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催化分解硫化氫制氫研究獲進展

2020-11-22 科學網

 

由黑龍江省科學院石油化學研究院完成的 「太陽能光解硫化氫制氫催化劑設計與工藝研究」項目,近日通過了由黑龍江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驗收。

 

硫化氫是一種惡臭、劇毒、具有腐蝕性的酸性氣體,是石油煉製、天然氣加工和其他化學合成工藝中產生的副產品,全國硫化氫排放可達到800萬~1000萬噸/年。我國對硫化氫廢氣的處理多採用Claus工藝,即將硫化氫部分氧化成水和硫磺,其中的氫並沒有得到回收利用。氫能是最有希望在未來替代化石類的能源,目前工業用氫氣都是由輕烴、煤、天然氣及甲醇等通過蒸汽重整或電解水生產的,成本高、價格貴,難以作為燃料被廣泛使用。

 

光催化和光化學硫化氫分解制氫工藝的反應條件緩和,可利用廉價而豐富的太陽能,不僅可實現太陽能的轉化利用,而且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和應用前景。

 

黑龍江省科學院石油化學研究院研究員白雪峰指導的課題組,在黑龍江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和國家「863」項目的支持下,針對煉油廠和天然氣工業生產過程中存在的環境汙染和氫資源浪費等問題,就光催化和光化學分解硫化氫制氫催化劑設計與工藝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

 

課題組採用共沉澱法,製備出可控能級的系列CdxZn1-xS固溶態型光催化劑,Cd0.7Zn0.3S光催化制氫速率可達11.1mmol/(g·h);採用浸漬—焙燒—水熱合成法,製備了CdS/S、N-TiO2、CdS/C-TiO2和CdS/N-TiO2複合光催化劑,可見光催化制氫性能高於未摻雜改性的2倍;採用離子交換—沉積法製備的CdS/HY和CdS/Al-MCM-41負載型光催化劑,形成了穩定的、分子尺寸的納米CdS團簇,可提高電荷分離效率和光催化產氫效率,是單組分CdS的5~6倍。紫外光(特徵波長為253.7nm)催化分解硫化氫制氫可產生光化學分解與光催化反應的協同作用,分解產氫速率可達4.04mL/W·h,遠高於可見光催化制氫。通過XRD、TG、IR、XPS、SPS、ICP、SEM和TEM等分析手段,對催化劑的結構和光化學性質進行了表徵,闡述了提高光催化分解硫化氫制氫效率的機理,對該技術進一步應用提供了依據。

 

目前,該項研究已申請4項國家發明專利,其中1項已獲授權。(好誠)

 

《科學時報》 (2009-12-14 A1 要聞)

