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汙染影響有多大?樹木的年輪反映了一切

2021-01-17 中關村在線

霧霾天氣人會感覺難受,

其實,所有生物都一樣。

據國外媒體報導,巴西聖保羅大學生物科學研究所的一項研究表明:空氣汙染會對樹木生長造成不利影響,進而影響樹木發揮環境調節功能。

圖源:搜狐 下同

負責該項目的聖保羅大學生物科學研究所教授馬科斯·巴克裡奇指出,他們對在聖保羅毛阿地區的41棵薔薇木進行了分析,通過與最近20年的空氣汙染數據進行對比,研究人員發現,樹木長得不好的年份正好是空氣汙染較重的年份,而在長得好的年份,空氣汙染程度則較低。

這些樹木生長的地方包括居民區、商業區和工業中心。在由煉油廠、水泥廠和化肥廠組成的工業中心,經常有許多轎車和卡車經過。研究人員使用一個類似鑽頭的工具採集了薔薇木的樹皮和年輪樣本,並對年輪的化學成分及尺寸進行了分析。他們還檢測了樹木在生長期接觸的各種化學成分,並分析了這些化學成分對樹木生長造成的影響。

結果表明,汙染程度較低的年份,樹的年輪又大又寬,這表明樹木在這些年間生長得好;而在汙染程度較高的年份,年輪又小又窄,則表明樹木在這些年間生長得不好。

重金屬和顆粒物汙染對樹木的生長產生了不利影響,「這些物質在樹葉的氣孔裡沉澱下來,會減弱樹木的呼吸作用」,巴克裡奇表示,樹木能為城市帶來很多益處,如降低氣溫、增加水蒸氣、調節雨水徑流以及過濾汙染物。

