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曾經改名換姓的解放軍開國將軍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甘泗淇

  在艱苦卓絕的戰爭年代,或因革命工作的需要,或因按上級的指示,或因為了不連累親友,或因為了明志,或因為了紀念友人,等等,一些開國將軍曾在不同時期改名換姓,並沿用終生。因此,這些開國將軍的原姓原名一直鮮為人知。現把一些有史料記載的改名換姓的開國將軍簡介如下。

  甘泗淇(1903-1964),原名姜鳳威,別名姜炳坤。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去蘇聯入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時改叫甘泗淇。1930年回國。後曾任中國工農紅軍獨立第一師黨代表、紅二方面軍政治部主任等職。參加了長徵。後曾任八路軍第一二○師政治部主任、第一野戰軍政治部主任等職。新中國成立後曾任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等職。是中共第八屆候補中央委員。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王諍(1909-1978),原名吳人鑑,江蘇武進人。1930年12月30日,在國民黨第十八師當報務員的吳人鑑隨軍進攻井岡山被俘後,帶頭報名參加了紅軍。為紀念新生和表達投身革命的決心,以「諍言篤信,剛直不阿」中的「諍」字自勉,吳人鑑改叫王諍。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軍委通信聯絡局局長。參加了長徵。後曾任電信總局局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後曾任第四機械工業部部長、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是中共第十、第十一屆中央委員。

  黃火星(1909-1971),江西撫州人,生父姓陳,7歲時隨父母、弟弟一起逃難至景德鎮。因母親亡故無錢安葬,被賣身給瓷器工人黃聚發為子,取名黃火生。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後改名黃火星。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福建第二縱隊政委等職。參加了南方三年遊擊戰爭。後任新四軍第七師第十九旅政委、第三野戰軍第二十九軍政委等職。新中國成立後曾任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兼解放軍軍事檢察院檢察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周維(1906-1970),原名鄒維濬,江西省南昌市施窯村人。早年畢業於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江西革命軍事委員會通信學校教員,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無線電總隊報務主任,紅五軍團司令部無線電第三分隊隊長,紅四方面軍第二縱隊電臺分隊長,紅三十一軍無線電臺隊長,八路軍第一二九師無線電臺大隊長,八路軍前方指揮部第三科科長,太行軍區第四支隊副政委,晉冀魯豫軍區第三縱隊第七旅政委,二野第十一軍第三十一師政委。參加了長徵。新中國成立後,歷任解放軍軍事學院訓練部通信教授會主任,解放軍軍事通信工程學院院長兼政委,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洪水(1906-1956),原名武元博,出生於越南河內市。1925年到廣州並進入黃埔軍校學習。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廣州起義。洪水這個名字是1928年在東江遊擊隊擔任連政委時改的。當時他有個中國名字叫鴻秀。同志們認為這個名字太女性化,他自己對這個名字也不滿意。有一次,他看到國民黨一張傳單上把紅軍說成是洪水猛獸。他覺得對敵人來說,自己就是要當「洪水猛獸」,吞噬一切反動派,遂改名洪水。後曾任中央蘇區工農劇社社長等職。參加了長徵。後曾任中共晉東北地委宣傳部部長等職。1945年回到越南。1950年再到中國。曾任戰鬥訓練雜誌社社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56年患癌症後回越南,在河內病逝。

  陶勇(1912-1967),原名張道庸,安徽霍邱人。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九軍第二十七師第八十一團團長等職。參加了長徵。1939年,張道庸來江南敵後,陳毅認為他的名字有點封建色彩,就說:「前面去掉一個『張』字,剩下兩個字,我給你起個和『道庸』音韻的兩個字--陶勇。姓陶名勇,樂陶陶的『陶』,勇敢的『勇』,你看怎麼樣?」張道庸欣然同意,從此便改叫陶勇。後曾任第三野戰軍第二十三軍軍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後曾任東海艦隊司令員、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67年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迫害致死。

