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故事-熱力學定律與奇點疑難

2020-12-05 初中化學大師

我們需要有一條自然定律禁止對因果性的破壞。然而,這是一條什麼定律卻眾說紛紜。自然界的基本定律不會太多,這條我們希望存在的定律很可能是一條我們已知的定律。它很可能就是熱力學第二定律。這條定律指出時間有一個流逝的方向,只能從過去流向未來,絕不可能從未來返回過去。在討論黑洞的面積定理和信息疑難的時候,我們都曾談到這一定律。

在學術上,熱力學第二定律有幾個等價的表述:①熱量只能自發地從高溫物體流向低溫物體;不可能從低溫物體流向高溫物體而不引起其他變化。②不能從單一熱源吸熱,把熱量全部轉化為功,而不產生其他影響。

熱力學第一定律保證了一個守恆的、重要的物理量——能量的存在。它指出能量可以從一種形式轉變為另一種形式(例如從機械能轉換成熱能、電能、光能等),但其總量保持不變。所以這一定律又叫做「能量守恆與轉換定律」。

研究發現,熱力學第二定律保證了另一個重要的物理量——熵的存在。但熵與能量不同,熵不是守恆量,熵是「混亂度」的量度。在自然界中,熵只能增加,不能減少。正是熵的增加,體現了時間的流逝。

熱力學定律的重要之處在於它們是普適的,適用於力學、電磁學、光學、原子物理、核物理等所有物理過程,也適用於化學、生物學等所有自然科學領域。這是其他學科和理論都望塵莫及的。電磁理論只適用於電磁領域,力學理論只適用於力學領域這些理論,都是各自獨立、互不約束的,但熱力學卻滲透到所有這些領域中。

熱力學定律如此重要,應用如此廣泛,但它們的提出卻歷盡辛酸。

熱力學第一定律的發現者一共有3個人:邁爾、焦耳和赫姆霍茲。

邁爾是德國的生物學家。他提出了能量的概念,並指出能量可以從一種形式轉換為另一種形式,但總量守恆。他把論文投給一個物理雜誌,但由於他的思想非常新穎,而他又不是物理專業出身,論文中的語言名詞並非物理專業所用,因此雜誌社沒有人能看懂,也就無法發表。於是他轉而求助於一家生物學雜誌,他的一個朋友在這家雜誌社當編輯。他說服朋友刊登了他的文章。但當他又寫了第2篇文章再次請朋友幫忙的時候,朋友告訴他,由於刊登他的文章,自己遭到許多生物學家的指責,他實在無法再幫忙了。後來,邁爾的弟弟因搞革命活動被捕,兩個兒子夭折,自己的成果又無人理解。在悲痛與失望的情緒下,他跳樓自殺,摔斷了雙腿。人們認為他有精神病,把他送進了精神病院。不過若干年後,邁爾的偉大成就終於被世人認可了。

焦耳是英國人,他是一個啤酒廠廠主的兒子,自己後來也繼承父業,成為了啤酒廠的老闆。不過他的主要興趣不在啤酒生意,而在物理學上。他在對物理現象,特別是電和熱的研究中,獨立地發現了熱力學第一定律。但由於他非物理專業出身,論文沒能得到物理學家的支持,只好把文章刊登在小報上。幸運的是物理學家開爾文看到了他的文章,覺得很有意思,並拜訪了焦耳。開爾文認識到焦耳的工作非常有創新性,非常重要,於是向物理界推薦了焦耳的工作。焦耳終於被允許參加了一次物理研討會,開爾文對焦耳的工作作了解釋說明,大家才終於接受了焦耳的重大發現。

赫姆霍茲也是德國人,他是物理學家,他的論文對第一定律作了最清楚的表述。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發現者有2位,他們是法國的卡諾和德國的克勞修斯。

