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具體意義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0-11-24 電子工程專輯

ASPENCORE

嫦娥五號發射的意義是什麼?就在今天上午4點鐘,嫦娥五號正式發射,並且發射成功,這次發射是中國探月工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它代表著中國探月工程正式完成繞、落和回的循環過程,並且實現中國首次在月球表面採樣且返回的高難度任務。那麼這次發射的具體意義體現在哪裡呢?STOEETC-電子工程專輯

STOEETC-電子工程專輯

嫦娥五號發射意義STOEETC-電子工程專輯

1、2020年全球最有分量的火箭發射STOEETC-電子工程專輯

由於疫情原因,各國面臨著嚴重的抵抗疫情的任務,所以在火箭發射探索一這塊已經沒有精力關注,並且在火箭發射探月這一工程中,全球也只有幾個國家有資格競爭這場戰鬥。STOEETC-電子工程專輯

嫦娥五號本次發射代表著我國以往的航天任務中,最重要、最複雜並且最重要的發射任務。本次發射嫦娥五號將會對外天體的採樣和封裝,並且再次起飛與月球軌道對接,然後帶回樣本並且儲存研究。STOEETC-電子工程專輯

本次發射的火箭技術含量也是歷史最大的,本次發射的火箭光月球探測器就已經達到了8.2噸,是中國有史以來發射重量最重的探測衛星。STOEETC-電子工程專輯

2、本次發射的探測器總重量8.2噸STOEETC-電子工程專輯

本次的火箭探測器分為四個部分,分別為上升器、著陸控制器、返回器和軌道控制器。嫦娥五號探測器主要由這四個部分組成,他們講分別完成自己的任務協助本次探測任務的完成。STOEETC-電子工程專輯

STOEETC-電子工程專輯

嫦娥五號發射意義STOEETC-電子工程專輯

3、本次採取的探測樣本有講究STOEETC-電子工程專輯

本次探測的取樣和以往不一樣,這次嫦娥五號所採取的樣本是通過機械臂在表面採取和鑽地採取兩種方法帶回兩種不同種類的樣本,並且重達2KG,此次採取樣本將耗時兩天。STOEETC-電子工程專輯

本次採樣的地方將選在風暴洋西北部,這個位置目前還沒有任何國家和人去過,更不要說是採樣和帶回樣本了,本次採樣代表著中國航天技術已經達到全球前列!STOEETC-電子工程專輯

4、嫦娥五號採樣該怎麼返回STOEETC-電子工程專輯

本次航天發射主要的任務就是帶回樣本,那麼航天探測器在採取樣本之後該怎麼返回?STOEETC-電子工程專輯

首先採取完成樣本後,上升器會把探測器整體推上升空,並且在通過控制器與月球軌道接軌,然後轉移樣本至返回器內,然後分離上升器,當與地球達到5000公裡高度時分離返回器,最後返回器通過半彈道和跳躍式返回地球,在舉例地球最後10公裡高度時打開降落傘降落地面,由專門的人員進行回收!STOEETC-電子工程專輯

