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發低成本催化劑用於水分解制氫 產氫速率是原來的10倍

2020-12-04 同花順財經

(圖片來源: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

蓋世汽車訊 即使沒有陽光也沒有風,也能夠分解水製成可再生能源,可以利用電力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產生一種以氫燃料形式存儲能量的方法。目前用於水分解或水電解的最流行方法都依賴於貴金屬催化劑,不過,據外媒報導,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和華盛頓州立大學(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的科學家們組成了一個合作研究團隊,研發了一種採用更便宜、儲量更豐富材料的水分解系統。

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研究科學家Yu Seung Kim表示:「目前的水電解系統採用的是非常昂貴的催化劑,而我們的水電解系統中,採用鎳鐵基催化劑,價格更便宜,但是性能卻與昂貴催化劑相當。」

現在大都採用一種稱為質子交換膜水電解槽的設備來分解水,此種設備的產氫率很高,但是價格昂貴,要在酸性條件下工作,需要依賴鉑和銥等貴金屬催化劑以及鈦製成的耐腐蝕金屬板。

該研究小組通過在鹼性條件下或在利用陰離子交換膜電解槽的基本條件下分解水,以解決該問題,此種電解槽無需貴金屬催化劑。事實上,華盛頓州立大學機械和材料工程系教授Yuehe Lin領導的一個小組打造了一種基於鎳和鐵的催化劑,這兩種元素更便宜,而且儲量更豐富。

Lin的團隊與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Kim共享了研發成果,使Kim的團隊研發出了一種可與該催化劑一起使用的電極粘合劑。該電極粘合劑是一種氫氧化物導電聚合物,能夠與催化劑結合,為快速電化學反應提供高pH值的環境。

將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研發的電極粘合劑與華盛頓州立大學研發的催化劑結合,能夠將制氫速率提高到原來陰離子電解槽制氫速率的近10倍,因而可與更昂貴的質子膜電解槽的性能相媲美。

根據美國能源部的數據,目前美國每年生產約1000萬噸氫氣,其中大部分都通過天然氣轉化工藝製成。研究人員表示,採用可再生能源發電,以分解水產氫可以帶來很大的經濟和環境效益。

研究人員表示:「分解水是一種清潔技術,但是也需要電來完成。現在,我們有很多可再生能源,如風能和太陽能,但是此類能源總是斷斷續續的,如,晚上就無法使用太陽能,不過,如果我們能夠在白天,利用額外的太陽能,並將其轉換成氫氣等其他能源,就非常有發展前景。」

預計到2023年,全球產氫市場市值將達到1991億美元。氫能源的潛在市場包括大規模能源轉換、電網管理、汽車燃料電池等。研究人員估計,美國大約有600個風電場可以直接連接到水電解系統。

