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姓威武:開國將軍十一位,兩位中將,九位少將!他們都是誰?

2020-12-13 江西老徐讀歷史

現代的年輕人往往不重視自己的老家和姓氏文化,已不懂得家學文化是一部厚重的精神財富,更不去理會家學文化的承傳與發揚。其實文化好比一塊地,收割了一茬麥子後,懂得及時施肥才會有下一個季度豐收。前人留下來的財,精神也罷,都會給出我們以庇蔭、厚愛。但財產會花光的,而精神不去繼承與發揚,也會一代代失傳。袁姓威武:開國將軍十一位,兩位中將,九位少將!他們都是誰?

袁姓,人口在全國姓氏中排名第33位,人口約有730萬,雖然袁姓人口不多,不過袁姓誕生了鼎鼎大名的袁世凱,袁崇煥、袁紹等,三個人中,就只有袁世凱問鼎帝王寶座,也是袁姓唯一的帝王。袁世凱是一個很有爭議的歷史人物,但是回過頭看看,我們每個人都不會那麼完美,袁世凱、袁崇煥、袁紹亦是如此。馬爾克斯說,生活不是我們活過的日子,而是我們記憶的日子,是我們為了講述而在記憶中重現的日子。

小編最近幾天在研究我們袁姓的開國將軍,發現袁姓可不只是袁世凱、袁紹,我們袁姓開國將軍也非常優秀,有兩位開國中將,九位開國少將。那麼他們是誰呢?有沒有您的老鄉?帶著疑問,小編一一和你道來。

一、袁子欽,中將軍銜,1908年出生於福建省龍巖上杭縣人。有「儒將」的美譽,曾任解放軍第六十軍政委、志願軍第三兵團軍政委。此後還擔任了總政治部幹部部副部長,總政治部秘書長,總政治部幹部部部長,總政治部副主任。

二、袁昇平,中將軍銜,1912年出生於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騖湖村,1929年初中畢業後參軍,1952年至1954年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四十軍政治委員,志願軍幹部部副部長。他是秦基偉上將的前任,1954年至1958年任華北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北京軍區政治部主任。1982年再次擔任北京軍區政委。

也就是說,袁昇平兩次擔任北京軍區政委。

袁昇平

在兩位袁姓開國中將中,最為出名的是袁昇平。

其餘九位,都是少將,少將中,較為出名的是袁也烈。袁也烈(1899年-1976年)湖南省洞口縣人,是黃埔軍銜二期畢業生,學習成績優異,並留校擔任黃埔軍校政治部幹事。此後他參加了北伐和南昌起義,抗日戰爭時期,袁也烈在華野,擔任渤海軍區司令員,是渤海軍區的創建人之一,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擔任渤海軍區副司令員的廖容標、宋時輪被授予少將以上軍銜。

此外,還有8位少將,他們分別是:

四、袁佩爵少將,曾用名袁能鍾、袁潤生,1914年 出生於江西吉安市泰和縣,袁佩爵1933年參加紅軍,誕生於少共國際師, 曾任少共國際師3團技術書記、師政治部技術書記,軍委總政治部秘書科科長。參加了歷次反圍剿鬥爭和長徵。

建國後,曾任解放軍第64軍政治部主任。1951年率部入朝作戰,任志願軍第64軍政治部主任,第64軍副政委。回國後,歷任第64軍政治委員,旅大警備區副政治委員、政委。旅大警備區比一般的軍分區級別高,新中國成立後,解放軍在全國各重要城市、地區設置了許多警備區,不僅負責所在城市和地區的警衛、守備和民兵、兵役、動員工作,還擔負戰略要地的警衛、守備,他們的任務要重於一般的軍分區。

旅大警備區1992年撤銷,是我軍歷史上級別最高的警備區,是為了和蘇聯駐軍對接而成立的,屬於正兵團級,屬於軍和大軍區之間的級別,相當於副大軍區級別,現在解放軍已經取消兵團這一級別。