  江峰(1914-1962),原名牛永和,參加革命後改名江峰,河北圍場人。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抗大總校第二大隊政治教育幹事、冀東軍區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第四野戰軍第十二兵團政治部宣傳部部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後曾任華南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部長、廣州軍區政治部副主任等職。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白天(1907-1973),原名魏巍,湖南隆回人。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曾任國民革命軍第九十三軍參謀長。1937年赴延安考察,與中國共產黨保持密切聯繫。1940年6月因處境危險而脫離國民黨軍隊,前往太行山的八路軍總部參加八路軍,並改叫「白天」,寓意為衝破黑暗,迎來光明。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曾任八路軍前委參謀處處長、解放軍第六十軍副軍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後曾任川西軍區副司令員、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歷史研究所副所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張雷平(1918-1975),原名邵澤普,參加革命後改名張雷平,江蘇沛縣人。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泰縣縣委組織部部長、江都縣委書記、蘇中第一地委組織部部長、華中野戰軍第七縱隊第八十七團政委、華東軍區警備第十五旅副政委等職。新中國成立後曾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炮兵指揮所政治部主任、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訓練基地政治部主任等職。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吉合(1905-1983),原名田德修,河南郾城人。1925年赴蘇聯入基輔紅軍軍官學校和莫斯科高級步兵學校學習。「吉合」是田德修在蘇聯留學時用的學名,全稱「吉合諾夫」。1931年回國後,為適應國情,減少麻煩,田德修就改叫「吉合」。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西北特委軍事部部長、綏遠省委組織部部長、東北民主聯軍護路軍東部副司令員、內蒙古軍區參謀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後曾任軍事科學院外國軍事研究部副部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相關焦點

  • 他姓王,是徐州唯一的開國將軍,也是江蘇最後的開國將軍
    王姓有多少開國將軍?王姓有王樹聲大將,王 平、 王 震、 王宏坤 、王建安、王新亭5位上將、10位中將和76位少將,開國將軍數量102位,將軍姓氏排名全國第三。 而江蘇最後的開國將軍,他來自徐州,也是徐州唯一的開國將軍,他姓王。江西老徐研究發現,他也是江蘇唯一的王姓開國將軍。他是誰?
  • 無錫市第一位開國將軍,也是江蘇唯一「朱姓」開國將軍,他是誰?
    無錫市第一位開國將軍,也是江蘇唯一「朱姓」開國將軍,因勞成疾被追認為烈士,葬在無錫革命烈士陵園,他是誰?為什麼朱啟祥將軍1964年被授予少將軍銜,能使無錫第一位開國將軍呢?因為1983年宜興併入無錫市,這樣無錫多了任茂如一位開國少將,任茂如也是1964年晉升為少將,是無錫宜興市人,曾任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政治委員,旅大警備區副政治委員。
  • 陳姓開國將軍大全:江西人最多,其次是湖北,其中百歲將軍四人!
    在1614位開國將軍中,陳姓是從元帥到少將都有的姓氏。陳姓有61位開國將軍,這些陳姓將軍中,江西人最多有12位,其次是湖北有11人,第三是四川有八位陳姓開國將軍,筆者注意到:61位陳姓開國將軍,其中四位是百歲將軍,還有一位100歲健在的陳姓開國將軍——他就是來自江蘇宿遷的陳紹昆少將。
  • 方姓威武:開國將軍有十四位,兩位開國中將,兩人活過100歲!
    方姓威武:開國將軍有十四位,兩位開國中將,兩人活過100歲!本文由百家號「江西老徐讀歷史」原創,侵權必究方姓,是姬姓,姬姓因黃帝長居姬水而來。姬姓後來又分出不少姓氏,方姓就是其一,出自方雷氏,至今有近4700年歷史,當代方姓的人口已達到450多萬,為全國第六十二位姓氏,前面小編和大家提到過,開國將軍中,方姓軍銜高的是中將——方強中將(湖南平江縣人),那麼方姓有多少開國將軍?這裡要更正一下,有一些史料中將江西方槐列入方姓將軍,其實不然,方槐將軍本名姓賴,名芳槐。由於革命需要,賴芳槐,更名為方槐。
  • 江西人威武:僅有的兩位朱姓開國將軍,都是江西人!
