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都知道走折射路線,最小作用量原理的物理之美

2020-10-14 艾伯史密斯

假如你是造物主,想用最簡潔的原理創造一個有規律的世界,那麼最小作用量原理可能是你的最佳選擇,因為這條原理貫穿了經典物理學到現代物理學,甚至在宇宙學、經濟學、生物學中都發揮著作用。

費馬原理

生物學家對火蟻的行為研究發現,火蟻在通過兩種不同介質的表面時,它們趨向於選擇耗時最短的路徑,而不是距離最短的路徑;研究人員還解釋到,火蟻依靠化學痕跡確定路線,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火蟻會集中形成最佳路徑,以此節省爬行時間和能量。

火蟻這種選擇最短時間路線的現象,類似於物理學中光的折射,也就是光在斜著穿過兩種透明介質的交界處時,其傳播方向會發生變化,並滿足折射定律「n1sinθ1=n2sinθ2」。

早在16世紀,荷蘭物理學家斯涅爾就發現了折射定律,到了17世紀,法國數學家費馬進一步提出費馬原理,當時他稱之為「最小時間原理」,內容是:光總是選擇耗時最少的路徑傳播。

費馬原理更準確地應該稱之為「平穩時間原理」,因為在某些特殊的場合,光可能會沿著時間最長或者時間拐點路徑傳播,也就是時間的一階導數為零的路徑。根據費馬原理,我們很容易推導出幾何光學的直線傳播定律、反射定律以及折射定律.

比如下圖中,光從A點傳播到B點,期間穿過介質1和介質2的交界處,並且在介質2中的傳播速度低於介質1,對於光線來說有無數種路線可以選擇,比如A到B的直線就是一條看起來不錯的路徑,也可以選擇交界面上任何一點O為拐點。

「光在同種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的前提下,我們根據費馬原理,光選擇時間最短的路徑傳播,會使得下面這個式子的值最小:

AO/v1+BO/v2=min

其中:

AO^2=CO^2+AC^2

BO^2=DO^2+BD^2

CO+DO=CD=定值

且AC、BD為定值

對公式進行微分可以得到:sinθ1/v1=sinθ2/v2

我們定義介質的折射率後,就有折射定律n1sinθ1=n2sinθ2。

最小作用量原理

費馬原理雖然只適用於幾何光學當中,但是在其他領域同樣起著指導作用,比如約翰·伯努利曾經藉助這個思想,成功地解決了最速降線問題。有了費馬原理的思想,再經過多位數學家和物理學家的推進,在18世紀發展出最小作用量原理。

最小作用量原理的一個表述版本:對於所有的自然現象,作用量總是趨向於最小值。

當該原理應用於機械系統時,就得到該系統的運動方程,比如一條兩頭懸掛的鐵鏈,鐵鏈的形狀總是使得整條鐵鏈的重力勢能最低。

還有水滴總是趨向於球形,因為這樣能使水滴表面張力最小,在地球表面附近,由於水滴自重把水滴重心拉低,這樣在表面張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最終呈現出我們見到的水滴狀。

當把最小作用量原理應用於能量系統時,就得到了能量最低原理,也就是一個系統的能量越低越穩定,該原理不僅在經典力學中成立,而在量子力學和相對論力學中也有著重要應用,比如:

1、量子力學的原子模型中,核外電子處於基態時原子最穩定,此時核外電子的能量最低。

2、原子核中的平均核子質量最低時,原子核最穩定,在所有原子中鐵的平均核子質量最低,所以鐵的原子核最穩定,所有聚變反應與裂變反應都是朝著鐵進行的。

3、太陽系和銀河系之所以都成扁平狀,是因為在引力勢能和動能的共同作用下,該形狀的能量最低也最穩定。

我們在物理學的各個領域,都可以找到最小作用量原理的影子,比如拉格朗日力學就是基於最小作用量原理建立的;還有費曼發明的路徑積分,以優美的形式解釋了量子力學的波動性和粒子性,其靈感正是來源於最小作用量原理。

在量子力學的雙縫幹涉實驗中,用光的粒子性解釋總有些違背常理的地方,而費曼積分解釋到,光子會走所有的路徑,但並不是所有路徑的概率都相同,其中一些路徑會相互疊加抵消,最終剩下的就是光子實際走的路徑。

以上談了這麼多例子,給了我們一個非常好的啟示:我們尋找物理規律,其實就是在尋找最小作用量。

諾特定理

在物理學中,還存一個和最小作用量相媲美的性質——對稱性,一旦我們把作用量和對稱性結合起來,還能得到更美妙的結果。

艾米·諾特是上世紀著名的德國女數學家,曾被愛因斯坦稱為數學史上最重要的女人,也被譽為現代數學之母,她提出的諾特定理是現代物理學的中心結果之一。

諾特定理描述:力學體系中每一個連續的對稱變換,都對應一個守恆量。

目前物理學有幾十種這樣的對稱關係,大家最為熟悉的有:

