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第一原理,300年來幾乎導出了所有物理定律!

2021-01-08 物理科普

早在18世紀之前,物理學家就意識到自然界中很多物理過程都會導致極值的出現,尤其是最小值。例如,光線在鏡面上的反射,入射角與出射角是相等的,這種路線會使得反射光到達任意固定點的路線是最短的。雖然光線經過了一條折線,但就像古埃及人拉緊繩子測量兩點間距離一樣,它始終選取的是長度最小的路徑。

這導致1662年費馬原理的出現:光線傳播的路徑是耗時最少的路徑。1744年,莫培督在總結各類其它極值現象之後,首次指出了作用量在極值現象中的重要地位。莫培督給出的最小作用量原理指出,對於所有自然現象,作用量會趨向於最小值(實際應為極值,包括最大值)。例如運動物體的作用量被他定義為動量p與運動距離s的乘積,物體的運動必須使ps為最小值。

也就在同年,歐拉也給出了最小作用量原理的準確表述,在後來拉格朗日的進一步貢獻下,最小作用量原理(變分原理)逐漸成為了物理學第一原理,一個簡簡單單的原理,一直使用到了300年後的今天,因為它幾乎原則上可以導出一切物理過程的運動方程。

作用量怎麼理解呢?從量綱的角度來講,作用量的量綱為能量與時間的乘積或動量與長度的乘積——ML^2/T。其直觀的理解就是力學系統的能量在一定時間段內的「持續貢獻」或動量在空間距離上的「持續貢獻」,同樣的能量保持的時間越久,系統的作用量越大,同樣的時間段,能量越大系統的作用量就越大。

在形式上,由於能量一般是時間的函數,動量一般是位置坐標的函數,因此作用量是對時間或位置的積分。

現代物理學中,準確描述一個物理定律,普遍以微分方程來刻畫由變量(時間、位置等)的無窮小增量(變量的微分)所引起的相應物理量的變化。

應用最小作用量原理,可以通過物理系統在初始狀態、最終狀態的確定值來獲得系統演變過程中每一個狀態的確定值。因此物理系統運動規律的最一般形式由最小作用量原理給出,每一個系統的演化規律都可以用確定的拉格朗日量表述。

對拉格朗日量進行積分,就得到系統的作用量。因此拉格朗日量是對系統能量的推廣。

最小作用量原理表明物理系統在兩個確定位置間的運動必定使作用量S取極值(最大值或最小值),因此對作用量S取變分並應用分部積分,可以得到系統的運動方程——拉格朗日方程。

最小作用量原理在廣義相對論中的應用,使得愛因斯坦成功推導出了引力場方程,直接應用拉格朗日方程也使他得到了四維時空的測地線方程。最小作用量原理在量子場論中的應用,使得女物理學家諾特得到了諾特守恆定律,通過場的整體規範不變性解釋了電荷的起源。沒有最小作用量原理,就不存在楊.米爾斯方程……

最小作用量原理的應用太多了,也太重要了,可以解釋光在不同介質中的折射,又可以導出廣義相對論的場方程,完全可以說,最小作用量原理是當之無愧的物理學第一原理。不過,最小作用量原理的起源是什麼,怎樣從更基本的理論中導出最小作用量原理,是現代物理學研究的一大課題!

生出宇宙萬物的物理學第一原理,你理解了嗎?

