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技術趕超美國!7月23將永載史冊,我國再次完成1項歷史性

2020-08-22 平安喜樂怒哀

2020年7月23日註定又是一個載入人類史冊的重大日子,這一天我國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儘管在火星探測領域美國搶先邁出了第一步,早我國很多年就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甚至登陸火星。但是「天問一號」卻在技術上遙遙領先美國,我國再次完成1項歷史性壯舉,並由此掀開了我國火星探索的序幕。

當我國「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後,為何外媒普遍報導稱我國在火星探測技術上已領先美國,這究竟是過度誇耀還是實事求是?答案是後者。雖說美國早早地就展開了「火星攻略」,但在對火星的探測技術上確實不如我國的「天問一號」。多國外媒口中「天問一號」在技術上超越美國,主要是指「天問一號」不僅能獨立完成環繞火星運行,還能完成自主著陸,對火星表面進行探索。

相反,美國在探索火星時環繞火星運行的是一種探測器,著陸火星對火星表面展開探索的又是另一種探測器,兩者始終是獨立運行、各不相干的。相反我國不僅節約了成本,還巧妙地將環繞火星運行與著陸火星進行探索兩者結合在一起。不要小看這種結果,美國也曾經多次想要嘗試,卻均以失敗告終,這也是為何外媒普遍認為我國「天問一號」在技術上超越美國的原因。

當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隨著「胖五」火箭順利升空後,美國是真的緊張了。看到這裡相信有很多人不了解,我國發射火星探測器美國緊張什麼?更何況美國不是也打算在7天後發射探測器嗎?不過是先一步、慢一步而已,至於要搞得緊張兮兮嗎?我們姑且不談火星與地球的距離對發射成敗造成的影響,就中國成功向火星發射探測器而且成功這件事本身,對美國的衝擊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簡單地說,在太空探索領域最初是美國和蘇聯「雙霸鰲頭」。隨著蘇聯的解體,儘管俄羅斯因為常年債務纏身外加受到美國的制裁以及經濟技術「圍堵」,導致俄羅斯在太空探索領域的投入不夠、經費不足,因此與美國的差距被越拉越遠。

原本能與美國一爭高下的是歐盟,但由於歐盟常年受制於美國,先天的不足導致歐盟近些年來在太空領域的投入處於近乎停擺的狀態。放眼全球,唯一能與美國在太空探索方面一爭長短的只有中國。而中國在太空探索方面的卓越表現和發展勢頭正在改變美國在該領域一家獨大的格局,給世界更多的國家多了一個選擇。

就像是中國發射的國際空間站,目前邀請了俄羅斯、德國、法國等16國23個相關機構,但唯獨沒有美國。當年國際空間站我國想要加入,美國極力阻撓,將我國排擠在外,如今也算是「風水輪流轉,莫欺少年窮」。

隨著中國探月工程、中國空間站對接、中國北鬥衛星、中國火星探測器等等一個個太空目標的完成,未來會有更多來自世界各國的科研人員、機構與我國展開合作,形成新的太空利益集團,這將極大地削弱美國在探空探索中佔據的主導地位。

毫不誇張地講,在太空探索上中美不僅領先全球,更是已經展開了這場「太空競賽」,跑得越快、越遠的國家,將得到來自世界各國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持,未來在分享太空探索這塊巨大的「蛋糕」時,也能擁有的更多,這才是美國真正緊張的原因所在。

在美國看來,中國正在一口口吃下原本美國獨享的「太空蛋糕」。「天問一號」只是小試牛刀,以中國製造和中國速度,美國還豈敢穩坐釣魚臺、繼續擺著那副目中無人的傲慢姿態?

