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戴舒望《雨巷》
想必有很多朋友是從《雨巷》中第一次聽到丁香這個詞,從詩歌的意境可以想像:丁香花應該是一種生長於江南的潔白或淡紫色的美麗花朵。
實際上《雨巷》中的丁香和用於芳香療法的丁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品種。前者是「紫丁香」(Lilac,syringa),也稱「洋丁香」,它屬於木犀科丁香屬,枝葉繁盛,花朵淡雅、芳香,廣泛生長於中國東北到西南的大部分地區,也作為園林樹木大量栽種,主要用於觀賞。
而芳香療法中的丁香花苞,也稱「公丁香」 (Clove) ,屬於桃金孃科蒲桃屬植物,它與紫丁香一點關係也沒有,生長於熱帶地區,主要是療愈/香料用途,見下圖:
丁香原產於有香料群島之稱的印尼,丁香樹是一種重要的香料植物,樹木呈圓錐狀,有橢圓形常綠葉片,樹葉、 樹幹、花苞都散發芳香。它的四色花瓣帶有紅色萼片,開花前花蕾像一個小釘子, 故稱為「丁香花苞」。
在歷史上,丁香花苞如同黑胡椒一樣,是香料貿易中被爭奪的重要對象,它也是引發香料戰役的導火線。荷蘭在印度尼西亞群島壟斷丁香貿易近200年,同時完成了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過程,可見在當時丁香花苞的地位等同黃金。
丁香花苞之所以如此重要,不僅因為它是重要的香料,還因為丁香花苞擁有強勁的抵禦力,在栽培丁香的地區,尤其是熱帶島嶼很少出現傳染問題,17世紀荷蘭人為達到壟斷目的,全部摧毀了印尼摩鹿加群島上的丁香樹,結果致使島上疾病肆虐。
丁香小檔案
英文俗名:Clove
拉丁學名:Eugenia caryophyllus S.
其他俗名:丁香花苞、公丁香、丁香子
植物科屬:桃金孃科蒲桃屬
原料產地:馬達加斯加島
在羅馬時代和中世紀,丁香花苞就成為修道院醫療配方的基本成分。在中國古代,醫師們也認識到丁香花苞的藥用價值,認為它可化鬱驅蟲、止嘔止痛,濃鬱香氣還能健胃、激勵消化、清新口氣。
當您去到牙科診所,醫生會給您一個小棕瓶作為解痛藥水,裡面是一種帶有甜香的辣味液體,這就是丁香劑,它主要成分是丁香花苞中提取的丁香酚。
時至今日,人們會用「丁香園」、「丁香醫生」形容醫術精湛的醫療機構和醫生,這也正呼應丁香很強的療愈力。
精油知多少
雖然丁香樹在萃取中幾乎整顆都能蒸餾,但是只有花苞萃取出的精油常用在芳香療法上,因為花的成分組成分豐富、完整,品質也比較高,同時相對丁香葉精油更溫和。
丁香花苞精油是由未綻放的花苞乾燥萃取,當丁香花苞從黃綠色轉為粉紅色,就需要立刻人工採集,經過晾曬和風乾變成深咖啡色,具有香料和療愈價值,再通過蒸餾也就得到了丁香花苞精油。
精油功效
丁香精油香氣較濃烈,有著苔蘚味道的同時還帶著木質的辛辣香氣。像釘子般的花苞散發著沉靜的香氣,採集葉片曬乾後用於香薰或者製成香料,溫暖的木質調裡蕩著果香,底蘊深厚,給人信心和力量。
心理療愈
丁香讓人不畏艱險,告訴我們去嘗試,去勇敢面對人生,鼓勵我們開始做那些自認做不到的事。
桃金孃科的特質是綻放於熱情,而丁香花朵是在未爆發前就採收下來,故很呼應懷才不遇的人,並能夠鼓舞人心,讓人放下舊包袱,感受自己的存在,樂觀自信,暢快表達自我。
身體療效
丁香能夠消炎抗菌,可治療牙痛、支氣管炎、呼吸系統及泌尿系統感染,是天然的止痛劑,能減輕疼痛;此外,還能健胃促消脹、幫助排氣,可治療胃脹與口氣不佳,緩和因拉肚子所引起的腹部疼痛;還能改善衰弱體質與貧血。
美容保養
丁香能夠淨化保溼,同時逐步改善肌膚問題,有顯著的軟化柔嫩功效,特別適合粗糙膚質,幫助還原柔嫩白淨的健康肌膚。
常用配方
提升信心與勇氣:丁香3滴+德國洋甘菊2滴+茉莉3滴+聖約翰草30ml
使用方法:取適量塗抹於胸口
口腔保健:丁香20滴+酒精4ml製作「丁香酒精」
使用方法:用丁香酒精+20ml純淨水進行漱口
Argital雅琪朵丁香精油
丁香溫暖讓人有依賴感,能給人帶來樂觀和信心的支持。忘卻紫丁香的憂鬱與孤寂,祝願每一個你都能遇見一位丁香花苞一樣,熱辣歡快,具有生命活力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