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彈、航母、戰鬥機等作戰裝備是各軍事強國的必備武器,而核潛艇則是頂尖強國爭相發展的威懾武器,二戰以後核潛艇就開始成為了眾多強國的焦點,並且已經有國家將核潛艇的地位放在了航母前面,俄羅斯就是這樣,由此可見"三位一體"之一的海基核威懾重要性,甚至已經有了戰略意義超越航母的可能性。
世界上第一艘核潛艇來自美國的1954年的"鸚鵡螺"號,這艘核潛艇向世界展示了它比常規的潛艇擁有更好的隱蔽性、靈活性,並且它的打擊範圍、航行速度也令當時世界震驚,因此這第一艘核潛艇也極大促進了當時很多國家為發展核潛艇砸巨資、培養核潛艇方面的人才,不過儘管很多國家的起步並不晚,但結果理想的並不多。
目前全球僅有五個國家能夠獨立自主建造核潛艇,美俄中當然就是其中的前三,緊隨其後的是英法二國,美國和俄羅斯在冷戰不久後就開始重視核潛艇領域方面的發展,我國的發展起步可以說晚了很多年,不過我國卻是後起之秀的代表。
在說我國的核潛艇之前,先看看比我國發展更早一步的國家。作為從二戰和冷戰中的最大勝利者,美國在軍事方面都是佼佼者,同樣的美國在核潛艇方面也不會拉後腿。美國核潛艇與航母戰鬥力是不分上下的,包括戰鬥力排名前列的俄亥俄級、維吉尼亞級等,截止到目前,美軍現役擁有71艘核潛艇,並預計在未來一段時間會再建39艘核潛艇進行替換。
美國過後,就是俄羅斯了。儘管解體後的蘇聯霸主地位被美國奪走了,但是俄羅斯的實力仍然不容小覷。目前俄羅斯核潛艇在數量上大概是美國的二分之一,擁有37艘核潛艇,這其中彈道飛彈、攻擊核潛艇就有24艘,因此可見將核潛艇的地位看得比航母還重要的俄羅斯打算大力發展核潛艇的決心,俄羅斯是會想盡一切辦法追上自己的對手美國的。
那麼,作為起步晚、零基礎的我們呢?會不會就像國際上說的那樣,我國的核潛艇不足10艘?答案是否定的,早在去年的4月23日,我國就在海軍閱兵儀式上公開亮相了八艘核潛艇,可見國際上的預言是不太可能成為現實的了。而根據海軍的數據,目前我國已經下水了16艘核潛艇,並可以將這16艘核潛艇簡單類為091型、092型、094型、093A/B型,所以這一數據是徹底將某些國家的預言落空了,同時也證明了我國的真實實力。
在我國歷史上就有利用核潛艇起到威懾作用的例子,也展示了我國核潛艇的力量,同時這也是我國在繼原子彈之後,國際上用軍事領域方面的發展奠定地位,並且能夠提高我們大國地位,擁有更多的主動權。
儘管核潛艇的數據只是一個簡單的代表,但是核潛艇的數量也能夠很大程度代表每個國家的核潛艇能力,我國在面對世界局勢快速變化時就開始對核潛艇的研究,儘管這相比美國晚了多年,但我國在極短時間從無到有,從憑藉在報紙上看到的模型開始著手,並且不斷壯大我國的隊伍,這和我國的重視、科研人員的辛勤不可分割。
正是他們這些人用自己的智慧和熱血幫助祖國實現了再次強大的夢想。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代又一代為祖國發展而默默奉獻的科學家們,我國才能夠在短短的70年時間裡成長為如今可以比肩美國的世界大國。
讓我們向這些科學家致敬,中國的這些科學大師們,之所以能夠在各自所擅長的領域取得如此令世人驚嘆的成績,根本原因是在於他們都擁有著比較好的數學基礎。然而,我們都知道數學是其他所有學科的基礎,各類科學的研究都離不開最基本的數學,因此從小打下紮實的數學基礎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而提到對數學的學習,確實有很多學生感覺不到它的樂趣,能感到的只是它枯燥無味的複雜計算,所以導致數學成績一落千丈。我們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家長們想要提高孩子的數學成績,請家教或者去補習班可能都是徒勞無功的,因為核心問題沒有解決,那就是孩子的興趣問題。
培養孩子興趣真的很難嗎?其實興趣這件事,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楊振寧1983年在香港演講時,對香港的中學生談起了劉薰宇,楊振寧說:讀過很多劉薰宇先生的著作,他寫過許多通俗易懂和極其有趣的數學方面的文章,是他的著作激發了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說到這裡我們就不得不說一下楊振寧口中的劉薰宇先生了。劉薰宇是民國時期遠近聞名的數學家、教育家;曾任春暉中學,暨南、同濟、西南聯合大學等中學大學教師;劉薰宇在數學上有著深厚的功底,他在教學方式上採取了與眾不同的方式,往往會把數學中一些枯燥無味的知識用很幽默的形式給孩子們聽。比如他曾經給孩子講的這個關於函數的故事。
一個窮書生娶了一個富家千金當老婆,但老婆很兇,他常常被老婆指著鼻子罵。後來書生考中了狀元;但是書生老婆對他的態度仍沒有改變。於是就問老婆:怎麼我功成名就了,你還天天罵我。書生老婆一笑,說:"以前我嫁給了一個窮書生,那我就是窮書生的老婆;現在你當大官了,那我自然也就變成了官太太;而如果以後你做了商人,那我就又會變為商人的老婆。這個故事的含義實際上就是函數的表達,故事中劉薰宇把男人比作X,女人比作Y,Y總是隨著X的變化而改變。
著名數學家齊民友也曾談過自己的學習歷程:我上中學的時候,對數學不感興趣,覺得很複雜,所以導致我的數學成績就一直不怎麼好,經常受到老師批評,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劉薰宇的作品,被其中的故事所吸引,讀得越多,對數學就越感興趣,之後就走上了研究數學的道路。
現在劉薰宇先生的著作經過整理,精華全部被後人匯總到了《給孩子的數學三書》中;這套書最大特點就是融合知識性、趣味性、故事性、可讀性為一體。中小學生都適合,大人看完也能輕鬆給孩子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