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備戰2024!賴清德主動與「英系」和解

2021-01-11 雄觀天下

據臺媒報導 離2024年「大選」還有3年之久,臺灣地區副領導人賴清德卻早已就備戰狀態,除勤走基層拓展人脈,忙翻手下員工外,去年12月更跨出重要一步,邀約「英系」要角、「立委」吃飯,引發政壇議論;有一親賴人士透露,賴清德每次酒後吐真言,都會在大家面前陳述他很想為臺灣做事,這種心態讓他下定決心要更努力爭取臺灣地區領導人職務。

某任美國副總統曾有一句名言說,「除非你想連修4年政治系高級研究所課程,或是特別喜歡參加葬禮,否則千萬不要選擇當老二。」直接道盡作為副手有志難伸的無奈,更曾有人稱呂秀蓮是「深宮怨婦」,賴清德當然不想以「老二」作為政治生命的終點,更不想如前人一樣自怨自艾。

有一親人士說,自從賴清德來後,公共事務室忙翻了,跟以前陳建仁當副手時差很大。

有一位親賴「立委」向本刊透露,賴清德在2019年黨內初選落敗後,確實消沉一段時間,但從他願意擔任小英副手時,心態已做好調整。該名「立委」說,賴清德常約一些好友到萬裡老家吃飯,席間由他哥哥嫂嫂做菜招待大家,有時賴也會陪大家喝一兩瓶啤酒,酒氣上來時,賴就會跟在場的人說「還是想為臺灣做事,想跟大家一起努力」,氣概直指2024「大位」。

這位「立委」指出,也因為賴清德還想為臺灣做事,爭取「大位」對他是個使命,他在去年勤走基層大半年後,做了一項關鍵決定,開始與過去的黨內對手接觸,化解心結。2019年那場民進黨初選內戰,支持蔡英文的「立委」、派系普遍視賴搞叛變,對賴的敵意沒有因為他擔任小英副手而降低。賴清德心知肚明,所以他第一順位瞄準與「英系」握手言和。

