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腦的理性與感性是真的嗎?兩個腦半球到底是怎麼工作的?

2020-11-24 打豆豆的健康達人

頭殼裡的兩個腦半球

其實我們的頭顱裡真的有兩個腦半球。雖然這聽起來有點瘋狂,但是它們的確有不同的任務,至少某種程度上是分工的。首先,我們必須了解,人類的神經系統幾乎都是成對分布。有一條長長的細溝將人的腦子分為兩個半球。要是你以為兩個腦半球是對稱的,那就錯了。

腦半球在人的一生中會不斷調整、適應環境,因而改變了某些位置的形狀。舉例來說,大部分人的語言中樞在左腦(96%的右撇子是如此),且左腦的語言區比對應的右腦語言區稍微大一點。有趣的是,我們腦半球控制的是身體對側,也就是由右腦半球控制左手臂。感官知覺的運作也是同理:左腦半球能感知右手的觸覺。由此可知神經系統的基本原則是:所有的知覺及運動神經纖維在傳進腦部前會先交叉。這樣的安排應該有它的道理──只是還沒有人知道為什麼而已,連腦科學家也沒有答案。

當然兩個腦半球也不是完全獨立運作的。坊間不少自我提升類書籍在教人們如何將兩個腦半球連接得更好,我可以跟你拍胸脯保證,兩個腦半球不但早就連在一起,而且還藉由胼胝體連接得很好。胼胝體位在腦中央,由厚厚的神經纖維束組成,負責左右大腦半球間的資訊傳輸。這裡的神經纖維分布真的很密集:胼胝體只有拇指那麼大,但是包含了二點五億條神經纖維。這樣的數量足以讓兩個腦半球好好溝通了。

啊!兩個靈魂住在我腦子裡

如果把胼胝體切斷,分開左右腦半球,會發生什麼事?大家可能會猜想,那是個大災難吧。畢竟胼胝體不只能防止兩個腦半球脫落,也是腦內溝通不可或缺的角色。某些情況下,比方說對於癲癇患者來說,阻斷胼胝體只是小問題而已。癲癇是某個腦區過度活動,進而擴及了大範圍的腦部區域。為了抑制過度放電的情形擴散得太嚴重,科學家在60 年代將這類病人的胼胝體切斷。結果發現,病人的腦功能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傷,癲癇的情形也改善了。

研究裂腦的運作方式是否有所不同,是很有趣的。科學家經由一連串巧妙的實驗發現,左右腦半球竟然有某些功能是不一樣的。當主試者在右視野呈現一件物品時(例如橡皮鴨),左腦半球可以辨識出那是什麼物品;由於大部分的人語言中樞在左腦,所以病人也可以正確說出該物品的名稱(這是一隻橡皮鴨!)。如果把橡皮鴨放到左視野,影像則由右腦處理,但是因為右腦沒有語言中樞,病人便無法說出該物品的名稱。不過,由於右腦可以控制左手,所以病人可以用這隻手去觸碰橡皮鴨。

這聽起來有點奇怪。不過,真正詭異的是接下來的實驗:裂腦病人的兩個腦半球陷入衝突。有個病人試圖用右手穿褲子,自己的左手卻不斷出手阻止。還有病人要用左手觸摸太太,右手卻出手制止。這一連串的實驗指出,左右腦半球處理資訊的方式不同。就神經生物學的角度來看,這真是個迷人的發現;科普界更是趨之若鶩:左右腦半球大不同、感官感知沒問題卻無法念出名稱的病人、下意識的行為相互衝突──好像我們的頭殼裡真的住了兩個靈魂一樣。對那些似是而非的偽科學詮釋而言,這點正中下懷。乾脆直接把特定的人格特質歸咎於特定的腦半球不就好了?如果右腦比較擅長辨識整體的樣式和畫圖(事實上也沒錯),何不把創意活動全都包給右腦?結果就是:我們以為人類有一個擅長邏輯思考、能言善道,且大權在握的左腦,還有一個可憐的右腦,雖然懂得整體思考又有同理心,但是卻經常受到壓迫。

完全胡言的創意與邏輯分工

嚴謹的神經科學朝這個方向做了一些初步研究之後,很快就跟這種無稽之談劃清了界線。儘管想以現代的造影技術來觀察腦部活動並不容易,不過功能性磁振造影術在此處卻十分管用。尤其是針對右腦有創意,左腦懂邏輯分析這個最受歡迎的迷思。完全是一派胡言!千萬別相信書籍上的這類主張,更別相信書中所承諾的,只要運用某些技巧就可以活化右腦,達到整體創意思考的效果。