來源: 蓋世汽車網

相關焦點

  • 印度科技學院研發低成本催化劑:加速水分解產氫
    據外媒報導,印度科技學院(IISc)的研究人員研發出一種低成本的催化劑,能夠加速水的分解
  • 新加坡研發低成本催化劑 可提升水分解制氫的效率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的一組科學家發現一組參數,可以決定低成本催化劑尖晶石氧化物效率,這一發現打破了利用電解(用電分解水)從水中提取氫所遇到的瓶頸。
  • 印度科技學院研發低成本催化劑加速水分解產氫 供燃料電池/零排放...
    (圖片來源:印度科技學院)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印度科技學院(IISc)的研究人員研發出一種低成本的催化劑,能夠加速水的分解,從而加速產生氫氣,是邁向大規模製氫的重要一步。
  • 雙金屬分解水制氫催化劑:Ti3C2 MXene+1T-WS2
    而利用太陽能通過半導體光催化分解水產生氫氣(H2)被認為是解決上述問題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在各種半導體光催化劑中,TiO2因活性高、反應條件溫和、反應過程無毒無害、製備成本低、可循環使用、適用性廣泛等優點,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半導體光催化劑。然而,由於光生電子空穴對的快速複合使得TiO2的應用受到限制,因此大量的工作(如表面修飾、助催化劑負載和異質結構建)致力於促進光生電子和空穴的分離。
  • 我國學者研製出高性能低成本的電解「水制氫」催化劑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教授團隊和高敏銳教授團隊合作,研製出一種高性能低成本的新型三元納米片電催化劑,展現出工業級的優異電解水制氫潛能。國際學術期刊《德國應用化學》日前發表了該研究成果。  近年來,國際學界在全水解電極催化劑的設計製備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但是,尋找能在中性水電解質中同時展現高活性、高穩定性的非貴金屬電催化劑仍是一大挑戰。
  • 中日學者研發電解水制氫新型催化劑:便宜,能用8千小時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韓洪憲研究員和李燦院士團隊與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合作,研發出一種可在強酸條件下長壽命電催化分解水的廉價電催化劑,並有望在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制氫技術中應用。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上。
  • 美國深入了解電化學催化工藝 有助於實現水分解高效大規模製氫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工程學院(Oregon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Engineering)的研究人員與康納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以及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研究人員合作,將讓利用水高效大規模製氫即將成為現實
  • 澳洲高校研發更便宜催化劑 可快速分解水制氫供氫動力汽車使用
    現在,澳大利亞高效研發了一種鎳鐵催化劑,能夠快速制氫。蓋世汽車訊據報導,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領導的一個科學家研究小組展示了一種更便宜、更可持續的方法以製造氫氣,為氫動力汽車提供動力。雪梨新南威士大學、格裡菲斯大學(Griffith University)與斯威本理工大學(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科學家們的研究表明,可採用鐵和鎳等低成本催化劑,通過從水中將氫氧分離,以捕獲氫氣,此類催化劑不僅會加速該化學反應,還會消耗較少的能量。
  • 碳點用於光催化分解水制氫!中國石油大學最新研究進展
    光催化分解水制氫是獲取氫能的理想方式,開發高效的光催化劑成為氫能領域研究的熱點。
  • 浙理工團隊用O2替代Pt,實現可見光高效催化分解水制氫
    本文基於氧氣協同的PCET(質子耦合電子轉移)效應,利用無Pt助催化劑的g-C3N4材料實現了可見光催化甲醇和甲醛水溶液高效制氫的目標。更為重要的是,我們無需對光催化劑本身進行物理或化學改性,只需簡單地調控反應體系的氧分壓就能大幅增強光催化產氫速率,從而為高效可見光催化分解水制氫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
  • 倫敦大學學院唐軍旺教授|分子催化劑助力氮化碳光催化高效產氫
