇宙飛船再次成為了標杆,聯盟號宇宙飛船是世界上最為可靠的宇宙飛船型號,這款在蘇聯的宇宙飛船基礎上的型號也給俄羅斯帶來了豐厚的收益,自從美國的太空梭退役之後,其餘參與國際空間站的國家的太空人就需要通過俄羅斯才能夠實現進入國際空間站和返回地球的行動,為此需要向俄羅斯支付高昂的費用,其中還包括在俄羅斯接受培訓的費用等。目前世界上只有3個國家具備載人宇宙飛船的研製能力,除了俄羅斯和美國之外就是中國。

目前美國的載人龍飛船是不具備高速發射的能力,因此俄羅斯的MS-17這項技術是美國都要羨慕的。蘇聯長期堅持發展宇宙飛船,這個戰略讓如今的俄羅斯享受了紅利。與俄羅斯相比,美國是走了一條彎路,以至於從2011年到2020年期間就只能依靠俄羅斯的聯盟號宇宙飛船。美國除了要向俄羅斯支付費用之外,在大國的尊嚴上是相當的尷尬的。在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就成為了美國打壓的對象,但是在航天探索上,美國卻要向俄羅斯低頭。

蘇聯時代擁有強大的工業能力,在材料科學和各類加工領域都是相當的強悍,這個給蘇聯的宇宙飛船的研製提供了強大的基礎,從目前看俄羅斯的航天工業還是沒有擺脫蘇聯的影響。聯盟MS-17號後宇宙飛船就是蘇聯時代紅利的一個延續,不僅僅如此,俄羅斯的航空工業也是在蘇聯的基礎上發展而來,迄今俄羅斯就研製了蘇-57戰鬥機這款全新的型號,但是還是能夠找到蘇-27戰鬥機的影子。文/AZ。

相關焦點

  • 巨型火箭嚴陣以待,宇宙飛船3小時可抵達空間站,俄羅斯再次領先
    俄羅斯聯盟MS-17號宇宙飛船已經運抵了位於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根據計劃將在10月14日使用聯盟-2.1a運載火箭進行發射活動,根據俄羅斯航天部門的消息,這次的MS-17航天發射計劃將會採用快速的模式,也就是可以在3小時實現宇宙飛船和空間站的對接,通常情況下宇宙飛船需要經過2天的飛行才能夠實現對接,此前俄羅斯已經通過了進步號飛船進行了快速發射的驗證,在宇宙飛船快速發射領域,俄羅斯是再次領先
  • 俄羅斯研製巨型火箭,能否實現三小時的快速對接模式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俄羅斯因為蘇聯的關係,他們在一些武器的研製上面技術比較成熟,當然他們對於巨型火箭或者是宇宙飛船的研製也會投入的比較大,宇宙飛船三小時就可以抵達空間站,這一個速度讓人不得不驚嘆,因為在這之前常規的宇宙飛船如果要到達空間站大約需要兩天的時間,這一次俄羅斯真的又領先了。
  • 創紀錄!俄羅斯載人飛船僅用3小時抵達國際空間站
    中新網10月14日電 綜合報導,當地時間14日,俄羅斯和美國的三名太空人乘坐俄羅斯的「聯盟號」MS-17載人飛船,從哈薩克斯坦發射升空前往國際空間站(ISS),僅3小時又3分鐘即抵達並成功對接,創下新紀錄。
  • 俄羅斯火箭又騰空而起,補給飛船高速飛向空間站,美國要低頭服軟
    長期國際空間站的物資和人員往返都非常依賴俄羅斯的宇宙飛船,從2011年美國的太空梭退役到在美國載人龍飛船發射升空之前,俄羅斯的聯盟號宇宙飛船是美國太空人進入國際空間站唯一的選擇。3小時快速補給的模式,俄羅斯已經實施了5次類似的補給行動。
  • 美國載人飛船對接空間站,地面控制中心一片歡呼,俄羅斯笑而不語
    美國商業公司研製的SpaceX載人龍宇宙飛船,在11月17日實現了與國際空間站的對接,這次的「成員1」任務是在11月15日夜間7點27分進行發射,經過27個小時的飛行,通過機械手的操作,載人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進行了連接,隨後4名太空人依次進入了國際空間站,自此國際空間站已經有了7名太空人,正常情況下國際空間站最多只有6名太空人,為此其中1人不得不在載人龍飛船中居住近。
  • 視野 | 3小時40分!進步MS-09貨船超快對接國際空間站
