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世汽車訊 未來的經濟可能會基於可再生和可持續能源,可能會出現用電池驅動的汽車、大規模的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場,以及存儲在電池和化學燃料中的能源。雖然現在可持續能源已經投入使用,但是還需要獲得科學和工程上的突破,才能讓其得到廣泛使用。
圖片來源:維吉尼亞理工大學
其中,有人提出用氫氣替代化石燃料,為社會需求提供電力。為了大量生產氫氣,有些科學家正在研究水分解(將水分解成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從而產生氫燃料和可供呼吸使用的氧氣。
據外媒報導,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理學院(Virginia Tech College of Science)的研究人員正專注於能量存儲和能量轉換研究,解決了電化學水分解工藝的一個基本障礙。此外,該項研究展示了一項新技術,以重組、重新煥活以及重新使用催化劑,以實現高效的水分解過程。
該項研究專注於催化劑,此類物質可以增加化學反應的速率,而不會在化學過程中被消耗。催化劑增加化學反應速率的其中一種方法是減少促進化學反應開始所需的能量。
水分子由三個原子組成,但其分裂過程非常困難。不過,該項研究做到了。即使從一個穩定的原子中移動一個電子也屬於能量密集型過程,但是此種反應需要移動四個電子以氧化氧氣,最終產生氧氣。
為了滿足此種高能量密度要求,研究人員引入了一種稱為混合鎳鐵氫氧化物(MNF)的常用催化劑,以降低能量閾值。與MNF進行的水分解反應工作表現良好,但是由於MNF具有高反應活性,其使用壽命很短,而且其催化性能會快速下降。
於是,研究人員研發了一種新技術,可以定期地將MNF重組至原始狀態,以讓水分解過程持續進行。研究人員在實驗中採用的是淡水,不過,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上最豐富的水——鹽水也可起作用。
MNF用於能源研究已久。在一個多世紀以前,託馬斯愛迪生修補電池時,他也在氫氧化鎳電池中採用了同樣的鎳元素和鐵元素。愛迪生在氫氧化鎳實驗中觀察到氧氣的形成,這對於電池而言非常不利,但是在水分解過程中,形成氧氣是目標之一。
在研究人員的實驗中,MNF在電解溶液中從固態形式降解為金屬離子,這也是水電解過程中的關鍵限制。不過,研究人員觀察到,當電化學電池從高電催化電位轉變為低的還原電位,只需兩分鐘,被溶解的金屬離子就會重組成理想的MNF催化劑,這是因為催化劑和電解溶液之間界面內的pH值發生了反轉。重組得以成功的另一個原因時,研究人員合成了新型MNF薄板,比大塊的材料更容易重組。
為了證實研究發現,研究人員進行了同步加速器X射線測量,此類測量與普通醫院的X光測量基本相同,但是規模更大。
同步加速器需要一個巨大的迴路,大小與維吉尼亞理工大學鑽井場一樣,可以高速執行X射線光譜和成像,為在催化操作條件下提供了高水平的數據。此外,這項研究也為氮還原、二氧化碳還原和鋅-空氣電池等其他重要的電化學能源科學提供了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