卡諾生活在法國大革命時期,當時能量概念尚未提出,流行的熱學理論是「熱質說」,認為熱機就像被水推動的水輪機一樣,被從高溫熱源流向低溫熱源的熱質所推動。卡諾用錯誤的熱質說證明了他的著名定理——卡諾定理。這一定理,其實也是熱力學第二定律的一種表述。但卡諾非常不幸,在他36歲那一年,患了猩紅熱、腦膜炎、霍亂,不治身亡。他死後,由於怕傳染,家中把他的所有遺物,包括筆記、論文手稿全部燒毀。幸運的是,他的一個筆記本被遺忘在閣樓上,而於40年後被他的弟弟發現。從這本筆記中可以看到,卡諾當時已對熱質說產生了懷疑,他已經認識到熱可能是能量。

圖1 熱質說:熱機與水輪機的對比

1850年,克勞修斯提出了第二定律的標準說法,即「熱量只能自發地從高溫物體流向低溫物體,而不能自發地從低溫物體流向高溫物體」。實際上,開爾文也幾乎與此同時發現了第二定律,他的表述形式是「不能從單一熱源吸熱做功,而不對外界產生影響」。開爾文的表述發表在1851年。開爾文對熱學的貢獻很多,包括提出絕對溫標,預見到可能有熱力學第三定律的存在。開爾文是一位品德高尚、才華橫溢的謙虛學者,從不與人爭奪名利,並樂於提攜幫助別人,他推薦過焦耳,後來還推薦過皮埃爾·居裡。

熱力學第三定律說「不可能用任何操作使系統的溫度降到絕對零度」。實際上就是說「絕對零度不可能達到」。提出這條定律的只有1個人,那就是德國的能斯特。

有趣的是,能斯特最初是從熱力學第二定律推出上述結論的。在能斯特作報告時,年輕的愛因斯坦指出,他的結論是正確的,但推導有問題。愛因斯坦認為,能斯特的結論是一條獨立的熱力學基本定律,不可能從第二定律推出。能斯特起初還不服氣,後來終於弄清楚了自己的發現的重大意義。

之前我們曾談到過的奇點定理斷言,在廣義相對論成立的任何一個物理時空中,只要因果性在其中成立,而且有一點物質存在,那麼在其中就一定存在時間有開始或結束的過程。筆者花了很多時間思考這個問題,並很快注意到黑洞理論中的一個情況:凡是奇點存在的場合,都會伴隨溫度發散或達到絕對零度的情況出現。實際的物理系統,溫度不可能達到無窮大,絕對零度又是熱力學第三定律所禁止的。於是筆者提出一個大膽的猜想:熱力學第三定律會禁止奇點存在,也就是說,第三定律會禁止時間有開始和結束。

有人開玩笑說,熱力學第一定律的發現者有3個人,第二定律的發現者有2個人,第三定律的發現者只有1個人。按此規律,不應該有熱力學第四定律存在,因為第四定律的發現者人數應該是0。不過,熱力學雖然沒有第四定律,卻有一個第零定律。該定律說「熱平衡是可以傳遞的」,也就是說,「如果系統A與B達到熱平衡,B與C也達到熱平衡,那麼A與C就一定達到了熱平衡」。

人們逐漸認識到「熱平衡具有傳遞性」應該是一條基本定律,但這是在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確立之後。由於沒有這條新定律,就不能定義熱學中最重要的概念——溫度,所以這條定律不僅重要,而且從邏輯上看應該排在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之前,因此,人們只好稱它為熱力學第零定律。

愛因斯坦在他開創相對論的第1篇論文中曾經討論過,在同一參考系中位於不同地點的鐘如何校準的問題。他提出一條公理:A點的鐘如果與B點的鐘校準,B點的鐘再與C點的鐘校準,那麼A、C兩點的鐘就自然校準了。也就是說,他假定「同時」這個概念具有傳遞性。後來,前蘇聯物理學家朗道指出,這條看似當然成立的「公理」,其實不一定在任何參考系中都成立。他指出:只有在時軸正交系,也就是說時間軸和三條空間軸都垂直的參考系中才成立。在非時軸正交系中,「同時」不具有傳遞性。例如轉動的圓盤,時間軸就與空間軸不都垂直,因此「同時」不具有傳遞性。在轉盤上不能定義統一的時刻。

