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稱「臺語是閩南語」被批:是在分化族群、製造對立

2021-01-08 環球網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針對臺「行政院長」賴清德此前「臺語」等於「閩南語」的論調,臺灣各界產生強烈質疑,稱其為「臺灣閩南沙文主義」。20日,臺灣客家語文學會特別召開記者會,反對賴清德的立場,批評民進黨不應分化臺灣特定族群,造成對立。

據臺灣三立新聞網報導,賴清德上周接受「立法院」質詢時,被問及什麼是「臺語」。他當時回應稱,「臺語這個詞在社會上有共識」,即「臺語就是臺灣閩南語」。20日,臺灣客家語文學會特別召開記者會,重申反對「臺語等於臺灣閩南語」的立場,質疑背後隱含閩南族群「強勢而對立的意識形態」。身為閩南人、客家女婿的國民黨桃園市長候選人陳學聖稱,民進黨常常用言語來分化族群、製造對立,「賴清德『臺語就是臺灣閩南語』的話相當不客觀,也不尊重客家語、原住民語等文化」,希望賴清德收回不當發言,同時道歉。臺灣客家語文學會理事長江俊龍教授稱,臺灣若想建立一個集體意識,必須珍惜多元語言社會,讓「臺語」一詞擁有兼容並蓄的解釋空間。

對此,「行政院」發言人20日回應稱,賴清德尊重多元文化和語言,當天答詢時提到「現在任何在臺灣使用的語言都是臺語」。發言人稱,「客家基本法」和「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都明定客語、原住民族語言為「國家語言」,至於哪種語言為「臺語」,「要讓社會決定」。

臺灣光復後,經國民黨當局定調,「臺灣民眾無分本省外省或原住民,一律以普通話作為相互溝通的國語」。轉眼七八十年過去了,至今「國語」在臺灣民間仍習慣上被視為普通話或北京話,民進黨為了操弄「無中國化」,將所謂「臺語」硬拗為臺灣閩南語。《中國時報》之前刊登的一篇言論認為,歸根結底,這是民進黨以本省閩南人為政黨主體的霸道行徑,也是赤裸裸地以「閩南語正名」為旗幟,將「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作為未來施行強制力以貫徹「文化臺獨」的基礎和後盾,更是「臺灣閩南沙文主義」試圖全面壓制臺灣普通話、客家話、原住民族語和新住民語言的權力展現。(張雲峰)