神經科學家什麼都研究,當然也研究當一個人發揮創意、想像自己在房間裡即興翩翩起舞時的腦部活化模式。結果可讓人意外了:想像自己在跳古典華爾滋和想像自由發揮的舞蹈,兩者腦部活化的模式不同。受試者顯示出不同的腦部活動:古典華爾滋的腦部活化範圍沒有自由起舞的大(參加維也納華爾滋舞盛會的人別擔心,雖然你的腦子在跳舞時沒什麼創意,但是可以比較專注於精確的動作,而且抗壓性較高)。除此之外,自由起舞時,兩個腦半球的參與程度不相上下。實驗室裡的創意測驗(除了自由舞蹈、還有要求受試者想出一塊磚頭的各種可能用途等)測的就是這類東西。

受試者的任務不同,活化的腦區也會有所變化:有時在右腦,有時在左腦,有時是統整情緒的地方(如杏仁核),有時是控制動作的區域(如小腦),端看被賦予的創意任務而定,例如,自由起舞當然會和語言測驗不同。事實上,科學家沒有發現任何腦區是所謂的創意中樞,左腦裡沒有,右腦也沒有。之前提過的前額葉皮質(在額頭部位),幾乎在執行每個任務時都會活化──但這也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因為這個區域負責調節注意力。如果要用創意解決問題,人勢必得集中注意力。

左右腦迷思造成的誤會,在此原形畢露:是人們言過其實,把事情搞混了。雖然有幾個具體功能特別集中在某個腦半球,但這並不能拿來解釋所有的人格特質。沒錯,語言中樞大都在左腦,但是右腦也負責了語言的音律。兩邊腦半球彼此合作,共同完成整顆腦的功能。就連常被歸入左腦的數學思考能力,也是如此。某個腦區是所謂的數學中樞這種說法顯然根本不成立。藉由功能性磁振造影術,我們可以清楚看見,兩個腦半球合作得愈密切,數學問題解得愈好。如果只活化單側(大家信以為真的專司數理邏輯的左腦),並沒有辦法解決艱難的邏輯問題。所以啦,藝術的右腦和數理的左腦其實是無稽之談。

即使是左右半球,仍是時時交流。

偏好左腦或偏好右腦思考、將人分為左腦型及右腦型的說法,同樣也是瞎扯。有科學家研究了一千個人的腦部活動,發現很少有神經網絡會集中在單一個腦半球(如負責產生語言的布羅卡區)。大部分的實驗任務都需要兩個腦半球的不同腦區合力完成,而且有些腦區還相距甚遠。右腦型、左腦型和前腦型或後腦型一樣沒有意義。很顯然,腦子活動時並不是活化兩個腦模組,而是不同腦區之間的資訊交換──經過連接兩個腦半球的胼胝體。有時候,也會有人拿老夫老妻來比喻左右腦半球的關係:隨著時間累積,左右腦就像幸福的夫婦,分工處理人生中的大小事。做決定時,一個比較衝動直接,另一個比較懂得邏輯分析,兩人彼此互補,共創所謂的關係有機體。這個有機體由兩種觀點組合而成,只要彼此間溝通順暢,就會構成一個天衣無縫的團隊。

然而,腦子的運作並非如此。儘管左右腦半球各有其專精的處理歷程(例如語言或空間方面),但只要胼胝體沒有被切除,它們就是整個網絡的一部分。所有資訊同時進入腦中,被分開處理,又隨時不斷整合,最終出現我們稱為思想的東西,並且產生行為。腦部運作並不是老夫老妻那種先各自考慮再討論的模式(或者床頭吵床尾和,但是還是各持己見),而是單一器官的各個組成分子即時、持續地彼此交流。

