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定律的謊言——質疑物理定律的普適性

2021-01-17 老胡說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物理定律是普遍的嗎?也就是說,物理定律是否適用於整個宇宙?

如果物理定律不是普遍的,那麼它不僅會對物理本身產生深遠的影響,還會對人們對物理的追求產生深遠的影響嗎?這是最近許多(理論)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的擔憂。

現在人們可以問,物理學家是否需要他們的定律具有普適性。有些人可能會說,為了讓物理定律存在;另一些人可能會說,為了使事情更簡單,需要普遍規律。然而,有沒有這樣自然法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而不適用於整個宇宙嗎?

宇宙本身是普遍的,但是為什麼物理定律也應該是普遍的呢?當然,我們可以說,「物理定律」這個詞包含了普遍性的概念。然而,這難道不是一個偶然的語義事實,沒有任何深刻或必要的含義嗎?

儘管陳述了以上所有內容,許多物理定律的定義甚至沒有提及它們的普遍性。

看看下面的定義:

科學定律或科學原理是描述或預測自然中出現的一系列現象的陳述。

還有這一個:

科學規律總結和解釋了大量由實驗確定的事實,並根據它們預測未來實驗結果的能力進行檢驗。

此外,一些物理定律的定義確實提到了它們的普遍性。例如:

物理定律是普遍的。它們似乎適用於宇宙中的任何地方……宇宙中的一切顯然都必須遵循它們(根據觀測)。

具體到物理常數(或「自然常數」),也有這樣的定義:

一個物理常數,有時是基本物理常數,是一個物理量,通常被認為是普遍的,在時間上有恆定的值

倫納德·蘇斯金德談宇宙法則

如果物理定律不是普遍的,那麼它們是什麼?讓美國物理學家倫納德·蘇斯金德來解釋一種可能性:

如果這些事情被證明是正確的,那麼物理定律的一些特徵(可能是大部分)將是局部的環境事實,而不是寫在石頭上的定律——否則不可能是定律。

儘管蘇斯金德說過,物理定律總是意味著(歷史上、哲學上和科學上)是普遍的。也就是說,所有的物理定律都要在所有的情況下被實例化——無論是在所有類似的實驗中,還是在類似的條件下,當涉及到所有的行星/恆星時,等等。因此,有些人可能會說:

如果自然法不是普遍存在的,它們怎麼可能存在呢?

另一方面,政治法律是「地方性的」。在思維哲學或經濟學中也沒有「真正的規律」。這是因為沒有任何精神或經濟現象是例外的,也不包括所謂的其他不平等的法律。另一種說法是,為了使這些法律成為法律,各種其他的不平等條款總是被硬塞進「精神法則」或經濟學法則中。然而,一些科學家和哲學家也對物理定律說過同樣的話!(參見南希·卡特萊特的《物理學定律的謊言》。

因此,如果自然法則在物理學中具有終極重要性(而且這些法則應該是普遍適用的),那麼任何從根本上挑戰這一點的東西,都會在物理學家圈子內外引起一定程度的恐慌。

同樣,如果我們沒有定律因為我們沒有普適性,那麼我們有什麼?蘇斯金德這樣表達了他的擔憂:

令物理學家們擔心的是,這裡的地貌可能太過豐富,幾乎什麼都能找到——任何物理常數、粒子質量等的組合。他們擔心,這將消除物理學的預測能力。他們擔心,如果一切皆有可能,就沒有辦法證明這個理論是錯的——或者更確切地說,沒有辦法證實它。

如果蘇斯金德的「景觀」是無限的,那麼「什麼都能找到」。如果我們以哲學家大衛·劉易斯的可能性世界理論來思考,那麼在這些世界中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只要它們不涉及邏輯矛盾。然而,這些可能的世界可能確實涉及不同的物理定律,因此涉及不同的自然常數。因此,就像澳大利亞哲學家大衛·阿姆斯特朗所說的那樣,我們有可能擁有這樣一個「組合主義」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屬性和事實不僅以無數種方式組合在一起,自然的常數也以無數種方式組合在一起。

在蘇斯金德的理論中物理學家們又該怎麼辦呢?如果定律是「地方性的」,那麼它們究竟是什麼意義上的定律呢?話雖如此,有什麼東西,能阻止定律地方化嗎?

以這個假設的場景為例

物理學家曾經知道一個宇宙,他們說這個宇宙「由同樣的物理定律支配」。然而,事實證明情況並非如此。相反,宇宙實際上被劃分為四個部分。

現在,在這四個部分中,定律被認為是「通用的」——或者至少它們在每個部分中(全面)適用。那麼,怎樣才能阻止這四部分的存在規律呢?畢竟,每一個部分都有它自己適用的法律。

這裡有一個問題:怎樣才能阻止這一進程的繼續?

也就是說,也許這四個部分中的每一部分都被分成另外四個部分(現在總共有16個部分)。原則上,這是可能發生的!事實上,這可能會無窮無盡地發生。雖然也可以說它不一定會發生。這是有可能發生的。

那麼,這個思維實驗與2020年我們對宇宙的實際了解相比如何呢?就我們所知的宇宙的任何可能的亞時空部分而言,這種情況有意義嗎?