五、袁克服少將,原名袁克福,1907年出生於湖北省黃安,1929年底,黃安縣委為溝通上下聯繫、及時了解情況,建立了黨團巡視員制度,他是第一批巡視員之一。1932年1月,袁克服被選為鄂豫皖省委委員,2月,任共青團鄂豫皖省委書記,11月,任四方面軍政治部團委書記,隨方面軍撤離鄂豫皖蘇區至川陝邊,參與領導開創川陝革命根據地。

1949年5月,任第四野戰軍十五兵團四十三軍副政委,隨主力揮師南下,一直打到海南島。解放後,袁克服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幹部部撫保部部長、總後勤部營房建築部政委、陝西省軍區政委。

六、袁學凱少將,1914年出生於湖北黃陂,1931年參軍,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參加了麻城、長治、日龍關等戰役戰鬥,參加了紅軍長徵。抗日戰爭時期,他歷任團政治處主任、軍分區副司令員、副團長、團政治委員、團長等職,參加了浮山、韓略村戰鬥和百團大戰。新中國成立後,他歷任西北軍區空軍參謀長、蘭州軍區空軍副司令員等職,參加了防空作戰和國防科學試驗保障任務等。

1965年,在中國第一次地爆原子彈成功後,軍委決定進行一次空爆原子彈試驗,蘭州軍區空軍副司令員袁學凱參與指揮這次行動。擔任空爆試驗的是航空兵獨立4團。當時要求把原子彈投到距靶心100米以內,獨立4團訓練成績不穩定,一顆訓練彈離靶心2000多米,一顆離靶心690米,差點炸到用於試驗的橋梁,還有一顆因高空氣流影響,扔下去後乾脆沒找到。袁學凱鼓勵機組人員克服困難,最終機組提出一整套提高投彈精度的方法,訓練成績顯著提高,實際投彈時,距靶心僅40米。

七、袁意奮少將,1917年出生於湖南慈利三官寺鄉人,原名袁詒奮,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他是袁姓最後的開國將軍,2007年去世,享年90歲。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第120師教導團連政治指導員、358旅714團政治部主任。新中國成立後,任海軍第1分校政委,他是榆林基地司令員兼政委!曾參與南海護航任務,後來還擔任過南海軍區副司令員。

1954年入蘇聯伏羅希洛夫海軍學院學習。1958年畢業回國後,歷任南海艦隊湛江基地政委,榆林基地司令員兼政委(注,榆林海軍基地,位於三亞市郊,是解放軍最重要的基地之一,是中國潛艇艦隊的核心基地)。

八、袁福生少將,1916出生於湖南省株洲市茶陵縣,1964年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曾任任八路軍120師359旅717團獨立營政委,旅政治部鋤奸科科長兼軍法處副處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東滿軍區政治部保衛部部長,東北民主聯軍第十縱隊政治部保衛部部長,第四野戰軍47軍139師政委。建國後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師政委,第四十七軍幹部部部長,志願軍司令部軍法處副處長,武漢軍區炮兵政治委員,武漢軍區後勤部副政治委員,工程兵特種工程指揮部後勤部政治委員。

九、袁彬少將,1916出生於湖北省麻城市宋埠鎮謝店村,1928年參加革命,任少先隊小隊長。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解放戰爭時期,奉命參與創建我軍第一所航空學校,任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第二大隊中隊長、副大隊長,參加了抗美援朝戰役,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第三師師長,建國後曾任福州軍區空軍副司令員,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顧問。1961年晉升少將軍銜。

十、袁 淵少將,1903年出生於江西省贛州市南康縣,原名袁煥卿、袁章斐,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參加了蘇區第二至五次反「圍剿」鬥爭和舉世聞名的長徵,曾三過草地。解放戰爭時期,袁 淵歷任冀東軍區獨立第十二旅旅長,第十四軍分區司令員,東北野戰軍第九縱隊參謀長,第四野戰軍四十六軍參謀長。1955年,第二高級步校代校長的他被授予少將軍銜,此後還擔任了中南軍大第五分校校長、步兵學校校長、1982年定為正兵團職待遇。