空間平移對稱性——動量守恆

時間轉動對稱性——角動量守恆

時間平移對稱性——能量守恆

規範變換對稱性——電荷守恆

前面三種守恆定律演繹了時間和空間的基本對稱規律,意味著無論在何時何地重複同一種物理實驗,我們都能得到同樣的結果;電荷守恆早在18世紀就被發現,直到諾特定理提出後,科學家順藤摸瓜才有了規範變換對稱性。

諾特定理告訴我們,物理規律的對稱性就是作用量的對稱性,我們要尋找最小作用量,可以先找到對稱性,然後根據諾特定理找到對應的作用量,再去發現最小作用量,從而得到相應的物理規律。

這是多麼美妙的一件事啊!想想幾百年前科學家要想得到物理規律,只能根據經驗或者靈感去猜,現在我們有了一種系統的方法去尋找物理規律;而且以前看起來完全不搭邊的守恆定律,居然都可以由諾特定理給出,難怪諾特定理在現代物理學中處於中心位置。

如果你是造物主,在創造世界時,肯定不會單獨去設計諸如空氣阻力F=(1/2)CρSV^2這種公式,你只需要設定最小作用量原理,然後添加幾個作用量,並讓作用量遵循某個對稱性,這樣大自然就變得美妙與和諧了。