    江西是著名的紅色革命旅遊地,其中的贛州瑞金是共和國故都,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南昌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誕生地,萍鄉市安源是中國工人運動的策源地。在朱姓23位開國將軍中,有兩位中將,而且他們都是江西人,你說江西人厲害不厲害?朱姓實際有23位開國將軍,因為朱光少將原名趙金城,所以朱姓少將有19人。朱姓開國中將有兩人,他們都是江西人,他們是誰呢?
  • 盤點:31位曾經改名換姓的開國將軍(圖)
  • 安徽陳姓將軍威武,有五位開國少將,他們都是誰?
    其實安徽陳姓開國將軍也有不少,有五位,其中一位少將,官至副國級。1、陳伯祿(1905年-1976年)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人,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公安部隊政治部副主任兼公安部隊軍事法院院長,1955年被授少將軍銜。
  • 袁姓威武:開國將軍十一位,兩位中將,九位少將!他們都是誰?
    袁姓威武:開國將軍十一位,兩位中將,九位少將!他們都是誰?袁姓,人口在全國姓氏中排名第33位,人口約有730萬,雖然袁姓人口不多,不過袁姓誕生了鼎鼎大名的袁世凱,袁崇煥、袁紹等,三個人中,就只有袁世凱問鼎帝王寶座,也是袁姓唯一的帝王。袁世凱是一個很有爭議的歷史人物,但是回過頭看看,我們每個人都不會那麼完美,袁世凱、袁崇煥、袁紹亦是如此。
  • 英風常在:全國第二大將軍縣安徽金寨所有開國將軍均已離世
    11月21日,澎湃新聞獨家報導了「105歲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副司令員詹大南將軍於2020年11月21日上午在江蘇南京逝世」的消息。公開資料顯示,詹大南出生於1915年,安徽金寨人。作為解放軍一代名將,詹大南曾在直羅鎮戰役中,率部擊斃國民黨109師師長牛元峰。參加百團大戰,他率1個營全殲日軍140餘名。抗美援朝二次戰役中,他率部全殲美軍1個加強團(號稱「北極熊團」),創造了一次戰鬥全殲美軍1個加強團的模範戰例。報導刊發之後,澎湃新聞記者從將軍家鄉金寨縣方面了解到,金寨縣相關領導、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縣黨史辦等負責人將前往南京弔唁。
  • 開國少將中唯一的外籍將軍,黃埔著名將星,參加過長徵,死後被國葬
    在燦若星辰的開國將軍中,有一位身份非常特殊的少將,他不僅是我國的開國將軍,還是越南人民軍第一批受銜的少將。一個人同時是兩個國家的將軍,而且都是開國將軍,這在世界軍事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他就是洪水將軍,原名武元博,又名阮山,越南河內人。
  • 江西威武:17位鍾姓開國將軍中,12位是江西人,還有位過活百歲!
    在共和國將軍中,鍾姓也不少,有17人,不過筆者梳理發現,新中國17位鍾姓開國將軍中,12人是江西人。江西人威武吧?其實在新中國之前,江西被譽為文章結義之邦,歷史上文人眾多,比如歐陽修、曾鞏、王安石、姜夔等都是江西人,近代是一改文風,愛上了武裝,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共和國的搖籃瑞金、軍旗升起的地方南昌、中國工人運動的策源地安源等等…鍾姓開國將軍中,一位是開國中將,其餘十六人是開國少將,他們都是誰?
  • 吳姓開國將軍大全:江西籍成就大,四川籍長壽,湖北籍數量多!