相關焦點

  • 物理學最重要的諾特定理,是怎樣導出三大守恆定律的?
    物理學中常見的守恆定律有能量守恆、動量守恆、角動量守恆。什麼是物理量的守恆?舉例來說,守恆量就像體育課上滿操場瘋跑的孩子們的人數,它在一整節體育課上都是不變的,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而這一整節課,正好類似於一個力學系統。
  • 物理學定律的謊言——質疑物理定律的普適性
    宇宙本身是普遍的,但是為什麼物理定律也應該是普遍的呢?當然,我們可以說,「物理定律」這個詞包含了普遍性的概念。然而,這難道不是一個偶然的語義事實,沒有任何深刻或必要的含義嗎?儘管陳述了以上所有內容,許多物理定律的定義甚至沒有提及它們的普遍性。看看下面的定義:科學定律或科學原理是描述或預測自然中出現的一系列現象的陳述。
  • 從牛頓、愛因斯坦再到楊振寧,五分鐘帶你看懂物理學300年發展史
    從經典物理學到如今,近300年物理學經歷了三次重大突破,每一次突破都給科學技術帶來革命性的發展變化,給社會帶來了社會的巨大變革。今天就帶大家搞懂物理學 300 年發展史。1564年2月15日,一個偉大的人物誕生了,那就是伽利略,他雖然是學醫出身,但是卻對數學 、 物理和儀器製造非常感興趣,尤其以數學和物理見長。
  • 一條讓人絕望的物理定律,物理學家:寧願沒發現它
    可以說,沒有物理學的發展,就沒有現代科技文明。 物理學的發展離不開物理定律的發現,新的定律有可能預示著新的物理學。幾條基本的物理學定律,就能構建起一座物理大廈,並能夠指導科技的發展。在過去的幾百年,物理學和科技就是這麼蓬勃發展起來的。
  • 一條讓人絕望的物理定律,物理學家:寧願沒發現它
    可以說,沒有物理學的發展,就沒有現代科技文明。物理學的發展離不開物理定律的發現,新的定律有可能預示著新的物理學。幾條基本的物理學定律,就能構建起一座物理大廈,並能夠指導科技的發展。在過去的幾百年,物理學和科技就是這麼蓬勃發展起來的。
  • 八年級下冊物理《牛頓第一定律》中的物理方法
    在八年級下冊物理《牛頓第一定律》的教學中,老師們都把重點放在了「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上,進而得出牛頓第一定律的結論。這樣的教學本身無可厚非,但在由實驗到結論的過程結束之後,若能反思一下過程中所用到的物理方法,這就滲透了物理方法的教育。
  • 扔個包子出去狗跑直線的秘密,物理學的最小作用量原理
    其最早的原始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哲學家在觀察自然現象之後總結,大自然仿佛是一個有思想的生命體,總是有根據地去做事情,並在所有的行動中選擇最短或最容易的路線。亞里斯多德提出了等周問題,幾何學家歐幾裡得提出了光傳播的最短路徑原理,據此可以導出光的直射、反射及折射的規律。
  • 物理定律:哈勃定律
    哈勃定律原來由對正常星系觀測而得,現已應用到類星體或其他特殊星繫上。哈勃定律通常被用來推算遙遠星系的距離。1929年,E.P.哈勃發現河外星系視向退行速度v與距離d成正比,即距離越遠,視向速度越大。哈勃定律是物理宇宙論的陳述:來自遙遠星系光線的紅移與他們的距離成正比。這條定律是哈勃和米爾頓·修默生在接近十年的觀測之後,於1929年首先公式化的。
  • 物理定律告訴你愛情真相
    熱力學主要是從能量轉化的觀點來研究物質的熱性質。下面我們從熱力學的角度分析愛情。   熱力學第一定律   熱力學第一定律可表述為:熱量可以從一個物體傳遞到另一個物體,也可以與機械能或其他能量互相轉換,但是在轉換過程中,能量的總值保持不變。
  • 數學和物理的又一次相遇:量子力學導出300年前的圓周率公式
    「這太出乎意外了,當我從氫原子方程中得到沃利斯公式時,我興奮得手舞足蹈,」弗裡德曼說道,「最特別之處在於,它在物理與數學之間找到了一條奇妙的關聯。一個17世紀的純數學公式竟然能用於描述300年後建立的物理體系,這簡直是太神奇了,不是嗎?」
  • 【物理名人】物理學史上最著名的八大名人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也是一門崇尚理性、重視邏輯推理的科學。物理學充分用數學作為自己的工作語言,它是當今最精密的一門自然科學學科。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些站在物理界頂端的牛人們,為了物理這門學科的發展做出了怎麼樣的貢獻。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3.14-1955.4.18)猶太裔物理學家。
  • 能量守恆定律、熱力學定律,在這裡可以一起學,一看就都會了