    據俄羅斯新聞社網站報導,莫斯科時間7月10日0時51分,進步MS-09(Progress MS-09)貨運飛船搭乘聯盟-2.1a(Soyuz-2.1a)運載火箭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飛船繞地球飛行兩圈後,於4時31分與「國際空間站」(ISS)碼頭號(Pirs)對接艙成功實現對接。
  • 創紀錄!俄載人飛船僅用3小時抵達國際空間站
    當地時間14日,俄羅斯和美國的三名太空人乘坐俄羅斯的「聯盟號」MS-17載人飛船,從哈薩克斯坦發射升空前往國際空間站(ISS),僅3小時又3分鐘即抵達並成功對接,創下新紀錄。法新社稱,這趟旅程是僅花3個多小時
  • 創紀錄!俄載人飛船僅用3小時抵達國際空間站
    當地時間14日,俄羅斯和美國的三名太空人乘坐俄羅斯的「聯盟號」MS-17載人飛船,從哈薩克斯坦發射升空前往國際空間站(ISS),僅3小時又3分鐘即抵達並成功對接,創下新紀錄。
  • 聯盟號宇宙飛船發射失敗,美俄太空人「手拉手」求生
    (來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事故原因據說是這樣的:火箭的一二級分離時,一級火箭的一個助推器可能因電爆管未起爆而沒有正常脫離,助推器撞上火箭芯,導致火箭第二級的發動機關閉。俄羅斯航天局已經對此次事故展開調查 ,據拜科尼克斯空間中心的一名消息人士透露,所有俄羅斯載人發射都在聯盟號事故後暫停。
  • 俄羅斯「聯盟MS-11」飛船順利對接國際空間站
    北京時間12月4日凌晨1點33分,俄羅斯「聯盟MS-11」載人飛船在發射約6小時後成功與國際空間站完成對接。這是今年10月「聯盟MS-10」載人飛船發射失敗後,俄羅斯的載人飛船首次復飛。  此次共有3名太空人乘「聯盟MS-11」載人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分別為俄羅斯太空人科諾年科、加拿大太空人聖雅克和美國太空人麥克萊恩,他們將在空間站工作194天後返回地面。在空間站停留期間,他們將完成48項科學試驗,包括太空條件下的物理生物進程及材料研究、軌道飛行中的人體機能研究及其他生物及生物技術研究等。
  • 中國自己建造的空間站能比得上國際空間站嗎
    目前,還在地球軌道上漂浮的國際空間站是第四代空間站,它的大小在420噸級左右。而我國的天宮空間站的建設目標為第三代,它的大小大約為80-100噸級,但是我們還留有許多可擴展的接口,可以擴展成100多噸級的空間站。
  • 俄羅斯 「聯盟 MS-11」飛船成功發射,將於 4 日凌晨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IT之家12月3日消息 據新華社消息,俄羅斯「聯盟MS-11」載人飛船在北京時間12月3日19時33分成功發射,本次任務將把來自俄羅斯、美國、加拿大的三名太空人送往國際空間站,屆時他們將在國際空間站駐留六個月。這也是2018年全球第100次航天發射任務。
  • 龍飛船騰空而起,美國載人航天重回正軌,俄羅斯聯盟號財路已被切斷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顯示,北京時間11月16日當天上午8點27分,美國龍飛船載人航天飛船在佛羅裡達州順利發射升空,按照計劃龍飛船將會在17日早上與國際空間站進行對接,此次美國龍飛船的發射成功也是自,而美國則使用太空梭,儘管蘇聯後來也建造了暴風雪號太空梭,但很顯然它的使用頻率沒有美國的太空梭那麼高,到了本世紀初,美國的太空梭已經徹底暴露問題,高額的維護成本和日益凸顯的不安全性導致美國在2011年徹底放棄了太空梭的使用,在過去10年中,美國航天員想要往返太空和地球,就必須依靠俄羅斯的聯盟號宇宙飛船
  • 俄載人飛船與國際空間站順利快速對接