相關焦點

  • 關鍵技術趕超美國!7月23將永載史冊,我國再次完成1項歷史性壯舉
    2020年7月23日註定又是一個載入人類史冊的重大日子,這一天我國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儘管在火星探測領域美國搶先邁出了第一步,早我國很多年就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甚至登陸火星。但是「天問一號」卻在技術上遙遙領先美國,我國再次完成1項歷史性壯舉,並由此掀開了我國火星探索的序幕。
  • ...永載史冊的豐碑——寫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電 題:氣壯山河的凱歌 永載史冊的豐碑——寫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新華社記者李宣良、梅世雄、徐揚、王琦闊別祖國近七十載的英雄,終於回家了!當年9月30日,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發出明確警告:「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然而,美國過分低估了站起來的中國人民的決心和力量,對中國政府的多次警告置之不理。10月1日,先是南朝鮮軍越過三八線,10月7日,美軍也越過三八線,迅速向朝中邊境推進,準備佔領全朝鮮。
  • 我國「天問1號」放射火星探傷器超越美國
    2020年7月23日註定又是1個載入人類史冊的龐大日子,這1天我國樂成放射火星探傷器「天問1號」。儘管在火星探傷領域美國爭先邁出了第1步,早我國很多年就樂成放射火星探傷器乃至登岸火星。但是「天問1號」卻在手藝上遙遙超越美國,我國再次結束1項歷史性豪舉,並由此掀開了我國火星探索的序幕。
  • 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性能或將趕超美國,中國:必須給予重賞
    而現在又有一個關鍵的「技術」取得突破!性能或將趕超美國,中國:必須給予重賞,所擁有的技術也都十分頂尖,而他們對於我國的態度很不友好,曾經在技術方面多次對我們進行壓制,但很顯然中國的發展並不是美國所能夠壓制的,我國的很多領域在後續的發展當中甚至超越了美國,而這一次中國的等離子關鍵技術也是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國家對此也是表示必須給予科學家們重賞。
  • 中國空間站傳來好消息,接下來將進行11次發射,又將是歷史性成就
    ,同時在未來2年時間內,我國還將展開多達十一次的發射,完成空間站的全部組建工作。屆時,我國航天員可實現長期駐留太空,進行科學實驗工作和太空觀測,而這對於我國航天領域來說,將是一個歷史性成就。目前的中國航天人,已經掌握了前往月球的遠程航行、月面軟著陸、太空遠程通信、遙控等先進技術。
  • 關鍵技術突破趕超美俄,助轟20性能大漲,我國獎勵科學家大獎
    我國在科技領域付出了非常大的代價,如今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在科技領域雖然還不能夠同那些發達國家相提並論,但是在某些領域也取得了卓越的成績,一項項領先技術出自我國科學家之手,使我國的軍工又上升個階梯,例如此次介紹的等離子點火技術,就使得我國的戰機性能大漲。關鍵技術的突破,離不開背後科學的努力,所以我國也是要著重的獎勵他們。
  • 歷史性的一天!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升空,成功領先美國
    編輯:舟一2020年,中國在許多領域上有了歷史性的突破。在2020年的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這是我國第一次完全自主實現火星探測。國內外華人聽聞此,不禁熱血沸騰。
  • 上百度App給火星車起名,讓它永載中國航天史冊
    2020年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成功發射。7月24日,中國第一輛火星車全球徵名活動正式啟動,百度App成為全球獨家徵名平臺。用戶只需要在百度App搜索火星車徵名等關鍵詞即可進入徵名頁面。
  • 全球僅美國一家看懂了,中國載貨艙即使返回失敗,卻首次趕超美俄
    ,中國航天可謂捷報連連,不僅長徵5B火箭成功發射升空,而且載人飛船也很完美地完成了任務,但美中不足的是,在新型柔性充氣式返回載貨艙的試驗中出現了一點小的問題,不過載貨艙返回雖然失敗了,但卻是在該技術上首次趕超美俄的例子,也正是中國載貨艙即使返回失敗後,美國人為何卻十分擔心的主要原因,可以說,對於這次不算完美的技術驗證及其意義,全球僅美國一家看懂了。