【ZOL客戶端下載】看最新科技資訊,APP市場搜索「中關村在線」,客戶端閱讀體驗更好。

相關焦點

  • 樹木年輪—大自然的「活檔案」,它忠實地記錄著自然界的變化!
    同一樹種在生長條件的影響下也存在差異,如在寒冷、乾燥、土壤貧瘠或樹木密度低的地區,樹木生長速度慢,年輪較窄;在氣候溫和、土壤溼潤肥沃的地方,樹木生長快,年輪較寬。同時,年輪寬度隨著樹齡的增加而逐漸增大。達到一定年齡後,植物細胞分裂能力減弱,形成窄環。此外,孤立樹木的年輪比封閉林分的年輪寬。年輪在林業上的應用樹木年輪的確定及其反映的信息在林業研究中具有重要意義。
  • 樹的年輪是怎麼形成的 所有的樹木都有年輪嗎?
    樹的年輪是怎麼形成的 所有的樹木都有年輪嗎?時間:2016-06-11 13:37   來源: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樹的年輪是怎麼形成的 所有的樹木都有年輪嗎? 將樹伐倒時,在橫切面上總是能看到一圈一圈的環,而這些環被稱之為年輪。那麼,樹的年輪是如何形成的呢?
  • 人有年齡,樹也是有年齡的,年輪可以告訴你樹木多大了
    人有年齡,那麼樹木呢?樹有年輪。樹在鋸倒之後,從樹可以看到許多同心輪紋,一般每年形成一輪,故稱「年輪」。這年輪是怎麼形成的?它又是怎樣把大自然的變化記錄在身的呢?生長由於受到季節影響而具有周期性的變化,在樹木莖幹韌皮部的內側,有一層細胞生長特別活躍,分裂快,能形成新的木材和韌皮部組織,這一層稱為「形成層」,樹幹增粗全是它活動的結果。春夏兩季,天氣溫暖,雨水充足,形成層細胞的活動旺盛,細胞分裂較快,向內產生一些腔大壁薄的細胞,輸送水分的導管多而纖維細胞較少,這部分木材質地疏鬆,顏色較淺,稱為「早材」或「春材」。
  • 樹木年輪研究方法匯總
    由此可見, 樹木年輪對氣候變化的響應研究具有及其重要的生態學、環境學、社會學等多學科方面的意義。而在樹輪種類繁多的研究方法中,樹木年輪的寬窄由於能夠真實地記錄下各年有利或不利的氣候因素,反映出當年氣候的特殊狀況,因此樹輪寬度在樹木年輪的相關研究方法中佔有不可忽視的地位。
  • 樹木年輪原來是醬紫的!
    年輪,一年一輪,有多少圈數,就知道這1株樹多少歲了。並不是所有的樹木都有年輪,象單子葉植物由於沒有形成層,也就沒有年輪。在缺少季相變化的熱帶地區,形成層所產生的細胞差異很小,年輪往往不明顯。有時,由於形成層有節奏地活動,每年也可以產生幾個年輪,這叫假年輪,象柑橘一年可產生三個年輪。有時,由於氣候反常,病蟲害或其他災害影響,也會產生一些假年輪。
  • 樹木年輪:氣候檔案館
    同一年長成的木材就是一個年輪,由於到了第二年春天又會長出顏色淺的木材,所以會有明確的分界線,這些分界線就是樹木的年輪線了。樹木年輪是氣候的忠實記錄者。樹木可以存活數百年,有的甚至可以達到數千年。在它漫長的一生中,經歷過各種各樣的氣候,有潮溼的、乾燥的、寒冷的、炎熱的,還有森林火災等。
  • 【林業知識】樹木年輪的那些事兒
    雁過留痕,樹長留輪,今天我們來聊聊那些跟年輪有關的有趣事兒!  溫帶地區和有雨季、旱季變化的熱帶地區,樹木年復一年地生長,由於一年內季節和氣候的不同,它所增生的木質部構造也有差別。從而形成界限分明的輪紋。人們往往觀測樹幹莖部的年輪數,來計算出樹木的壽命。  什麼是年輪呢?就是樹木幹莖每年形成的圓形。
  • 樹木年輪或是超新星影響地球印跡
    研究探討了超新星的影響。超新星是恆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時經歷的一種爆炸,是已知宇宙中最劇烈的事件之一。這種爆炸亮度極高,過程中爆發的電磁輻射往往可以照亮其所在的整個星系。通常情況下,碳-14每年會有一個穩定的數量。樹木吸收二氧化碳時,其中一些就是放射性碳。然而,樹木吸收的放射性碳量並不穩定,有時同位素在樹木年輪內的濃度會突然出現尖峰,而這與地球環境沒有太大關係。許多科學家推測,這些長達數年的峰值可能是由太陽耀斑或太陽表面巨大的能量噴射造成的。
  • 「樹語者」朱海峰:冰川密語,藏在樹木年輪裡
    不憑藉精密儀器,而是依靠樹木年輪,不斷地「讀取」青藏高原上的冰川變化。 由於地處偏遠,氣候惡劣,冰川觀測途徑稀缺,目前大多數研究都是基於衛星數據,只能提供近30年的短暫記錄。而在朱海峰看來,幾十年乃至幾百年尺度的冰川變化,才是關乎地球歷史與未來的關鍵要素,要想了解它們,就需要樹木的幫助。 樹墩上的同心圓環,植物學上稱為年輪。
  • 樹木的年輪,可以告訴人類多少信息?