    瞬態吸收光譜顯示,共價結合實現了亞微秒級的快速電子傳輸,光生電子的半衰期因分子催化劑的引入提高了1000倍以上。研究背景氫能以其潔淨、高效、無汙染的特點越來越引起關注,氫能製備也正成為國家能源發展戰略的一個重點領域。光催化技術為太陽能分解水制氫提供了一條完美路徑。然而要想大規模推廣應用還有幾個關鍵問題亟待解決:1.
  • 倫敦大學學院唐軍旺教授|分子催化劑助力氮化碳光催化高效產氫
    光催化技術為太陽能分解水制氫提供了一條完美路徑。然而要想大規模推廣應用還有幾個關鍵問題亟待解決:1. 目前大多產氫光催化劑需要擔載貴金屬,導致其成本過高,因此產氫催化劑的廉價化十分重要;2. 儘可能拓展光吸收範圍以有效利用太陽光;3. 長時間的穩定運行。
  • 光催化分解硫化氫制氫研究獲進展
    我國對硫化氫廢氣的處理多採用Claus工藝,即將硫化氫部分氧化成水和硫磺,其中的氫並沒有得到回收利用。氫能是最有希望在未來替代化石類的能源,目前工業用氫氣都是由輕烴、煤、天然氣及甲醇等通過蒸汽重整或電解水生產的,成本高、價格貴,難以作為燃料被廣泛使用。
  • 美國利用水高效大規模製氫即將成為現實
    )的研究人員合作,將讓利用水高效大規模製氫即將成為現實。此外,還可用於精鍊金屬,生產塑料等人造材料以及用於各種用途。」根據美國能源部所說,美國主要利用一種蒸汽-甲烷重整技術從天然氣等甲烷中提取氫氣。該工藝包括將甲烷置於有催化劑的加壓蒸汽中,製造一種能夠產生氫氣、一氧化碳以及少量二氧化碳的反應。下一步是水-氣轉化反應,其中一氧化碳和蒸汽會通過不同的催化劑反應,製造二氧化碳以及額外的氫氣。
  • 美國科學家研發技術定期重組催化劑 可提高水分解制氫的效率
    為了大量生產氫氣,有些科學家正在研究水分解(將水分解成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從而產生氫燃料和可供呼吸使用的氧氣。 據外媒報導,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理學院(Virginia Tech College of Science)的研究人員正專注於能量存儲和能量轉換研究,解決了電化學水分解工藝的一個基本障礙。
  • 西工大張健教授團隊:水分解制氫領域重要進展
    近日,西北工業大學理學院應用化學系張健教授團隊先後在光電/電催化水分解制氫催化材料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光電/電催化水分解制氫能將光能或新能源產生的電能轉化成便於儲存、環境友好的氫能,是未來氫能時代的核心技術,理學院張健教授團隊在該領域研究成果如下:1)通過精確調控1,4-二乙炔苯與1,3,5-三乙炔苯的共聚作用,設計了一種全新的具有連續彎曲能帶的梯度同質結材料(圖1),這種結構有效促進了光生電荷載流子的分離與轉移,從而2.5倍提高了光電催化水分解制氫效率,相關研究成果「Poly
  • 澳發明高效電解水制氫技術
    新華網雪梨3月20日電(萬思琦)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日前發布報告稱,該大學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新型電極,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電解水,有望用於大規模生產清潔燃料——氫氣。    該技術採用了一種價格低廉、有特殊塗層的泡沫狀多孔材料,能使電解水產生的氧氣氣泡快速逸散,從而促進更有效地製取和收集氫氣。相關論文發表在近期出版的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
  • 亞聯高科:成功研發燃料電池用天然氣制氫變換催化劑
    11月27日,亞聯高科天然氣制氫變換催化劑研發課題組對「一種寬溫無鉻水氣變換催化劑研發」項目做結題報告。該公司管理層及技術部門專家聽取了課題組對該催化劑研發過程及研發成果匯報目前,該催化劑ALGC-T1865已經在某天然氣制氫加氫一體化站內投入使用,對高溫轉化氣出口換熱工藝進行高度集成,在換熱的同時變換制氫,達到天然氣消耗最小化,少產甚至不副產蒸汽。中變入口溫度可以低至220℃,出口氣體CO含量<0.5v/v%,氫氣轉化效率提高2~3%。
  • 高效水煤氣變換制氫研究獲突破
    大幅提升催化劑反應活性和長效穩定性2月20日,從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傳出消息,該院馬丁教授與大連理工大學石川教授、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溫曉東研究員課題組合作,研發出高效水煤氣變換制氫催化劑,大幅提升了催化劑的反應活性及長效穩定性,在催化制氫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 【乾貨】水電解制氫技術發展現狀及瓶頸分析
    目前,鹼水電解制氫在全球已經實現工業化,國外代表企業有法國Mcphy公司、美國Teledyne公司和挪威Nel公司,國內代表企業有蘇州競立制氫、天津大陸制氫和718所等。陶志傑提到,目前,我國水電解裝置的安裝總量在1500~2000套左右,鹼性水電解技術佔絕對主導地位。在鹼性水電解設備方面,目前國內設備的水平最大可達1000標方/小時。但鹼性水電解技術仍然存在一些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