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效高穩定性的低鉑催化劑——小尺寸的鉑鈷金屬間化合物

2020-11-03 研之成理

▲第一作者:馬豔玲 ;通訊作者:楊宏教授

通訊單位: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

論文DOI:10.1016/j.nanoen.2020.105465

全文速覽

該工作依據強靜電吸附理論,通過調控載體表面的電荷濃度,利用載體材料表面的富集電荷對異性電荷相互吸引出現的靜電吸附現象,實現了對直接生長在介孔碳上的鉑鈷納米顆粒的尺寸控制,有效抑制了高溫下有序化相變過程中納米顆粒的遷移和團聚現象,製備出的小於三納米的鉑鈷金屬間化合物低鉑電催化劑在酸性條件下表現出了優異的氧還原電催化活性和穩定性。


背景介紹

在聚合物電解質燃料電池(PEMFCs)中,鉑基催化劑仍然是目前最主要的用於陰極氧還原反應(ORR) 的電催化劑。貴金屬鉑的高成本以及酸性條件下鉑基合金中非貴金屬(鐵、鈷、鎳等)的腐蝕流失導致的穩定性降低均是燃料電池產業化需要克服的挑戰。提高鉑基催化劑中貴金屬鉑的利用效率和鉑基電催化劑的長期穩定性是降低PEMFCs成本,並滿足燃料電池壽命要求的關鍵。


研究出發點

鉑基納米顆粒在載體上分散度的提高和顆粒尺寸的降低,有利於暴露更多的催化活性位點,從而提高貴金屬鉑的利用率。實驗及理論計算研究證明,尺寸在2到4納米之間的Pt納米顆粒具有更高的質量活性。但是在長期工作下,小尺寸納米顆粒的脫落、團聚,加之活性組分的腐蝕析出容易導致催化劑穩定性的下降。

鉑基金屬間化合物具有高度有序的原子排列結構,在酸性條件下的多種電催化反應中表現出了更高的抗腐蝕性。因此,開發具有最優尺寸的低鉑(low-PGM)金屬間化合物納米顆粒催化劑將有可能在滿足電催化氧還原反應高催化活性要求的同時,實現酸性條件下長時間的穩定性,在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中有更高的實際應用價值。

然而,鉑基金屬間化合物的製備大多數需要經過合金在高溫下的有序化轉變,快速的原子擴散加劇了納米顆粒的燒結團聚,難以實現對高溫下金屬間化合物納米顆粒尺寸的有效控制。


圖文解析


A. 強靜電吸附法合成碳載鉑鈷納米催化劑

▲強靜電吸附法在不同pH值下合成鉑鈷雙金屬合金納米顆粒的理論示意圖


通過調節pH值可以實現載體材料表面的富集電荷的電性及濃度。當pH值低於載體的零電荷點時,載體表面將富集正電荷;反之,當pH值高於載體的零電荷點時,載體表面將出現負電荷富集的現象。此時,與載體表面富集電荷電性相反的帶電離子可以利用靜電吸附作用強有力地吸附在載體表面。

▲不同pH值下通過強靜電吸附法在介孔碳上合成尺寸大小可控的A1相PtCo納米顆粒:(a-d)TEM; (e-h) 納米顆粒尺寸分布;(i)XRD;(j)載體表面電荷聚集狀態以及相對應的納米顆粒尺寸與pH值的擬合曲線。


介孔碳具有高比表面積及高導電性,是氧還原電催化劑中優良的載體材料之一。為了增強碳載體表面與金屬前驅體之間的靜電吸附作用,介孔碳載體溶液的pH值被分別調至0.5, 1, 2, 3。不同pH值下,碳載體表面將富集不同濃度的正電荷,用於吸附帶負電的金屬絡合物離子([PtCl6]2- 和 [CoCl4]2)。依靠靜電吸附在介孔碳上的鉑鈷金屬前驅體在5% H2/Ar氣氛中,300℃下被還原成鉑鈷合金納米顆粒。實驗結果表明,當介孔碳載體溶液的pH值被調低至0.5時,平均尺寸2納米的鉑鈷納米顆粒高度分散在介孔碳上。隨著pH值分別調高到1, 2, 3時,鉑鈷納米顆粒的尺寸對應增長至3.2, 3.7和4.4納米。PXRD譜圖顯示,不同pH值下得到的鉑鈷顆粒均為具有面心立方晶體結構的二元合金。通過對顆粒尺寸與pH值進行擬合表明,強靜電吸附方法可以有效的用於在介孔碳載體上製備尺寸可控的鉑鈷氧還原電催化劑。

▲pH值為0.5時通過強靜電吸附法在介孔碳載體上生長的PtCo納米顆粒:(a)低倍TEM及HR-TEM(插圖); (b) HAADF-STEM;(c)原子排列結構示意圖;(d)EDS mapping.