定律使預測成為可能

倫納德蘇斯金德還將自然法則與他所稱的「物理學的預測能力」聯繫起來。換句話說,需要定律主要是為了預測。所以,如果我們所堅持的規律不是普遍的,那麼預測不是會更困難甚至不可能嗎?換句話說,如果所有的定律都不適用,那麼預測怎麼可能呢?

也許物理定律仍然適用於我們以前假設的宇宙的各個子區域。因此,這些法律可能仍然在這些假設中起作用。

那麼關於我們從未觀測到的宇宙部分的預測呢?那些我們所知有限的部分呢?同樣,大多數物理學家希望他們的定律和預測都是普遍的。如果事實並非如此,那麼一些物理學家可能會說:這有什麼意義?有很多科學並不涉及普遍定律,比如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等等。然而,這些學科是「軟科學」。物理學應該是一門「硬科學」。

這些推測的真實性是否意味著所有的科學(包括物理學)實際上都是軟的——至少相對而言是這樣?

保羅·斯坦哈特:物理形態

讓我們再問一遍前面的問題:物理定律是普遍的嗎?

普林斯頓大學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科學教授保羅·斯坦哈特問了我們一個簡單的問題,這個問題與我們自己的問題有關:

如果多元宇宙的大多數都如此不同,那麼在我們這個多元宇宙的小小角落裡,進一步探索隨機選擇的物理特性又有什麼意義呢?

上面斯坦哈特說的很多話在措辭上都有問題。儘管如此,這可能取決於斯坦哈特希望他的話在多大程度上被理解。

首先,「隨機」這個詞在「隨機選擇的物理特性」中是什麼意思?如果這些物理性質不是隨機選擇的,那麼另一種選擇是什麼?這些物理特性是必要的嗎?上帝選擇了他們?而且他這麼做是必然的?