STOEETC-電子工程專輯

嫦娥五號發射意義STOEETC-電子工程專輯

5、返回器返回任有挑戰STOEETC-電子工程專輯

本次航天發射難度最大的就是採樣返回這一階段了,這對於本次航天科研人員來說是一次巨大的挑戰。STOEETC-電子工程專輯

本次太空飛行器的返回將會驗證我國在航天技術上的氣動力、氣動熱防護、制導導航和控制等多種高精尖航天技術一系列成果。STOEETC-電子工程專輯

通過本次的嫦娥五號發射奠定了中國在航天領域的又一成就!將繼續推進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新篇章!STOEETC-電子工程專輯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發射的意義是什麼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五大看點
    嫦娥五號發射的意義是什麼?就在今天上午4點鐘,嫦娥五號正式發射,並且發射成功,這次發射是中國探月工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它代表著中國探月工程正式完成繞、落和回的循環過程,並且實現中國首次在月球表面採樣且返回的高難度任務。那麼這次發射的具體意義體現在哪裡呢?
  •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有何重大意義?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24日消息,今天凌晨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按照計劃,嫦娥五號搭載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之後,將飛行五天的時間到達月球軌道,然後經過多次變軌修正之後,嫦娥五號分離,其中「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將在月球表面著陸,預計著陸地點在月球月球正面風暴洋西北部地區的呂姆克山附近,然後放出月球車,此次的月球車能鑽勘月表2米以下的月壤樣本,並停留2天左右的時間,然後搭載上升器回到月球軌道,最終返回地球。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圓滿成功
    人民網文昌11月24日電  (記者馮華、餘建斌、喻思南、林淵、溫騰)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PConline 聚超值】 我國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今日凌晨4時30分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由此,我國開啟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為什麼要選在凌晨發射?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發射成功
    中新網文昌11月24日電(郭超凱 葉雨恬)北京時間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著陸月球!
    日前,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開啟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12月1日23時許,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將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採集月球樣品。12月2日4時53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
  • 校場: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後,我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我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成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目前,探測器已經被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運送至預定軌道。嫦娥5號的整個任務時間約為23天,共計11個階段。如果這次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將意味著我國成為了繼美蘇之後第三個在月球上帶回土壤樣本的國家。
  • 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升空 隨後,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將重達8.2噸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一舉送入近地點約20014噸級,運載能力位居世界現役火箭前列,足以將目前人類研製的最重無人探測器之一——嫦娥五號直接送入預定地月轉移軌道。
  • 我國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
    新華社海南文昌11月24日電(記者胡喆、陳凱姿)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攬月|發射成功!長徵五號將嫦娥五號送入地月轉移軌道
    11月24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探月工程第三步正式拉開序幕。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後,先後實施了助推器分離、整流罩分離、一二級分離以及器箭分離等四次分離。
  • 凌晨4點半,嫦娥五號成功發射
    南方日報 南方+記者 吳明攝經過2200多秒的飛行,長徵五號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嫦娥去哪?50分鐘,一旦在發射窗口時間內不能實施發射,「嫦娥五號」的奔月計劃就會受到影響。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將實現三大工程目標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將實現三大工程目標望「嫦五」奔月 盼「採樣」首歸(科技自立自強·逐夢深空)  以探索太陽系和宇宙的起源、發展和演化為科學總目標的深空探測,是一個國家科技發展水平的體現。經過幾代人辛勤耕耘與開拓,我國航天事業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從探月工程穩步推進到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我國深空探測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帶動我國航天技術進步,促進科學認知重大創新。
  • 嫦娥攬月|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吳偉仁院士,現任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在嫦娥五號發射後也透露,「如果只是為了完成採樣返回任務,嫦娥五號的系統可以做得簡單很多。但考慮到未來的載人登月需求,我們確定了目前的方案,目的在於進行更多的技術驗證。」隨著嫦娥五號任務的圓滿成功,隨著載人登月論證工作的推進和相關技術的積累,中國離實現載人登月的目標越來越近。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將實現三大工程目標
    以探索太陽系和宇宙的起源、發展和演化為科學總目標的深空探測,是一個國家科技發展水平的體現。經過幾代人辛勤耕耘與開拓,我國航天事業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從探月工程穩步推進到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我國深空探測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帶動我國航天技術進步,促進科學認知重大創新。
  • 嫦娥五號「摘月」對我國的重要意義
    近日,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實施第二次月地轉移入射,在距月面約230公裡處成功實施四臺150牛發動機點火,約22分鐘後,發動機正常關機,根據實時遙測數據監視判斷,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成功進入月地轉移軌道。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月球挖土有啥用,這是一盤很大的棋
    2020年11月24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成功發射並進入預定軌道。標誌著我們已經進入了全新的太空探索時代。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圓滿完成三步走戰略的前兩步。本次嫦娥五號計劃首次實現從月球採樣並且返回,有望為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這也是自1976年以來,人類再一次發射月球無人採樣器前往月球表面取樣並返回地球。 本期簡單回顧一下嫦娥工程,嫦娥五號任務,以及討論一下探月的重大意義。
  • 海外專家和媒體熱議嫦娥五號成功發射
    11月24日4時30分,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新華社記者金立旺攝)新華社北京11月25日電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24日成功發射,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海外專家和媒體認為,如果一切順利,這一任務將開啟在月球自動採樣並將樣本帶回地球的新篇章,對增加人類對月球歷史的了解具有「革命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