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相關焦點

  • 扔個包子出去狗跑直線的秘密,物理學的最小作用量原理
    骨頭、羽毛、植物的莖、蜂巢、螞蟻窩的構造,都是最符合自身的目的,又是最節省原材料的。這些自然現象的背後,就是最小作用量原理。1744年,法國著名數學家和啟蒙思想家莫泊丟提出了靜力學中的普遍定律並將之推廣到動力學中。雖然莫泊丟並沒有找到「作用量」但是他的思想對後人有很大的啟發性,從而被譽為「最小作用量原理之父」。1760年,法國數學家和物理學家拉格朗日用自己熟知的變分法,從動力學的普遍原理——達朗貝爾-拉格朗日原理出發嚴格證明了最小作用量原理,並把它推廣到多粒子系統當中。
  • 物理學中最小作用量原理-恆態的世界
    1、 最小作用量原理適用於微觀粒子最小作用量原理在相對論、量子力學、量子場論中有廣泛的用途,最小作用量原理的形象化表述是:物體在作用時,其質量、速度、位移(一直直線運動時,數值上等於路程)的乘積最小,從量綱上來講,也就是能量與時間的乘積,是能量與時間的微分方程的關係。
  • "上帝的饋贈: 最小作用量原理 (1)-泛函變分法
    最近沉迷於物理世界, 學到分析力學的最小作用量原理 (Principle of least action), 不禁感嘆自然世界之奇妙
  • 物理學第一原理,300年來幾乎導出了所有物理定律!
    早在18世紀之前,物理學家就意識到自然界中很多物理過程都會導致極值的出現,尤其是最小值。例如,光線在鏡面上的反射,入射角與出射角是相等的,這種路線會使得反射光到達任意固定點的路線是最短的。雖然光線經過了一條折線,但就像古埃及人拉緊繩子測量兩點間距離一樣,它始終選取的是長度最小的路徑。
  • 費馬原理對摺射定律的證明
    如果你是屬於數學超常體系,如果你是物理怪咖、理論大牛,你一定聽過費馬大定理、費馬原理、費馬點。
  • 光的折射定律的發現過程
    光的折射定律的發現過程也是如此,下面截取幾段重要學史資料:古希臘科學家託勒密的研究資料,斯涅耳的實驗,法國數學家費馬提出了光傳播的一般原理,即費馬原理,同學們仔細體會這其中的精彩。古希臘的記載中最早的應該是公元二世紀託勒密所做的光的折射實驗。
  • 【科學小實驗.水】水的折射
    本篇是水系列第04篇:水的折射實驗步驟第一步:拿一根吸管放到玻璃杯中
  • 10個神奇少見的物理現象!全見過的都是物理高手!什麼物理原理?
    今天讓我們來觀察10個有趣的物理現象,感受一下物理學的神奇與魅力吧。這些現象當中有些司空見慣而讓人視而不見,有些很少有人見過,其中的物理原理你能說出多少呢?1.誰能知道上面這幅圖中的光環是什麼現象呢?佛光?那肯定不是,到底怎麼回事呢?請看下圖。
  • 用中學數學與費馬原理推導折射定理
    很多自然現象的數學分析都需要微積分,但這往往有個問題,那就是經過一系列計算的中間步驟之後,對相關的物理反而搞不清了。
  • 螞蟻導航你知道嗎?
    螞蟻是我們最常見的昆蟲類,那麼大家是否想到螞蟻每天出來尋找實物,不管多遠,他都能返回自己的巢裡。我們人都有迷路的時候,那麼螞蟻這種看起來低等的生物是怎麼導航回去的呢? 其實螞蟻是一類高度進化的社會性昆蟲,在這個「大家庭」中,負責外出覓食的是數量龐大的工蟻。當一隻螞蟻發現某個地方有食物時,會很快跑回去告訴別的工蟻同伴,並領著大家一起去搬運食物。螞蟻有一套出色的導航系統,這個導航系統的最大秘密就是工蟻的肛門和腿上長有的特殊腺體,這些腺體在螞蟻行進過程中能分泌出少量特殊的化學物質,以此來標記自己行走的路線,這類特殊的化學物質稱為示蹤信息素。
  • 【驅除螞蟻】100%有效!從此跟螞蟻的騷擾說拜拜!!
    炎熱的夏季還有幾個月就要到來,又是螞蟻害蟲孳生的開始,市面上販賣的殺蟲劑為低劑量型,快速又強效的除蟻效果確實不太顯卓,建議大家可以使用自製除蟲劑,透過強效或天然無毒、物理或化學驅蟲方式,找出最適合你的省錢居家除蟲妙方! 1.
  • 【知識帖】快速有效消滅螞蟻 這些妙招要知道
    滅蟻時先考慮用危害最小的方法,然後再考慮用最大危害的方法來對付螞蟻。這不僅對你的健康有益,對環境也好。使用防漏膠在門窗的縫隙,還有能讓螞蟻爬進來的一切裂縫都塗上防漏膠。這樣做還有個好處:室內溫度更穩定,可以省點電費。而且這種方法對寵物和孩子的危害最小。
  • 十大物理光學怪現象!都是什麼物理原理?初中生幾乎全懵了!
    中學物理最奇妙的一章內容莫過於光學部分了,初中物理光學部分主要涉及到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其中有光的色散和光的散射;高中物理光學部分還包括光的幹涉、光的衍射等。以下十種奇特的光學現象是非常奇怪的物理現象,其中的物理原理大部分初中生無法完全解釋清楚,高中生朋友們應該都能解釋的出來。第十名:處在凸透鏡二倍焦距之外的物體所成的像為倒立縮小的實像。第九名:馬路上發生的「下蜃」景色!是光的折射與全反射現象。
  • 費馬定理——光走更長的路反而時間更短,這是怎麼回事?
    折射率我們知道光在同一個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這裡強調一下是在同一介質下。那麼當一束光經過不同的介質時,就會在介質之間發生折射或者反射。折射過程中,角度也會發生偏折。下面這張圖就是光在水面上的反射和折射示意圖。
  • 「螞蟻漫步」背後的定位原理思考
    最近看了一本很有意思的書,克利福德皮寇弗所著的《數學之書》。其中一篇《螞蟻的裡程表》,講述螞蟻驚人的定位導航能力,對機器人及無人車的設計者們有強烈的啟示作用。筆者對此十分感興趣,忍不住對其背後的定位原理進行了進一步研究分析。文中所述的撒哈拉沙漠蟻,是一種長腳的沙漠螞蟻,能夠在廣袤、沒有地標指引的沙漠地帶尋找食物,並且找到食物後能夠採取直線前進的方式直接回到巢穴,不需要一步步回溯原路返回。
  • 凸透鏡、凹透鏡對光線的折射作用
    我們都知道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但是什麼是會聚、什麼是發散?為什麼透鏡對光線有這種作用呢,理解這些對我們學習透鏡的有關知識非常重要,下面老師就運用動畫來給大家展示它們的本質!第一步,我們先來回憶前面總結:三稜鏡對光線的折射規律是:它總是將光線向更寬厚的底邊方向偏折!第二步:透鏡對光線的作用
  • 物理實驗中物理量的放大方法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物理工作者為提高被測物理量精度,常選用特殊的測量裝置將被測物理量放大後再進行測量。測量結果與測量方法密切相關。我們把這種為提高測量精度使物理量的數值變大、作用時間延長、作用空間擴展的方法叫做物理量的放大法。同一物理量,在不同的量值範圍,測量方法可能不同。
  • 2019中考物理光的折射知識點總結
    下面是《 物理光的折射知識點總結》,僅供參考! 光的折射 1 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會改變這現象。 2 折射角:折射光線與法線之間的夾角。 3 折射定律:1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上;2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兩側;3當光由空氣射入水或其它介質時,折射角小於入射角,當光由水或其它介質射入空氣時,折射角大於入射角。4當光線垂直入射到界面上時,傳播方向不發生改變。 4 注意:折射角隨著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隨著入射角的減小而減小。在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 2018中考物理光的折射知識點總結
    下面是《2018中考物理光的折射知識點總結》,僅供參考!   光的折射     1 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會改變這現象。     2 折射角:折射光線與法線之間的夾角。     8 凸透鏡的作用:對光線會聚 所以也叫會聚透鏡。     凸透鏡的焦點:平行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後,折射光線就會聚在主光軸上的焦點。這一點就是凸透鏡的焦點。     9 凹透鏡的作用:對光線發散。
  • 2021初中物理知識點之光的折射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物理知識點之光的折射,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光的折射規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折射角小於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