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古人教我們的人生哲理,堅持很重要

2020-12-06 小喬解歷史

大家一定對《增廣賢文》有所了解,這本早在明朝就已經存在,並且經過明清兩代文人不斷的更改完善修訂的書,其實是一本針對兒童啟蒙的書籍,書中記載了大量的俗語、經典名言等等,除了文人外,還有很多是農民的生活經驗積累總結而成的話。

看似特別雜亂的一本書中,卻蘊含深刻的哲理,這也是一本讓孩子從小就可以了解社會的書籍,在書中有這樣一句話,「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這句話說的相當的精妙,而且蘊含了老人對生活的一些看法。

意思其實是非常簡單的,就是說在水邊的時間久了就會熟悉魚的一些習性,對它們會特別了解,那麼捕魚就非常簡單了,也就是說老漁夫比其他人更了解魚,在捕魚的時候肯定也會簡單很多。

而下半句的意思其實也很類似,在山裡呆的時間比較長的話,就會特別熟悉鳥的聲音,往往聽到聲音之後就會輕鬆的辨別出是什麼鳥在鳴叫,兩句話看似很簡單,只是述說兩種事情,但是實際上卻還有古人告訴我們的道理。

也就是說在日常生活中,或者是在做一些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堅持,無論想要做什麼事情都要先熟悉,才能對日後的舉動有所幫助,就如創業一樣,不管是做什麼,都必須要先了解這個行業,知道有什麼特殊的門道。

就如大家常說的「熟能生巧」,當對一行特別熟悉的時候,創業成功的機率一定會大很多,反觀什麼都不了解的情況下,卻非要這樣做很有可能最終會輸的一敗塗地,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這句話還告訴我們做事一定要專一,在做一個事情的時候,最好要全神貫注的投入進去,這樣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做的事情,這會大大增加成功的機率,不要半途而廢,堅持自己的理想,有些事情是一定可以成功的。

當然了,古人說的話並不一定完全有道理,也許有些事情,並非是一定要堅持的,就比如一些明明知道是沒有結果的情況,或者是無論如何堅持都無法得到太多的提升,有些時候也可以適當的進行轉變,這樣對自己也有一定的好處,節省了時間和精力可以更好的投入到其他地方,只要有積極向上的心,是一定有機會成功的。

相關焦點

  • 「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有著怎麼的人生哲理?下半句更經典
    如題,這句話有著怎樣的人生哲理呢?字面的意思很好理解,如果生活在水邊,經年累月地觀察水中的魚,那麼就能熟悉魚的性情,同樣,如果生活在山上,經年累月地觀察山上的鳥,那麼就能聽懂鳥的叫聲。說明了啥?說明要了解一個人或一種東西,就一定要接近這個人或這種東西近距離觀察才行。那麼它的下半句是啥呢?為何說更經典呢?其實這句話的原文是這樣的: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復小人心。運去金成鐵,時來鐵似金。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
  • 我們常說的「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的深層含義
    在老年人的社會裡都有著豐富的為人處事哲學,其中「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一句尤其絕妙。假如僅從字面意思來看,就是「臨近水邊,時間長了,就會懂得水中魚的習性;深入山林之間,聽得多了,就會辨別山間鳥的鳴叫。」再深入思考一下這句話,就會發覺這句「老年人言」我們可以從三個角度加以理解:一是,實踐出真知;二是,做事專一,熟能生巧;三是,掌握操作的主動性。
  • 朝運萊傳統文化講堂老人言系列之: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
    其實中國的古語都非常富有哲理,蘊含著中國人豐富的智慧。在老人的世界裡有著豐富的為人處世哲學,其中「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這一句尤為精妙。從字面意思來理解這句話:臨近水邊,時間長了,就會懂得水中魚的習性。深入山林,聽得多了,就會辨別山中鳥的鳴叫。
  • 「詩詞鑑賞」觀魚勝過富春江,從詩中觀魚,感悟人生哲理!
    炎炎夏日,不如尋一湖水碧潭處,臨水觀魚。湖水碧玉,楊柳嫩荷,涼風濃鬱,意境悠然,看魚翔淺底,競類自由。人生忙忙碌碌,有時卻沒有小魚般自由自在,正如詩人蘇舜欽的詩句"我嗟不及群魚樂 虛作人間半世人"。觀魚可以如「故山期採菊 秋水憶觀魚 」般陶冶情操、閒適自得,也可以感悟「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人生哲理。觀魚勝過富春江,從詩中觀魚,感悟人生哲理!
  • 老子「知其雄,守其雌」,是常德,是天地乾坤之道,更是人生哲理
    老子《道德經》的自然哲學思想,作為中國傳統哲學文化傳承至今,以唯物的自然哲學詮釋著東方文化思想,也讓我們從中體悟出了很多深刻的人生哲理,讓我們能夠不斷的在思考中得到人生的真諦。老子《道德經》中「知其雄,守其雌」的哲學,說出了天地乾坤之道的人生哲理,讓我們更加清晰地認識生命了的意義。
  • 人生哲理:上善若水,從善如流
    人生哲理:上善若水,從善如流。如水人生,隨緣從眾。這意味,沒有人是因為偶然進入我們的生命。每個在我們周圍,和我們有互動的人,都代表一些事。也許要教會我們什麼,也許要協助我們改善眼前的一個情況。
  • 有哪些富含人生哲理,寓意深刻的名字?
    那今天起名網就帶大家看看這些有豐富哲理的名字,帶大家品一品每個名字的意蘊和內涵。覺行「覺行」是出自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詩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而且實踐也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所以,覺行這個名字可以告訴孩子,要想獲得智慧,從書中學習往往是不夠的,必須要深入理解,並且付諸實踐。
  • 小詩大道理——十首哲理詩,讀懂了將受益終生!
    而哲理詩深沉渾厚,將哲學的抽象哲理含蘊於鮮明的藝術形象之中,篇幅雖短小,內容卻深沉渾厚。 千百年來,古人留傳了許許多多的哲理,這些哲理被詩人寫入詩中流傳下來,至今讀來,依然發人深省、讓人受教。 下面一起欣賞十首哲理詩,每一首詩都是一個哲理,讀懂了將一生受益!
  • 《我是餘歡水》:告訴我們的人生哲理
    20多歲的我,看了中年的餘歡水,我不禁感嘆:"我還有時間去奔跑!"這部劇也讓我悟出了一些人生哲理。一、你的善良要有點鋒芒我們從小到大,父母告訴我們要與人為善,我們也一直是這樣做的,但有的時候你的善良要給對的人。
  • 40句富有哲理的詩詞名句,說盡人生哲理,總有一句觸動你!
    詩詞,給人以美的享受,同時也有一些詩詞富有哲理,能夠啟迪人生,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富有哲理的詩詞名句。1、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與元九書》2、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蘇軾《滿庭芳·蝸角虛名》23、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24、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25、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