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第二定律及應用

2020-12-03 蝸牛談原理

一、牛頓第二定律的內容

牛頓第二定律聯繫了運動力學與動力學

1.內容:物體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大小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公式:F=ma。

二、對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

1.瞬時性:牛頓第二定律說明力的瞬時效應能產生加速度,物體的加速度和物體所受的合外力總是同生、同滅、同時變化,所以它適合解決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時的力和加速度的關係問題。

2.矢量性: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物體的加速度方向由物體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決定。牛頓第二定律的數學表達式F合=ma中,等號不僅表示左右兩邊數值相等,也表示方向一致。

3.獨立性:當物體受到幾個力的作用時,各力將獨立地產生與其對應的加速度(力的獨立作用原理),而物體表現出來的實際加速度是物體所受各力產生加速度疊加的結果。即:∑Fx=max,∑Fy=may。

4.同一性:合外力F、質量m、加速度a三個物理量必須對應同一個物體或同一個系統;加速度a相對於同一慣性關係(一般以地面為參考系)。

三、牛頓第二定律適用範圍

1.牛頓第二定律只適用於慣性參考系(相對地面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參考系)。

2.牛頓第二定律只適用於宏觀物體(相對於分子、原子)、低速運動(遠小於光速)的情況。

四、應用牛頓第二定律的解題步驟

1.明確研究對象。根據問題的需要和解題的方便,選出被研究的物體。

2.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和運動情況,畫出受力分析圖,明確物體的運動性質和運動過程。

3.選取正方向或建立坐標系,通常以加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或以加速度方向為某一坐標軸的正方向。

4.求合外力F合。

5.根據牛頓第二定律F合=ma列方程求解,必要時還要對結果進行討論。

五、兩類動力學問題

1.已知物體的受力情況求物體的運動情況根據物體的受力情況求出物體受到的合外力,然後應用牛頓第二定律F=ma求出物體的加速度,再根據初始條件由運動學公式可以求出物體的運動情況——物體的速度、位移或運動時間。

2.已知物體的運動情況求物體的受力情況根據物體的運動情況,應用運動學公式求出物體的加速度,然後再應用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物體所受的合外力,進而求出某些未知力。