從上述討論可以看出,廣義相對論中的信息疑難、蟲洞疑難和奇點疑難,都把我們對時空的研究引向了熱力學。看來,「熱」與「時間」之間很可能存在我們尚不清楚的深刻的本質聯繫。物理學研究早就指出,能量守恆,也就是熱力學第一定律可以保證時間流逝的均勻性;熱力學第二定律指出了時間的方向性和流逝性。我們這裡談到的探索又表明,熱力學第三定律似乎能夠保證時間沒有開始和結束;第零定律則可以保證空間各點存在流逝速率相同的時間。

這是一個令人感興趣的領域,有待人們進一步探索。■

本文節選自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愛因斯坦與相對論——寫在廣義相對論創建100周年之際》,有刪改。

相關焦點

  • 「熱力學與時間」系列之六:時間的開始與終結和熱力學第三定律
    [序言——物理課程哪一門學得最糊塗?答曰:熱力學。物理概念哪一個最不清楚?答曰:時間。如果有人說熱力學和時間是緊密相關的,也許您更迷惑。「京師物理」公眾號特邀請趙崢老師解讀熱力學四個定律以及它們與時間的緊密關係,本文是第六篇。]  時間有起點和終點嗎?
  • 探索奇點和它背後的故事
    宇宙大爆炸理論但是在奇點上時間和空間都失去意義,與此同時一切依賴於時間和空間物理規律都將失效,也就是廣義相對論本身也失效了。理論上,這樣一個奇葩點是沒有物理意義的,也是不可能物理存在的。這就產生了理論物理裡的一個著名問題——奇性疑難。用霍金的話說就是:廣義相對論預言了自身的失效,它預言了自己不能作出任何預言。
  • 【物理定律】熱力學三大定律,你全都知道嗎?
    基本內容:熱可以轉變為功,功也可以轉變為熱;消耗一定的功必產生一定的熱,一定的熱消失時,也必產生一定的功。  普遍的能量轉化和守恆定律在一切涉及熱現象的宏觀過程中的具體表現。熱力學的基本定律之一。  熱力學第一定律是對能量守恆和轉換定律的一種表述方式。
  • 高中物理熱力學三大定律總結
    熱力學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恆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有幾種表述方式: 克勞修斯表述為熱量可以自發地從溫度高的物體傳遞到溫度低的物體,但不可能自發地從溫度低的物體傳遞到溫度高的物體;開爾文-普朗克表述為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吸取熱量,並將這熱量完全變為功,而不產生其他影響。以及熵增表述:孤立系統的熵永不減小。
  • 熱學:熱力學定律
    3.熱力學第一定律的應用熱力學第一定律的表達式:ΔU=W+Q,揭示了能量的轉化和守恆定律,在實際中具有很廣泛的應用。在運用ΔU=W+Q分析問題時,首先必須理解表達式的物理意義,掌握它的符號法則:①.外界對物體做功,W取正值;物體對外界做功,W取負值。
  •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來源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小林看天下事,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熱力學第二定律的來源。熱力學第二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用物理學的語言告訴我們,沒有什麼是永恆的。它指出,可以做功的能量會越來越少,這一過程雖然緩慢,卻確實存在。
  • 熱力學第一定律
    在說熱力學第一定律之前,可先回顧一下前面曾提到過的熱力學第零定律,具體可參考「溫度和溫標」。
  • 物理熱學史宏觀:熱力學三大定律
    但他已經差不多接近問題的根本,因此這個定理後來也被認為是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先導。而克勞修斯於1850年率先發表了《論熱的動力及能由此推出的關於熱本性的定律》,詳盡地分析了卡諾定理,通過進一步論證正確的把卡諾定理做了改造與熱力學定理並聯形成熱力學第二定律。後於1854年在論文中做出更明確的闡述,並沿用至今。
  • 工程熱力學(四)——熱力學第一定律
  • 熱力學定律和能量守恆
    本號專注高中物理知識,如果你覺得好就轉發吧。但不要隨意轉載,謝謝各位的支持!②表達式:對熱力學第一定律的理解(1)熱力學第一定律不僅反映了做功和熱傳遞這兩種改變內能的過程是等效的,而且給出了內能的變化量和做功與熱傳遞之間的定量關係。此定律是標量式,應用時功、內能、熱量的單位應統一為國際單位焦耳。
