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的年輪是怎麼形成的 所有的樹木都有年輪嗎?

2021-01-17 川北在線網

樹的年輪是怎麼形成的 所有的樹木都有年輪嗎?

時間:2016-06-11 13:37   來源: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樹的年輪是怎麼形成的 所有的樹木都有年輪嗎? 將樹伐倒時,在橫切面上總是能看到一圈一圈的環,而這些環被稱之為年輪。那麼,樹的年輪是如何形成的呢? 當春天來臨,萬物復甦,到處都是一片綠意盎然,樹木會長出很多綠色的嫩葉。充沛的雨水滋潤著大地,各種樹

  原標題:樹的年輪是怎麼形成的 所有的樹木都有年輪嗎?

  將樹伐倒時,在橫切面上總是能看到一圈一圈的環,而這些環被稱之為「年輪」。那麼,樹的年輪是如何形成的呢?

 

  當春天來臨,萬物復甦,到處都是一片綠意盎然,樹木會長出很多綠色的嫩葉。充沛的雨水滋潤著大地,各種樹木更是得以茁壯成長,樹木「身體」裡的細胞不但數量多體積也大,薄薄的細胞壁,疏鬆的材質,淺淺的顏色,這類樹木被稱之為早材或春材;而到了秋天,天氣轉涼,乾燥的氣候導致樹木生長緩慢,「身體」裡的細胞變得又少又小,厚重的細胞壁,緊密的材質,深深的顏色,這類樹木則被稱之為晚材或秋材。同一年裡的春材和秋材合在一起便叫做年輪。因秋材顏色較深而春材顏色較淺,所以第一年的秋材和第二年的春材之間會呈現出一條界限分明的線,而這條線便是「年輪線」。同一年的春材加秋材形成一道年輪,由此可見,通過年輪的數目便可得知樹木的年齡了。

 

  是不是所有的樹木都有年輪呢?

 

  前面提到了年輪的形成,它需要足夠的雨水來形成春材,同時也需要乾燥的秋季來形成秋材。那麼,如果沒有春秋季節呢?因此不難想像,只有在四季分明的溫帶和雨季、旱季交替的熱帶地區生長出來的樹木才會有年輪,而在四季氣候變化不大的地區所生長出來的樹木,年輪則不明顯。

  有趣的是,樹木的年輪還有著很多特徵。中國處於地球的北半球,而日照又偏南方,所以樹木的年輪會出現「南疏北密」的現象。而這一現象,恰恰給人們提供了辨別方向的便利。想像一下,如果你身處荒郊野外或迷失於深山密林,那麼,不妨通過樹木的年輪來辨別方向。

 

  聰明的人類在早年前就能根據樹木的年輪進行氣候預測。人們通過觀察樹木年輪的寬窄,可以了解到當地每年的氣候變化情況。年輪寬表示當年的氣候較好,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反之,年輪窄則表示當年氣候惡劣,溫度低於平常。通過觀察年輪的寬窄,所反映出的周期性,便能預測出未來的氣候變化。氣象學家通過預測出來的氣候變化,可以推測出未來的乾旱及其它自然災害,能夠有效地進行及早預防。

 

  通過年輪的研究,還能對環境進行測試。科學家們通過對樹木年輪進行深入研究,可以檢測出鉛、鋅、錳等金屬元素對當地環境的汙染情況。通過一系列數據分析,還能得出同一地區在不同年代的汙染情況,最後依據這些研究成果得以查找出汙染源頭。

 

  樹木的年輪記錄著大自然的「蛛絲馬跡」,它的科研價值,可謂彌足珍貴。因此,科學家們也不斷推陳出新,如利用CT掃描法、樹心取木法等,既不用伐倒樹木,又能取得珍貴的研究資料。同時,對樹木的保護,嚴禁濫砍濫伐也早已成為國家森林法的重中之重。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qingjuwang.com.cn