相關焦點

  • 「臺語」、閩南語、「臺語文學」
    最近臺灣又有人炒作「臺語」了,《自由時報》的大標題:「臺語改稱閩南話是去臺灣化」。某綠色「立委」甚至說;「閩」字是門裡面有一隻蟲,是侮辱臺灣。可謂數典忘祖之極。  「臺語」和閩南語之爭也是老話題,民進黨「執政」時推行母語教育,指國民黨是外來政權,數十年逼迫民眾學「國語」,小學生說母語還要受罰,成長經驗痛苦。
  • 「臺語」和「閩南語」的鬧劇之爭
    王曉波認為,臺灣教育部要把「臺語」改成「閩南語」只對了一半。
  • 「臺語」生存出現危機,有分析稱:市場價值不夠,家長更願意送孩子去...
    【環球時報記者 張若】臺灣本土語言包括「臺語」(臺灣閩南語)、客家話以及所有原住民語言。據臺灣東森新聞網6日報導,臺「教育部」有關島內本土語言的調查報告顯示,所有本土語言都面臨程度不一的傳承危機,流失情形每況愈下。
  • 許川:臺灣人的族群認同及其異化邏輯
    華廣網5月6日發表東南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特約研究員許川的評論文章說,1945年,蔣介石撤退到臺灣,隨之而來的是大量移民湧進島內,給原本較為單一的社會結構帶來新的變化,即後來所熟知的族群對立或融合問題。客觀地說,任何社會都難逃族群問題,只是族群問題在政治變遷中扮演何種作用,則需要視不同時空和情境而定。
  • 閩南語簡介
    ,也是有著一致的文化認同,因此他們也同屬閩南根源.我們即可稱其為泛閩南.以下介紹通行閩南語的形成及今通行之地:閩南語,乃是閩語的一支。從以上的兩批移民,所帶來的北方口語,經過一番演變就形成了所謂的「漳州語」的基礎。  閩南語在臺灣的傳播與河洛話的形成北宋時期,在泉州等口岸相繼設立了掌管外貿的市舶司,使泉州發展成當時國際上的著名商港,對外海線交通十分方便。在這以後,閩南地區便有不少人民,因為政治、經濟或其他因素而移民海外(包括臺灣),也因此帶去了他們的母語---閩南語。
  • 再次出圈的伍佰,背後是閩南語歌曲的黃金時代
    金曲頻出,閩南語歌手的持續「擴列」伍佰的成功雖然有其獨到之處,卻也與閩南語歌曲發展的大勢不無關係。1932年,上海聯華影業製片印刷公司出品影片《桃花泣血記》,該電影由阮玲玉、金焰主演。為了擴大影片影響力,詹天馬寫詞、王雲峰譜曲的同名歌曲《桃花泣血記》應運而生,這是國內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第一首閩南語流行歌曲。從此,閩南語歌曲正式走上流行音樂之路。
  • 「臺語」是如何從語言變成「政治」的?
    「臺語」是泉漳人帶過去的  在臺灣民間的口語中,一般講「淡水河也沒有加蓋啊,你去跳啊」,意思是叫人去死,是非常沒有禮貌的話,而陳水扁刻意用這段「臺語」俚語來回應用國語「嗆」他的人,還把淡水河改成太平洋,更莫名其妙把邏輯引導為「嗆」他的人是因為「覺得中國好、不愛臺灣」,所以才「嗆」他。  所謂「臺語」,其實就是閩南語。
  • 盤點得過金曲獎的六個最佳臺語女歌手,有你期待的她嗎?
    下面小編給大家盤點一下得過金曲獎的六個最佳臺語女歌手曾心梅,本名曾小萍,臺灣臺語女歌手。從小參加過多場的歌唱比賽,並且都擁有多數好成績。直到1994年推出"酒是舞伴,你是性命"專輯一舉成名,該歌曲也成為臺語歌曲中人人朗朗上口的作品。於1996年獲得金曲獎最佳方言歌曲女演唱人獎項,更在2010年再次獲得金曲獎最佳臺語女演唱人獎。
  • 臺灣族群對立:「國家認同」取代民主主題
    不太可能冒著社會分裂和對立的風險,倡導分離意識。就基本的政治學原理來說,國家認同的高度分裂性,必然導致不同政治勢力的意識形態迥異,不可避免的造成族群對立和社會分化的局面,從而嚴重「侵蝕民主鞏固的前提——一個共同認可的政治秩序的疆界」。   但是,「臺獨」的謀士們認為,臺灣的政治應該獨立優先,然後再推進民主進程。從李登輝到陳水扁,自覺不自覺地受到這種思路的影響。
  • 專訪蕭煌奇:遺憾缺席金曲獎 望臺語歌受肯定
    ,也希望自己在閩南語歌曲這方面的努力可以獲得金曲獎評審的肯定,但是非常遺憾的是26日當晚他無法親臨現場,因為早前就答應黃小琥會在馬來西亞擔任她的個唱嘉賓。網易娛樂獨家報導(文/特派臺灣報導組)  歌手蕭煌奇《愛作夢的人》專輯入圍第21屆金曲獎最佳專輯製作人獎、最佳臺語男歌手獎、等四個獎項,22日晚蕭煌奇在「金曲音樂周」展場進行表演並與歌迷互動。