    2020-10-14 23:41:55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莫斯科10月14日電(記者李奧)俄羅斯「聯盟MS-17」載人飛船14日升空,約3小時後與國際空間站順利完成對接,將3名太空人送上空間站。據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網站消息,搭載「聯盟MS-17」飛船的一枚「聯盟-2.1a」型火箭於莫斯科時間14日8時45分(北京時間14日13時45分)從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發射場升空後進入預定軌道。在與運載火箭分離後,「聯盟MS-17」飛船按快速對接模式繞飛地球2圈,追上國際空間站,並與其「黎明」號實驗艙順利自動對接。
  • 外媒:三名太空人以「最快速度」飛抵空間站
    外媒稱,載有兩名俄羅斯太空人和一名美國太空人的「聯盟MS-17」號飛船10月14日在升空3小時03分後實現與國際空間站的對接,創下快速交會對接最短時間紀錄。據衛星社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10月14日報導,莫斯科時間8點45分,搭載「聯盟MS-17」號飛船的「聯盟-2.1a」運載火箭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數分鐘後,飛船與運載火箭第三級脫離,飛向國際空間站。「聯盟MS-17」號載人宇宙飛船此次僅繞地飛行兩圈。此前,數艘「進步MS」貨運飛船曾執行過這種「快飛」方案,2017年創下的快速交會對接最短時間紀錄是3小時18分。
  • 龍飛船再次成功發射,搭載4人直奔空間站,美國不再向俄羅斯低頭
    與5月份的載人龍飛船的發射不同,這次發射活動搭載的太空人數量翻了一倍,總共有4名太空人乘坐載人龍飛船奔赴國際空間站。如今載人龍飛船再次發射,美國不再要向俄羅斯低頭,從2011年至今,美國太空人進入國際空間站是需要通過俄羅斯的聯盟號宇宙飛船得以實現
  • 神舟系列宇宙飛船
    中國神舟系列宇宙飛船神舟一號發射時間:1999年11月20日6時30分7秒行時間/圈數:21小時11分/14圈應用:青椒、 神舟二號發射時間:2001年1月10日1時0分3秒飛行時間/圈數:6天零18小時/108圈應用:我國首次在飛船上進行了微重力環境下空間生命科學、空間材料、空間天文和物理等領域的實驗
  • SpaceX公司展示「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的模擬器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5月13日報導: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展示了一個程序,它可讓任何願意者嘗試將載人「龍」飛船(Crew Dragon)與國際空間站對接。放置在iss-sim.spacex.com網站上的對接模擬器可使人感覺就像與國際空間站靠近時的「龍」飛船的乘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指出,該程序使用的界面與飛船上所使用的類似。該模擬器可使任何願意者在遵守必要的速度限制條件下控制定向和「龍」飛船的運動。
  • 國際空間站傳來壞消息,剛堵漏洞制氧系統又停擺,俄羅斯雪上加霜
    國際空間站是美國和俄羅斯聯合主導的一個航天探索項目,不過如今的國家空間站是麻煩不斷,其中就有長期困擾的洩漏的問題。太空人通過關閉美國的艙段來尋找空氣的洩漏點,最後發現是在俄羅斯的星辰號艙段有問題,為此俄羅斯太空人通過了多種方式來對洩漏點進行檢測。
  • 俄羅斯新艙抵達後,中國宇宙飛船將可以飛往國際空間站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國家航天集團旗下「能源」火箭航天公司表示,中國飛船將可以在俄羅斯新「科學」艙抵達後飛往國際空間站。該公司在YouTube上發布的視頻中顯示,「『科學』艙有一個通用對接口,這是一個改進的系統,該系統也被開發用於『聯盟』-『阿波羅』號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