十一,袁 光少將,他是第一位出庭主審日本戰犯的解放軍開國少將 。袁光,名袁邦光,1909年出生於江西吉安市泰和縣,1930年參軍,在軍委無線電學校(即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習。抗日戰爭時期,袁 光任八路軍總部炮兵團政治處主任,八路軍留守兵團特務團政治委員,甘寧晉綏聯防軍政治部秘書處處長,綏蒙軍區騎兵旅政治部主任。建國後,袁光擔任鐵道兵團2師政委、鐵道兵團幹部部部長。

袁光少將

1955年,袁 光在軍事法院工作,被授予少將軍銜,1956年,軍事法院改為最高人民法院軍事審判庭,袁光任副庭長,那一年,我國決定對在押的1000多名日本戰爭罪犯進行審判。袁光將軍出任瀋陽特別軍事法庭審判長,他威嚴地坐在主審臺上,對日軍中將師團長藤田茂、中將師團長鈴木啟久、偽滿總務廳次長古海忠之、師團長佐信之介、師團長齊藤美夫等30名罪犯進行審判。

(出庭受審的日本戰犯)

由此,袁光也成為我軍第一位出庭主審日本戰犯的開國少將。在審判庭上,鈴木啟久跪倒在地,連連乞求饒命。藤田茂也曾在山西安邑縣屠殺我平民百姓180人,他供認不諱,表示願意接受任何嚴厲處罰。其中,鈴木啟久被判處有期徒刑20年;另有7名戰犯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至18年。

開國將軍用生命書寫忠誠, 敢為正義而戰,舍小家,為大家,願為民族獻身。時光流逝,總有些記憶會隨之模糊,但是無論世事如何變遷,一個民族之根、為誰戰鬥是萬萬不能背棄的。那段艱苦卓絕的奮鬥史,需要銘刻在每個中國人心間。可惜,有些袁姓將軍資料不全,歡迎補充。小編在世界瓷都景德鎮等您,歡迎來景德鎮做客,共繪將軍輝煌,讓將軍精神歷久彌新,一起緬懷開國將軍的過往。

如果您有幸看到本文,說明您對袁姓開國將軍有好感,請為袁姓開國將軍點讚!

謝謝!

