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難說,在這個世界上哪種動物是最毒的,但是毫無疑問,原產於哥倫比亞的金色箭毒蛙絕對能排得上號。
圖自Wikimedia Commons/Micha L. Rieser
這種蛙看起來甚是可愛,但在它們皮膚腺體中存在一種生物鹼毒素,這種毒素可以打開神經細胞上的鈉離子通道,並且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因此可以永久性地阻斷神經信號向肌肉細胞傳遞,從而導致肌肉持續緊張不能放鬆。而心臟更容易受之影響,最終導致中毒者心臟衰竭而死。一隻金色箭毒蛙體內的毒素能夠在三分鐘內毒死十名成年人。
更可怕的是,目前還沒有發現任何解藥能夠抵抗這種毒素。
不過,箭毒蛙自身並不會合成這種毒素。當我們人工圈養這些箭毒蛙,而不是任其在自然環境中繁殖時,它們完全是無害的。這也就是說它們體內的毒素來自於它們吃下去的食物。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它們自身不會因此而被毒死呢?
圖自網絡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紐約州立大學的相關研究人員以小白鼠為實驗對象展開了研究。
首先,研究人員在金色箭毒蛙肌肉中找到了五種突變的胺基酸,並在小白鼠的肌肉中進行了測試。當小白鼠的這五種胺基酸被替換成箭毒蛙的突變胺基酸之後,小白鼠的肌肉也完全能夠抵抗箭毒蛙毒素。
為了弄清楚到底是哪一種胺基酸突變起的作用,研究人員對這五種胺基酸逐一替代和排除。最後發現,除了N1584T這個突變胺基酸,其他都不能保持對箭毒蛙毒素的抵抗性,而在這個突變中,胺基酸天冬醯胺被替換成蘇氨酸。
儘管箭毒蛙不會中毒之謎已經解開,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找到解藥,這項研究的目的是找到這種基因突變,讓那些因自身毒素而瀕臨滅絕的青蛙存活下來。
本文為蝌蚪五線譜原創文章
譯者:sunshine
蝌蚪五線譜
專注做權威、有趣、貼近生活的網際網路科學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