相關焦點

  • 樹的年輪是怎麼形成的
    將樹伐倒時,在橫切面上總是能看到一圈一圈的環,而這些環被稱之為「年輪」。那麼,樹的年輪是如何形成的呢?當春天來臨,萬物復甦,到處都是一片綠意盎然,樹木會長出很多綠色的嫩葉。
  • 為什麼樹木會形成一圈一圈的年輪?年輪的疏密又與什麼有關?
    我們從小就知道,一顆大樹的年齡可以通過它的年輪數出來,但你知道樹木的年輪是怎麼形成的嗎?還有些樹的年輪並不是標準的同心圓,這又是為什麼呢?當我們將樹木切開一個截面,由內而外一共可以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髓、木質部、形成層、樹皮(樹皮內側為韌皮部),實際上這些都是中學生物課上的內容
  • 樹木年輪中隱藏的歷史
    但是大樹不但有記憶,而且它一旦形成樹木年輪之後就不會變化,記得非常的牢固。這是在西藏昌都地區丁青縣,爬到山頂上有4300米了,看到這樣一棵大樹。我們採回來樣本數下來也超過一千年了,非常感嘆。樹是2500年的,但我們想找更多,國際上已經有一萬年的了,一萬年是怎麼來的?首先得找更大的樹,更大的樹有多少年呢?這已經是兩千年了,有四千年嗎?有六千年嗎?大家認為活著的樹能活到四千歲的舉一下手,活到六千歲的呢?
  • 人有年齡,樹也是有年齡的,年輪可以告訴你樹木多大了
    人有年齡,那麼樹木呢?樹有年輪。樹在鋸倒之後,從樹可以看到許多同心輪紋,一般每年形成一輪,故稱「年輪」。這年輪是怎麼形成的?它又是怎樣把大自然的變化記錄在身的呢?夏末至秋季,氣溫和水分等條件逐漸不適於形成層細胞的活動,所產生的細胞小而壁厚,導管的數目極少,纖維細胞較多,這部分木材質地緻密,顏色也深,稱為「晚材」或「秋材」。每年形成的早材和晚材,逐漸過渡成一輪,代表一年所長成的木材。在前一年晚材與第二年早材之間,界限分明,成為年輪線。但生長在熱帶的樹木,只有在旱季和雨季交替的地區才有年輪,而生長在四季氣候相差不多的地區,一般樹木年輪不明顯。
  • 樹木年輪原來是醬紫的!
    人們往往觀測樹幹莖部的年輪數,來計算出樹木的壽命。什麼是年輪呢?就是樹木幹莖每年形成的圓形。木質莖的形成層細胞,在一年裡分裂的快慢,隨著季節變化而不同。從春到夏,氣候最適宜樹木生長,形成層的細胞分裂較快,生長迅速,形成的木質部細胞,腔大壁薄、纖維較少,輸送水分的導管多,這叫春材或早材;到了秋天,形成層細胞的活動逐漸減弱,形成的木質部細胞,窄狹壁厚,纖維較多,導管較少,這叫秋材或晚材。早材的質地疏鬆,顏色較淡;晚材質地緊密,顏色較深。早材和晚材,合成一圓形,這就是樹木一年所形成的木材,叫「年輪」。
  • 樹木年輪:氣候檔案館
    數一數樹木的年輪,就可以知道它幾歲了,因為一圈代表一年。樹木的年輪是如何形成的呢?春天來臨,天氣回暖,春雨淅淅瀝瀝,是樹木生長的好時機,它們會把握機會,快速生長,這時候形成的細胞體積大、數量多、細胞壁薄、木材的顏色較淺。到了秋天,雨水減少,溫度變低,樹木生長緩慢,這時候形成的細胞體積小、數量少、細胞壁厚、木材顏色深。
  • 【林業知識】樹木年輪的那些事兒
    雁過留痕,樹長留輪,今天我們來聊聊那些跟年輪有關的有趣事兒!  溫帶地區和有雨季、旱季變化的熱帶地區,樹木年復一年地生長,由於一年內季節和氣候的不同,它所增生的木質部構造也有差別。從而形成界限分明的輪紋。人們往往觀測樹幹莖部的年輪數,來計算出樹木的壽命。  什麼是年輪呢?就是樹木幹莖每年形成的圓形。
  • 樹木的年輪,可以告訴人類多少信息?
    眾所周知,樹木大一歲就自己畫個圈——年輪。在科學家們的眼裡,年輪不但反映了樹的年齡,還透露了當時的氣候情況,是風調雨順還是大災三年,人家都記錄得清清楚楚,堪稱自然界的檔案書。這些帶著密碼的信息,是怎麼被人類破解的呢?人腦的記憶是有限的,有時候記憶會隨著時間變得模糊,特別不靠譜。
  • 由樹木年輪題想到的
    首先請看題【廣東省廣州市2018屆高三調研測試】樹木年輪(簡稱樹輪,如下左圖所示)是樹木在生長過程中受季節影響而形成的,一年產生一輪。春夏季節,樹木材質疏鬆,顏色較淺,稱為早材;秋冬季節,樹木材質緊密,顏色較深,稱為晚材。同一年的早材和晚材合稱為一個年輪。
  • 樹木年輪研究方法匯總
    春季時氣溫逐漸回升,形成層細胞恢復分裂能力, 藉助上一年生長季貯存的營養物質,形成層活動旺盛,細胞分裂快,樹木縱橫向生長快。形成木質化程度低、色淺而疏鬆的早材(春材),它的寬度佔整個年輪寬度的土要部分。夏末秋初,氣溫逐漸降低,形成層活動逐漸減弱,直至停止,形成的次生木質部色深而緊密且窄的晚材(秋材)。這樣便在年輪上表現出寬度、顏色、質地等差異。
  • 樹木年輪與幹部年齡
    不過時間也是有記憶的,而且對誰都一樣公平公正,不分親疏遠近。時間在你身邊即便是擦肩而過,也會替你留下不可磨滅的烙印。 樹木的年輪,就是時間對樹木生命的記憶。前不久,我到藏區腹地去了一趟,翻山越嶺行走在古木參天的森林中,體驗和陶冶著大自然的靈氣。
  • 常識積累 | 關於樹木年輪,你知道多少?