相關焦點

  • 鄭姓威武,有11位開國將軍,他們都是誰?
    2013年,中國鄭姓戶籍人口1240.6875萬,排在名人姓氏的15位。在近代,我們鄭姓誕生了11位開國將軍,軍銜最高的是來自來自河南新縣的鄭維山中將,那麼鄭姓開國將軍都有誰,哪兒人最多呢?了解自己的家族歷史,有利於家和國的興盛,現在有很多年輕人不知道自己的姓氏有沒開國將軍。帶著疑問,小編和你分享以下信息,希望對你有幫助。
  • 方姓威武:開國將軍有十四位,兩位開國中將,兩人活過100歲!
    方姓威武:開國將軍有十四位,兩位開國中將,兩人活過100歲!本文由百家號「江西老徐讀歷史」原創,侵權必究方姓,是姬姓,姬姓因黃帝長居姬水而來。姬姓後來又分出不少姓氏,方姓就是其一,出自方雷氏,至今有近4700年歷史,當代方姓的人口已達到450多萬,為全國第六十二位姓氏,前面小編和大家提到過,開國將軍中,方姓軍銜高的是中將——方強中將(湖南平江縣人),那麼方姓有多少開國將軍?這裡要更正一下,有一些史料中將江西方槐列入方姓將軍,其實不然,方槐將軍本名姓賴,名芳槐。由於革命需要,賴芳槐,更名為方槐。
  • 江西人威武:僅有的兩位朱姓開國將軍,都是江西人!
    江西是著名的紅色革命旅遊地,其中的贛州瑞金是共和國故都,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南昌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誕生地,萍鄉市安源是中國工人運動的策源地。在朱姓23位開國將軍中,有兩位中將,而且他們都是江西人,你說江西人厲害不厲害?朱姓實際有23位開國將軍,因為朱光少將原名趙金城,所以朱姓少將有19人。朱姓開國中將有兩人,他們都是江西人,他們是誰呢?
  • 安徽陳姓將軍威武,有五位開國少將,他們都是誰?
    陳姓是中國五大姓氏之一,總人口大約在7100萬,是當代世界上最大的同姓人群之一,在人口排列上穩居第五位,陳姓有一位元帥,一位大將,陳錫聯、陳奇涵等六位上將、陳康、陳慶先、陳正湘、陳仁麒等4位中將,以及49位少將。其實安徽陳姓開國將軍也有不少,有五位,其中一位少將,官至副國級。
  • 江西威武:17位鍾姓開國將軍中,12位是江西人,還有位過活百歲!
    在共和國將軍中,鍾姓也不少,有17人,不過筆者梳理發現,新中國17位鍾姓開國將軍中,12人是江西人。江西人威武吧?其實在新中國之前,江西被譽為文章結義之邦,歷史上文人眾多,比如歐陽修、曾鞏、王安石、姜夔等都是江西人,近代是一改文風,愛上了武裝,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共和國的搖籃瑞金、軍旗升起的地方南昌、中國工人運動的策源地安源等等…鍾姓開國將軍中,一位是開國中將,其餘十六人是開國少將,他們都是誰?
  • 無錫市第一位開國將軍,也是江蘇唯一「朱姓」開國將軍,他是誰?
    無錫市第一位開國將軍,也是江蘇唯一「朱姓」開國將軍,因勞成疾被追認為烈士,葬在無錫革命烈士陵園,他是誰?為什麼朱啟祥將軍1964年被授予少將軍銜,能使無錫第一位開國將軍呢?因為1983年宜興併入無錫市,這樣無錫多了任茂如一位開國少將,任茂如也是1964年晉升為少將,是無錫宜興市人,曾任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政治委員,旅大警備區副政治委員。
  • 他姓王,是徐州唯一的開國將軍,也是江蘇最後的開國將軍
    王姓有多少開國將軍?王姓有王樹聲大將,王 平、 王 震、 王宏坤 、王建安、王新亭5位上將、10位中將和76位少將,開國將軍數量102位,將軍姓氏排名全國第三。 而江蘇最後的開國將軍,他來自徐州,也是徐州唯一的開國將軍,他姓王。江西老徐研究發現,他也是江蘇唯一的王姓開國將軍。他是誰?
  • 吳姓開國將軍大全:江西籍成就大,四川籍長壽,湖北籍數量多!
    吳姓開國將軍也不少,有36位,最高的是中將軍銜,江西籍成就大,四川籍長壽,湖北籍數量多! 江西吳姓開國將軍有吳姓開國將軍5位 吳克華(1913年-1987年),江西省弋陽縣人,1955年授中將軍銜;享年64歲。
  • 陳姓開國將軍大全:江西人最多,其次是湖北,其中百歲將軍四人!
    在1614位開國將軍中,陳姓是從元帥到少將都有的姓氏。陳姓有61位開國將軍,這些陳姓將軍中,江西人最多有12位,其次是湖北有11人,第三是四川有八位陳姓開國將軍,筆者注意到:61位陳姓開國將軍,其中四位是百歲將軍,還有一位100歲健在的陳姓開國將軍——他就是來自江蘇宿遷的陳紹昆少將。
  • 國寶級人物,1955年授銜的開國將軍僅剩三位健在,他們分別誰?
    引言: 就在昨天,2020年11月21日,為新中國戎馬一生的開國少將詹大南,帶著榮光遠赴天國了。這位可親可敬的105歲開國將軍,曾經也是一位青春少年,他的青春獻給了為祖國的奮鬥大業。
  • 鐵馬冰河入夢來——探訪10位健在的開國將軍