在pH值為0.5下通過強靜電吸附法合成的鉑鈷納米顆粒,在介孔碳上高度分散,平均尺寸僅有2納米。ICP分析結果表明,總的金屬負載量為9.8wt%,鉑鈷原子比例54:46。HRTEM,HAADF-STEM及對應的FFT均表明鉑鈷納米顆粒具有鉑原子、鈷原子無序分布的面心立方結構。


B. 小尺寸鉑鈷納米顆粒從A1相到L10相的有序化轉變

▲熱處理後發生有序化轉變的鉑鈷金屬間化合物納米顆粒:(a)HAADF-STEM及HR-TEM(插圖); (b) 納米顆粒尺寸分布;(c)XRD;(d)單個鉑鈷顆粒的HAADF-STEM及局部放大;(e)FFT;(f)原子排列結構示意圖;(g)L10相鉑鈷的晶胞示意圖。


通過強靜電吸附法合成的鉑鈷合金納米顆粒,極大地增強了與載體材料表面的附著力,有效抑制了高溫下納米顆粒的團聚現象,保持了有序化轉變過程中的納米顆粒的小尺寸形貌。XRD及HAADF-STEM表徵證明,經過熱處理後,A1相鉑鈷合金轉變為了具有高度有序原子排列結構的L10相。


C. L10相小尺寸鉑鈷納米顆粒催化劑的氧還原性能測試

▲酸性條件下小尺寸L10相鉑鈷納米顆粒低鉑催化劑的氧還原性能:(a)CV曲線;(b) LSV曲線;(c)不同轉速下的LSV曲線;(d)0.9 V電壓下的質量活性和面積活性;(e)穩定性測試前後的LSV曲線;(f)穩定性前後的質量活性對比。


實驗得到的具有平均尺寸低於3納米的L10相鉑鈷金屬間化合物納米顆粒在酸性條件下表現出了優異的氧還原電催化活性及穩定性。經過10000個循環伏安加速穩定性測試後,質量活性與穩定性測試前的初始性能相比僅下降了百分之三。


總結與展望

該研究開發的利用強靜電吸附理論,製備小尺寸的鉑鈷金屬間化合物的方法,為製備具有高活性高穩定性的低鉑催化劑創造了可能。此外,該方法將同樣適用於在其他載體材料上製備高度分散的小尺寸金屬納米顆粒。