  • 上海姑娘李婭莎獲臺灣金曲獎最佳閩南語女歌手獎(圖)
    上海姑娘李婭莎獲臺灣金曲獎最佳閩南語女歌手獎(圖) 2013年07月06日 23:37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獨」分子發雷人言論:3Q是「臺語」 全世界只有臺灣人聽得懂
    來源:海外網陳柏惟(圖源:中時電子報)海外網1月15日電今日(15日),「臺灣基進」成員陳柏惟在接受專訪時「語出驚人」,不僅稱3Q是「臺語」(閩南語),還表示「3Q在全世界只有臺灣人聽得懂,勉勉強強大陸人可能懂」,此言一出即引發臺灣一眾網友吐槽。
  • 閩南語簡單學 15句問候語文本對照
    閩南語簡單學 15句常用問候語文本對照閩南語學習教你學說閩南話:1. 你好! = 汝好/Lí hó;2. 大家好. = 逐個好/Ta̍k-ê hó;3. 早上好 = 敖早/Gâu-chá;4. 我是小陳 = 我是小陳/Góa sī Sió Tân;5. 你是小陳嗎?= 汝是小陳唷?
  • 金門副縣長批賴清德太魯莽 感嘆在臺灣高喊「我是中國人」卻成異類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當局「行政院長」賴清德三番兩次主張自己是「臺獨」工作者」,對此,金門縣副縣長吳成典受訪時表示,身為金門人他希望賴清德的發言能更謹慎些,以賴的身份做出「臺獨」宣示既不恰當且魯莽,對兩岸關係是挑戰,對金門人也無同理心
  • 法國輿論擔憂族群關係將更對立
    法國輿論擔憂,隨著這些情緒的發酵,有可能引發法國的族群對立乃至引發新的衝突。  極右翼政黨宣揚反移民言論  法國內政部長伯納德·卡澤納夫16日表示,法國警方已在150個地點展開行動,抓獲23名恐怖組織嫌疑人,收繳武器31件,包括19把手槍、八把自動步槍以及四部重武器。此外,法國警方還將大量疑似恐怖分子軟禁在其住所內,接受進一步調查。
  • 「捕蛇積功德」,賴清德這次惹怒了臺灣消防員
    【環球網綜合報導】剛上任沒多久、風頭正盛的臺「行政院長」賴清德,最近遇到一股強烈的民意反彈。據東森新聞雲24日報導,前「行政院長」林全此前拍板,將消防局捕蜂捉蛇的業務回歸農委會,但賴清德日前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卻說,這樣的政策不盡周延,以他擔任過地方首長的經驗,「這是做功德的事情,消防隊員其實可以幫忙」。他還說,「如果有媒體報導,他們(消防員)覺得也有成就感」。
  • 侗臺語與漢語的歷史關係
    內容提要:本文的研究說明,早期侗臺語與商周時代漢語的語音和形態相近,有較多的對應詞,早期侗臺語和漢語原本應是相近的語言或方言。戰國、兩漢時期它們已分布在不同區域,關係不是很密切,侗臺語的古漢語借詞並不是很多。
  • 20首最好聽的閩南語歌曲
    .一隻小雨傘(才藝精選)  8.一條手巾仔(林玉英) 浪子的心情(閩南語精) 愛情一陣風(葉啟田)  9.小雨(閩南語精) 男性的本領(閩南語精) 絕情雨(閩南語精) 心愛的甭哭(林玉英)  10.一生情一世愛(方瑞娥&) 傷心酒店(熱舞流行) 愛情一陣(卓依婷) 野鳥(閩南語精)  11.有酒矸倘賣無(閩南語精) 燒酒話(卓依婷) 閩南語
  • 「明信片」的臺語怎麼說?
    明信片的臺語該怎麼說?說書小女孩覺得現代人或許多半會以「明信片」三字直翻,但其實明信片的臺語還有一種說法,叫做「光批」(kng-phue)。正如同現在我們對於不需要特別包裝的商品,用「裸裝」的「裸」來形容。
  • 沒聽過閩南語歌曲,不足以談人生
    愛情騙子我問你都說沒聽過閩南語歌曲不足以談人生,有人把閩南語歌曲的主題大致分為以下幾類:唱歌批負心漢,我的愛情不復還;誰人知道我多難,悽悽慘慘喝稀飯;少年從小不畏難,勇敢拼出一片天。其中,有關愛情的歌曲應該是年輕一代最為熟悉的,這要感謝前陣子翻紅的一首閩南語歌曲——《愛情的騙子我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