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鉑鎳催化劑在氫氣中存儲能量的效率提高了20倍

2020-11-09 希望星球

催化劑促進了化學反應,但是廣泛使用的金屬鉑稀缺且昂貴。埃因霍溫科技大學(TU / e)的研究人員與中國,新加坡和日本的研究人員一起,已經開發出了一種活性高20倍的替代產品:一種具有鎳和鉑合金空心納米籠的催化劑。 TU / e研究人員Emiel Hensen希望將來使用這種新催化劑開發冰箱大小的電解槽,該電解槽大小約為10兆瓦。結果將於11月15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到2050年,中央政府的目標是從可持續的能源(例如太陽或風)中獲得荷蘭幾乎所有的能源需求。由於這些能源並非始終可用,因此能夠存儲產生的能量非常重要。由於電池的能量密度低,因此不適合存儲大量能量。更好的解決方案是化學鍵,氫是最明顯的氣體選擇。電解器使用水將電能(過量)轉化為氫,並可以存儲氫。在稍後的階段,燃料電池則相反,將存儲的氫轉換回電能。兩種技術都需要催化劑來推動這一過程。

由於其高活性,有助於這些轉化的催化劑主要由鉑製成。但是鉑金非常昂貴並且相對稀缺。如果我們想大規模使用電解槽和燃料電池,這是一個問題。 TU / e催化教授Emiel Hensen說:「因此,來自中國的研究人員開發了鉑和鎳的合金,從而降低了成本並提高了活性。」

有效的催化劑具有很高的活性。每秒將更多的水分子轉化為氫。 Hensen說:「在TU / e,我們研究了鎳對關鍵反應步驟的影響,為此,我們基於電子顯微鏡的圖像開發了計算機模型。利用量子化學計算,我們能夠預測鎳的活性。新型合金,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麼這種新型催化劑如此有效。」

在燃料電池中成功測試

除了金屬的其他選擇外,研究人員還能夠對形態進行重大改變。催化劑中的原子必須與水和/或氧分子鍵合才能轉化它們。因此,更多的結合位點將導致更高的活性。亨森說:「您希望儘可能多地利用金屬表面。可以從外部以及從內部進入已開發的空心納米籠。這會產生較大的表面積,從而允許更多的材料同時發生反應。 」此外,Hensen用量子化學計算證明了納米籠的特定表面結構甚至進一步提高了活性。

經過Hensen模型的計算,結果發現兩種溶液的活度比目前的鉑催化劑高20倍。研究人員還在燃料電池的實驗測試中發現了這一結果。 「對許多基礎工作的重要批評是它在實驗室中完成了它的工作,但是當有人將其放在真實設備中時,它通常是行不通的。我們已經表明,這種新催化劑可以在實際應用中工作。 」

催化劑的穩定性必須使其能夠在氫汽車或房屋中繼續工作數年。因此,研究人員在燃料電池中測試了該催化劑5萬「圈」,發現其活性降低得可以忽略不計。

每個地區都有電解槽

這種新型催化劑的可能性多種多樣。既是燃料電池的形式,又是電解槽中的逆反應。例如,燃料電池用在氫動力汽車中,而一些醫院已經有配備氫燃料電池的應急發電機。電解槽可用於例如海上風電場,甚至可能在每個風力渦輪機旁邊。運輸氫比運輸電便宜得多。

亨森的夢想更進一步。他說:「我希望我們很快能夠在每個社區中安裝一個電解器。這種冰箱大小的設備在白天將附近社區屋頂上的太陽能電池板的所有能量以氫氣的形式存儲。地下天然氣管道將將來運輸氫,家用中央供暖鍋爐將由燃料電池代替,燃料電池將存儲的氫轉換回電能。這就是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陽光的方式。」

但是要做到這一點,電解槽仍需要進行大量開發。因此,亨森與布拉班特地區的其他TU / e研究人員和工業合作夥伴一起,參與了埃因霍溫TU能源研究所的啟動。目的是將當前的商用電解槽規模擴大到約10兆瓦的冰箱大小的電解槽。

