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第二定律最新進展

2020-12-03 萬象經驗

運動的改變與所加的動力成正比,並發生在所加的力的那個直線方向上。

這就是牛頓第二定律,該定律的主要思想在伽利略對拋體和斜面運動的分析中已有體現,牛頓將其總結為定律。關於牛頓第二定律,有下列幾點需要說明:

⑴牛頓第二定律中所說的運動,是運動量,後來叫動量,即質量與速度的乘積。

牛頓關於運動量的該表與動力城正比的說法是不夠確切的。確切的表述應為動量的變化率與力成正比,正是經歐拉改進後的表述。

若比例係數為1,牛頓第二定律的數學表述為

其中F是物體所受的作用力,m是質量,在牛頓力學範圍內,它是常量,於是上式可寫成

(2)質量和力F的定義。

在牛頓第二定律中,我們一下涉及了兩個新的物理量:m和F。上面敘述牛頓第一定律時雖然討論過力,但只限於受力或不受力,並沒有給出力的定量定義。同樣,質量也只有粗淺的概念,什麼是質量並沒有解決。現在我們只有一個關係式,可是需要給兩個物理量下定義。

牛頓認為,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量」。然而,這還不能作為定義。什麼叫「物質的量」?仍然是不確定的。在物理學中,一個物理量的定義,必須同時給出利用其他能夠量度的量來計算它的一套規則。在牛頓第二定律的範圍中,可以對質量和力作如下的定義:

A.質量就是質點所受外力與所產生的加速度之比。

B.作用在一個質點上的力就是它的質量乘以由於該力所產生的加速度。

利用同一個定律,構成了兩條定義,這豈不造成了邏輯循環,出現了邏輯上的混亂?

離開了具體的物理背景,去分析這兩個定義,無疑會出現邏輯循環。但對於我們所碰到的具體物理情況,它是不混亂的。物理規律的作用在於把許多已知的實驗結果統一起來,聯繫起來,給出許多實驗現象的統一的解釋,並且根據這種解釋去預測一些新的現象或實驗結果。只要定義、定律確立的聯繫測量數據的規則明確的、不含糊的,那就沒有任何混亂可言。具體來說,牛頓第定律給出了質量和力必須滿足的一個關係式,在質量和力這兩個物理量中,如果我們規定質量是基本量,則力可以看成是導出量。我們先規定基本量,然後再來確定導出量。

如何確定基本量呢?在相同的力F作用下的兩個物體,質量和加速度成反比。設這兩個物體的質量分別為m1和m2,及速度分為為a1和a2,則有

或者

若取m1的質量為標準質量(可以取m1=1),由於a1和a2都是可以測量的,那麼m2的質量就可以完全確定。一旦確定了質量,由牛頓第二定律公式就可以完全確定作為導出量的作用力F。由此可見,我們並沒有邏輯循環或邏輯混亂。

質量的單位是千克,千克的標準是保存在巴黎國際計量局中的一個鉑銥圓柱體。在原子尺度上,利用原子質量單位,用12C作它的標準,國際協議規定12C的原子質量精確地等於12個原子質量單位。原子質量單位與千克的關係為:

1原子質量單位=1.6605655×10^-27千克

我們這裡定義的質量是用來描述物體的慣性的,所以我們又稱它為慣性質量。

有了質量的單位,我們可以定義力的單位為牛頓,定義為

1牛頓=1千克×1米/秒^2

(3)質量是絕對量

由m=F/a,同一個質點在不同的慣性系中,F不變,故m不變。

於是,在牛頓力學中,m是絕對量,與時間的選取無關,與坐標系的選取無關。

實驗表明,在告訴運動中,質量會大大增加。這是由於高速運動會導致時空變形,我們到「相對論」中再進行討論。只是在牛頓力學中,質量才是絕對量。

(4)質量具有可加性。

兩個質點的總質量等於兩個質點的質量之和。

例如,有兩個物體,質量分別mA和mB,總質量為mAB,則有

其理由不是來自於牛頓第二定律,而是來自實驗。實驗表明,在宏觀低速運動時,質量具有可加性。

(5)牛頓第二定律適用的參考系是慣性系。

我們已經用牛頓第一定律定義了慣性系,牛頓第二定律並不是對所有的參考系都正確,只有在慣性系中,牛頓第二定律才是正確的。因此,牛頓第二定律是建立在牛頓第一定律的基礎上的,不能把牛頓第一定律看成是牛頓第二定律的特例。