相關焦點

  • 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
    從牛頓第二定律來看,牛頓第二定律研究物體受力和運動之間的關係,使我們能夠把物體的受力情況和物體的運動情況聯繫起來。因此,我們可以說,牛頓第二定律不但是物理學中力學分支的基礎,它在後期的電磁學等領域也有重要的應用。一般情況下,我們後續的學習中,關於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主要有兩種思路。第一是,由物體的受力情況,我們在解出物體的加速度後去分析和解決物體的運動情況。
  • 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
    一、牛頓第二定律的內容和表達式(一)、物體的牛頓第二定律1、內容:物體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
  • 牛頓第二定律:整體、隔離體方法的應用
    雖然在我們課本上,牛頓第二定律是通過探究一個物體所受合外力與其質量和加速度的關係得出的,但在實際應用中,如果組成系統的各個物體的加速度相同,那麼,我們就可以把系統看成一個物體應用牛頓第二定律建立方程。如圖所示:如果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質量為M的斜面和質量為m的物塊相對靜止即具有相同的加速度a,不考慮所有接觸面的摩擦力,則有:F=(M+m)a這就是整體法的應用。
  • 應用加速度的分解解決牛頓第二定律問題
    在解決牛頓第二定律的相關問題中,如果研究對象的加速度不在水平或是豎直方向,我們可以把其加速度分解為沿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的兩個分量,如圖所示:這樣就可以較為快捷地解決問題,同時,還可以確定一些未知矢量的方向。
  • 感悟牛頓第二定律
    牛頓第二定律是物理學一個非常重要的定律,是經典力學的基礎定律,是我們高中物理的重要學習、考試內容。今天學習了牛頓第二定律,從今往後,只要是考物理,不管將來你是參加高三的全國高考,還是高二的「廣東學業水平測試」,那將必定有考到牛頓第二定律。
  • 牛頓第二定律及其綜合應用
    一般思路:分析物體該時的受力情況―→由牛頓第二定律列方程―→瞬時加速度2.[解析] 選A 在剪斷前,對A、B及彈簧整體由牛頓第二定律有:F-3mg=3ma,對B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彈-2mg=2ma,由此可得:F彈=2F/3,細線被剪斷後的瞬間,彈簧彈力不變,此時對A球來說,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彈力,
  • 牛頓第二定律
    牛頓第二定律(1)內容: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 詳細解析牛頓第二定律
    這就是牛頓第二定律,該定律的主要思想在伽利略對拋體和斜面運動的分析中已有體現,牛頓將其總結為定律。關於牛頓第二定律,有下列幾點需要說明:⑴牛頓第二定律中所說的運動,是運動量,後來叫動量,即質量與速度的乘積。牛頓關於運動量的該表與動力城正比的說法是不夠確切的。
  • 高中物理:牛頓第二定律知識點總結
    牛頓第二定律是力學中的核心規律,後續的動能定理、向心力公式等都要用到牛頓第二定律。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也是解決力學問題的一個途徑。務必要理解牛頓第二定律,掌握牛頓第二定律基本應用。一、知識與技能要求1.掌握牛頓第二定律的文字內容和數學公式;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義及相互關係;3.知道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牛頓"是怎樣定義的;4.會用 牛頓第二定律的公式進行有關的計算
  • 牛頓第二定律最新進展
    這就是牛頓第二定律,該定律的主要思想在伽利略對拋體和斜面運動的分析中已有體現,牛頓將其總結為定律。關於牛頓第二定律,有下列幾點需要說明:⑴牛頓第二定律中所說的運動,是運動量,後來叫動量,即質量與速度的乘積。
  • 高中物理《牛頓第二定律》教案
    一、教學目標(教綜19天速學班1.1元於10月20日開課)【知識與技能】掌握牛頓第二定律並會進行計算;知道力的單位。【過程與方法】通過合作探究,提高合作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養成科學嚴謹的科學態度,提升對物理的興趣。
  • 牛頓運動定律應用例題分類分析 二
    牛頓運動定律應用例題分類分析  二要求:認真聽,認真看,認真做筆記,課後整理,當天完成,及時上交。
  • 高中物理牛頓第二定律的基本特性及例題詳解
    牛頓第二定律是動力學的核心規律,它闡明了物體的加速度跟物體的質量和物體受到的合外力的關係。牛頓第二定律的表達式:,簡明扼要,其涵義卻十分豐富,學習時一定要深刻理解,下面介紹牛頓第二定律的幾個基本特性。牛頓第二定律的關係式:,是一個矢量式,公式不僅反映了加速度與合外力的數值關係,也指明了它們間的方向關係,即加速度的方向總是與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 牛頓第二定律(必修1)|物理知識園地
    第2節:牛頓第二定律一、上節實驗實驗回顧:1、當物體的質量m不變時,物體運動的加速度a與物體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公式:a∝F;2、當物體所受的力F不變時,物體的加速度a與物體的質量m成反比;公式:a∝1/m;3、所以,a∝F/m或F∝ma;∴F=ma;二、牛頓第一定律:1、內容:物體加速度a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F成正比,跟它的質量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 【B1】4-2牛頓第二定律
    【B1】4-2牛頓第二定律作者:趙明龍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島市膠州第一中學
  • 牛頓三大定律
    牛頓運動定律包括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和牛頓第三運動定律三條定律,其中:第一定律說明了力的含義: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第二定律指出了力的作用效果:力使物體獲得加速度;第三定律揭示出力的本質: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牛頓運動定律中的各定律互相獨立,且內在邏輯符合自洽一致性。
  • 高三物理教案:《牛頓第二定律教案》教學設計
    第二講、牛頓第二定律  主備教師:楊維君  一、【內容與解析】  1.內容:牛頓第二定律。學生已經學過力和加速度,本節課的內容牛頓第二定律就是在此基礎上的發展。教學的重點是會用牛頓第二定律解題,解決重點的關鍵是注意解題的要領,明確研究對象,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然後進行正交分解。
  • 牛頓第二定律:「超重、失重」的定量表達
    「超重、失重」現象是牛頓第二定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應用,課本上對「超重、失重」的描述是通過例題的形式得出結論。例題:如圖4.7—3所示,人的質量為m,當電梯以加速度a加速上升時,人對地板的壓力F/是多大?,設臺秤對人的支持力為F,則有:F—mg=ma所以:F=m(g+a)根據牛頓第三定律
  • 牛頓運動定律——牛頓第三定律
    1、牛頓第三定律    內容: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表達式:F=-F'    意義:牛頓第三定律揭示了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之間的聯繫機制,也是對力的物質性的進一步說明,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單獨存在,一個物體是施力物體的同時又是受力物體。    適用範圍:低速、宏觀、慣性系、實物粒子。
  • 《牛頓運動定律》資料匯總!
    牛頓運動定律包括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和牛頓第三運動定律三條定律,由艾薩克·牛頓在1687年於《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總結提出。其中,第一定律說明了力的含義: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第二定律指出了力的作用效果:力使物體獲得加速度;第三定律揭示出力的本質: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2。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是高中物理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