那麼,為什麼要用「選擇」這個詞呢?即使物理性質不是隨機的,為什麼還要選擇它們呢?即使它們被選擇了,它們仍然是隨機的,因為選擇者很可能選擇了不同的物理性質。

相關焦點

  • 動量守恆定律
    動量守恆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以及角動量守恆定律一起成為現代物理學中的三大基本守恆定律。
  • 株洲民間物理愛好者分享「天體運動新定律」
    省物理學會舉辦科普活動 株洲民間物理愛好者上臺分享「天體運動新定律」 新湖南客戶端12月16日訊 (記者 胡宇芬 通訊員 孔帥 李富貴)今天下午,省物理學會在梅溪書院舉辦了一場「物理學的真諦——2016天體物理理論創新討論會」。
  • 以5倍光速飛行的物體違反物理定律,引發質疑
    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的科學家質疑愛因斯坦關於太空的理論是否準確,因為哈勃望遠鏡記錄下了一個以5倍光速飛行的物體。愛因斯坦是相對論的理論物理學家,相對論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之一,在他的狹義相對論中,這位德國天才將光速設定為每秒30萬公裡,這是任何物體都無法達到的速度。
  • 理論「崩潰」後科學家質疑有300年歷史的定律
    艾薩克牛頓的引力理論在19世紀中期「崩潰」,這激發了新一代科學家質疑另一個物理學基本定律。這位英國數學家被廣泛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科學革命的關鍵人物。他的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於1687年首次出版,提出了運動的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
  • 湖南大學兩本科生改寫向心力定律 成果在《歐洲物理雜誌C輯》發表
    湖南大學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本科生胡樑棟、連丁坤和他們的導師劉全慧教授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向心力公式具有普適性,不僅僅包括二、三維空間的曲線和曲面上的運動,還包括任意維空間中的曲線和曲面上的運動。因此,不論是曲線上的運動物體還是曲面上的運動物體都可以統一用向心力公式來表達。這項研究成果意味著,他們拓展了向心力定律。
  • 湖南大學兩本科生改寫向心力定律,成果在歐洲物理雜誌發表
    湖南大學兩本科生改寫向心力定律,成果在歐洲物理雜誌發表 謝櫻/新華社 2016-12-03 15:52 來源:澎湃新聞
  • 湖南大學兩本科生發現向心力公式的普適性
    湖南大學兩本科生發現向心力公式的普適性 《歐洲物理雜誌C輯》刊登了這一研究發現 新湖南客戶端12月2日訊(通訊員 胡瓊)在物理學中,當一個物體局限在一條曲線上運動時,例如在勻速圓周運動中,會受到一個力;而當一個物體局限在曲面上運動時,例如螞蟻繞圓球爬行,會受到另外一個力。
  • 物理重要的定律有哪些?
    物理重要的定律有哪些?物理定律(Physical law)是以經過多年重複實驗和觀察為基礎,並在科學領域內普遍接受的典型結論。一些物理定律是由於自然界,時間和空間等的對稱性的反映。定律都是固定的,不受外界條件幹涉的!
  • 教師招聘考試:高中物理說課稿《動量守恆定律》
    ,動量守恆定律是B類知識點,屬於較高層次的要求。教材選取兩體問題中的碰撞模型,依據牛頓第二定律及動量定理導出了動量守恆定律的一維表達式,再將結論拓展為多個物體、兩維情況,較地介紹了動量守恆定律及其適用範圍,它不僅和牛頓第二定律一樣適用於宏觀低速系統,也適用於牛頓第二定律不成立的宏觀高速系統及微觀系統,教材還詳盡介紹了動量守恆的條件,提出在系統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為零時,系統的動量保持不變。
  • 高中物理-動量守恆定律
    本章介紹動量守恆定律的相關內容,也是高中物理的重點章節,在開篇文章「高中物理的重中之重」一文中也加以論述了,動量是解決力學相關問題的一個重要方面。『動量守恆定律』1、系統:兩個或多個物體組成的力學系統;2、內力:屬於同一系統的兩個物體間的力;3、外力:系統以外的物體施加的力;
  • 物理定律告訴你愛情真相
    一番努力之後,他們遺憾地告訴我們:   在物理的世界中愛情更加殘酷!   1   什麼是物理學?   物理學,是一門研究物質運動規律及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物質、能量、運動、時空及其相互間關係都是物理學的研究範疇。從宇宙星空到原子夸克,物理無所不包、無所不研,物理學的終極目的就是揭開宇宙萬物的奧秘。
  • 物理學中被引力定律洗腦問題
    物理學中被引力定律洗腦問題虎哥2020.3.18時空彎曲導致產生引力。若讀過相對論原文就會知道,愛因斯坦的主張是引力導致時空彎曲,這句不等於時空彎曲導致生成引力。愛因斯坦也從來沒說過時空彎曲導致產生引力這句話。
  • 萬有引力定律的有限性
    牛頓第三定律就是萬有引力定律。萬有引力定律在兩個質體相互包含時將失去意義,一個質體進入另一個質體時萬有引力將會明顯減小,甚至會減小到「零」。特別是物體進入星體質心時將失去重力而產生特殊的失重現象。萬有引力定律只適應相隔較遠的一對一物體或星體間相互作用計算,一對多、多對一都將出現很難想像的計算麻煩。
  • 譚立東從哲學上解說:物理學的守恆定律如何成為可能
    事實上,如果我們利用巴門尼德存在即是「一」的觀念,那麼就把這個水分子的問題在很多時候忽略掉了,或者說我們在運用物理學計算一張桌子的重量的時候,自然而然的會忽略這個水分子的重量,這就是我們利用了巴門尼德的思想,三、質量守恆定律如何成為可能?
  • 比π更加神奇的1/137,位於物理學的中心,物理定律隨它而變
    說起常數最著名的就是Π了,人類一直堅持不懈的在算Π,但是真正讓物理學家痴迷的卻不是π,而是1/137,也被稱為精細結構常數,因為它位於物理學的中心,一旦這個數字有所改變,那麼物理定律隨它而變也會隨它而變,那麼這個數字有什麼特別的呢?
  • 物理故事-熱力學定律與奇點疑難
    所以這一定律又叫做「能量守恆與轉換定律」。研究發現,熱力學第二定律保證了另一個重要的物理量——熵的存在。但熵與能量不同,熵不是守恆量,熵是「混亂度」的量度。在自然界中,熵只能增加,不能減少。正是熵的增加,體現了時間的流逝。
  • 物理學第一原理,300年來幾乎導出了所有物理定律!
    早在18世紀之前,物理學家就意識到自然界中很多物理過程都會導致極值的出現,尤其是最小值。例如,光線在鏡面上的反射,入射角與出射角是相等的,這種路線會使得反射光到達任意固定點的路線是最短的。雖然光線經過了一條折線,但就像古埃及人拉緊繩子測量兩點間距離一樣,它始終選取的是長度最小的路徑。
  • 湖南大學兩本科生改寫向心力定律 成果發表在歐洲物理雜誌
    成果發表在歐洲權威刊物  長沙晚報訊(記者 徐媛 通訊員 胡瓊)在物理學中,尋找規律的統一性是其根本任務之一。例如,牛頓用萬有引力統一了星球的運動規律,愛因斯坦發現廣義相對論同時解釋了星球的運動和宇宙的演化。
  • 物理學最重要的諾特定理,是怎樣導出三大守恆定律的?
    物理學中常見的守恆定律有能量守恆、動量守恆、角動量守恆。什麼是物理量的守恆?舉例來說,守恆量就像體育課上滿操場瘋跑的孩子們的人數,它在一整節體育課上都是不變的,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而這一整節課,正好類似於一個力學系統。
  • 高中物理 | 4.5牛頓第三定律詳解
    力的性質一定是同性質的力不一定是同性質的力力的大小關係大小相等大小相等力的方向關係方向相反且共線方向相反且共線轉換研究對象法在受力分析中的應用:轉換研究對象法是A物體作為研究對象無法求結果時,可以選與A相互作用的B物體作為研究對象進行求解的方法,該方法往往用到牛頓第三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