相關焦點

  • KIST開發用於PEM燃料電池的非鉑基催化劑
    據國外媒體報導:韓國科學技術研究所(KIST)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技術,在通過電解水生產氫氣時,使用廉價的過渡金屬代替鉑(Pt)作為催化劑,可以將效率和耐久性提高到鉑基催化劑的水平。鉑金的優點是催化活性高能有效提高反應效率,但缺點是價格昂貴。
  • 使用壽命延長20倍的稀土-鉑合金催化劑問世
    韓國研究團隊使用介孔沸石成功製備稀土-鉑合金納米顆粒。該顆粒作為丙烯脫氫工藝催化劑使用。稀土La和Y的加入大幅度改善了鉑在分子篩中的分散性,同目前廣泛使用的多孔氧化鋁負載Pt-Sn雙金屬催化劑相比,催化活性提高10倍以上,使用壽命延長20倍以上。
  • 美國研發低成本催化劑用於水分解制氫 產氫速率是原來的10倍
    (圖片來源: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蓋世汽車訊 即使沒有陽光也沒有風,也能夠分解水製成可再生能源,可以利用電力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產生一種以氫燃料形式存儲能量的方法。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研究科學家Yu Seung Kim表示:「目前的水電解系統採用的是非常昂貴的催化劑,而我們的水電解系統中,採用鎳鐵基催化劑,價格更便宜,但是性能卻與昂貴催化劑相當。」
  • 美國科學家發明最牛裝置,從水中輕鬆提取氫氣,成本降低...
    氫氣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最乾淨的一次能源,但實際應用中卻面臨著效率低下和價格高昂的挑戰。筆者近日在《PNAS》看到一篇論文顯示,來自美國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型催化劑,可以超高效地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成本降低5000倍!這可能意味著人類極有可能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進入無汙染時代!
  • 澳洲高校研發更便宜催化劑 可快速分解水制氫供氫動力汽車使用
    雪梨新南威士大學、格裡菲斯大學(Griffith University)與斯威本理工大學(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科學家們的研究表明,可採用鐵和鎳等低成本催化劑,通過從水中將氫氧分離,以捕獲氫氣,此類催化劑不僅會加速該化學反應,還會消耗較少的能量。
  •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研究取得進展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具有零排放、能量效率高、功率可調等優點,是未來電動汽車中最理想的驅動電源,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但是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陰極端氧還原反應的動力學十分緩慢,需要使用大量貴金屬鉑納米催化劑作為電極催化劑來維持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高效運轉,這使得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成本十分高昂,限制了其大規模商業化應用。
  • 研究揭示黑磷化學活性構建高效鉑磷催化劑的機制
    氫能作為一種環境友好的能源可用於替代化石燃料,電化學分解水製備氫氣是獲得氫能的有效方法之一。在電化學析氫領域,鉑(Pt)由於其高性能和穩定性,是最有效且難以被替代的析氫反應(HER)催化劑,在氫燃料電池和很多工業催化中幾乎無可替代。然而,由於鉑在地殼中的儲量極低,導致其成本高昂,一克鉑的價格高達數百元,嚴重地阻礙了其大規模工業應用。
  • [圖]科學家發明新型催化劑 可基於鐵產生氫氣發電
    研究人員近期於《自然-化學》(Nature Chemistry)雜誌上報導了這樣一類的催化劑,它是第一類能夠將氫直接轉化成電能的以鐵元素為載體的催化劑。www.eepw.com.cn/article/142109.htm     燃料電池中的氫元素燃燒後形成電流
  • 中國科大研製出直徑1納米的納米線催化劑—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楊保國)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教授曾傑課題組與湖南大學教授黃宏文合作,研製出一種兼具優異的催化活性和穩定性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具有零排放、能量效率高、功率可調等優點,是未來電動汽車中最理想的驅動電源。但它的陰極端氧還原反應的動力學過程十分緩慢,需要使用大量貴金屬鉑納米催化劑來維持高效運轉,使得其成本高昂,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受限。 提高鉑基催化劑在氧還原反應中的質量活性以及催化穩定性是降低貴金屬鉑用量的途徑。
  • 美國科學家研發技術定期重組催化劑 可提高水分解制氫的效率
    蓋世汽車訊 未來的經濟可能會基於可再生和可持續能源,可能會出現用電池驅動的汽車、大規模的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場,以及存儲在電池和化學燃料中的能源。雖然現在可持續能源已經投入使用,但是還需要獲得科學和工程上的突破,才能讓其得到廣泛使用。