相關焦點

  • 大連化物所實現電催化高效分解硫化氫制氫
    大連化物所實現電催化高效分解硫化氫制氫 2020-01-14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電催化分解硫化氫是一種溫和高效的方法,可以通過陰極析氫、陽極產硫,同時實現氫氣和硫粉的分離與回收。然而,目前報導的催化劑中,貴金屬價格昂貴,過渡金屬及其氧化物易被反應介質毒化或腐蝕而失去活性,極大地限制了這項技術的發展。所以,亟待開發一種價格低廉、活性優異、耐腐蝕的催化材料,用於高效電催化分解硫化氫制氫。  鄧德會團隊基於其前期在國際上率先提出的鎧甲催化概念(Angew.
  • 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費泓涵團隊在光催化分解水研究上獲重要進展...
    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費泓涵團隊在光催化分解水研究上獲重要進展,成果發表於「Nature Catalysis」 來源: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 東華大學在光催化 分解水產氫領域最新研究進展
    近日,東華大學材料學院張青紅教授團隊在製備廉價高效的可見光光催化劑以及光催化分解水產氫領域取得新進展,以《MXene為前驅體製備碳摻雜TiO2並與g-C3N4耦合作為可見光光催化劑用於光催化產氫》(Ti3C2 MXene-derivedcarbon-doped
  • 浙江理工大學石墨烯量子點製備光催化材料研究獲進展
    作為光催化技術分支的年輕「一族」,近年來二維複合材料的製備研究成為熱門。  在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浙江理工大學化學系教授董曉平的主持下,一項名為「石墨烯量子點輔助剝離石墨相氮化碳製備二維複合材料及其光催化應用研究」的基礎研究獲得了一定進展。
  • 表面等離激元光催化水分解機理研究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
  • 徐曉翔課題組層狀鈣鈦礦材料光催化分解水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徐曉翔課題組層狀鈣鈦礦材料光催化分解水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來源: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18-03-21  瀏覽:
  • 碳點用於光催化分解水制氫!中國石油大學最新研究進展
    光催化分解水制氫是獲取氫能的理想方式,開發高效的光催化劑成為氫能領域研究的熱點。
  • 科學網—二氧化鈦光催化反應機理研究獲進展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
  • 【中國科學報】二氧化鈦表面光催化產氫研究獲進展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楊學明院士領導的科研團隊,近期在二氧化鈦表面光催化產氫研究中獲得新進展。相關成果發表於最新一期的《美國化學會志》。  據了解,甲醇能提高二氧化鈦光催化分解水的產氫效率,而甲醇本身也能光催化產氫。銳鈦礦(anatase)是由二氧化鈦組成的三種礦物之一,另外兩種是金紅石(rutile)和板鈦礦。
  • 同濟大學費泓涵教授團隊在光催化分解水研究上獲重要進展
    利用太陽光一步法光催化全解水產氫(不添加任何犧牲劑條件下將水分解成2:1的H2和O2)是最簡單和經濟的綠色制氫方案之一。鑑於該過程是熱力學爬坡反應且涉及多電子轉移,被認為是化學領域一大「聖杯式」難題。迄今為止,僅極少數單組份半導體光催化劑可通過一步法初步實現該反應。
  • 光催化劑晶面間電荷分離研究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
  • 二氧化鈦光催化效率研究獲進展
    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楊學明研究員領導的反應動力學研究組的研究工作Site-specific photocatalytic splitting of methanol
  • 我國科學家在光電催化水分解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先進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等,在光電催化水分解研究中獲得新進展。光電催化分解水系統作為優良的太陽能轉化體系受到關注,然而,其轉化效率受到光陽極上氧化反應
  • 深圳先進院等光電催化水分解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等在光電催化水分解研究方面獲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Interface modulation of BiVO4based photoanode with Bi(III)Bi(V)O4for enhanced solar water splitting(《利用Bi(III)Bi(V)O4界面調控的BiVO4光陽極進行光電催化水分解研究》)為題,發表於催化領域重要期刊
  • 上海矽酸鹽所氫化藍色二氧化鈦光催化還原二氧化碳研究獲進展
    上海矽酸鹽所氫化藍色二氧化鈦光催化還原二氧化碳研究獲進展 2017-12-26 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在光催化選擇性還原二氧化碳製備高附加值甲烷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用戶之聲丨光催化水氧化過程的分解機理研究
    他是人工合成領域的頂尖研究人員之一。Yoon團隊曾在《Science》上報導了一種不怕水的CO2捕獲新材料,為低成本捕獲CO2並再利用研究提供了方向。就這一點而言,如果能研究清楚RuⅡ(bpy)32+的分解途徑和產物,就可以設計出更高效的光催化水氧化系統。
  • 我國學者在有機汙染物光催化降解及機理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持續支持下,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趙進才課題組在光催化降解有機汙染物及其機理方面進行了十幾年的系統深入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進展。  低濃度、高毒性、難降解有機汙染物是一類普遍存在、具有長期危害性的環境汙染物,用傳統方法很難處理。
  • 光催化薄膜的親水性與光催化分解有機物汙染物活性的關係
    光催化薄膜的親水性與光催化分解有機物汙染物活性之間呈現相輔相承的促進作用。當材料表面吸附有機汙染物則表面親水性下降,而光催化過程可分解有機汙染物,水滴易於鋪展至潔淨表面,使材料表面恢復親水狀態。親水薄膜當材料親水性較強,其表面易於吸附水分子並在光照作用下形成羥基自由基,有利於光催化過程的進行
  • 大連理工大學在高效光/電催化應用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為探索新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基於光催化與電催化研究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大連理工大學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孫立成院士團隊的侯軍剛教授在該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在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領域,如何提高光生載流子的定向移動,避免載流子複合,成為光催化體系中的關鍵科學問題。
  • 致力提高光催化產氫效率 華中師大研究團隊取得重要進展
    半導體光催化產氫的低效率,一直制約著其實際應用。19日,記者從華中師範大學獲悉,該校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張禮知團隊針對這一狀況開展攻關,取得了重要研究進展,相關成果近日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論文第一作者為化學學院張禮知教授和物理學院餘穎教授共同指導的博士生李傑,第二作者為化學物理交叉班2012級本科生佔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