雖然有黨內人士解讀,英系願意與賴清德吃飯,是要藉此告訴賴說,「拔樁動作不要這麼大」。

相關焦點

  • 民進黨內「英系」在賴清德與鄭文燦之間「押寶」
    1月11日是蔡英文連任滿一周年的日子,賴清德在臉書上發言,正面肯定並稱讚蔡英文,試圖拉近與蔡的關係,但這也可觀察出,蔡賴關係並非這麼密切,才需要刻意拉攏。桃園市長鄭文燦則不同,經常跟著蔡英文跑行程,就像是蔡接班人一般。不過,賴、鄭兩人的布局戰略上,各有其得失。
  • 現在,蔡英文又開始做「兩手準備」了?
    當天,蔡英文的副手——賴清德在社交平臺上發布動態,高度讚揚蔡英文,嘗試著拉近和蔡英文之間的關係。然而從這裡也可以看出,蔡英文以及賴清德之間的關係,實際上並沒有很密切,所以才需要故意拉攏。桃園市的市長鄭文燦就不一樣了,經常和蔡英文一起跑活動,感覺他就是蔡英文的「接班人」一樣。然而賴清德、鄭文燦兩人在布局戰略上,各有優缺點。
  • NASA計劃2024年送首位女性上月球 今年就開始「備戰」
    NASA計劃2024年送首位女性上月球 今年就開始「備戰」  黃琨 • 2020-09-23 15:54:36 來源:前瞻網
  • 國民黨公布全臺政治人物網絡聲量,曝「英系」前景堪憂
    「12強」依次是蔡英文、韓國瑜、陳時中、蘇貞昌、陳其邁、柯文哲、馬英九、羅智強、陳菊、江啟臣、侯友宜及賴清德,12人的臉書貼文心情數都破千萬,3位S級包括蔡英文近8695萬獨佔鰲頭,其次是韓國瑜近6379萬排第二,陳時中以5163萬居第三。
  • 蔡英文半句真話,賴清德笑容消失
    今天上午9點,蔡英文召開記者會,宣布「蔡賴配」,由前「行政院長」賴清德擔任2020年競選副手。據中時電子報消息,蔡英文表示,會選賴清德是因為他的人格特質,民進黨「因競爭更強大」,她要交付賴清德一個重要的任務,拜託他分進合擊,衝進「立委」選情。賴清德則說,與蔡英文不是敵人,連對手都談不上,有感於蔡的誠意,願意在最黑暗時刻守護臺灣。
  • 蔡英文連任,「儲備人選」開始躍躍欲試,其中「他」最不簡單
    蔡英文她的副手她的搭檔叫賴清德的在選舉的時候就是「尊蔡」,努力做好作為一名副手這個角色。桃園市長鄭文燦也在積極地在地方輔助選舉,而且被經常點名非常有可能是接任的其中人選之一,還有就是林佳龍是「交通部長」,他是「正國會」的一名大將,算起來這三位都極有可能是民進黨在2024年的儲備人選。
  • 專家:蔡英文若輸給賴清德,將成臺灣史上前所未有的「詭異局面」
    25日親綠智庫的民調顯示,前「行政院長」賴清德的支持率大幅領先蔡英文,而蔡則掌握龐大的行政資源,兩人選情越發顯得撲朔迷離。針對以全民調定輸贏,島內看法不一。據臺灣《聯合報》25日報導,目前綠營尚未拍板採取對比式民調還是互比式民調。
  • 蔡英文談「斷交」 賴清德一派輕鬆與陳菊成反比
    非洲「友邦」布吉納法索與臺灣「斷交」,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中)昨天在「行政院長」賴清德(左)及蔡英文辦公室秘書長陳菊(右)陪同下召開記者會。然而,一旁的「行政院院長」賴清德被眼尖網友發現「表情也太輕鬆了」,意外引發討論。    據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昨晚召開記者會,包括臺「行政院長」賴清德、臺「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臺「外交部長」吳釗燮、臺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及蔡英文辦公室秘書長陳菊皆陪同參與。
  • 「捕蛇積功德」,賴清德這次惹怒了臺灣消防員
    【環球網綜合報導】剛上任沒多久、風頭正盛的臺「行政院長」賴清德,最近遇到一股強烈的民意反彈。據東森新聞雲24日報導,前「行政院長」林全此前拍板,將消防局捕蜂捉蛇的業務回歸農委會,但賴清德日前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卻說,這樣的政策不盡周延,以他擔任過地方首長的經驗,「這是做功德的事情,消防隊員其實可以幫忙」。他還說,「如果有媒體報導,他們(消防員)覺得也有成就感」。
  • 美系、加系和英系等不同種豬品系的優缺點比較
    英法虎視眈眈  英法兩國亦不甘示弱,近年來發力爭奪中國市場,2011年3月,廣州市良種豬場從英國進口1249頭英系種豬隨後湖北省糧油進出口公司也預期將在襄樊打造一個英國原種豬培育場,將從英國一次性引進曾祖代原種豬1000頭 。
  • 沙特主動與卡達全面和解,背後和以色列建交有關
    此前沙特與卡達迅速斷交 沙特近期與「死敵」卡達的關係主動緩和了。2017年6月,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和埃及與卡達斷絕了外交,貿易和旅行往來關係。
  • 賴清德說了不選還參選 蔡英文:怎麼可以這樣!
    對此,蔡英文幕僚則質疑賴清德「誠信問題」,指出賴先前公開、和非公開場合說過多少次不參選,「如果不是刻意遺忘,他自己應該最清楚!」幕僚還透露,一直以來蔡英文對賴清德都相當信任,直到現在還是很難接受賴清德態度大轉,突然不再支持她。
  • 吉田英司挑戰韓飛龍上日本媒體頭條,為確保勝利日菜太幫忙備戰!
    吉田英司要來華挑戰韓飛龍的消息已經發出,就登上了日本媒體體育板塊的首頁,報導中日本媒體對吉田英司和韓飛龍都做了一點的介紹,尤其強調韓飛龍是中國最優秀的選手,有著過硬的實力,對于吉田英司來說是一場硬仗。吉田英司和韓飛龍的比賽,引發了日本格鬥圈的熱議,日本是公認的格鬥強國,不過在70KG及其以上級別,日本也同樣面臨著青黃不接的局面,而吉田英司作為REBELS的現役王者,自然是被寄予厚望,所以在評論區有不少的日本網友給吉田英司加油,支持吉田英司客場取得勝利。
  • 賴清德用「接力跑」暗喻「換個人」臺灣會更好
    賴清德與蔡英文(圖:臺媒資料圖)海外網5月13日電 距離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僅剩不到一年,民進黨內部初選已從「暗鬥」變成「明爭」。蔡英文、賴清德的「宮鬥戲碼」頻頻上演,這次又有新花樣。據臺灣《聯合報》報導,13日,臺灣地區前行政機構負責人賴清德赴基隆參加活動,期間拋出「接棒說」,話裡話外都在暗諷蔡英文。賴清德先是詢問圍在他身邊的民眾:「1個人跑400公尺比較快,還是4個人,1個人跑100公尺,接棒跑400公尺比較快?」周圍有賴清德「鐵粉」應和稱「接棒」,還稱「支持他出線,取代蔡英文。」
  • 金門副縣長批賴清德太魯莽 感嘆在臺灣高喊「我是中國人」卻成異類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當局「行政院長」賴清德三番兩次主張自己是「臺獨」工作者」,對此,金門縣副縣長吳成典受訪時表示,身為金門人他希望賴清德的發言能更謹慎些,以賴的身份做出「臺獨」宣示既不恰當且魯莽,對兩岸關係是挑戰,對金門人也無同理心
  • 賴清德稱「臺語是閩南語」被批:是在分化族群、製造對立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針對臺「行政院長」賴清德此前「臺語」等於「閩南語」的論調,臺灣各界產生強烈質疑,稱其為「臺灣閩南沙文主義」。20日,臺灣客家語文學會特別召開記者會,反對賴清德的立場,批評民進黨不應分化臺灣特定族群,造成對立。
  • 臺民調:臺北市長選戰丁守中贏柯文哲 賴清德支持率最低
    臺灣《聯合報》最新臺北市長選情調查發現,民進黨自推人選起步晚,即使派出民意支持度最高的「行政院長」賴清德參選,也暫難撼動柯文哲、丁守中對決現況,支持率分別為丁守中三成六、柯文哲三成三、賴清德一成六。   民調顯示,若下屆臺北市長選舉若為現任市長柯文哲與國民黨候選人丁守中對決,四成一選民屬意丁守中,三成九支持柯文哲,兩人聲勢相當;另有一成九選民未表態。
  • 小英怪藍不幫忙!「救災優等生」為何在823雨災後破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蔡英文的民調沒有因為災變的原因下滑,反倒因積極救災而得到肯定。根據臺灣世代智庫的民調顯示,災後有高達82.9%民眾滿意臺當局的救災表現,也有73.4%滿意蔡英文的表現,僅17.1%不滿意。
  • 蔡英文「耍賴」到底,兩招稀釋賴清德支持率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擅長搞政治鬥爭的民進黨又讓島內見識了他們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特長」,好在這是一場內鬥,眼前的輸家是自稱「臺獨工作者」的賴清德。29日,在被島內媒體稱為「蔡賴終局對決」的初選會議中,民進黨中央最終強行通過蔡英文版本的初選方案,讓缺少執政資源優勢的賴清德陷入被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