用慣性來衡量質量,用質量與加速度的乘積來度量力的思想,首先是由馬赫明確提出的,這對運動定律的定量描述是非常重要的。

(6)牛頓第二定律是矢量式,因而力是矢量。

由於力是矢量,故力的合成、分解符合矢量運算法則。而質量是一個標量。

(7)牛頓第二定律是瞬時關係式。

(8)牛頓第二定律中的各量可以直接測定,因而所給出的預言是明確的,可以用實驗證偽。

牛頓第二定律告訴我們,物體所受的力和它的質量與加速度的乘積成正比,各量之間的數量關係是明確的,故可以用實驗來證偽。

但是,我們也知道,任何實驗都是有誤差的。這樣就會出現一個問題,牛頓第二定律為什麼不會使F=ma^1- 或 F=ma^1+ ,=10-n,n為一個正數?當n的值較大時(比方說n>20),那麼目前的任何實驗都無法區分F=ma^1- 或 F=ma^1+ 與F=ma有什麼區別。究竟理由何在?

這是由於我們相信:自然規律是簡單的、和諧的。如果牛頓第二定律的形式為F=ma^1- 或 F=ma^1+,我們叫問,這個的物理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自然界會是這麼一種不和諧的樣子?這裡我們看到,物理學來自於自然哲學,在物理學的發展過程中,一旦物理學的知識不夠用了,它就要到自然哲學中去尋找工具,到數學中去尋找工具。