    其中,元帥10位,大將10位,上將57位,中將177位,少將1360位。如今,大部分人已離開了我們,至今健在的僅有10位,他們是:楊永松、鄒衍、詹大南、黎光、楊思祿、張力雄、王扶之、文擊、陳紹昆、塗通今。這些一生戎馬倥傯的開國將軍,大都從紅軍時代開始,就在血與火的磨礪中親歷人民軍隊的發展壯大,致力於為強國強軍作出貢獻。
  • 鐵馬冰河入夢來:開國少將陳紹昆逝世,開國將星僅存9位
    2020年10月10日,開國少將、原瀋陽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原冶金工業部部長陳紹昆在北京逝世,享年99歲。 1955年開國授銜,群星薈萃,將星璀璨。從1955年到1964年,解放軍共產生1614名開國將帥,他們功勳卓著,運籌帷幄,決勝千裡。
  • 英風常在:全國第二大將軍縣安徽金寨所有開國將軍均已離世
    11月21日,澎湃新聞獨家報導了「105歲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副司令員詹大南將軍於2020年11月21日上午在江蘇南京逝世」的消息。公開資料顯示,詹大南出生於1915年,安徽金寨人。報導刊發之後,澎湃新聞記者從將軍家鄉金寨縣方面了解到,金寨縣相關領導、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縣黨史辦等負責人將前往南京弔唁。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詹大南將軍逝世後,全國第二大將軍縣安徽金寨縣所有開國將軍均已離世。
  • 我國又一開國少將與世長辭,享年105歲,如今只剩7位
    最近我們國家又有一位開國少將去世,享年105歲,消息一經傳出令人悲痛。截至目前,當年被任命為開國將軍的人中只有七位是少將。Jennifer的生平據了解,ennifer是安徽金寨人,曾參加過許多著名的戰役,戰功卓著,為我們國家的開國大業作出了巨大貢獻,並於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 盤點:曾經改名換姓的解放軍開國將軍
    甘泗淇  在艱苦卓絕的戰爭年代,或因革命工作的需要,或因按上級的指示,或因為了不連累親友,或因為了明志,或因為了紀念友人,等等,一些開國將軍曾在不同時期改名換姓,並沿用終生。因此,這些開國將軍的原姓原名一直鮮為人知。現把一些有史料記載的改名換姓的開國將軍簡介如下。  甘泗淇(1903-1964),原名姜鳳威,別名姜炳坤。
  • 開國少將中唯一的外籍將軍,黃埔著名將星,參加過長徵,死後被國葬
    在燦若星辰的開國將軍中,有一位身份非常特殊的少將,他不僅是我國的開國將軍,還是越南人民軍第一批受銜的少將。一個人同時是兩個國家的將軍,而且都是開國將軍,這在世界軍事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他就是洪水將軍,原名武元博,又名阮山,越南河內人。
  • 百年華誕,將軍後人緣續武中
    11月20日上午,開國將軍詹才芳中將之子詹勝一家人來到武漢中學,在武漢中學黨政辦主任楊玲的介紹下參觀了私立武漢中學紀念館。在紀念館裡,詹將軍的家人們朝著董老雕像深深地鞠躬,一起共同緬懷歷史,追憶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歲月。
  • 1993年晉升上將軍銜的將軍都有誰,當時他們的年紀有多大?
    1988年規定解放軍的軍銜制,規定軍官軍銜設3等11級,即一級上將、上將、中將、少將;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也就是說當時雖然沒有了元帥和大將,但是有一級上將,當時並沒有人被授予一級上將軍銜。到了1994年,又規定,軍委主席不授予軍銜,而且取消一級軍銜,從此揭上將作為解放軍中的最高軍銜。
  • 截止2018年4月,6位開國將軍仍然健在,2位參加過抗美援朝,致敬!
    2018年4月10日,開國少將、海軍原政委李耀文將軍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歲。看到這個消息,不免沉默,在1955年授予的1614位開國將帥中,又一位老將軍離開了。李耀文將軍離世後,截止目前為止,1955年授予將帥軍銜的將軍中,僅剩6位還健在。
  • 中國有57位開國將軍。哪個姓的人數最多?王姓5人,李姓6人
    在這次授牌儀式中,國家共評選出57位開國將軍。這些人中誰的姓氏最多?王姓五人,李姓六人。你知道這些將軍是誰嗎?比如著名的政治工作型開國將軍王平,是湖北陽新人。當初,他的名字叫王明。因為他覺得和一個臭名昭著的傢伙重名不太好,就把名字改成了王平。還有一位開國將軍叫王震。他是湖南瀏陽人。他常被稱為王虎子。他是一個不太注重形象,但能打仗,愛軍人的好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