  • 以熱力學定律的名義
    熱力學第二定律和哥德爾不完備定理、測不準原理和光的波粒二相性一起,成了人文學者最喜歡引用的四大「科學原理」。  但是高中物理並不介紹熱力學第二定律,許多經常把這一定律掛在嘴上的人,實際上並不理解它講的是什麼。
  • 高中物理:熱力學三大定律複習總結
    熱力學第二定律有幾種表述方式: 克勞修斯表述為熱量可以自發地從溫度高的物體傳遞到溫度低的物體,但不可能自發地從溫度低的物體傳遞到溫度高的物體;開爾文-普朗克表述為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吸取熱量,並將這熱量完全變為功,而不產生其他影響。以及熵增表述:孤立系統的熵永不減小。 熱力學第三定律通常表述為絕對零度時,所有純物質的完美晶體的熵值為零, 或者絕對零度(T=0)不可達到。
  • 熱力學第三定律的統計學解釋
    熱力學第三定律,是規定了熵的零點,也是「絕對零度不能達到原理」。
  • 一條讓人絕望的物理定律,科學家寧願自己沒發現它
    每一條物理定律都是經過人類多年研究和反覆觀察論證後得到的「結論」,這些物理定律在生活中任何一個地方都適用,就算在宇宙中這些定律也不會發生變化,除非小於普朗克提出的量子尺度,或者是進入更高的緯度中,否則人類的物理定律就是宇宙中的「真理」,至少在目前人類的觀察中,可觀測宇宙內人類的物理定律都同樣適用
  • 熱力學傳奇之九:死神來了,第二定律扼殺了宇宙的未來
    自從克勞修斯和開爾文爵士分別獨立提出熱力學第二定律以來,就已經宣告了第二類永動機不可能建成,但是諸位民科大神依然趨之若鶩,就是現在也經常有新聞報導某位民間大神研製成功第二類永動機,這是因為熱力學第二定律從根本上說還只是經驗的總結,並不是嚴格的物理學定律,其表述又明白如話,這讓民科大神們能自以為看明白了。
  • 《熱力學第一定律能量守恆定律》說課稿
    《熱力學第一定律 能量守恆定律》說課稿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熱力學第一定律 能量守恆定律》,下面開始我的說課。為了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突出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在講授過程中我會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讓學生積極思考參與討論,力求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究式學習方式。
  • 解讀宇宙大爆炸無限小的「奇點」,在那裡傳統物理定律完全失效!
    事實上,宇宙大爆炸絕非字面上的意思,並非我們現實生活中見到的那種爆炸,說白了就是一種時空的膨脹,從一個奇點開始迅速膨脹。最開始的奇點體積無限小,密度和溫度無限大。如此小的奇點能在一瞬間產生宇宙中的所有物質能量,這確實匪夷所思,讓人無法理解,或許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並不支持大爆炸理論,因為它與我們的常識相差太遠了。
  • 「高二物理」高中物理選修3-3第十章《熱力學定律》知識複習
    關於高中物理選修3-3最後一章:熱力學定律,最重要的是理解、掌握好熱力學第一定律,高考中出現機率不小,尤其是公式中的符號法則。其他方面的知識,僅需要了解即可,在高考中如果出現,也是以選擇題形式,判斷說法對錯。
  • 熱力學第二定律,揭示出自然法則,或許暗示了人類的結局!
    熱力學第二定律,揭示出自然法則,或許暗示了人類的結局!人類誕生以來,就經歷了各種各樣的文明時代,從原始的採獵生活,到有了分工和階級的氏族,人與動物最本質的區別,其實是人類不必像其他動物那樣,遵循著「物競天擇」的法則。
  •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實質及其問題分析
    在高中物理中, 我們學習到熱力學第二定律存在兩種表述形式:第一, 開爾文的表述, 其認為不可能從單一的熱源吸取熱量, 並將這些熱量全部轉化為有用功, 而在此過程中不會產生任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