相關焦點

  • 左右腦測試題:5張圖找出20處不同的是感性右腦,否則理性左腦
    導讀:美國心理生物學家斯佩裡博士通過著名的割裂腦實驗,證實了大腦不對稱性的「左右腦分工理論」,並因此榮獲198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正常人的大腦有兩個半球,由胼胝體連接溝通,構成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在正常的情況下,大腦是作為一個整體來工作的,來自外界的信息,經胼胝體傳遞,左、右兩個半球的信息可在瞬間進行交流(每秒10億位元),人的每種活動都是兩半球信息交換和綜合的結果。大腦兩半球在機能上有分工,左半球感受並控制右邊的身體,右半球感受並控制左邊的身體。
  • 左腦27,右腦45?別被「左右腦理論」誤導了
    但一直以來,「左腦掌管理性、邏輯推理,右腦掌管感性、創造力」的左右腦理論很流行。那麼,左右腦理論真的靠譜嗎?一、左右腦理論是怎麼來的?人腦為什麼會有兩個半球?一種看法是這是因為左右對稱的原因,並沒有進化優勢。另外一種看法是兩個半球是有進化優勢的。
  • 各階段的早教訓練 均衡開發孩子左右腦
    均衡開發孩子左右腦(愛美網供圖)觀察:孩子的行為洩露了大腦的秘密丁丁媽和小玲媽是好朋友,星期天,丁丁媽帶著丁丁到小玲家串門,媽媽們在客廳閒聊,兩個孩子在房間玩,可是不一會兒,房間裡就傳出了小玲的哭聲。
  • 左右腦年齡測試刷爆朋友圈:真相吐血……-大腦,左腦,右腦,年齡...
    那麼,人體大腦到底是怎樣協同合作的?存不存在左右分工的問題呢?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左右腦分工理論從何而來?1981年,美國心理生物學家羅傑·斯佩裡提出這一觀點:左腦對數字文字的識別、認知、記憶要比右腦好一些,而右腦在圖像圖形處理上,則要優於左腦一些。
  • 人類大腦的左右腦究竟是如何分工的?答案可能與你想的不一樣
    導語:人類大腦的左右腦究竟是如何分工的?答案可能與你想的不一樣大家好,歡迎大家關注「幸福美妙生活」,小編是一個專注於健康生活的達人,一直關心著關於生活健康的那些事,天天為大家呈現與日常健康有關的話題!本文由百家號「幸福美妙生活」原創,維權必究!
  • 左右腦年齡測試刷爆朋友圈:真相吐血……
    那麼,人體大腦到底是怎樣協同合作的?存不存在左右分工的問題呢?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左右腦分工理論從何而來?1981年,美國心理生物學家羅傑·斯佩裡提出這一觀點:左腦對數字文字的識別、認知、記憶要比右腦好一些,而右腦在圖像圖形處理上,則要優於左腦一些。
  • 催眠中左右腦的功能
    儘管艾瑞克森發展他的觀點和技巧遠早於最近的腦半球功能研究。但是,利用了左右腦不同功能的神經心理學模型也包含在他的工作中。
  • 左右腦測試題:猜對前5張右腦,後5張左腦,看你偏向理性還是感性
    科學家研究發現,左腦發達的人對於文字、數字、作文、邏輯、判斷、分析、直線等判斷能力比較強,因此被稱為理性的「知性腦」。而右腦比較強的通常對於圖像、感覺等比較敏感,具有鑑賞繪畫、版音樂等能力,被稱為感性的「藝術腦」。
  • 關於左右腦的誤區你還相信多少?其實大腦存在功能分區,但並非按左...
    ……那麼,這些測試有科學依據嗎?我們的大腦是否有左右腦分區,它們是怎麼分工合作的?左右腦開發是否會產生不同的人格特質?記者看到,在評論留言區,許多網友發表看法,大多對此表示深信不疑,有人甚至說自己的脾氣性格與大腦開發不均衡有關。
  • 還在相信「左右腦測試」?你以為的這些「常識」都是錯的!
    那麼,這些測試有科學依據嗎?我們的大腦是否有左右腦分區,它們是怎麼分工合作的?左右腦開發是否會產生不同的人格特質? 誤區:左右腦是單獨工作的真相:做任何事情,左右腦都是一起完成的 這一連串的裂腦實驗表明,左右腦半球處理資訊的方式存在顯著不同。 但是,對那些似是而非的偽科學論斷者而言,這個研究結果卻正中下懷。
  • 左右腦測試:測測你是左腦型,還是右腦型?
    在安迪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她既有理性思維的加持,也有著感性思維的細膩和耐心,仿佛自帶「吸鐵石」一樣,不僅收穫「四美」的友誼,還不動聲色俘獲了奇點和小包總。