    當運動形式相同時,物體的運動特性可以採用某些物理量或化學量來描述。物體的機械運動可以用速度、加速度、動量等物理量來描述;電流可以用電流強度、電壓、功率等物理量來描述。但是,如果運動形式不相同,物質的運動特性唯一可以相互描述和比較的物理量就是能量,能量是一切運動著的物質的共同特性。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間可以通過物理效應或化學反應而相互轉化。
  • 理論「崩潰」後科學家質疑有300年歷史的定律
    艾薩克牛頓的引力理論在19世紀中期「崩潰」,這激發了新一代科學家質疑另一個物理學基本定律。這位英國數學家被廣泛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科學革命的關鍵人物。他的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於1687年首次出版,提出了運動的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
  • 最深刻的物理定律之一: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究竟是什麼?
    大家好,今天主要和大家聊一聊物理學家海森堡提出的不確定性原理,不確定性原理是量子力學中的一個物理定律,但是由於不確定性原理與我們的常識認知有些相悖,所以不確定性並不是很好理解的,很多人、也包括像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物理學家一時間都很難認同它,但是不確定性原理卻並沒有因為質疑而湮滅,反而成為了是物理學上可能是最深刻的物理定律之一
  • 15位世界頂尖物理學大佬,20世紀最強大腦,匯集全球三分之一智慧
    大約1894年起開始研究黑體輻射問題,發現普朗克輻射定律,並在論證過程中提出能量子概念和常數h(後稱為普朗克常數),成為此後微觀物理學中最基本的概念和極為重要的普適常量,成為量子論誕生和新物理學革命宣告開始的偉大時刻。由於這一發現,普朗克獲得了19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洛倫茲(荷蘭)--近代卓越的理論物理學家,經典電子論的創立者。
  • 牛頓第二定律最新進展
    在牛頓第二定律中,我們一下涉及了兩個新的物理量:m和F。上面敘述牛頓第一定律時雖然討論過力,但只限於受力或不受力,並沒有給出力的定量定義。同樣,質量也只有粗淺的概念,什麼是質量並沒有解決。現在我們只有一個關係式,可是需要給兩個物理量下定義。牛頓認為,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量」。
  • 詳細解析牛頓第二定律
    在牛頓第二定律中,我們一下涉及了兩個新的物理量:m和F。上面敘述牛頓第一定律時雖然討論過力,但只限於受力或不受力,並沒有給出力的定量定義。同樣,質量也只有粗淺的概念,什麼是質量並沒有解決。現在我們只有一個關係式,可是需要給兩個物理量下定義。牛頓認為,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量」。然而,這還不能作為定義。
  • 物理學中最深刻的聯繫之一——對稱性與守恆定律之間的關係
    作為諾特定理的結果,守恆定律「與底層物理中的對稱性有關」。換句話說,對稱性和守恆定律是緊密相連的。我們將更詳細地看到,(局部)守恆定律通常在數學上表示為連續性方程。後者是偏微分方程(PDEs),並給出了「量」和該量的「輸運」之間的關係。前者稱為守恆量,後者稱為密度。更精確地說,連續性方程表明,守恆量的數量只能隨流入或流出包含系統的體積的數量而變化。如前所述,所有物理學中最重要的結果之一,稱為諾特定理,指出在底層物理中存在一個守恆電流對應於每一種對稱性。
  • 10個你應該知道的科學定律,第一名你一定不知道
    8 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克卜勒的行星運動三定律,形成於17世紀早期,描述了行星是如何圍繞太陽運行的。第一定律,被稱為軌道定律,指出行星圍繞太陽的軌道是橢圓的。第二定律為面積定律,指出一條連接行星和太陽的線,在相同的時間內,覆蓋相同的面積。
  • 中國科學家吳嶽良發表物理學終極理論論文,為愛因斯坦之謎打開新窗口
    根據「太極計劃」,中國將於2033年發射引力波探測衛星組,成為世界最具雄心的理論物理學研究項目之一。 吳嶽良在大統一理論上的研究也早有報導。2016年1月的一次報告會上,他用「超越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來描述自己的研究。 簡單地說,現代物理學認為,自然界有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力:萬有引力、電磁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強相互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