    眾所周知,樹木大一歲就自己畫個圈——年輪。在科學家們的眼裡,年輪不但反映了樹的年齡,還透露了當時的氣候情況,是風調雨順還是大災三年,人家都記錄得清清楚楚,堪稱自然界的檔案書。這些帶著密碼的信息,是怎麼被人類破解的呢?人腦的記憶是有限的,有時候記憶會隨著時間變得模糊,特別不靠譜。
  • 樹木年輪與幹部年齡
    不過時間也是有記憶的,而且對誰都一樣公平公正,不分親疏遠近。時間在你身邊即便是擦肩而過,也會替你留下不可磨滅的烙印。 樹木的年輪,就是時間對樹木生命的記憶。前不久,我到藏區腹地去了一趟,翻山越嶺行走在古木參天的森林中,體驗和陶冶著大自然的靈氣。
  • 由樹木年輪題想到的
    首先請看題【廣東省廣州市2018屆高三調研測試】樹木年輪(簡稱樹輪,如下左圖所示)是樹木在生長過程中受季節影響而形成的,一年產生一輪。春夏季節,樹木材質疏鬆,顏色較淺,稱為早材;秋冬季節,樹木材質緊密,顏色較深,稱為晚材。同一年的早材和晚材合稱為一個年輪。
  • 樹木的年輪,隱藏著超新星的秘密
    在近期發表在《國際天體生物學期刊》上的研究中,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地球科學家Robert Brakenridge提出,樹木的年輪或許可以成為超新星爆發的記錄。Brakenridge和他的團隊研究了古樹的年輪,對其中的碳-14同位素進行的研究,並找到了超新星爆發的證據。
  • 為什麼年輪可以看出樹木的年齡? 為什麼有的樹木不是一年一個圈?
    為什麼年輪可以看出樹木的年齡? 為什麼有的樹木不是一年一個圈?時間:2016-12-09 09:31   來源:新華網科普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年輪可以看出樹木的年齡? 為什麼有的樹木不是一年一個圈?
  • 樹木年輪中隱藏的歷史
    但是再細細一想我們的樹木年輪,我們工作的目的不也是研究大自然的運行規律大自然的特徵嗎?其實兩者是相通的,說到這兒,非常感謝我們的藝術團隊有這麼給力的設計,有這麼豐富的聯想力。說起大樹的記憶,我們首先想的是人腦的記憶,人腦的記憶是有限,有的時候記憶會隨著時間慢慢模糊。但是大樹不但有記憶,而且它一旦形成樹木年輪之後就不會變化,記得非常的牢固。
  • 中國科學家利用樹木年輪記錄青藏高原冰川變化
    研究人員在鑽取樹木年輪的樣本。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記者袁全)繼使用衛星和相機等設備後,中國科學家開始嘗試利用樹木年輪記錄青藏高原冰川變化。被稱為「世界第三極」的青藏高原,擁有上萬條冰川,並分布著亞洲眾多江河的源頭。
  • 樹木年輪中,竟然隱藏著超新星的秘密?
    距離地球較近的超新星爆發有能力將人類文明剷除;即使距離遙遠,這種爆發也可能對地球產生消極影響——地球可能因此暴露在有害輻射之下,作為「保護傘」的臭氧層也會遭到破壞。為了研究這些可能的影響,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北極和高山研究所(INSTAAR)的高級研究員Brakenridge在樹木年輪中尋找著記錄這些宇宙爆炸事件的蛛絲馬跡。
  • 樹木年輪中,隱藏著來自宇宙深處的秘密
    距離地球較近的超新星爆發有能力將人類文明剷除;即使距離遙遠,這種爆發也可能對地球產生消極影響——地球可能因此暴露在有害輻射之下,作為「保護傘」的臭氧層也會遭到破壞。為了研究這些可能的影響,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北極和高山研究所(INSTAAR)的高級研究員Brakenridge在樹木年輪中尋找著記錄這些宇宙爆炸事件的蛛絲馬跡。
  • 西伯利亞北部的空氣汙染阻礙了陽光並減緩了北方森林的生長
    俄羅斯汙染最嚴重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北端的城市諾裡爾斯克,對那裡的樹木年輪進行研究後發現,當地礦山和冶煉廠的空氣汙染至少部分製造了一種被稱為「北極變暗」的現象。與「全球變暗」類似,這種更廣泛的區域效應發生在空氣汙染、火山噴發和塵埃等微小顆粒聚集在大氣裡時,它們部分吸收或散射太陽能,並幹擾了陽光的可利用性,影響蒸發和地貌水文學。長期觀測和衛星測量表明,自本世紀中葉以來,到達北極表面的太陽輻射量有所減少,但目前尚不清楚這是否是由於該地區的人類汙染造成的。
  • 樹木年輪揭秘厄爾尼諾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發現,藉助觀察北美一些地區的樹木年輪可以探查過去