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造物主,想用最簡潔的原理創造一個有規律的世界,那麼最小作用量原理可能是你的最佳選擇,因為這條原理貫穿了經典物理學到現代物理學,甚至在宇宙學、經濟學、生物學中都發揮著作用。
生物學家對火蟻的行為研究發現,火蟻在通過兩種不同介質的表面時,它們趨向於選擇耗時最短的路徑,而不是距離最短的路徑;研究人員還解釋到,火蟻依靠化學痕跡確定路線,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火蟻會集中形成最佳路徑,以此節省爬行時間和能量。
火蟻這種選擇最短時間路線的現象,類似於物理學中光的折射,也就是光在斜著穿過兩種透明介質的交界處時,其傳播方向會發生變化,並滿足折射定律「n1sinθ1=n2sinθ2」。
早在16世紀,荷蘭物理學家斯涅爾就發現了折射定律,到了17世紀,法國數學家費馬進一步提出費馬原理,當時他稱之為「最小時間原理」,內容是:光總是選擇耗時最少的路徑傳播。
費馬原理更準確地應該稱之為「平穩時間原理」,因為在某些特殊的場合,光可能會沿著時間最長或者時間拐點路徑傳播,也就是時間的一階導數為零的路徑。根據費馬原理,我們很容易推導出幾何光學的直線傳播定律、反射定律以及折射定律.
比如下圖中,光從A點傳播到B點,期間穿過介質1和介質2的交界處,並且在介質2中的傳播速度低於介質1,對於光線來說有無數種路線可以選擇,比如A到B的直線就是一條看起來不錯的路徑,也可以選擇交界面上任何一點O為拐點。
「光在同種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的前提下,我們根據費馬原理,光選擇時間最短的路徑傳播,會使得下面這個式子的值最小:
AO/v1+BO/v2=min
其中:
AO^2=CO^2+AC^2
BO^2=DO^2+BD^2
CO+DO=CD=定值
且AC、BD為定值
對公式進行微分可以得到:sinθ1/v1=sinθ2/v2
我們定義介質的折射率後,就有折射定律n1sinθ1=n2sinθ2。
費馬原理雖然只適用於幾何光學當中,但是在其他領域同樣起著指導作用,比如約翰·伯努利曾經藉助這個思想,成功地解決了最速降線問題。有了費馬原理的思想,再經過多位數學家和物理學家的推進,在18世紀發展出最小作用量原理。
最小作用量原理的一個表述版本:對於所有的自然現象,作用量總是趨向於最小值。
當該原理應用於機械系統時,就得到該系統的運動方程,比如一條兩頭懸掛的鐵鏈,鐵鏈的形狀總是使得整條鐵鏈的重力勢能最低。
還有水滴總是趨向於球形,因為這樣能使水滴表面張力最小,在地球表面附近,由於水滴自重把水滴重心拉低,這樣在表面張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最終呈現出我們見到的水滴狀。
當把最小作用量原理應用於能量系統時,就得到了能量最低原理,也就是一個系統的能量越低越穩定,該原理不僅在經典力學中成立,而在量子力學和相對論力學中也有著重要應用,比如:
1、量子力學的原子模型中,核外電子處於基態時原子最穩定,此時核外電子的能量最低。
2、原子核中的平均核子質量最低時,原子核最穩定,在所有原子中鐵的平均核子質量最低,所以鐵的原子核最穩定,所有聚變反應與裂變反應都是朝著鐵進行的。
3、太陽系和銀河系之所以都成扁平狀,是因為在引力勢能和動能的共同作用下,該形狀的能量最低也最穩定。
我們在物理學的各個領域,都可以找到最小作用量原理的影子,比如拉格朗日力學就是基於最小作用量原理建立的;還有費曼發明的路徑積分,以優美的形式解釋了量子力學的波動性和粒子性,其靈感正是來源於最小作用量原理。
在量子力學的雙縫幹涉實驗中,用光的粒子性解釋總有些違背常理的地方,而費曼積分解釋到,光子會走所有的路徑,但並不是所有路徑的概率都相同,其中一些路徑會相互疊加抵消,最終剩下的就是光子實際走的路徑。
以上談了這麼多例子,給了我們一個非常好的啟示:我們尋找物理規律,其實就是在尋找最小作用量。
在物理學中,還存一個和最小作用量相媲美的性質——對稱性,一旦我們把作用量和對稱性結合起來,還能得到更美妙的結果。
艾米·諾特是上世紀著名的德國女數學家,曾被愛因斯坦稱為數學史上最重要的女人,也被譽為現代數學之母,她提出的諾特定理是現代物理學的中心結果之一。
諾特定理描述:力學體系中每一個連續的對稱變換,都對應一個守恆量。
目前物理學有幾十種這樣的對稱關係,大家最為熟悉的有:
空間平移對稱性——動量守恆
時間轉動對稱性——角動量守恆
時間平移對稱性——能量守恆
規範變換對稱性——電荷守恆
前面三種守恆定律演繹了時間和空間的基本對稱規律,意味著無論在何時何地重複同一種物理實驗,我們都能得到同樣的結果;電荷守恆早在18世紀就被發現,直到諾特定理提出後,科學家順藤摸瓜才有了規範變換對稱性。
諾特定理告訴我們,物理規律的對稱性就是作用量的對稱性,我們要尋找最小作用量,可以先找到對稱性,然後根據諾特定理找到對應的作用量,再去發現最小作用量,從而得到相應的物理規律。
這是多麼美妙的一件事啊!想想幾百年前科學家要想得到物理規律,只能根據經驗或者靈感去猜,現在我們有了一種系統的方法去尋找物理規律;而且以前看起來完全不搭邊的守恆定律,居然都可以由諾特定理給出,難怪諾特定理在現代物理學中處於中心位置。
如果你是造物主,在創造世界時,肯定不會單獨去設計諸如空氣阻力F=(1/2)CρSV^2這種公式,你只需要設定最小作用量原理,然後添加幾個作用量,並讓作用量遵循某個對稱性,這樣大自然就變得美妙與和諧了。
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