    吳姓開國將軍大全:江西籍成就大,四川籍長壽,湖北籍數量多!吳姓開國將軍也不少,有36位,最高的是中將軍銜,江西籍成就大,四川籍長壽,湖北籍數量多! 江西吳姓開國將軍有吳姓開國將軍5位 吳克華(1913年-1987年),江西省弋陽縣人,1955年授中將軍銜;享年64歲。
  • 鐵馬冰河入夢來——探訪10位健在的開國將軍
    已過百歲的開國將軍張力雄坐在沙發上,雙眼一刻也沒有離開過電視機屏幕。屏幕上,正在直播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沙場閱兵。走過硝煙,走過風雨,誕生在戰火中的人民軍隊走過史詩般的壯麗徵程;鐵流滾滾,三軍將士列陣沙場,以戰鬥姿態接受習主席檢閱,接受黨和人民檢閱。
  • 他是開國中將,人造衛星的幕後大功臣,開創解放軍4個第一
    作為赫赫有名的開國中將,邱創成在解放軍中創造了四個第一。1.創建了我軍歷史上的第一個正規炮兵團紅軍到達陝北後,利用收繳敵人的山炮建立了一個山炮連,抗戰爆發後,八路軍軍委決定組建八路軍總部炮兵團,這個任務被交給了時任八路軍特務團政委的邱創成。
  • 鄭姓威武,有11位開國將軍,他們都是誰?
    在近代,我們鄭姓誕生了11位開國將軍,軍銜最高的是來自來自河南新縣的鄭維山中將,那麼鄭姓開國將軍都有誰,哪兒人最多呢?了解自己的家族歷史,有利於家和國的興盛,現在有很多年輕人不知道自己的姓氏有沒開國將軍。帶著疑問,小編和你分享以下信息,希望對你有幫助。1955年-1965年新中國第一次授銜,這批軍人為國家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史稱開國將軍。
  • 上新聞聯播頭條的這個縣 出了這麼多將軍(名單)(1)
    根據資料記載,這個縣開國將軍就有59人!排名第二的將軍縣現在老百姓常提的「將軍縣」,必定都是當年大力支持革命的紅色地區。按照1955年-1965年獲得軍銜的將軍籍貫人數排名,民間列出十大將軍縣:湖北紅安、安徽金寨、江西興國、湖南平江、江西吉安、江西永新、河南新縣、湖北大悟、安徽六安、湖南瀏陽。
  • 截止2018年4月,6位開國將軍仍然健在,2位參加過抗美援朝,致敬!
    2018年4月10日,開國少將、海軍原政委李耀文將軍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歲。看到這個消息,不免沉默,在1955年授予的1614位開國將帥中,又一位老將軍離開了。李耀文將軍離世後,截止目前為止,1955年授予將帥軍銜的將軍中,僅剩6位還健在。
  • 中國有57位開國將軍。哪個姓的人數最多?王姓5人,李姓6人
    在這次授牌儀式中,國家共評選出57位開國將軍。這些人中誰的姓氏最多?王姓五人,李姓六人。你知道這些將軍是誰嗎?比如著名的政治工作型開國將軍王平,是湖北陽新人。當初,他的名字叫王明。因為他覺得和一個臭名昭著的傢伙重名不太好,就把名字改成了王平。還有一位開國將軍叫王震。他是湖南瀏陽人。他常被稱為王虎子。他是一個不太注重形象,但能打仗,愛軍人的好將軍。
  • 國寶級人物,1955年授銜的開國將軍僅剩三位健在,他們分別誰?
    引言: 就在昨天,2020年11月21日,為新中國戎馬一生的開國少將詹大南,帶著榮光遠赴天國了。這位可親可敬的105歲開國將軍,曾經也是一位青春少年,他的青春獻給了為祖國的奮鬥大業。
  • 鐵馬冰河入夢來:開國少將陳紹昆逝世,開國將星僅存9位
    2020年10月10日,開國少將、原瀋陽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原冶金工業部部長陳紹昆在北京逝世,享年99歲。 1955年開國授銜,群星薈萃,將星璀璨。從1955年到1964年,解放軍共產生1614名開國將帥,他們功勳卓著,運籌帷幄,決勝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