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24日消息,今天凌晨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
歷史上人類採集過9次月壤,其中美國6次,前蘇聯3次。其中,蘇聯月球16號、月球20號和月球24號3個無人月球探測器進行了3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帶回的月球土壤樣品僅約330克,而時隔44年,我國僅嫦娥五號1個探測器就計劃帶回2千克月球樣品,堪稱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嫦娥五號成功發射有望實現五項「我國首次」,分別是: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地外天體的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高速地球再入;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
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部分組成,「嫦娥五號」將經歷11個飛行階段:發射入軌、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著陸下降、月面工作、月面上升、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環月等待、月地轉移、再入回收。在環月飛行後,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將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分離,軌道器攜帶返回器留軌運行,著陸器承載上升器擇機在月球正面最大的月海風暴洋北部呂姆克山區域軟著陸,開展月面自動採樣等工作,採樣目標是採集約2公斤月壤並送回地球。據悉,這裡存在著上億年前的玄武巖,研究它們有利於推進對月球火山活動和演化歷史的認識。研究月球樣品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發現其中含有氦-3,它是高效且清潔安全的核聚變發電燃料。
進入專題,查看嫦娥五號發射全程報導:嫦娥5號成功發射奔月 :「繞、落、回」戰略的「收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