相關焦點

  • 吉林大學科研團隊研製出可替代鉑的Co單原子析氫催化劑
    圖片摘自Nature Communications 10, 5231 (2019)氫能作為一種零排放可再生能源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電解水因其高效能量轉換而成為制氫最有效途徑之一,鉑(Pt)是性能最佳的析氫反應(
  • 研究揭示黑磷化學活性構建高效鉑磷催化劑的機制
    氫能作為一種環境友好的能源可用於替代化石燃料,電化學分解水製備氫氣是獲得氫能的有效方法之一。在電化學析氫領域,鉑(Pt)由於其高性能和穩定性,是最有效且難以被替代的析氫反應(HER)催化劑,在氫燃料電池和很多工業催化中幾乎無可替代。然而,由於鉑在地殼中的儲量極低,導致其成本高昂,一克鉑的價格高達數百元,嚴重地阻礙了其大規模工業應用。
  • 氫燃料電池福音:鉑鈷合金納米粒子將降低催化劑成本並延長電池壽命
    據外媒報導,近日,來自布朗大學的一組科學家研發出了一種新的催化劑,它可以使氫燃料電池驅動的汽車變得更加經濟。這種基於鉑和鈷合金製成的納米顆粒催化劑不僅比純鉑更便宜而且效率更高、使用壽命更長。雖然氫燃料電池為汽車行業帶來了希望,通過適當的基礎設施它將電動汽車的生態友好和傳統化石燃料的自由度結合在一起,然而為了讓燃料電池運轉起來,它需要一個催化劑來進行關鍵氧還原反應。據了解,燃料電池含有一個質子交換膜(PEM),一邊是氫一邊是含氧的空氣。電子將從氫原子中剝離出來然後被氧原子吸收進而產生電能。問題是想要進行這樣一個反應需要催化劑。
  • 【技術】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催化劑研究進展
    從表中可以看出目前燃料電池鉑用量最少的是豐田公司,約為0.17g/kW,但是此數值仍與美國能源部的目標值0.125g/kW有不小的距離。因此,研發低鉑載量、高活性、高穩定性的燃料電池催化劑任務艱巨。  由於鉑具有出眾的氧還原反應(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催化活性使得鉑基催化劑成為目前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應用中最主要的催化劑,也是研究最為廣泛的催化劑。
  • 【催化】負載錳鈷尖晶石的缺陷活性炭作為一種高效的氧還原電催化劑
    燃料電池因其高的能量轉化效率和無汙染的特點而被認為是目前最有發展前景的高效清潔發電技術,然而燃料電池遲緩的陰極氧還原反應極大地降低了其整體性能。目前來說,鉑(Pt)及其合金仍然是目前最為有效的催化劑。典型的例子包括:通過原位去掉氮原子的方法在一種含氮的多孔有機骨架材料(PAF-40)中成功地製造出了對ORR有效的缺陷;通過去除碳材料中的金屬元素,他們也得到了性能很好的「純碳」ORR催化劑,如他們高溫去掉一種含鋅金屬有機骨架材料(MOF)中的鋅後發現,所得碳材料的氧還原性能有很大幅度地提升;通過引入氮原子然後去掉氮原子的方法成功地在活性炭中製造出了對ORR有效的缺陷,所得催化劑的氧還原性能在鹼性條件下與商業的
  • 利用廉價金屬製備高效、高穩定性的鹼性制氫電極
    利用廉價金屬製備高效、高穩定性的鹼性制氫電極 2021-01-08 22: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鉑:女人最最最喜歡的金屬
    鉑是一種天然生成的白色貴金屬元素,自然界鉑金的儲量比黃金更稀少,常用來作為貴重首飾的材料,中國是全球鉑金首飾第一消費大國,可見中國的女性消費者是多麼的喜愛它。和黃金一樣,鉑是一種可以投資的金屬。2000年的時候鉑的價格是金的兩倍多。2017年,鉑的市場價格被金子超過,但是依然是難得的貴金屬。
  • 科學家關鍵性發現:通過消除鉑催化劑的溶解來延長燃料電池的壽命
    然而,除了它們的高成本之外,鉑納米顆粒還經歷逐漸降解,特別是在陰極中,這會限制催化性能並降低燃料電池的壽命。該研究團隊包括美國能源部的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和一些大學合作夥伴,使用一種新穎的方法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研究了鉑的溶解過程。研究使他們能夠確定陰極ORR期間的降解機理,這些見解指導了使用金消除鉑溶解的納米催化劑的設計。
  • 使用壽命延長20倍的稀土-鉑合金催化劑問世
    韓國研究團隊使用介孔沸石成功製備稀土-鉑合金納米顆粒。該顆粒作為丙烯脫氫工藝催化劑使用。稀土La和Y的加入大幅度改善了鉑在分子篩中的分散性,同目前廣泛使用的多孔氧化鋁負載Pt-Sn雙金屬催化劑相比,催化活性提高10倍以上,使用壽命延長20倍以上。
  • KIST開發用於PEM燃料電池的非鉑基催化劑
    據國外媒體報導:韓國科學技術研究所(KIST)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技術,在通過電解水生產氫氣時,使用廉價的過渡金屬代替鉑(Pt)作為催化劑,可以將效率和耐久性提高到鉑基催化劑的水平。基於聚合物電解質膜(PEM)的水電解裝置,即使是使用過渡金屬製成的催化劑,而不是昂貴的鉑基催化劑,在氫氣生成反應中也具有很高的活性。韓國科學技術院Seong-Jong Yoo博士團隊通過噴霧熱解工藝將少量鈦注入低成本過渡金屬磷化鉬(MoP)中。
  • JACS:鉑-稀土金屬納米合金的合成