  • 刷屏「左右腦年齡測試」原來是騙人的!左右腦理論和你想的不一樣
    「左右腦年齡測試」風靡朋友圈,到底科學不科學?「左腦負責語言、右腦負責圖像」的理論到底正確麼?「裂腦人」實驗是怎麼回事?「2000年前後,在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會上,教育學家、心理學家、腦科學專家開始反對這種源自日本的說法,認為這是一種謬誤。」沈政說,在這之後,國內教育界不再說「開發右腦」,取而代之的是開始推行「全腦教育」。
  • 性格測試:左右腦優勢測試,測測你是左腦型,還是右腦型?
    在安迪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她既有理性思維的加持,也有著感性思維的細膩和耐心,仿佛自帶「吸鐵石」一樣,不僅收穫「四美」的友誼,還不動聲色俘獲了奇點和小包總。    其實,歸根結底是她懂得發揮「左右腦」的優勢。
  • 左腦理性,右腦感性?這是胡扯……
    他的工作深刻改變了人們對大腦兩個半球功能偏側化和如何交流的認識,他也因此被稱為「認知神經科學之父」。 左右腦有著獨立的意識,但只有一方能發言在研究生時代,麥可·加扎尼加師從加州理工的羅傑·斯佩裡。由於只有左半球有言語中樞,因此當右半視野中的對象信息傳送到左半球時,會說話的左半球會講看到了什麼;而左半視野中的對象信息儘管傳送到了右半球,但是不會說話的右半球無法用言語來表達,而能說話的左半球對此一無所知,只能說沒有看見。但是右半球控制的左手卻能夠指點右半球看到的對象的位置!這一工作開啟了此後半個世紀的對裂腦人的研究,日後斯佩裡因對裂腦人的研究獲得諾獎。
  • 這個男人的眼睛在一條直線上嗎?左右腦年齡在線測試地址
    這個男人的眼睛在一條直線這個遊戲很好玩哦,最近很多小夥伴們在玩,那麼這款遊戲怎麼玩呢?下面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介紹哦~  這款遊戲實際上是答題類型的遊戲,測試左右腦實際年齡的。  1.首先您可以打開這個男人的眼睛在一條直線上嗎地址:>>>點擊進入>>>  2.然後您就可以根據問題的問的答題,最要就是判斷理性思維和感性思維;  3.繼續答題;  等到把題全部答完,就會出現測試結果了。
  • 刷屏的左右腦年齡測試是騙人的!左右腦理論和你想的不一樣
    「2000年前後,在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會上,教育學家、心理學家、腦科學專家開始反對這種源自日本的說法,認為這是一種謬誤。」沈政說,在這之後,國內教育界不再說「開發右腦」,取而代之的是開始推行「全腦教育」。分不開的左右腦歸根到底,人類的左右腦並非具有「獨門絕技」,只是「各有優勢」罷了。
  • 測一測你的左右腦哪個佔優勢
    縱裂將大腦分為左右兩個半球,中間由橫跨的纖維束胼胝體相連接,左腦是我們所說的理性腦,主要是後天獲得信息,不斷的強化和儲存,右腦是我們說的感情腦,主要是祖先的遺傳因子。左右腦主宰著不同的能力,測試一下,你的左右腦哪一個佔優勢?1、跳舞的時候,你的肢體動作協調嗎?A、不協調 --1分B、協調 --0分2、你喜歡閱讀書籍和寫作嗎?
  • 刷爆朋友圈的左右腦年齡測試是隨機的!醫生:僅供娛樂可減壓
    (原標題:刷爆朋友圈的左右腦年齡測試是隨機的!我的結果是左腦33歲,右腦5歲。」近日,一則關於左右腦年齡的測試刷爆微博和朋友圈。只要回答設定好的問題,通過掃描測試結果中的二維碼,便會生成一張顯示有左右腦兩個年齡的圖片,不同的年齡組合配有不同的文字解釋,網友們紛紛曬出自己的測試結果。「這個男人的眼睛在一條直線上嗎?」「立方體中的豎線和哪條橫線垂直?」「你能看到圖中的字母嗎?」等等,共有9道題,有些像智力測驗。
  • 左右腦測試,你的哪半大腦更聰明?
    1981年斯佩裡因「左右腦分工理論」成為諾貝爾獎的得主。
  • 被誤讀的左右腦分工理論,趕緊來看看吧!
    近日,關於左右腦年齡測試結果的圖刷爆朋友圈。但不久,便有網友稱,同樣的答案會得到不同的分數,並質疑測試結果的真實性。相關專家認為,有關左右腦年齡的測試沒有科學依據,左右腦沒有分工,從事複雜活動時實為左右腦協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