相關焦點

  • 牛頓第二定律
    牛頓第二定律(1)內容: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 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
    一、牛頓第二定律的內容和表達式(一)、物體的牛頓第二定律1、內容:物體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
  • 牛頓第二定律及應用
    一、牛頓第二定律的內容牛頓第二定律聯繫了運動力學與動力學二、對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1.瞬時性:牛頓第二定律說明力的瞬時效應能產生加速度,物體的加速度和物體所受的合外力總是同生、同滅、同時變化,所以它適合解決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時的力和加速度的關係問題。2.矢量性: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物體的加速度方向由物體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決定。
  • 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
    從牛頓第二定律來看,牛頓第二定律研究物體受力和運動之間的關係,使我們能夠把物體的受力情況和物體的運動情況聯繫起來。因此,我們可以說,牛頓第二定律不但是物理學中力學分支的基礎,它在後期的電磁學等領域也有重要的應用。一般情況下,我們後續的學習中,關於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主要有兩種思路。第一是,由物體的受力情況,我們在解出物體的加速度後去分析和解決物體的運動情況。
  • 感悟牛頓第二定律
    牛頓第二定律是物理學一個非常重要的定律,是經典力學的基礎定律,是我們高中物理的重要學習、考試內容。今天學習了牛頓第二定律,從今往後,只要是考物理,不管將來你是參加高三的全國高考,還是高二的「廣東學業水平測試」,那將必定有考到牛頓第二定律。
  • 詳細解析牛頓第二定律
    這就是牛頓第二定律,該定律的主要思想在伽利略對拋體和斜面運動的分析中已有體現,牛頓將其總結為定律。關於牛頓第二定律,有下列幾點需要說明:⑴牛頓第二定律中所說的運動,是運動量,後來叫動量,即質量與速度的乘積。牛頓關於運動量的該表與動力城正比的說法是不夠確切的。
  • 高中物理《牛頓第二定律》教案
    一、教學目標(教綜19天速學班1.1元於10月20日開課)【知識與技能】掌握牛頓第二定律並會進行計算;知道力的單位。【過程與方法】通過合作探究,提高合作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養成科學嚴謹的科學態度,提升對物理的興趣。
  • 高中物理:牛頓第二定律知識點總結
    牛頓第二定律是力學中的核心規律,後續的動能定理、向心力公式等都要用到牛頓第二定律。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也是解決力學問題的一個途徑。務必要理解牛頓第二定律,掌握牛頓第二定律基本應用。一、知識與技能要求1.掌握牛頓第二定律的文字內容和數學公式;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義及相互關係;3.知道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牛頓"是怎樣定義的;4.會用 牛頓第二定律的公式進行有關的計算
  • 牛頓運動定律——牛頓第三定律
    1、牛頓第三定律    內容: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表達式:F=-F'    意義:牛頓第三定律揭示了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之間的聯繫機制,也是對力的物質性的進一步說明,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單獨存在,一個物體是施力物體的同時又是受力物體。    適用範圍:低速、宏觀、慣性系、實物粒子。
  • 牛頓第二定律及其綜合應用
    一般思路:分析物體該時的受力情況―→由牛頓第二定律列方程―→瞬時加速度2.[解析] 選A 在剪斷前,對A、B及彈簧整體由牛頓第二定律有:F-3mg=3ma,對B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彈-2mg=2ma,由此可得:F彈=2F/3,細線被剪斷後的瞬間,彈簧彈力不變,此時對A球來說,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彈力,
  • 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可知,牛頓還有第一和第二定律!
    02 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可知,牛頓還有第一和第二定律。 03 網課可以讓我們足不出戶地遲到,真是太方便了!
  • 牛頓沒有錯,接近光速時牛頓第二定律依然成立
    狹義相對論給出了全新的時空觀,之前的牛頓運動定律只不過是在低速時的近似。 在洛倫茲變換下,牛頓運動定律不能保持協變性。中學時期都學過牛頓的F=ma,到了相對論那裡,這個公式就已不再成立。在牛頓的世界裡,加速度a的方向和合力F的方向一致,到了相對論那裡,加速度a的方向和合力F的方向一般是不一致的。在相對論的四維時空下,物體受到的合力F與速度v及加速度a三個矢量共面,合力的方向是由速度v及加速度a的方向共同決定的。
  • 既簡單又難的一個重要定律:牛頓第二定律我們怎麼去掌握?
    牛頓第二定律是高中物理最重要的規律之一,在各種考試中都會出現牛頓第二定律的身影。要想掌握好牛頓第二定律,首先到對它做到足夠深刻的理解!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從一個不同的角度來理解牛頓第二定律。首先高中課本中的牛頓第二定律內容是: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根據定律內容的表述可得到的公式:也可以寫成:F=kma,其中K是比例係數。
  • 牛頓第二定律不成立
    當在廣大的宇宙中進行測量時,我們的物理定律只有相對正確性,牛頓第二定律如此,萬有引力定律也是如此,我們所在的一隅的知識是有背景參數的,換個位置,物理又是另一番圖景了。我們得到的是一個相對真理。絕對真理就在這些差異的背後,如此以來,我們仍然可以接近真相。
  • 高中物理牛頓第二定律的基本特性及例題詳解
    牛頓第二定律是動力學的核心規律,它闡明了物體的加速度跟物體的質量和物體受到的合外力的關係。牛頓第二定律的表達式:,簡明扼要,其涵義卻十分豐富,學習時一定要深刻理解,下面介紹牛頓第二定律的幾個基本特性。牛頓第二定律的關係式:,是一個矢量式,公式不僅反映了加速度與合外力的數值關係,也指明了它們間的方向關係,即加速度的方向總是與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 高三物理教案:《牛頓第二定律教案》教學設計
    第二講、牛頓第二定律  主備教師:楊維君  一、【內容與解析】  1.內容:牛頓第二定律。學生已經學過力和加速度,本節課的內容牛頓第二定律就是在此基礎上的發展。教學的重點是會用牛頓第二定律解題,解決重點的關鍵是注意解題的要領,明確研究對象,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然後進行正交分解。
  • 牛頓第二定律(必修1)|物理知識園地
    第2節:牛頓第二定律一、上節實驗實驗回顧:1、當物體的質量m不變時,物體運動的加速度a與物體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公式:a∝F;2、當物體所受的力F不變時,物體的加速度a與物體的質量m成反比;公式:a∝1/m;3、所以,a∝F/m或F∝ma;∴F=ma;二、牛頓第一定律:1、內容:物體加速度a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F成正比,跟它的質量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 牛頓第二定律:整體、隔離體方法的應用
    雖然在我們課本上,牛頓第二定律是通過探究一個物體所受合外力與其質量和加速度的關係得出的,但在實際應用中,如果組成系統的各個物體的加速度相同,那麼,我們就可以把系統看成一個物體應用牛頓第二定律建立方程。當然,我們也可以對M、m進行受力分析,如圖所示:然後沿加速度方向建立關於牛頓第二定律的方程:mgtanɑ=ma這就是隔離體法的應用。我們來看看在解決具體的問題時該怎樣應用整體、隔離體法。
  • 牛頓三大定律
    牛頓運動定律包括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和牛頓第三運動定律三條定律,其中:第一定律說明了力的含義: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第二定律指出了力的作用效果:力使物體獲得加速度;第三定律揭示出力的本質: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牛頓運動定律中的各定律互相獨立,且內在邏輯符合自洽一致性。
  • 【B1】4-2牛頓第二定律
    【B1】4-2牛頓第二定律作者:趙明龍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島市膠州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