  • 我國電磁炮再次現身,一關鍵技術獲突破,停靠碼頭或開始新的測試
    5月下旬,我國艦載電磁炮試驗平臺,安裝有試驗型電磁炮的936號坦克登陸艦再次現身。這是它今年1月份被曝出海試驗後,再一次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裡。此次936號坦克登陸艦停靠在船廠碼頭,說明它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維護與調整後,或許將開始新的測試。
  • 載入史冊的時刻!為科研拿自己實驗向身體注入7.1萬伏靜電
    為科研拿自己實驗向身體注入7.1萬伏靜電】院士為科研拿自己做實驗,對事業太執著了向身體注入7.1萬伏靜電,劉尚合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靜電安全工程學科的奠基者和開拓者,全國科學大會獎、中國人民解放軍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中國靜電研究與應用重大貢獻獎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獲得者,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全軍優秀教員、全軍英模代表,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 全球30項尖端技術研究,日媒報導中國有23項領先,美國僅7項
    近日,日本經濟新聞對此有一個調查,使我們可以從側面了解到中國與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在這些研究領域相比,到底處於何等水平。日本經濟新聞選取了2013-2018年之間發行的學術雜誌論文數據進行分析,對於研究開發人員最為關注的30項研究主題,按照各國發表的論文進行排名,結果顯示,中國在23項研究中排名領先,美國只有7項處於領先水平,而日本則沒有一項。
  • 試驗再次以失敗告終,美國「星艦」飛船發生爆炸,現場一片火海
    2020年絕對是可以載入美國史冊的大災年,新冠疫情在奪走超過10萬名美國人的生命後,還在持續延燒。最近幾日,因為非裔男子遭警方暴力執法致死,全美各州又爆發了大規模的騷亂,目前五角大樓已經在考慮暴力清場了。而在這時,美國航天領域也傳來了壞消息。
  • 3項火星任務將於7月啟動 中國天問1號發射有太多未知秘密
    3項火星任務將於7月啟動 中國裡程碑發射有太多未解之謎如果一切都按計劃進行,則該行動將在下周開始。第一個開始火星任務的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的首次星際努力,即希望火星任務,又稱阿聯火星任務,計劃於7月14日發射。希望軌道飛行器將於2021年初到達火星,然後使用三種科學儀器從上方研究火星的大氣,天氣和氣候。
  • 歷史上的今天1972年7月23日美國發射第一顆地球資源技術衛星
    歷史上的今天1972年7月23日美國發射第一顆地球資源技術衛星 2013-09-02 15:55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我國紡織業未來發展的10項關鍵技術
    我國紡織業未來發展的10項關鍵技術 2005-11-17 00:00:00
  • 中國終於挺直腰杆,7月將邁出歷史性一步,意義不亞於北鬥上天
    中國這一次終於挺直腰杆,7月將邁出歷史性一步,天問一號即將執行中國首次火星探測計劃,其意義不亞於北鬥上天。儘管我國的火星探測開始較晚,16年才被批准,但是吸取了國際上很多失敗的教訓,得以完善了我國自己的登陸計劃。此次天問一號的探測有很多新的挑戰,要知道火星有一個「探測器墳場」的外號,發射去火星的探測器有一半都在半路失聯了。
  • 今年7月1日我國將出現7點59分60秒
    據介紹,在現行的國際標準時間——協調世界時(UTC)時間2012年6月30日午夜(即北京時間2012年7月1日早8時),將加一閏秒,當天23∶59∶59的下一秒記為23∶59∶60,然後才是第二天的00∶00∶00。 國家授時中心負責中國標準時間和標準頻率的產生、保持和發播工作。
  • 「卡脖子」的35項關鍵技術
    科技日報曾推出系列文章報導制約我國工業發展的35項「卡脖子」技術,引起了廣泛關注與討論。現摘錄如下。3家美國公司壟斷手機和個人電腦的作業系統。數據顯示,2017年安卓系統市場佔有率達85.9%,蘋果IOS為14%。其他系統僅有0.1%。這0.1%,基本也是美國的微軟的Windows和黑莓。沒有谷歌鋪路,智慧型手機不會如此普及,而中國手機廠商免費利用安卓的代價,就是隨時可能被「斷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