    來源:納米人鉑-稀土(Pt-RE)納米合金是催化氧還原反應最活躍的催化劑之一,但其化學合成一直是一個艱巨的挑戰,這主要是由於兩種金屬的標準還原電位相差很大,且後者具有高的親氧性。近日,丹麥技術大學Qingfeng Li,Yang Hu等報告了一種通用的化學方法,以製備具有可調組成和粒徑的Pt-RE納米合金。
  • 使用鉑鎳催化劑在氫氣中存儲能量的效率提高了20倍
    催化劑促進了化學反應,但是廣泛使用的金屬鉑稀缺且昂貴。埃因霍溫科技大學(TU / e)的研究人員與中國,新加坡和日本的研究人員一起,已經開發出了一種活性高20倍的替代產品:一種具有鎳和鉑合金空心納米籠的催化劑。 TU / e研究人員Emiel Hensen希望將來使用這種新催化劑開發冰箱大小的電解槽,該電解槽大小約為10兆瓦。結果將於11月15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 科學家首次製備二十四面體鉑納米晶體
    本報廈門5月7日電(通訊員王瑛慧  記者馬躍華)來自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孫世剛和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王中林等科學家採用一種新的電化學方法,首次製備出具有高表面能的二十四面體鉑納米晶粒催化劑,顯著提高了鉑納米催化劑的活性和穩定性,在能源、催化、材料、化工等領域具有重大的意義和應用價值。
  •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等單位 合成新型氧化鈷催化劑
    原標題: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等單位合成新型氧化鈷催化劑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張建團隊與中科院金屬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張志東團隊等合作,利用碳包覆鈷磁性納米膠囊結構中缺陷石墨殼層的束縛作用,合成了富含高指數晶面的氧化鈷催化劑,在甲烷催化燃燒反應中體現出可替代貴金屬鈀、鉑的潛力。相關成果發表於《自然—通訊》雜誌。
  • 中國學者研製出一種新型納米線催化劑 直徑僅有一納米
    記者4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曾傑教授課題組與湖南大學黃宏文教授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納米線催化劑,該納米線的直徑僅有一納米。
  • 科研人員提出電弧放電法一步合成高穩定性單原子催化劑的新策略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先進材料與新能源應用研究團隊、北京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和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合作,提出一步法合成單原子催化劑的新策略,該單原子鉑催化劑顯示出高效的液相選擇加氫性能,高溫合成過程有利於單原子催化劑穩定性的提高,相關研究成果以One-Step High-Temperature-Synthesized
  • 中國成功合成二十四面體鉑納米晶體
    東北網雙鴨山7月24日電 隨著電化學製備催化劑方法的誕生,我國科學家最近合成了新型的鉑納米材料催化劑,實現了在催化活性、穩定性和效率上的提高,這是我國在鉑納米材料催化劑製備方法上的重大突破。  鉑納米材料是一種能夠提高一些重要化學反應效率的催化劑,良好的性能已使其成為催化劑家族的新寵。
  • 鉑結構在單晶表面、薄膜和納米顆粒中的溶解
    此外,科學家依靠高精度合成方法來創建具有明確定義的物理和化學性質的結構,從而確保將研究2D表面時發現的結構與穩定性之間的關係延續到所產生的3D納米顆粒中。他們從單晶到薄膜,再到納米顆粒進行了研究,展示了如何合成鉑催化劑以提高耐用性,並且通過研究這些不同的材料,他們還確定了使用催化劑的策略。
  • Nature:開發一種新方法,合成一系列催化劑
    ▲第一作者: Ryong Ryoo通訊作者: Ryong Ryoo通訊單位: 韓國基礎科學研究所(IBS),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DOI:10.1038/s41586-020-2671-4背景介紹鉑在石油化工中是一種廣泛使用的催化劑
  • 賓夕法尼亞大學:用更廣泛的低成本金屬製造燃料電池
    燃料電池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有可能是一種長期儲能方案,也許有一天,不用燃燒燃料就能為卡車和汽車提供動力。為了推廣燃料電池,化學家和工程師們需要找到方法,使這項技術更具成本效益和穩定性,才能實現廣泛應用。 據外媒報導,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人員展示,如何利用定製納米材料來應對這些挑戰。研究人員採用更便宜、廣泛使用的金屬,製造燃料電池,通過原子級設計,使材料具有長期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