  • 研究人員研發吸收太陽光的單分子將太陽能轉化為氫氣供汽車使用
    這一發現可以幫助人們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轉向使用不會對氣候造成影響的能源。該研究團隊由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化學與生物物理動力學中心主任兼化學教授Claudia Turro領導。Turro表示:「我們的想法是利用太陽光子,將其轉化為氫氣。簡而言之,我們利用來自陽光的能源,並將其存儲在化學鍵中,以便日後使用。」
  •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具有零排放、能量效率高、功率可調等優點,是未來電動汽車中最理想的驅動電源,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但是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陰極端氧還原反應的動力學十分緩慢,需要使用大量貴金屬鉑納米催化劑作為電極催化劑來維持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高效運轉,這使得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成本十分高昂,限制了其大規模商業化應用。
  • 中國科大研製出新型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
    據了解,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具有零排放、能量效率高、功率可調等優點,是未來電動汽車中最理想的驅動電源,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但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陰極端氧還原反應的動力學十分緩慢,需要使用大量貴金屬鉑納米催化劑作為電極催化劑來維持電池的高效運轉,這使得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成本十分高昂,限制了其大規模商業化應用。
  • 中國學者研製出直徑僅1納米新型納米線催化劑
    中新網合肥12月4日電(記者 吳蘭)記者4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曾傑教授課題組與湖南大學黃宏文教授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納米線催化劑,該納米線的直徑僅有一納米。據介紹,這種兼具優異的催化活性和穩定性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有望大幅降低未來電動汽車最理想電池的價格。相關成果近日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雜誌上。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具有零排放、能量效率高、功率可調等優點,是未來電動汽車中最理想的驅動電源,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 一種高效高穩定性的低鉑催化劑——小尺寸的鉑鈷金屬間化合物
    ,有效抑制了高溫下有序化相變過程中納米顆粒的遷移和團聚現象,製備出的小於三納米的鉑鈷金屬間化合物低鉑電催化劑在酸性條件下表現出了優異的氧還原電催化活性和穩定性。貴金屬鉑的高成本以及酸性條件下鉑基合金中非貴金屬(鐵、鈷、鎳等)的腐蝕流失導致的穩定性降低均是燃料電池產業化需要克服的挑戰。提高鉑基催化劑中貴金屬鉑的利用效率和鉑基電催化劑的長期穩定性是降低PEMFCs成本,並滿足燃料電池壽命要求的關鍵。
  • 氫氣脫氧催化劑氫氣脫氧催化劑,鈀觸媒-新譜環保
    氫氣脫氧催化劑氫氣脫氧催化劑,鈀觸媒-新譜環保 1867年,Deacon以CuSO4作為催化劑,開發了HCl氧化製備Cl2的Deacon工藝。當直流電普及之後,該工藝被氯鹼工業逐步取代。氯 氣 主 要 用 於 生 成 乙 烯 樹脂,含氯化工原料,自來水消費等。
  • 中國學者研製出一種新型納米線催化劑 直徑僅有一納米
    記者4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曾傑教授課題組與湖南大學黃宏文教授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納米線催化劑,該納米線的直徑僅有一納米。
  • 清華報導基於鎳-鐵納米線陣列的超高活性且無粘結劑的OER電極
    氫氣作為理想的清潔能源,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同時,關於氫氣研究也更為深入。生產氫氣是作為氫能源利用的第一步。電解水制氫技術具有可分布式的特點,同時在生產過程中不產生溫室氣體等汙染物,更加清潔環保,因此對未來氫能源的商業利用意義重大。目前,基於質子交換膜的電解水技術已小規模商業應用。
  • 布朗大學發現水分解制氫中鉑催化作用好的真實原因 或設計鉑替代品
    (圖片來源:布朗大學)據論文作者所說,該項研究幫助解決了一個困擾大家近一個世紀的問題,而且有助於設計出比鉑更便宜、更豐富的新型催化劑,以生產氫氣,可能有助於減少化石燃料的排放。氫可用於燃料電池,而燃料電池可以用於氫動力汽車,與過量的二氧化碳結合可以製造燃料,與氮結合可以製造氨肥料,可以利用氫氣做很多事情,而如果要分解水制氫,就需要一種更便宜的催化劑。」Peterson表示,要設計新型催化劑首先需要了解是什麼讓鉑在此種反應中如此特別,這也正是該項新研究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