    年輪指的是樹木由於周期性季節生長速度不同,而在木質部橫切面上形成肉眼可分辨的層層同心輪狀結構。樹木年輪是在樹木莖幹的韌皮部裡的一圈形成層。當我們把樹幹打橫鋸開,露出一個橫切面,會看到面上滿布一個個同心圓的環,那就是年輪了。我們可以數環數找出樹齡,每一環代表一年。年輪圖案同氣溫、氣壓、降水量有一定的關係,即跟季節交替有很大關係。
  • 為什麼年輪可以看出樹木的年齡? 為什麼有的樹木不是一年一個圈?
    在自然界中,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很長壽的樹木,比如銀杏樹、柿子樹、松柏等,有些樹木如杉樹等,還可以活到上千歲。據說,臺灣省阿里山的紅檜樹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是我國目前所有活著的樹中   原標題:為什麼年輪可以看出樹木的年齡? 為什麼有的樹木不是一年一個圈?
  • 史書說秦始皇暴政滅國,但從樹木年輪看,他有點冤…
    但是再細細一想樹木年輪,我們工作的目的不也是研究大自然的運行規律、大自然的特徵嗎?但是大樹不但有記憶,而且它一旦形成樹木年輪之後就不會變化,記得非常的牢固。 思想午餐已完成:10% //////////研究樹木年輪記載所以我們樹木年輪學的工作,就是看這個大樹年輪裡面記載了些什麼。
  • 透過樹木年輪讀取冷暖變化信息
    這項研究報告指出,羅馬時代到公元3世紀歐洲經歷了暖夏,公元4世紀到7世紀夏季整體相對涼爽,之後變得較暖,14世紀到19世紀是個「小冰川期」,20世紀初以及最近幾十年明顯變暖,研究人員沒有發現任何證據顯示過去兩千年裡有任何一個時期如此溫暖。  為什麼通過樹木年輪,就能得到氣候情況的數據呢?樹木生長的快慢與氣候因子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繫,樹輪不僅在寬度逐年變化,而且密度亦有顯著差異。
  • 通過樹的年輪,看一個別樣的世界
    走進森林,一樁樁樹墩穩穩的散落在林間,樹樁表面一圈圈的東西,叫作——年輪。年輪,是歲月的痕跡。樹木伐倒後,在樹墩上可以看到有許多同心圓環, 植物學上稱為年輪。年輪是樹木在生長過程中受季節影響形成的,一年產生一輪。
  • 你不了解的樹木知識:千年老樹,年輪可以用來判斷方位
    而在我們中國境內呢,最負盛名的當屬軒轅柏,據說是軒轅皇帝親手種下的,至今存活已經有5000年了,可謂是親眼見證了中華大地的興衰變化,也因此呢,軒轅柏也被稱之為"世界柏樹之父"。一棵樹生長千年不容易,即便是生長百年也需要莫大的幸運,而凡是這些歲月悠久的樹木,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其根莖必定覆蓋許久空間,甚至比枝葉還要繁茂。
  • 樹木年輪—大自然的「活檔案」,它忠實地記錄著自然界的變化!
    生長在溫帶和寒帶的樹木每年都有一個生長季節,只有一層木材從形成層向內生長。這種生長的年輪叫做年輪。多數樹種的年輪在橫切面上呈同心圓,少數樹種的年輪呈不規則波狀,如石斛、苦櫧,栲樹、榆樹等。有些樹的年輪,最古怪,多數偏心,似蚌殼的環紋,如蜆木等。年輪寬度隨樹種、樹齡和生長條件而變化。例如,泡桐、臭椿、沙蘭楊樹的年輪很寬,黃楊、紅豆杉、落葉松的年輪即使在良好的環境條件下也很窄。
  • 看樹木的年輪真的能辨別方向嗎?
    你肯定聽說這樣的說法:『只要觀察樹樁上年輪間隔的不同,就可以判斷方向。』這種說法貌似還有理論依據:光照充足的一側,樹木生長就快,年輪間隔也會比較大,所以這一側指向的是南方。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首先,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樹幹長粗的過程,在樹木最外層的樹皮與內側樹木之間,存在一層被稱為『形成層』的部位,細胞在這個部位分裂,使得樹幹越長越粗。年輪有的地方間隔比較大,是因為那裡分裂出的細胞比較多,細胞個體也比較大的緣故。也就是說,年輪間隔的大小不受日光照射的影響。另外,生長在斜面上,或者是強風口的樹木,受力較大的一側,年輪間隔也會比較大。
  • 空氣汙染影響有多大?樹木的年輪反映了一切
    霧霾天氣人會感覺難受,其實,所有生物都一樣。據國外媒體報導,巴西聖保羅大學生物科學研究所的一項研究表明:空氣汙染會對樹木生長造成不利影響,進而影響樹木發揮環境調節功能。圖源:搜狐 下同負責該項目的聖保羅大學生物科學研究所教授馬科斯·巴克裡奇指出,他們對在聖保羅毛阿地區的41棵薔薇木進行了分析,通過與最近20年的空氣汙染數據進行對比,研究人員發現,樹木長得不好的年份正好是空氣汙染較重的年份,而在長得好的年份,空氣汙染程度則較低。這些樹木生長的地方包括居民區、商業區和工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