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月17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吳英敏 通訊員 王喆璐 呂珊)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東縱故事會」在沙漁湧東縱北撤紀念公園「開講」,長期關注、研究東縱歷史的薛丁奎老先生娓娓道來,為參加2020年新春關愛行動之大鵬新區紅色冬令營的孩子們送上「傳承東縱精神」的特別禮物……
為關愛、豐富新區來深建設者子女的新春假期生活,大鵬新區綜合辦(文明辦)於1月14、15日組織了一期「大鵬特色」的冬令營,活動分別走進土洋東縱司令部舊址、沙漁湧、壩光溼地園以及壩光展廳,讓參加活動的來深建設者子女了解大鵬這片紅色土地的奮鬥歷史和高質量「美麗大鵬」的建設成果。
「東縱故事會」在沙漁湧東縱北撤紀念公園「開講」
古銀葉樹群落裡的自然課堂
1月14日是冬令營第一天,活動首站走進壩光的古銀葉樹群落。
銀葉樹是半紅樹,這裡有樹齡超過525年的古銀葉樹,是全世界迄今發現最完整、樹齡最長的天然古銀葉樹群落。
在深圳市紅樹林基金會生態公園資深志願者張蔚昌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通過自然遊戲「種子漂遊之旅」,了解紅樹種子在海上漂遊時的歷險,並通過近距離觀察銀葉樹的葉子、果子、板根,秋茄等紅樹的胚軸,桐花樹泌「鹽」的秘密,記錄下這一大片海邊溼地的生物多樣性。
在500多年的古銀葉樹下,女孩曾媛、陳紫榆感嘆道:銀葉樹的種子要經歷很多風浪,才能紮根成長,沒想到它500多歲了!
在海邊的銀葉樹林裡,孩子們與銀葉樹的板根比比高,撿拾掉落的紅樹果子,把它放歸大海,帶著夢想去漂流……
薛丁奎老先生娓娓道來
為未來壩光種下希望
「感謝陽光大地和雨露,感謝辛勤勞作的人……」中午,大家在鹽灶古村的大榕樹下,吃了一次有儀式感的自然簡餐。品嘗果蔬之味,體驗植物能量,感恩自然的饋贈。
「陽光,陽光快給我的落葉拍張照吧!」下午,大家還體驗了「藍曬」小實驗,為剛認識的落葉、野生花草朋友「拍」張藝術照。在壩光的海邊灘涂上,孩了們種下了收集來的秋茄、木欖等紅樹種子,種下一份綠色的希望……
隨後,孩子們來到按照國際一流標準打造的高顏值高科技壩光展示廳,了解壩光未來發展藍圖和開發過程中的生態保護工作。在體驗虛擬城市漫遊系統穿越到「未來壩光」時,男孩邱宇鴻興奮不已:「未來的壩光太炫酷了!」
來深建設者子女參加紅色冬令營活動
傳承東縱精神紅色基因
傳承著「東縱」紅色基因的大鵬半島有著眾多革命史跡。
15日上午,在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土洋村東江縱隊司令部舊址,孩子們通過講解和實物參觀,了解東縱在抗日戰爭中如何營救愛國民主人士和國際友人、土洋會議、北撤山東等歷史。
在沙漁湧東縱北撤紀念公園,孩子們還通過「突出重圍」「火線傳信」「勇奪勝利」等遊戲,開展了「東縱精神代代傳」的戶外拓展活動。
15日中午,在東縱北撤紀念亭下,70多歲的薛丁奎爺爺講述了發生在沙漁湧這片海灘上重大歷史事件,從東縱護航大隊的成立故事,到鄒韜奮、矛盾等文化名人大營救,再到1946年6月30日2583名東縱戰士登船北撤山東煙臺等,通過一個個有血有肉的東縱故事,為孩子們帶來了正能量滿滿的「紅色故事會」。
打造大鵬特色品牌活動
在當天下午的結營分享會上,孩子們紛紛將東江縱隊司令部舊址展館裡的文物,以及海灘上種紅樹活動內容,畫進了自己的手抄報。男孩李文軒表示,希望紅樹種子能快樂成長,而自己長大了也要像東縱戰士一樣勇敢。
大鵬新區綜合辦(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冬令營既是2020年深圳新春關愛行動系列活動之一,也是大鵬冬季自然課堂活動內容。活動以「紅色故事會+自然課堂」模式,體現鮮明的大鵬特色。
據了解,2020年大鵬新區黨工委會議工作報告提出:挖掘整理東縱文化資源,把大鵬半島打造為粵港澳大灣區「經典紅色旅遊目的地」,推動葵湧街道申報省「濱海紅色生態特色小鎮」;報告也同時提出:繼續打造「大鵬全域自然課堂」。
「這為接下來打造新春關愛紅色冬令營和大鵬全域自然課堂這兩個『創文』品牌活動,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該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